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
 
作者: 歐陽泰(Tonio Andrade) 
譯者: 陳榮彬
書城編號: 1378933

原價: HK$193.00
現售: HK$183.35 節省: HK$9.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1
頁數: 576
尺寸: 14.8x21
ISBN: 9789571372181

商品簡介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
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

挑戰傳統軍事史觀 引發學界熱議論戰
漢學大師歐陽泰 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

「中國發明了火藥、槍砲與炸彈,
但何以西方人會在十九世紀超越、擊敗並且羞辱了中國?」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作者

——軍事科技史上最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是由西方人主宰近代世界版圖?

漢學家歐陽泰以火器發展切入,重新剖析東西方軍事科技史的變革,
破解近代西方崛起、東方衰落的真正關鍵。

十世紀時,中國人發明了火藥並應用在軍事用途上,幾百年後,火藥科技才逐漸西傳;但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卻在鴉片戰爭中遭逢英國痛擊。
為何曾是世界第一個火藥帝國的中國失去了領先優勢,而過去無足輕重的西方國家卻成為宰制世界的強權?

十六世紀以降,西歐各國躍居全球強權的角色,但中國卻開始一路落後。長久以來,史家往往主張火器幫助歐洲人建立了全球霸權;不過,中國人不僅在九世紀時就率先發明了火器,直到十八世紀初期仍然持續進行火藥科技的創新——這段火藥科技發展史遠比原先許多人認定的還要更長。

但中國在近代何以變得如此積弱不振?主因之一即為從一七六○年代乾隆朝開始,中國開啟了將近一世紀的承平盛世,「天朝無戰事」造成了火藥科技發展的停滯落後。

在此之前,中國與歐洲同樣深具軍事創新能力,雙方武力的「均勢狀態」卻在鴉片戰爭正式宣告終結,軍事上的「大分流時代」就此降臨。然而,長久以來史家為何又對勢力此消彼長的原因爭論不休?本書透過比較東西方軍事史的研究,不僅要探詢「何以中國會走上不同於西方的道路?」更要叩問「西方為何能取而代之成為近代世界的霸主?」歐陽泰以火藥戰事貫穿全書,打破傳統軍事史研究的地理邊界,還原東西方火器發展的面貌,翻轉了史學界對於軍事革新的傳統論述。

各大重量級歷史學者╱作家 好評推薦

王成勉(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毛傳慧(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甘德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神奇海獅(《故事》網站作家)
陳秀芬(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作者)
陳慧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
游博清(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楊維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鄭永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目錄:
引言:中國軍事史的模式

Part 1 火藥時代肇始:中國
第一章 坩鍋:多國交戰的宋代
第二章 早期的火藥戰事
第三章 元帝國的擴張戰爭與管形火器的發展
第四章 「洪武」:火藥帝國的誕生

Part 2 歐洲取得管形火器
第五章 中世紀歐洲的管形火器
第六章 大型火砲的誕生:為什麼是西歐?
第七章 精良大砲在歐洲的發展
第八章 火藥讓歐洲脫胎換骨?
第九章 擁有火砲的食人國:兩次明葡海戰

Part 3 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章 將佛朗機砲納為己用的明朝
第十一章 演練、紀律與西方的崛起
第十二章 火槍在東亞的使用
第十三章 十七世紀:勢均力敵的時代?
第十四章 歐洲海軍的優勢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時代保壘:歐洲武力擴張的發動機?

Part 4 軍事實力的大分流時代
第十六章 鴉片戰爭與大分流時代
第十七章 中國在鴉片戰爭爆發後的現代化改革
第十八章 中國的現代化與火藥時代的終結

結語:新的戰國時代來臨?

謝辭
附錄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引言:中國軍事史的模式

「中國是一頭睡獅。等它醒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震動。」這兩句話,據說是拿破崙說的,而且近年來大家在引用之後,往往會接著表示,那睡獅如今已經醒了。中國政府的高層屢屢承諾,該國會以「和平、可親和文明」的方式崛起,但這還是震驚了全世界。拿破崙的預言似乎是成真了。
然而,他是在一八一六年預言的。為何這頭獅子過了那麼久才醒來?而且為何會睡著?中國曾是舉世最為富庶,科技最發達也最有權勢的大國。當初它為何會失去領先優勢,輸給了後來才發跡的西歐各國?或者,換個方式來提問:在一五年之後,為什麼那些曾經無足輕重的歐洲國家會成為宰制全球的強權?
  這些都是有關世界史的關鍵問題,近年來已經有太多人急於提供解答,也引發許多爭論。幾乎所有答案都是圍繞著經濟問題打轉。正因如此,如今我們已經遠比過去更為了解歐中雙方在薪資水平、生育率與農業生產力等方面的表現,但卻還是不太了解拿破崙那一席話的真正重點——戰爭。他會提出此一知名預言,是為了回應他的愛爾蘭籍外科醫生的提問:若是向中國發動攻擊,對英國而言是利是弊?拿破崙的答案是,英國佔不到便宜,因為中國人一旦覺醒了,就會「從美法兩國,甚至從倫敦招募到技師與造船工匠,藉此打造出一個艦隊,假以時日就能打敗貴國。」最後,英國人還是對中國發動攻擊,中國也的確招募到一些技師與顧問。中英兩國開戰後,中國邁向現代化的路走得比拿破崙預期的還久,但在整個過程中,洋務運動的參與者往往都把軍務當成重點。時至今日,倡議改革的人仍是如此。
這本書所探討的是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大分流」,並且將討論聚焦在武器上。我主張,中國之所以會強大、衰敗,接著又重新崛起,是可以從其過去的軍事模式看出來的。但我不會只聚焦在中國。我的目標是:比較亞歐的軍事史,而且我想要提問的問題不只是「中國為何走上不同於西方的道路?」也要問「西方為何走上不同於東亞的道路?」歐洲並非遵循著一條正常軌跡去發展的;每一例個案都能為其他案例帶來啟示。
貫串這整本書的主題是火藥戰事。長期以來,史家已經針對火藥帶來的革命性效應進行了許多研究,但他們大多只注意西方。事實上,你可能已經聽過一個錯誤但卻常被提起的說法: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他們並未應用在戰爭上。此一誤解仍然廣泛地流傳著,常出現在學術著作裡,甚至連中國人都這麼說。不過,事實是中國與其鄰國試著把火藥用在許多軍事和非軍事的用途上,經過幾百年後,火藥才流傳到西方。這些最開始使用火藥的亞洲國家常常被忽略了,而大部分關於火藥戰事的研究都聚焦在早期現代史(大約一五~一八年)。史家們往往主張,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才有許多帝國因為火藥而崛起了,「火藥革命」與「軍事革命」促成了歐洲封建結構的轉變,也為日後西方國家的全球霸業打下了基礎。
  但事實上,所謂的「火藥時代」持續了整整一千年,揭開序幕的事件是,將屆西元九一年代時人們開始把黑火藥用於戰事上,最後直到了大概一九年,無煙火藥取而代之,這時代才算告終。若能好好檢視這火藥時代,就算不能解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為何『停滯不前』?」的問題,至少也能將問題給釐清。
  歐洲的變動為何如此大?中國又何以往往被當成停滯不前?有許多人曾提出解釋,但最為持久的解釋方式之一,就是所謂「競爭國家體系」的解釋模式。根據此一理論,歐洲各國彼此對立,導致歐洲社會面對一種優勝劣敗的競爭壓力,迫使各國不得不改善自身的政經與軍事結構。相反的,中國卻是個大一統帝國,這讓中國人欠缺實驗精神,導致國家的發展停滯。這個觀念是隨著社會科學一起誕生的,最早由孟德斯鳩(Montesquieu)提出,為馬克思(Karl Marx)與韋伯(Max Weber)的著作生色不少。如今此一說法已經非常普及,出現在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大衛.藍迪斯(David Landes)、傑弗瑞.帕克(Geoffrey Parker)等許多人的著作裡面。以此一模式為根據,許多中國研究的專家也都主張,因為中國是個大一統帝國,所以缺乏歐洲那種較具競爭性的動力——不過,也有人主張,這種缺乏競爭的狀況會帶來種種經濟上的好處。
當然,每一個學過中國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在歷史上也是戰亂頻仍,常常分裂成許多相互競爭的國家。事實上,「中國」一詞預設了大一統的狀態,但該國在歷史上有很多時間都不是統一的。史上最著名的分裂時期應該就是戰國時代(西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許多國家也把歐洲的早期現代史拿來跟這個時代相提並論,主張兩者在軍事與政治方面有許多相似的發展。例如,偉大史家傑弗瑞.帕克就是以討論中國的戰國時代來開始他的《軍事革命》(The Military Revolution)一書,主張戰國時代的中國與早期現代的歐洲一樣,因為戰爭頻仍而導致國家集權化,而且在戰術、科技、組織與後勤等各方面都有許多軍事創新。
然而,在中國的漫長歷史中,還是有許多其他各國相互競爭的戰亂時期,但卻往往被學者們給忽略了,將中華帝國的大一統狀態予以誇大。我這本書的假設是:那些分裂的時代才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史的關鍵。
  我們來看看晚近的明清兩朝(西元一三六八~一九一一年):許多作者都認為中國在這階段是統一的,因此發展停滯。的確,中國在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清(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兩朝都是大一統帝國。但在這段時間內,卻也出現過一些多國交戰的狀況,尤其是在改朝換代之際(即一三六八年與一六四四年)。這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但並未精通中國史的人也許會感到很訝異,因為中國在這兩次改朝換代時都歷經了長年的戰亂,從元帝國(一二七九~一三六八年)到明帝國的過渡期,幾乎持續了一整個世紀,始於大約一三五年,這就是知名的「元末群雄並起」的時期(一三五二~一三六八年),他們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政權,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血腥混戰,後來紛紛被明太祖(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之間在位)以武力手段剿滅。但在太祖死後,到了永樂朝(西元一四二~一四二四年),也就是他那好戰的兒子成祖在位時,又是兵連禍結,多次發兵征討南越與韃靼,接著又斷斷續續爆發了許多戰事,直到一四四九年,前述過渡期才終於結束了。這元明之際的變動過渡期長達一世紀,大約從一三五一直打到一四五年。戰事頻仍激烈,而且規模往往遠勝同一時期西歐的任何戰事,常常有幾十萬大軍攜帶大砲、炸彈、手榴彈與火箭在東亞各地南征北討。
  另一個變動過渡期也很長,戰事一樣激烈不已。後金在一六一年代起兵反明,這過渡期的戰事一直持續到一六八三年,滿人早已建立清朝,但是到了此時才終於把南明諸王全都剿滅。後來,知名的康熙帝(一六六一~一七二二年之間在位)為了讓中北亞諸國稱臣,又屢屢發動戰爭,一直持續到十八世紀初。事實上,這已經是比較保守的說法了,因為激烈戰事早在一五五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後來又爆發了萬曆朝鮮之役(一五九二~一五九八年),這是史上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軍事衝突,此一戰爭規模後來才被二次大戰期間的中日之戰超越。學者孫來臣曾經表示,一五五到一六八三年之間是整個東亞歷史上戰爭最頻繁的一段時期,戰場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中國本身,戰火肆虐了歐亞大陸的整個東半部,包括東南亞在內。
變動過渡期本來大多戰亂頻仍,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上述兩個過渡期會這麼長,卻別具深意。這兩個過渡期都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當然,在中國發生的戰事跟歐洲的戰事類型不盡相同:也就是說,中國並未像歐洲各國那樣對外發動軍事衝突,所以並未產生強大的革新動力。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把國力用錯地方,只會與遊牧民族與國內亂黨打仗,以至於未能對外發動征服戰爭,如此一來也就導致中國沒辦法產生歐洲特有的革新動力。
然而,事實上,在戰亂的刺激之下,中國在這些時期還是進行了快速而深層的軍事革新。拿破崙深諳這個道理,他認為任何國家在受到軍事行動挑戰時,肯定會以革新來回應。史家稱之為「挑戰—回應的動力」(challenge-response dynamic)。在一三五到一四五年的元明過渡期期間,中國受到了很多挑戰,也產生了許多回應,步兵部隊變得越來越仰賴火器,而且與同時期的歐洲相較,火器的使用率不僅較高,也更為有效率。根據明初的軍事政策規定,至少要有十分之一的士兵持有火器;到了一四年代的最後三、四年之間,此一規定已經提升到十分之三,而歐洲則是要到一五年代的中期才達到此一數字。許多史家都把明朝視為世界史上第一個「火藥帝國」。
然而,大約從一四五年開始,過去中國那種軍事模式改變了,走上了一條不同於歐洲的道路。如果想要了解本書屢屢提及的一些時間點,請參閱書末「附錄一」(「火藥時代」分期表)。從一四五到一五五年,中國參與的戰事變少了,戰事強度也減弱,軍事革新的速度就此減緩。而歐洲在同一段時期裡,卻剛好因為戰事日趨激烈,規模越來越大,所以軍事革新才得以加速。到了一四八年,歐洲的各類槍枝都已經遠遠優於中國的槍枝,所以當一五年代初期有葡萄牙水手把槍枝帶到中國來,中國人見識到了它們的優越性能,才開始仿造歐洲槍枝。我們或可把這個時期(一四五~一五五年)稱為第一個分流時代,或者是「小分流時代」。
但這段時期並未延續下去。從一五五年代開始,整個東亞地區烽煙四起,軍事革新因此得以加速。中、日、韓都已經把歐洲大砲與滑膛槍(musket)的工法給摸熟了,加以改良,甚至懂得以更為進階的戰術來使用槍砲。舉例說來,過去常有史家表示,以整排士兵手持滑膛槍一起發射的知名戰術「火槍陣」應該是歐洲、日本或者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發明的,但稍後我將說明此一戰術的創始者很可能是中國人。一五五到一七年期間,東亞在軍事方面進入了快速革新期,實力堪與西歐各國匹敵。每當東亞各國訓練有素的軍隊與歐洲軍隊交戰時,總是東亞軍隊大獲全勝。很少人研究這些亞歐之間的軍事衝突,但從這些衝突看來,亞歐雙方的軍事實力在「均勢時代」(Age of Parity,即一五五~一七年期間)是相當旗鼓相當的。歐洲人的確比較會打深水海戰,碉堡也蓋得比較好,但是東亞各國部隊的能動性較強也更有效率,之所以能擊敗歐洲部隊,不光是靠人數優勢,也是憑藉著優異的大砲、有效的後勤體系、將帥統馭有方,而且就部隊訓練方式與凝聚力而言,就算沒有勝過歐洲,也是實力相當的。同時,此一均勢並不局限於東亞:大部分的亞洲各國也許都與歐洲保持著均勢。
然而,一八三九到一八四二年之間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從英軍擊敗清國的摧枯拉朽之勢看來,均勢時代已經結束,軍事上的大分流時代降臨了。但為什麼中國會大幅落後呢?
  當然,理由之一是英國歷經了人類史上並無前例的工業化過程,但隨後我們將會看出,英國的軍事優勢並不全然取決於船堅砲利與大規模生產。我也必須體認一個事實:在戰前,中國的軍事發展已經停滯不前了。為什麼?因為天朝無戰事。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清廷已經完成了一項中國前朝歷代未能企及的功業:它征服了蒙古人與中北亞的回部。而且,更早之前俄國人也已經領教過清廷的厲害,所以北方已經沒有邊患。在海疆也已穩固無事的狀況下,中國已經有許多世代並未面臨嚴重外患,時間大約是從一七六到一八三九年。不過,國內的民變不斷,儘管有些的規模頗大,但與中國史上先前的一些時代相較,這個時期的戰事已經算是特別少了。此時中國部隊的戰力減弱,軍事革新遲緩。
圖一之一以一三四到一九一一年為時間軸,把戰事在中國與西歐的發生頻率都列出來,藉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清朝大和平時期」(The Great Qing Peace)的存在。把戰爭給圖表化當然是很困難的,而且必須謹慎為之,但如果能有其他各種質性與量化資料來加以佐證,這一類圖表卻可以幫我們觀察出一些重點。(欲了解更多這方面的資訊以及本書所使用的其他資料集,請參閱「附錄二」。)
  首先該注意到的是,從一三五到一七年之間,中國與歐洲的戰事模式是非常相似的。就中國而言,戰事的次數在兩個改朝換代的時間點來到了高峰期,也就是一三六八與一六四四年;但是,從一三五到一七年看來,整體而言,歐亞大陸的兩側都是戰亂頻仍的,只有中國在一四五到一五五的百年之間相對來講較為平靜。
  然而,中國與歐洲的模式在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初出現了顯著的大分流現象,這段時間內歐洲還是連年戰亂未止,中國的戰事數量卻持續流連在整個時間軸上的最低點。相對來講,這是中國較為平靜的一段時期,我們可以稱之為「清朝大和平時期」,從十八世紀中一直持續到一八三九年,而且韓日兩國在這段期間剛好也是戰事較少的。任何清史專家都能正確指出這段時期中國事實上發生了許多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一八年前後發生的幾場戰事尤其慘烈。然而,此時中國大致上並無對外戰事,而且從紀錄看來,如果與一二年之後的其他中國歷朝歷代相比,在清朝大和平時期出現的武裝民變次數相較來講還是比較少見的。
  相對的,儘管歐洲到十八世紀出現了比十七世紀更長久的和平時期,但十八世紀的歐洲只要有戰事爆發,總是越來越激烈,最後在法國大革命戰爭與拿破崙戰爭來到了最高點,整個歐陸在十八、十九世紀之際被攪得天翻地覆。所以,中國的軍事革新才會在清朝大和平時期減緩,同時間歐洲的軍事革新卻加速了,發展出威力更強大的新式大砲、火器、組織結構與戰術,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從十八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初就是中歐雙方在武力上的「大分流時期」,西方人也就是剛好在此時建立起關於中國的印象:在許多方面都停滯不前、龐大頑固而且窘困不已。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參觀完一艘中國船隻後就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上述看法:「幾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還是用同樣的方式建造平底帆船,而建造出來的東西簡直在浪費與虛擲時間。」對於面臨劇烈變動、正在現代化的西方而言,中國呈現出一種負面形象。如今某些學者所述說的仍然是相同的概念,語氣也與一百五十年前的狄更斯幾乎一樣好辯。例如:「在早熟的唐宋兩朝(西元六一八~一二七九年)之後,(中國)並未出現具有積累性的革新之舉。」
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在宋朝之後,中國還是有很多具有積累性的革新之舉,但我無意全然屏棄「中國停滯不前」的概念,而是要用更精確的方式來使用它。從軍事史的角度看來,此一概念只適用於兩個時代:一四五到一五五年的情況與此大致相符,至於一七六到一八三九年,的確是個極其停滯的時代。
  更重要的是,若要解釋中國的軍事為何在這兩個時期會陷入停滯狀態,我們必須謹慎為之。傳統派的學者們傾向於把問題歸咎於根深蒂固的文化與體制特性。他們主張,中國之所以陷入困局,都是因為保守主義、封閉心態、自以為文明程度較高,還有奉行儒學教條。也許你會認為,會這樣說的都是一些保守學者,他們深信「西方各國積極接受多元文化,導致它們的獨特性全都泯滅消失了」,但事實上類似的觀點也普遍出現在許多軍事史的著作裡。最近有一本關於火藥的傑作就這麼寫道:「中國的廷臣把火藥科技視為雕蟲小技,嫌吵嫌髒。對他們來講,大砲再有用也無所謂——效用對於西方人來講是最重要的價值,但中國人不這麼認為。」另一本書的作者鑽研文藝復興時代軍事史,他在書中寫道:「掌權的中國官僚⋯⋯基本上就是沒有興趣。他們對戰事的科技不屑一顧。」某些學者即便從全球歷史的角度來論述著書,也表達出同樣的觀點。《世界史中的戰事》(Warfare in World History)是這麼說的:「中國不想大規模試用新科技,唯恐擾亂儒家的社稷與國家秩序。」至於《戰事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 of Warfare)的說法也是大同小異。在其他文類的作品中,例如新聞報導,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觀點。

名人推薦語
這本書在西方學術界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在論述中西軍事的消長上,作者將亞洲史與歐洲史對照起來討論,提供一個比較性的開拓視野,書中頗有創新與推翻前人之處。例如,過去對於中國在軍事上的積弱不振,常會用文化的解釋,認為是因為儒家推崇和平思想所造成。可是作者指出,自宋代開始,中國有好幾百年都沒有停止過軍事上的創新,領先西方長達四、五百年。
這本書是建築在非常豐富的史料與學術著作之上。在原書不到450頁的篇幅中,有長達52頁的書目與多達60頁的註釋,可以看出作者在寫作上的認真與所下的深厚功夫。書中許多觀點都具有挑戰性,很值得閱讀與深思。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西方為什麼在近代建立了全球霸權,而中國卻落後於西方?本書作者歐陽泰,從世界史的比較視角考察,指出火藥技術的發展至為關鍵。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可是由於承平過久,火藥技術並沒有如西方廣泛應用在軍事上。在書中,歐陽泰借用彭慕蘭的「大分流」之說,衍生出他的「軍事大分流」之論,用以説明為何在十八世紀中葉開始,中國與西方原來在軍事上勢均力敵的局面被打破,並分途發展。綜觀全書,行文立論,淺顯易懂,譯筆流暢自然,可讀性極高。對世界史和軍事史感興趣的讀者不應錯過。
甘德星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從火藥與「熱兵器」的視角切入,歐陽泰以細膩的文筆和豐富的證據,論述中國由宋代至元、明時期曾經有過的先進地位。隨後他指出明代中期、清代中期的兩段和平安定,鬆弛掉武器研發的熱度。相對地,西方國家卻在戰火頻仍中脫胎換骨,武器與戰技日新月異,東方與西方的「大分流」於焉加劇。《火藥時代》聚焦於全球化發展歷程中的軍事層面,強調競爭的意義,令人不禁想起二次大戰結束後,著名經濟史家內夫(John U. Nef)的名著《戰爭與人類的進步》(War and Human Progress: An Essay on the Rise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值得讀者省思。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此書是一本組織精湛的世界史著作。對中國和歐洲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書中觀察到中歐雙方歷史脈絡比較性的做法及跨域觀點的提出,而作者整合世界史的視野來做詮釋,將此不易達成的寫作呈現,變成兼具學術論點及故事趣味的佳作。再者,以軍事史來談論大分流,不僅具有新意,也挑戰過去在軍事力量上解讀晚清中國的傳統說法,對思考中國及西方在十九世紀後期的衝突,和中國面對西方的回應等,提供了新穎的視角。作者也從觀察中國史上兩次較長的戰爭衝突時期中(1350-1450和1550-1683),提醒我們思考何謂中國一統的概念,以及在詮釋中國史時,必須同時掌握中國與周邊東亞地區互動狀況的重要性。
陳慧宏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歐陽泰新作《火藥時代》的寫作風格一如《決戰熱蘭遮》般深入淺出,但又視野宏大。作者利用龐大的文獻資料鉤畫出東、西方戰爭的統計資料,呈現了他所謂的「大清和平時代」,以及東、西方在火器上所產生的「分流」。中國早於歐洲所發展出的連環射擊戰術、朝鮮火槍兵在雅克薩戰役扮演的角色等等議題,都具體回應了全球史的「大分流理論」,也展現了作者對史料的掌握與說故事的能力。簡言之,這是一部對於中國軍事史有卓越貢獻的著作。
黃一農
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立論新穎,有別於傳統的視角,從軍事的角度出發,對於近代以來東西方產生巨大差異,以及東方為何衰落等議題的原因,提供創新的觀點。書中關於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軍事史的重要議題,如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和清軍火炮的各種比較,如彈藥裝填速度、火炮後座力比較、瞄準時間等、十八世紀以來英國火炮學相關知識如彈道學研究的進展和原因;及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軍事創新的努力等面向,作者從原始的史料出發,旁徵博引,透過實例的講解,深入淺出,提供具信服力的論證。
游博清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如果你看過彭慕蘭的《大分流》,你一定不能錯過繼史景遷、卜正民之後,最會說全球史故事的歐陽泰,這回他延續上一本《決戰熱蘭遮》的敘事手法,將眼光放到長時段的「火藥時代」,提出了十八世紀之後的「軍事大分流」概念。就是這個因素,拉大了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差距。過往學者談到「西方為何崛起,中國為何『停滯不前』?」這話題,習慣纏繞在物質文明論與環境地理論兩造的爭辯中。歐陽泰似乎偏向前者,但更強調雙方軍事現代化的變革,而非如以往僅談論西方,或單看中國。本書的二元架構,精彩地描繪出一幅真正能觀照全球的軍事史。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作者對近年大分流和中國「停滯不前」的說法提出質疑,並透過全球視野分析比較歐亞在火器研發和運作上證明中國一直領先。及至1480年歐洲出現精良大砲,歐戰日趨激烈,中國卻進入「承平時代」而出現「小分流」,但仍然維持「均勢」,且東亞火槍和夷砲時有改進。後因清中葉進入「大和平」,寶劍生鏽了。縱使是鴉片戰爭的大分流,中國科技仍持續有突破。作者以拿破崙名言沉睡的獅子開場,以今日中國崛起作結語,引領讀者思考過去千年來中國的情景,也掉入沉思中國未來之中。本書文筆流暢,中西史料豐富,提出很多不同的觀點,讓讀者重新思考既有的印象。
鄭永常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本書藉由中國、東亞與歐洲火器的發明、革新、傳播與使用,探討中國與西方「大分流」的原因。作者以宏觀的視野,參考中外史家的研究,以嚴謹的態度考證史料的「真實性」、細讀文獻傳達的訊息,並參照出土文物與技術發展的細節,細緻地梳理出火器的演變及技術發展殊途的背景。作者大量參考中、日、韓與西文的相關著述,對學者們的論述與理論加以客觀地評論與質疑,並提出精闢的看法修正一些陳陳相因的偏見,值得史學愛好者和史學研究初學者作為借鏡。
毛傳慧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火藥時代》探討一千年火藥技術的發展,透過火器的使用,重新審視東西方科技史的變革,從軍事史角度對於所謂「大分流」理論—近代西方何以興起?中國為何衰敗?做了重要的修正與補充。作者有別於前人研究,認為歷史上中國與歐洲一樣深具軍事創新的能力,在1550-1700年期間,雙方軍事實力仍旗鼓相當。近代中國積弱不振主要是自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中國進入將近一個世紀的長期承平,軍隊戰力因此減弱,軍事革新遲緩,遂無法應付來自於工業化西方列強的軍事挑戰。作者歐陽泰(Tonio Andrade)是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中國近代史名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及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所以能兼治東西方歷史,寫出這本深具啟發性的好書。
楊維真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本書探討了十三世紀以後中國與西方火藥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十六至十九世紀軍事技術差異對中西「大分流」所產生的影響。雖然本書在方法上更接近全球史而並不侷限於明清海洋史,但本書第二、第三與第四部分中關於火藥技術對中西海上擴張的比較討論,對清史研究者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孔令偉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博士生

中國發明了火藥、槍砲與炸彈,但何以西方人會在十九世紀超越、擊敗並且羞辱了中國?《火藥時代》企圖解開的是最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它將在世界史的學術爭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槍炮、病菌與鋼鐵》及《大崩壞》作者

歐陽泰這本吸睛的新書翻轉了我們許多關於火藥戰事與西方軍事革新的固有觀念。他檢視了火器在中國與歐洲的發展史,藉此證明中國也曾為了適應自己的需求而屢屢進行實驗,並且採用新式火器。只不過,如此重視變革的中華帝國最後居然成為自身軍事成就的最大受害者。任何人若想了解戰爭、社會與國家之間在亞洲或歐洲的關係,都非讀這本書不可。
石康(Kenneth M. Swope)
《大明王朝的軍事潰敗:一六一八~四四年》作者

這本書能拓展讀者的視野,了解中國早期火器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史,也見識到中國何以能在十七世紀屢屢擊敗遠征亞洲的歐洲大軍。歐陽泰的新作極具原創性與活力,對於相關領域與主題的爭論將會有重要貢獻。
金世傑(Jack A. Goldstone)
《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作者

《火藥時代》是一本修正先前史觀的重量級作品,它把極其龐大的新資訊與新詮釋結合在一起,引用了許多關於歐洲與中國早期現代史的學術作品,讀起來精采絕倫,並且將會引發許多爭論。
魏思韓(John E. Wills,又譯魏而思)
《1688:從康熙皇帝到希臘浪人,那年的全世界》作者

終於有一本書能夠從歐亞的不同觀點來還原火藥的發展史。歐陽泰是個謹慎的優秀史家,同時也充滿說故事的熱情,他以出色的論證說明了火藥時代不只是歐洲創造出來的,中國也一樣有重大貢獻。這本書肯定將在學界引發熱烈議論。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作者


歐陽泰不只打破傳統軍事史的地理邊界,大幅拓展其研究領域,提出了一種觀照全球的研究模式,而且也以強而有力的方式提醒我們,戰爭史研究不只是讓我們看到戰場上的輸贏而已。……任何人如果想要了解戰爭與社會之間長期的共同演化關係,還有這與世界史的那些關鍵問題有何關係,最好趕快看看這本書。
大衛‧費德曼(David Fedman)
《亞洲研究季刊》


透過扎實的研究與平衡的比較歷史觀點,歐陽泰試圖討論亞洲與西方如何進行軍事創新,並藉此挑戰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與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分別於《殺戮與文化》(Carnage and Culture)以及《文明》(Civilization)這兩本書中提出的傳統有力觀點:西方的文化特質大致上就解釋了西方為何能夠在中世紀之後宰制全世界的理由。
《南華早報》

許多研究中國史的人深信,中國沒能採納軍事科技,都是因為受到儒家思想阻礙,但歐陽泰破除了此一看法。……歐陽泰並非第一個提出這種主張的學者,但他比其他人更能深入剖析此一論述方向。他在這本書裡的舉證將會鼓勵許多人寫出同一主題的新書,當然也會讓教學內容更引人入勝。
梅兆讚(Jonathan Mirsky)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

一本從頭到尾都很有趣,也寫得平易近人的重量級好書。……恭喜歐陽泰寫出這樣一本具有啟發性的書,不僅學界都深受感動,同時他也證明了研究中國史就該重視軍事史,而且中國軍事史是世界軍事史的關鍵要素。
傑若米‧布萊克(Jeremy Black)

歐陽泰(Tonio Andrade) 作者簡介:
歐陽泰 Tonio Andrade
西方漢學界的著名學者,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史學者之一。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西方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東亞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主義比較研究及中國史與全球史。著有《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決戰熱蘭遮》(Lost Colony)等。

新書《火藥時代》寫作時間原本在《決戰熱蘭遮》之前,以「西方為何能取得現代世界的主導權?中國為何衰落?」為題,探討東西方在軍事發展上的分野與西方為何能產生軍事優勢。描述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的《決戰熱蘭遮》,提供了十七世紀歐洲經歷軍事革命時,雙方實力尚在均勢的最佳證明。《火藥時代》則給予更寬廣的視野,把此問題延伸到「為何西方的軍事優勢產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透過論述西元九一○年至一九○○年東西兩方的軍事科技演變,解答歐洲能撼動近代世界版圖的原因。

譯者簡介:
譯者
陳榮彬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專案助理教授,著有《危險的友誼:超譯費茲傑羅與海明威》(南方家園)。曾以《繪畫與眼淚》、《血之祕史》與《我們的河》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五十種,近期譯著有《齊瓦哥事件》、《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戰地鐘聲》。

歐陽泰(Tonio Andrade) 作者作品表

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

典藏漢學家歐陽泰:火藥時代+決戰熱蘭遮(限量書盒版)

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全新審訂版)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