臺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
 
作者: 蔡石山 
譯者: 黃中憲
書城編號: 1238884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7/01
頁數: 336
尺寸: 14.8x21
ISBN: 9789570848731

商品簡介

在20世紀初期國與國息息相關的世界裡,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的政治海嘯迅即傳到中國與日本,並在1920年代初期從日本傳到臺灣島。最初,在山川均、麻生久、佐野學之類日本社會主義者引導下,並經總部設在大阪的日本農民組合指導下,一些臺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是關心甘蔗寡占事業支配臺灣農村一事的簡吉、李應章、趙港,開始糾集佃農成立農民組合。他們把矛頭指向大多為日本人所有的製糖會社,希望替臺灣佃農爭取較好的條件和公平待遇,包括要求製糖會社替收購的甘蔗秤重時讓蔗農在場。他們的組合運動路線使佃農的抗爭成為兼具政治性與道德性的運動,得到全島人民支持。
當時的日籍地主,在臺灣農村社會內造成嚴重不平等,使務農者處於極弱勢地位。沒有現代機械化器具,農民日出即到田裡幹活,通常直到日落才休息。只要來場嚴重天災或歉收,農民就得吃番薯配乾鹹豆、喝螺肉湯度日。因此,加入農民組合的臺灣人,在1926年時僅數千人,兩年後卻已超過三萬人。1928年晚期,臺灣共產黨黨員開始滲入臺灣農民組合。日本拿下滿洲之後,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大力取締臺灣共產黨員和其追隨者,導致臺灣農組成員遭判刑入獄或逃往中國大陸。例如臺灣農組的中心人物簡吉,即因加入臺灣共產黨被判10年徒刑。臺灣農民組合困擾於派系對立,因意識形態不同而分裂,加上領導階層或入獄或逃亡,到了1934年,臺灣農民運動已一蹶不振。但它留下臺灣行動主義遺產,喚醒農民的社會及經濟意識。更因主辦了數場廣被宣傳的示威和騷亂,並在法庭內外對抗殖民當局和地主,有助於臺灣人認識此前完全陌生的社會主義、西方民主主義、剩餘價值、一天八工時、罷工權、普選、自治等觀念。
國民黨被迫遷臺後,認識到它在大陸的最大失策乃是未能助農民改善生活,造成民心背離,因此設立農復會為農村提供經濟、技術和管理上的支援。最後,在美國的催促和美國農業專家雷正琪建議下,1950年代臺灣施行耕者有其田,從而有效破除1920、30年代地主欺凌佃農的大部分惡行。左派人士簡吉追求讓臺灣佃農一年所繳佃租最多只達主要收成的37.5%(三七五減租)或讓他們擁有自己的農田,這一夢想至此終於實現。臺灣農產量大幅提升,內部長期隱而未發的衝突也漸平息,自1920年代簡吉等人的努力,至1950年代終於完成土地改革並奠下經濟基礎。

目次
表格、插圖一覽表

誌謝
臺灣地圖
國際左派組織與臺灣農民組合的複雜關係圖

第一章 臺灣農民運動的起源與背景
第二章 臺灣鄉村的時間與空隊T章 臺灣農民組合運動的興起
第四章 全盛期的臺灣農民組合
第五章 臺灣農民組合的衰落與沉寂
第六章 日本人、美國人、中國人齊現於臺灣
第七章 戰後美援和臺灣的土地改革

參考書目

內文選摘(節錄)
第一章 臺灣農民運動的起源與背景
知識環境
過去四百年,臺灣一直如強力磁石吸引先進世界文化登門,從而造就出豐富的受殖民歷史和獨特的海洋傳統。多種遺風和影響力熔於一爐,有助於刺激臺灣島民的想法,引導臺灣社會的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段動蕩時期,可貼切說明此點。當時,釵h見識不凡的臺灣人,主要透過日語的書籍、報紙、雜誌、電台和其他媒材,能掌握世界重要時事和流行觀念,例如俄羅斯布爾什維克革命、威爾遜的自決原則、經濟大蕭條、民主與選舉權、馬克思主義。但由於此島的地理位置和東京加諸殖民地人民的限制,基本上由日本教育制度造就出來的臺籍菁英,成為他們日籍導師的新一批追隨者。幾乎所有的臺籍菁英,若非讀過日本大學,就是在臺灣上過正規中學,或者在這兩種學校裡都受過教育,這意味著其中某些人深受自由主義教育者和社會主義教授影響。於是,若要全面瞭解一九二○、三○年代臺灣的社會運動,就有必要探明那...
蔡石山 作者作品表

臺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

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

滄桑十年: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1924-1934

明代宦官

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

明代的女人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