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大歷史:從宇宙誕生、文明發展、西方崛起到現代世界,重點掌握 138億年的關鍵紀事
 
作者: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 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 
譯者: 丁超
書城編號: 1380881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日期: 2018/01
頁數: 336
尺寸: 15x21
ISBN: 9789864773640

商品簡介
作家 公孫策、建中歷史老師 黃春木、親子作家 羅怡君 聯合推薦

將歷史分割成容易掌握卻又全面的時間框架,
內容橫跨宇宙、星球、生命及一切

《簡明大歷史》試圖將從大爆炸至今的故事濃縮成一本易讀可親的書。書中從歷史、宇宙學、物理學及生物學等廣泛角度,將宇宙如何誕生、行星為何形成、生命如何演進,以及文明與世界的發展過程描繪出來。

本書特色:
◎敘事簡明,每部最前面會列出重大紀事,每個標題約1~2頁(約千字),附有簡單圖解、小box、名人摘文,適合學生與各年齡層對歷史知識有興趣的入門讀者。
◎專業學者與編輯合著,適合學生族群做為參考書。

推薦序 探求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黃春木

「大歷史」(Big History),138億年!
初看書名,有些摸不著頭緒,即使是地球的歷史,不也就46億年左右,何來138億年呢?原來,這是從「大霹靂」(Big Bang)算起;但這未免扯得太遠了呀,不要說「地球」的歷史,光是「人類」的歷史就已經十分浩瀚,甚至還紛擾不休,我們能抽得出空來探索「宇宙」,或者說有必要從「宇宙」來重探、反思歷史嗎?
自古以來,當人類仰望星空時,「渺小」、「好奇」、「敬畏」等感覺經常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許多文明都將人類自己與浩瀚星空緊密關聯,一方面將星空神格化,另一方面視為自己生命源起,或良善靈魂可以飛升的所在。
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眼前某一個與地球相距10萬光年的星體,映入眼簾的其實是10萬年前的景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看到它現在的樣子,得再等10萬年!這樣的覺知,甚至會令人「不寒而慄」。不過,我們也知道,單單自己所在的銀河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就可能有3,000億顆恆星,以及至少1,000億顆行星,而在宇宙中,大大小小的銀河系可能多達10萬個,如此說來,地球怎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呢?人類怎可能是唯一存在的「高等生命」?
1968年,在人類成功登陸月球的前一年,美國大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完成《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在影史上具有「文化、歷史和審美上重要價值」,已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所典藏的作品,即是在探索「擁有科技、高度進化的人類從宇宙何處而來」的大問題。影片的結局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留下無限想像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電影用了「奧德賽」(Odyssey)作為片名,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向來具有「旅行」(Journey)、「家」(Home)的意象,這樣的「用典」或許顯示了航向星空的起心動念。
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火星探測衛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命名直接引用《2001太空漫遊》典故;「奧德賽號」目的是尋找火星上水與相關地質活動的跡象,一般咸認火星可能存在、或曾經存在生命的活動,而其大氣與地質的適宜條件,應該是目前人類移居的首選。可能不久之後,這會是攸關人類未來如何影響太陽系的課題,簡單的說,我們將會開拓太陽系,甚至更為遙遠的太空。
人類想要探索大霹靂以來的萬物起源,追查自己的身世,發現宇宙的真相,尋求太空旅行與移民╱殖民的可能,充分顯示作為「高等生命」足以求證推論、回顧、前瞻、系統謀劃、集體動員、持續探究的特質;然而,在「大歷史」關照中,晚近數千年來的人類同時也是極其殘忍、愚昧的存在,國家爭戰、殖民屠殺、階級壓迫、物種滅絕、環境破壞、全球暖化等,最終極可能吞噬人類自身。
說實在的,當今人類似乎已經淡忘從前仰望星空那份原初的好奇、困惑與敬畏,癥結應該是人類「自大」了,在忙碌向外鑽營掠奪中,逐漸失去齊觀物我、四海一家的襟懷,因此也就難以謙卑地洞察人類的存在是多麼地脆弱與無常!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的論著,是這一波「大歷史」研究風潮的力作,他們就是以上述的用心,試圖引導人類重新在廣袤的宇宙中認識自己、定位自己,並在人類自己的歷史中記取教訓,為生態環境與文明找尋世代良善永續的機會。
或許如此,我們才不會毀家,而是真正地回家——無論在地球上,或者未來有一天可能航向的星空。

(本文作者為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目錄
第一部:好戲登場
大事年表
最初
星體的誕生與死亡
適居帶
躁動的地球
地面的生成
何謂生命?
能量從何而來?
當生命變得複雜
生命如何存續
物種起源
生命藍圖

第二部:動物星球
大事年表
最初的動物
登陸的生命
恐龍紀元
大滅絕
哺乳類動物登場
我們從何而來?

第三部:人類為王
大事年表
過去與現今的人類
人之所以為人的理由
文化
人類如何遍居地球
冰的影響
從拾荒者到狩獵者

狩獵採集技術
語言
親族關係
早期的宗教
藝術的源頭
庇護所
穿衣
陶藝
最早的農夫
豢養家畜
利用動物從事農活
輪子
游牧民族
從石頭到青銅

第四部:文明發展
大事年表
早期貿易路線
城市的誕生
交通
從以物易物到貨幣
紙幣
信用、貸款與投資
書寫
法律
古帝國
帝國何以殞落
從多神信仰到一神論
史詩
書寫歷史
事實的本質
何謂好生活?
科學的誕生
傳染病
轉變中的歐洲
土地、勞力與權力
文化的衝撞

第五部:西方崛起
大事年表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格
漫長的包容之路
印刷
科學革命
歐洲勢力擴張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農業革命
社會契約
從商業本位到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民族主義與國家
都市化
擴張領土
帝國主義高峰
工會、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第六部:現代世界
大事年表
藝術中的現代主義
邁向性別平等
科學變革
對抗疾病
世界大戰
有計畫的屠殺
凡爾賽合約及其影響
各項革命
全球經濟崩盤
極權主義
全面開戰
種族滅絕
核戰年代
冷戰
冷戰之後
資訊革命
生物科技的前景
國際主義、全球主義與單一民族獨立國家的未來
人口
遷徙
經濟發展
環境問題
人類的未來
宇宙的命運

圖片出處
索引

內文試閱
第4部 文明發展

公元前5500年~4000年:蘇美文明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幼發拉底河谷(今日的伊拉克)。
公元前3650年~1400年:米諾斯及其他早期愛琴海文明。
公元前3100年:首位法老統一了上下埃及。
公元前2600年~1900年:印度河谷文明的成熟時期。
公元前2580年~2560年:吉薩大金字塔(Pyramid of Giza)興建。
公元前2070年:中國夏朝開朝。
公元前2000年:中部美洲(注:Mesoamerica,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的美洲中部地區)的馬雅文明前古典期。
公元前1754年:巴比倫帝國創造了最早的律法《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 )。
公元前1650年:土耳其出現了西臺帝國。
公元前1600年:中國商朝發源於黃河流域中游谷地。
公元前1600年~1500年:奧爾梅克文明(Olmec Civilization)現蹤於今日的墨西哥。
公元前1550年~1077年:埃及的新王國興起後,帝國幅員從黎凡特(Levant)延伸至努比亞(Nubia)。

公元前1500年~800年:吠陀時代(Vedic Age):古印度教經文在印度寫成。
公元前1070年:庫施王國(Kingdom of Kush)創立於今日的蘇丹。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諸城的黃金時期,其中包括提爾(Tyre) 和西頓(Sidon)兩城。
公元前911年~612年:底格里斯河谷的新亞述帝國。
公元前900年~200年:查文文明(Chavin Civilization)出現於今日的秘魯。
公元前800年~400年:衣索比亞的第亨王國(D’mt kingdom)。
公元前約550年:波斯的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創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
公元前510年~323年:古希臘古典時期。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成立。
公元前331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戰勝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後,統治範圍從亞得里亞海一路延伸至印度河,因而拓展並遠傳希臘文化的影響力。
公元前321年~185年:印度孔雀王朝(Mauryan Empire)。
公元前300年:古代世界最大的亞歷山卓圖書館創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開朝(接著是存續較久的漢朝),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統一帝國。
公元前212年:羅馬帝國境內所有自由住民都獲得了公民權。
公元前100年:羅馬成為世上最大城市。
公元150年~650年: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成為哥倫布前時期美洲的最大城市,鼎盛時住民數達12萬5,000人。
公元300年~1200年:迦納帝國(Ghana Empire)在現今的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和馬利(Mali)創建。
公元410年:西哥德人(Visigoths)洗劫羅馬;西羅馬帝國隨後在476年滅亡。
公元661年~750年:就領地面積而言,伍麥亞哈里發王朝(Umayyad Caliphate)是迄今所見最大帝國,疆域涵蓋今日的喬治亞、烏茲別克、巴基斯坦,橫亙整個阿拉伯半島與北非,直抵西班牙與葡萄牙。
公元1055年:塞爾柱土耳其人攻陷巴格達。
公元1200年左右:印加人落腳於今日秘魯的安地斯山谷。
公元1200年~1400年:北美洲密西西比文化(Mississippian Culture)到達鼎盛,沿密西西比河建立許多人口高達2萬人的城鎮。
公元1206年:德里的蘇丹國(Delhi Sultanate)成立。
公元1211年:蒙古人開始征服中國北方並橫掃歐亞大陸。
公元1368年:中國明朝開朝。
公元1393年:帖木兒(別名「跛子鐵木兒」〔Tamerlane〕)掠劫了巴格達。
公元1405年:中國明朝鄭和展開遠航至印度洋。
公元1438年:印加帝國展開征服行動。


01 早期貿易路線
中國瓷器⋯⋯外銷至印度及其他國家,甚至遠及我們在西方的家園。
─巴圖塔(Ibn Battuta,1304∼1368),穆斯林旅行家及觀察家
人類早在安定下來開始務農以前,便已進行著各種諸如工具、裝飾品的貨物交易。透過交易,人們可把手上持有的多餘物資,換成自己想要的物資,同時促進了文化與思想的傳播。
農業剛開始時,生產者與消費者會在當地市場上買賣多餘的農作物。但是遠距貿易就比較複雜:需依靠中間人─也就是商人,他們得承擔風險,且願意接受利潤延遲到手的可能。
據了解,黑曜石是最早的遠距貿易商品之一。這種堅硬的黑色火山玻璃,是冶金術發明前最珍貴的物品之一,因為它可被用來加工成鋒利的刀刃。早在公元前14000年,源於安那托利亞(Anatolia,土耳其位於亞洲的領土)的黑曜石便銷售至黎凡特(注:Levant,指鄰近地中海東部的國家)與美索不達米亞北部。
之後過了幾千年,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古埃及人進口的商品包括了來自努比亞南部的象牙、西奈半島的銅和綠松石, 以及波羅的海的琥珀。到了公元1世紀,整個貿易網已連接中國、日本、東南亞、印度次大陸、中亞、阿拉伯、東非,與羅馬帝國。而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城本身的人口可能已破百萬人之譜。供應這整座城市所需物資,像是從西西里島、突尼西亞和埃及進口大宗穀物,不論在經濟、政治及物流上,都是極其驚人的創舉。
在古代世界,一直到近代早期,遠距貿易的主要動力都來自亞洲。東南亞的辛香調味料走海路交流,而珍貴的乳香及沒藥等薰香料則沿著「香料之路」(Incense Route,始於阿拉伯半島南部,經陸路及海路),流通至地中海甚至更遠地區。同時,阿拉伯南部的商人也透過香料之路,將各碼頭上購自非洲、印度及遠東地區的黃金、象牙、珍珠、寶石、調味料及紡織品等商品轉手賣出。此外,自公元8世紀起,將黃金與象牙從西非運往地中海的跨撒哈拉商隊路線,同樣名聲響亮。許多非洲王國都靠著這條通商管道而致富、壯大起來。另一方面,伊斯蘭教的擴張與商貿的興旺,也順勢在西非薩赫勒帶(Sahel belt)以及沿著東非海岸,一路帶動了許多城市的發展,例如尼日河上的廷巴克圖(Timbuktu)、奈及利亞北方的卡諾(Kano),及面向印度洋的摩加迪休(Mogadishu)與蒙巴薩(Mombasa)。
絲路曾經是公元前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遠距貿易路線,它其實是指數條始於中國、途經中亞及中東,最後抵達地中海及更遠方的不同陸路通道。絲綢曾是中國的主要輸出商品之一,對富裕的羅馬婦女來說,絲綢總是供不應求。不久後,瓷器也加入了主要輸出品行列。而相對地,中國人則從西方進口黃金、白銀、寶石、象牙及其他天然稀有物品。
當時的中國在科技上大幅領先歐洲。中國的紙張、印刷術、火藥及磁羅盤等發明,便是經由絲路傳到西方。然而,各種疾病也跟著向西流竄,其中包括公元542年蔓延至東羅馬帝國(即後來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鼠疫。鄂圖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後,絲路的西端便封閉了,這麼一來,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國家就不得不開發新的海上通商路線,途中得繞過非洲最南端才能抵達亞洲。


02 城市誕生
貿易發展以及栽植農作的潮流促成城市興起。城市發展有利於推動複雜的交易網路,而固定產出的多餘糧食使得部分工作者能夠專心發展其他專業。城市發展的基礎,仰賴足以養活大量人口的農業制度。當時最豐饒的農地通常集中於肥沃的河谷,例如美索不達米亞(今日的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埃及尼羅河、現今位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以及中國黃河。於是, 最早的鄉鎮與城市便出現在上述地點。
最早期的一些城市,是在精神信仰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之後才納入知識、文化,及律法。比方說,美索不達米亞的尼普爾(Nippur,最初建立於公元前5000年左右)及烏魯克(Uruk, 約於公元前3500年建城),它們的最重要特徵,便是高聳於城中、以泥磚堆砌而成的複雜廟塔結構。城中的神職人員不但代表至高無上的神權,同時也掌控城中大部分土地、記錄並掌管農作收成。這些城市的統治菁英通常也占據著城中神聖區域的建物。後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許多城市,都是圍繞一座中央寺院而建,正如同在中部美洲的馬雅城市(如契琴伊薩〔Chichen Itza〕),至今城內的金字塔神廟依舊高高矗立俯視整個遺址。
古代的中國以小米及稻米生產配合嚴密的朝廷體制,建構出強大的經濟,使得國家足以養活龐大的城市居民。中國在商朝時(大約公元前1800年∼1027年),已存在許多具首都規模的城市。商朝之後的周朝(公元前1027年∼403年)同樣擁有眾多都城,我們所知最早的城市規畫紀錄也來自周朝。周朝的建城設計法則乃依據神聖的「天圓地方」規律,此規律融合天象、占星、風水、命理等思想,影響中國往後所採用的棋盤式建築至今。
中國唐朝(公元618年∼970年)時的首都長安城(今日的西安),人口大約200萬。長安城採用對稱布局,將朝廷眾臣與黎民百姓分區安置,此種劃分方式乃源自中國人內心對於空間安排及格局的神靈效力深信不疑。唐朝供給了10座以上、人口超過30 萬人的城市之所需。到了後來的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做為貿易樞紐及都城的杭州(注:南宋時稱臨安)有100萬居民,而同一時期倫敦的人口數僅1萬5,000。
為了安全及管控,早期城市通常都設有城牆。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宣稱巴比倫的城牆高達100公尺,城牆的寬度足以讓2輛四馬戰車擦身而過。工匠坊區(artisan quarter)是許多城市的共同特點,是將城裡特定行業的箇中翹楚集中起來的區域。對於像是鐵匠、吹玻璃匠或陶器師傅等匠人來說,群聚能夠帶來好處:方便取得他們仰賴的通用原料與工具,同時也為客戶營造一個慣常往來的場所。百姓的居住區有時會延伸至城牆以外,發生戰亂時,則到城牆內避難。

荒廢的城市
城市不見得只會擴展:它們有時會縮小,或甚至遭到棄置。位於今日柬埔寨的吳哥古蹟,是前工業化時期世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壯觀的吳哥窟廟宇則是當時世上數千座莊嚴的宗教建築之一。整座城市在15世紀間已大致荒廢, 儘管歷史學家提出了種種揣測,比如遭到侵略、瘟疫肆虐等,但真正原因無從得知。換個角度來想,也可能因為當時城市中的基礎設施,比如灌溉系統等重要功能已經毀損,造成糧食短缺所致。特奧蒂瓦坎(位於今日墨西哥) 在哥倫布之前時期的公元後的前500年,是美洲大陸的最大城市,但是城裡的主要建築與祭壇在公元550年時已遭到破壞並毀於祝融,這或許出自入侵者之手,但也可能是經歷了一場推翻領導階層的內部動亂所致。


03 運輸
數千年中,日形重要的商貿推動了新型運輸方式的發展,剛開始是為了將遙遠地域相互連接,隨後則是加以整合。
針對不同的地理環境,各種交通方式應運而生。在陸上,主要是靠徒步、乘車騎馬,利用馱獸運載貨物及拖曳貨車。然而水路─不論是河川、湖泊或海洋─常常提供了比陸路(陸地上常有沼澤、樹林及崎嶇坎坷的地面)更快捷的路線,一般也方便運送大量物資。就陸路而言,沿途遇到河流時該在哪兒渡河或建橋梁,以及穿越山脈時該選哪條路徑,都是關鍵問題。若是循水路,則須有適合航行的河流與天然港灣,而這些地理特徵往往也決定了人類的定居地點。時至今日,世上許多最重要城市都是在可航行的河道或天然港灣旁發展成形。儘管運輸技術在數個世紀間有所進步,然而在19世紀的蒸汽動力讓陸路與海路交通脫胎換骨之前,整體來說運輸技術大至相同─取決於人力與獸力、風力,或水流。
驅趕牲口至通常位於遠方的市集販賣,有助於發展陸路通道。這些長途旅程動輒橫跨數百公里,一趟下來讓動物的體重及身價都降低不少,因此牠們必須啃食市集附近的牧草才能再次養胖。如此一來又推升了肉價,於是通常只有富人才消費得起。這點從世界各地的民俗故事裡鋪陳的奢華盛宴情節中、經常強調肉類是多麼昂貴又令人垂涎,便可見一斑。
蒸汽引擎出現之前,在水上航行得看氣象及天候的臉色。冬天航道結冰、春天融雪造成洪災,還有夏天的大旱,都給水路帶來問題。此外,自然形成的淤塞,也會讓河道變得太淺而無法航行。在許多水流湍急的河川,想從河邊靠馬兒拉著船逆流而上同樣難如登天。結果人們只能加以順應,比方在法國的隆河(River Rhône),船在上游處建成後便載著貨物順流而下,任務完成後便在下游處拆解。
海上的風暴總會帶來危險,而逆風與逆洋流也會阻礙航行。不論是盛行風(prevailing wind)或洋流所產生的環向或逆環向運動,都會影響船隻在海上的移動或貿易航道的發展。譬如,在南太平洋上由東向西航行非常不易,因為那兒的洋流會將船隻向北方推移。17世紀歐洲航海家在大西洋便是靠著盛行風及洋流才開闢出航道,從歐洲朝西南航向美洲,回程則是航行在出發航道以北數百英里遠的一條東北向航道。遠距航行中所經歷的千驚萬險也影響了海上交通。早期的水手多少都得依靠太陽與星星的位置來輔助航行,到了中世紀晚期,則有了從中國引進歐洲的磁羅盤之助,但要能確切掌握所在的經度位置,則還要再等上好幾個世紀。
在陸上,借助獸力是人工搬運(譬如,常見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南美洲連綿的安地斯山脈間)以外的主要替代作法。世界各地分別使用不同的哺乳動物做為馱獸─去勢公牛、馬、驢、大象,還有駱駝(見第95頁)。起初,馱獸不是身上載著貨物,就是背後拖著貨物(通常放在某種簡陋的橇板上)。輪子的發明雖帶來重大發展(見第98頁),但因為世上大部分地區缺乏完好的道路(當時的道路在冬天常是泥濘不堪,夏天則滿是車轍凹痕),使得在陸地上行進仍備受限制,更別提還能有條整合的道路系統。許多地方優先建起了運河網(能提供更大的物流量), 其次才考慮發展維護完善的道路系統。

04從以物易物到使用貨幣
以物易物是買賣物資最簡單的方法。以物易物的過程中不涉及金錢。交換的物資也許是像穀物這樣的原料,或陶器之類的製成品,抑或是提供勞力或講個故事這般的服務。
然而,以物易物卻是極度缺乏彈性的系統,因為它的基礎在於兩個交易者手上持有的,剛好都是對方想要的物品。很少有證據顯示,不使用貨幣或信用的社會曾有系統地應用以物易物制度。比較可能的情形是,人類一旦開始固定地交易物資後,交易雙方很快便同意保留交換物品的紀錄,那麼賣方便能持有這項「信用」以備日後之需。
信用與貨幣同樣由此衍生。所謂信用,說得白話一點,就是交易中的某方「欠」對方多少的一項紀錄。貨幣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它具有公眾認同的價值,並且能讓信用在交易者之間流通。重點在於賣方可藉由到市場上以特定金額販賣持有的物資,並且知道他能用取得的款項來購買其他物資。貨幣也讓財富的累積或借貸變得簡單。
而當交易圈中大家相互信任,那麼就算出遠門時也不必帶錢,只要透過簡單的交易紀錄系統或本身不具價值的憑證便可行走四方。但如果所到之處的信任基礎較為薄弱,或是要進行遠距貿易,便得有其他解決辦法。符木(tally stick)是一種早期的信用紀錄,是將一片帶有刻痕的符木折成兩半,由借貸雙方各執一半(由於任何兩片符木折斷的位置都不同,因此很容易看出真偽)。有些社會不使用貨幣,而是選擇具有某種價值或稀有性的物品來做交易,因為稀有物品也不易仿造。它們或許是用金、銀等貴重金屬製成的代幣,不過更早期的形式還更為多樣,其中包括罕見貝殼(可從它們用作珠寶材料看出價值) 、實用工具、小麥及牛隻。
全世界幾乎各大洲都曾在不同時期以貝殼作為貨幣。印度洋周邊地區早在公元前1200年便使用貨貝(cowrie shell)做為代幣,西非部分地區直到19世紀中期仍使用貝殼做為法定貨幣。貨貝在中國做為交易貨幣的重要性也不亞於此,代表「錢」或「貨幣」的漢字便是衍生自貨貝的象形文字。隨著時序推移,住得離海岸較遠的人們無法取得足夠的貨貝,便開始用身邊像是獸角、獸骨、石頭、陶土、青銅、白銀和黃金等材料製作貨幣。
公元前1100年左右,中國人採行另一套貨幣系統。那是以工具及武器(都是先前具有價值的以物易物商品)為樣版,以青銅鑄造的迷你複製品。然而,這些迷你鋤頭、鏟子、匕首和箭矢都帶有利尖,處理起來相當棘手,因此久而久之,人們改以金屬圓盤來取代。
不過,第一批「正式」的硬幣,是亞洲另一頭、位於現今土耳其的里底亞王國(Lydia)在大約公元前560年鑄造出來。這些硬幣使用一種稱為號珀金(electrum)的金銀混合材質,上面刻有國王的印記,以擔保硬幣的價值。金屬技工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之後,還為硬幣添加了更多細節,展示每一枚硬幣都具有相同的金屬成分及重量。他們了解,必須獲得民眾信任,貨幣才有價值。

埃及人的麥元
每種金融貨幣本身的實際價值,很少能與其兌換價值一樣高。貨貝、黃金和白銀,視其可能的裝飾用途,本身具有一定價值,但當它們成為交易媒介時,價值又進一步得到提升。使用日常生活物資做為交易媒介的情形相當罕見。古埃及人使用的麥元(wheat currency)就是有名的特例。他們在數千年間發展出的複雜銀行及金融體制便繫於小麥,而小麥是全體人民的主食,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實物價值。這種金融體系在世上許多地區純屬天方夜譚,因為農作收成不定,但是尼羅河谷每年定期的洪潮及牢靠的土壤,讓埃及人得以將小麥當成穩固(笨重)的貨幣。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 姓名: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
前金氏世界紀錄百科總編輯,曾撰寫多種總論型參考書,包括:Science without the Boring Bits、Brewer’s Britain and Ireland、Brewer’s Dictionary of Modern Phrase and Fable (both with John Ayto)、Quercus bestseller World History: 50 Episode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博學,擅長將複雜論述濃縮為有趣易讀的文字。



姓名: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
Exeter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費城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 and the West at th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究人員。著有多本歷史書籍,是當今最多產的歷史學者之一。

譯者
姓名:丁超

麻州州立大學資訊碩士。旅居美加地區十餘年,曾擔任顧問。現從事翻譯。譯有《酒的科學》、《辣椒獵人的辛香探險》、《裸眼看星空》(以上均為商周出版)。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