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靈旅:無憾迎永生
 
作者: 羅莫伯 
譯者: 張碧嘉
書城編號: 1302189

原價: HK$108.00
現售: HK$102.6 節省: HK$5.4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 天

 
 
出版社: 宣道
出版日期: 2017
頁數: 280
ISBN: 9789888250349

商品簡介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必停站,但現代人(包括基督徒)都對此避而不談。這樣只會讓人對死亡感到陌生,以致未能為死亡做好準備。作者訪談了醫護人員、醫院義工、生命倫理學家等,在書中呈現死亡的歷史,以及面對死亡和哀悼的習俗,更表示基督徒可以經歷「美好的死亡」。讓我們發現早已擁有的豐富資源,可以恢復、重新想像死亡的藝術。



作者簡介


羅莫伯 Rob Moll

羅莫伯是獲獎記者和《今日基督教》雜誌的特約編輯。他的作品見於《華爾街日報》、Profitable Investing、Books and Culture及Leadership Journal。他也是寧養義工,與家人在芝加哥同住。他著有What Your Body Knows About God: How We Are Designed to Connect, Serve and Thrive。



序 言


在辦公室的書架上,我放了一隻杯子,杯中裝滿了十九世紀的戒指:有些是骷髏造型的,也有些束上了一縷頭髮。這些是悼念戒指(mourning rings),戴著這些戒指的人,都是為了懷念逝去的父母、配偶或朋友。這些戒指上面刻著死者的名字簡稱,有時也會刻著他離世日期。交換悼念戒指的做法在十八、十九世紀非常流行,戒指讓生者繼續與死者連結,也將死亡的真實呈現在人眼前:死亡就似戒指一樣親密地緊抱著人的手指。

大部分美國人現在都不再戴這種悼念飾物了。的確,我們同時都捨棄了許多有關死亡的群體習俗或象徵,這些習俗曾經承載著美國人如何經歷死亡和它所帶來的傷痛。

如果你是個活於175年前的美國中產白人女性,你會很熟悉為悼念死者而精心編排的舞蹈,你也曾花上許多時間來陪伴那些即將在家裡離世的親戚朋友。你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幫助那將亡之人意識到自己真的快要離世。你的陪伴,就是要鼓勵將亡者與親戚朋友、與上帝復和。你又會去探訪經歷喪事的鄰人,還會看見屍體——放在客廳中等候埋葬。你會經常路過墓地——教堂後園,甚至你自己的後園都會有墓碑。你會常常見到有人穿著喪服——男士在臂上綁上黑布,女士穿著素黑色的裙子——喪服默默地訴說著他們的哀痛。你自己也有可能要穿上喪服,你那條邦巴津(bombazine)或縐紋裙子會幫助你如何在哀悼中生活;按著社會的慣例你也會知道什麼時候要收起黑裙,表示完結哀悼,然後再次回到活人的生活節奏當中。

對於基督徒而言,不論哪個時代或地域,死亡都是生命裡的一部分。但美國人在上一世紀開始,前所未有地開始拒絕死亡,前所未有地想要逃避死亡。許多人將死亡移離家裡——愈來愈少人在家裡過身,屍體也不會放在家裡等待埋葬。我們不再容許別人說他們正在死亡——他們只是在「跟病魔搏鬥」。我們不再鼓勵病重的人意識到他們跟死亡有多接近,只會鼓勵病者(和他們的醫生)努力跟死亡搏鬥——卻沒有讓他們預備面對死亡。我們通常不會住近墓地,因為墓地都座落在偏遠的巿郊,不在我們的後園或常常經過的地方。我們不再承認人必須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喪痛,卻總是在稱讚那些能在至親離世後、生命迅速回復原來軌道的人。

有些人會認為這種對死亡的逃避是一種進步,也有些人認為悼念戒指的概念令人毛骨悚然。我卻認為逃避死亡絕對不是一種進步,是一種自欺欺人、讓人付上昂貴代價、令人對死亡愈來愈不熟悉的一回事。我們作為教會,必須恢復死亡的藝術。我們要重新認識死亡,要幫助別人好好地面對死亡和哀痛。我們須要有哀悼的空間。我們要讓將亡的基督徒,成為純粹的一位將亡的基督徒——他可以埋怨,但也要為死亡作好準備。我們要為哀悼這種累人和傷感的工作預留空間。

作者在本書中呈現出死亡的歷史,以及面對死亡和哀悼的習俗,讓我們看見人類早已擁有豐富的資源,可以恢復、重新想像死亡的藝術。盼望大家能讀這本書,談論它,從中得到啟發,讓我們憑著作者的洞見,成為一個能面對死亡,而不是逃避死亡的群體。



溫納(Lauren Winner)

杜克大學神學院

基督教靈修學副教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當死亡叩門

第二章  逐漸逝去與臨終關懷

第三章  失去基督徒之善終

第四章  個人、教會和《死亡的藝術》

第五章  死亡的靈性

第六章  最難開口的話題

第七章  關顧垂死者

第八章  基督教喪禮

第九章  悲傷與哀悼

第十章  復活的文化

第十一章 活在死亡的亮光下

注釋



內文試讀


第一章 當死亡叩門



我們身處的文化沒有教我們如何思考死亡。透過現代醫學和科技,我們能掌握許多有關死亡的資訊,也比以往更能避免死亡。然而,我們卻不懂得關懷那些垂死的人,不懂得為自己的死亡早作打算,做好心理準備。當我們嘗試安慰哀傷的朋友時,常常會感到那種手足無措。

我們的文化極力爭取——甚至有時能成功爭取——要擴大所謂的死亡權。我們聽見有些末期病人的家人和醫生基於同情,會協助他們早點了結餘生;但另一方面,醫生和醫院裡其他醫護人員又會盡力挽救癌症患者、意外傷者和心臟病人的性命。我們都期望醫療界會有新突破,研發出新疫苗和特效藥。

專家在許多不同的書籍和研究報告中,已解釋了我們整個文化有多恐懼死亡,以及人類多麼想逃避它。然而,好些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去過天堂90分鐘》(90 Minutes in Heaven)——都講述了一些面對死亡的人的故事,以及他們臨終時的領悟。名人一旦公布他們患末期病患的消息,整個社會都在跟他們一起與病魔搏鬥,也能公開地(至少透過電視)悼念他們。

我曾經在善終院舍當過義工,也在殯儀館接觸過哀痛的家庭,所以都曾親眼目睹這種面對死亡所引致的混亂。我訪問過一些家庭、醫生和善終院舍職員,大家都很認同,我們對死亡所產生的矛盾,是源於我們不熟悉死亡——儘管它一直都在。我們照顧年老的父母時,首次勞碌地抵抗死亡,過程漫長。不過,即使在這些時刻,也會有醫生、護士指引我們渡過難關。還有,在遠處關懷父母並非罕見的事情,例如致電醫生,替父母安排交通和看護等,但這樣會令我們再退一步,遠離與死亡的正面交鋒。

然而,死亡卻無處不在。我們看的電影充滿暴力和死亡,每天報章報道有關戰爭的新聞,也許都涉及我們的鄰居、家人或教會朋友。慈善機構和新聞媒體會呼籲我們幫助某個民族,例如達佛(Darfur)人,因為他們正被強大的鄰國虎視眈眈。每每有饑荒、自然災害或傳染病出現,總有人站出來請求我們支持救援人員去照顧災民。

還記得大學畢業後,我第一次參與一個每週禱告的小組。讓我驚訝的是,跟以往在大學時與自己的朋友禱告不同,這個小組有超過一半的代禱事項都是記念病者。我們經常為一些危殆的病人禱告。有些同事會請病假接受化療,但有些最後並沒有痊癒。而當同事等候化驗結果時,我們總是這樣祈求:「主啊,求你保守結果一切正常。」

即使在我們年少時,死亡已經圍繞我們。在我高中青年小組裡有一個女孩自殺了。大學期間,我一位朋友暑假時在交通意外中過身。我弟兄小組中有一位志工在高速公路的休憩站被謀殺。Facebook社交群組內也會有朋友在自己的近況上寫上患病親友的情況。

不過,不論這些朋友的死亡有多悲慘,依然跟面對面看著自己所愛的人長期卧病在床等候死亡的感覺,不可同日而語;他們的死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代禱邀請和Facebook上的近況不會讓我們更熟悉死亡。雖然這些點滴可以也必然會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死亡,鼓勵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得精彩,但我們忙碌的生活總是不容許我們有這些反思的空間。死亡一直都在,我們卻始終沒有機會親身經歷。
羅莫伯 作者作品表

死亡靈旅 :無憾迎永生

死亡靈旅:無憾迎永生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