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爭霸:世界7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全球列強戰略布局與角力
 
作者: 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 
譯者: 譚天
書城編號: 1416120

原價: HK$150.00
現售: HK$142.5 節省: HK$7.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8/08
頁數: 376
尺寸: 14.8x21
ISBN: 9789570851533

商品簡介

文明的搖籃、發展與衝突、貿易戰爭、殖民爭霸、強權併吞、生態環境
海洋是世上最大犯罪現場?最多不法之地?
大海的一切,牽動著陸地上的人類,7大海洋的過去與未來如何影響世界?

萬海歸宗,一切要從海說起!
我們往往只關注陸地,卻忽略更遼闊、影響人類命運的海洋大歷史
研究人類歷史,不只是陸地,海洋史更不能缺席
它左右了歷史走向,是世界史的縮影!

海洋的重要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蘊藏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漁產等重要資源的海洋,為各國所覬覦
全球水道互相連通,也牽動著全球事務及地緣政治,新海上大戰一觸即發
海權是人類史的推手,造就今日世界的樣貌,也決定未來的命運

繼美國海軍史學家 奧夫瑞‧薩耶‧馬漢 之後,最具權威的海權論著──海軍上將 詹姆斯‧史塔萊迪 以《海權爭霸:世界7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全球列強戰略布局與角力》帶讀者真正重新認識海洋的前世今生,過去與未來。

詹姆斯‧史塔萊迪:「像地中海的西西里一樣,台灣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我穿著美國海軍制服倘佯在基隆港各處,腦海中想著這個島的戰略重要性:它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

詹姆斯‧史塔萊迪航遍全球各大洋的海軍上將,以獨到眼光剖析各大海洋:
‧一切海洋之母 ── 太平洋
‧殖民的搖籃 ── 大西洋
‧未來之海 ── 印度洋
‧海戰發源地 ── 地中海
‧可能爆發衝突的海 ── 南中國海
‧停滯在過去的海 ── 加勒比海
‧願景與凶險 ── 北冰洋

當代最著名的海軍將領,也是唯一做過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國海軍上將史塔萊迪,用他旅經全球各大海洋、身歷其境的經驗,寫出有關海權的故事,告訴我們海洋地理如何塑造國家命運,海軍軍力如何在一種實質意義上造就今天這個世界,並且決定明天的世界。
觀察地球和人類歷史時,我們往往聚焦在占30%表面積的陸塊,而輕忽占70%的海洋。事實上,海洋對過去及未來的世界都有關鍵性影響,範圍含括經濟、政治、軍事、生態環保等,因戰略地位及蘊涵重要資源,成為各國的權力競技場,誰能制定海洋秩序、調度世界資源,便能成為強權,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至關重要。
《海權爭霸》是一本精彩的海軍史,帶領我們以新角度觀察各大海上戰役。史塔萊迪以銳利的眼光探討特別是在北冰洋、東地中海與南中國海出現新海上大戰的可能性。從海盜到汙染,以宏觀角度審視海洋面對的諸多挑戰。

專文導讀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高世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全球瞭望》節目主持人)

好評推薦
王高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兼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宋燕輝(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所全球研究員)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際一致好評
世上沒有人比史塔萊迪將軍更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以及海洋對現今安全的衝擊。他是一位無論從任何方面來說都傑出的領導人與海員。
── 約翰‧麥坎(Senator John McCain),美國參議員

史塔萊迪將軍有將近七年的海軍戰鬥指揮官經驗,並且擔任過四年北約盟軍最高統帥,對這個世界瞭若指掌。在《海權爭霸》這本書裡,他毫不藏私,用明白而鋒銳的方式引導我們,幫助我們了解海的世界──在這動盪紛擾的世紀,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分析。
── 羅伯‧蓋茨(Robert M. Gates),美國國防部長(2008-2011)

史塔萊迪將軍在美國海軍服役近四十年,素以地緣政治重要思想家著稱。他將幾十年海上經驗與地緣政治思考合而為一,寫成《海權爭霸》這本書,為任何真正思考21世紀世界新挑戰的人必備。
── 比爾‧麥拉文(Admiral Bill Mcraven),美國海軍退役將軍

史塔萊迪將軍曾經航遍全球各大洋,他將這些旅程精簡濃縮,寫成這本觀察力敏銳的海上世界地緣政治佳作。他以海員的眼光觀察這個動盪的海上世界,是一次值得我們一遊的旅程。
── 麥克‧穆蘭(Admiral Mike Mullen),美國海軍退役將軍,曾任第17屆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第28屆海軍軍令部長

非常精采,非常重要……史塔萊迪不僅充分描述了他的副標題──全球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還達成更深奧、複雜、意義也更重大的目標:在一個大海權國海軍的海上服役,可以同時擴展服役軍官的戰術、作業、戰略與政策知識與技巧,而且最重要的是,還能提升這位軍官對這類衝突層面各式各樣相互關係的見解……這是一本所有海員、決策人士、特別是同時兼為海員與決策人士者必讀的好書。
──《美國海軍研究所月刊》(Proceedings Magazine)

史塔萊迪對海權史瞭若指掌(他是福雷契法學院院長,在塔夫茨大學教外交),但同樣重要的是,他在海軍服役時駕艦航行海上,以及身為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第一手經驗……他生動描述了身為海軍青年軍官,駕艦通過巴拿馬海峽,通過澳洲與新幾內亞之間的托雷斯海峽的感覺,他對全球海洋的整體觀念也因此增添了個人權威……這本書說明海洋過去與現在在人類文明扮演的角色,內容發人深省、文字淺顯易讀。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史塔萊迪在理論與個人經驗之間做了最佳平衡;他博覽叢書,對海軍史瞭若指掌,同時也以數十年光陰親歷這些歷史過程……《海權爭霸》以敏銳眼光觀察現代海洋的危險現實,但也不忘在全書每一篇章強調希望。而無論是危險還是希望,這本書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個結論:在我們這個水世界,海洋仍是關鍵性的決勝戰場。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美國海軍退役上將史塔萊迪,總括數十年作戰指揮官的經驗知識,讓我們了解海軍例行功能……這是一本激勵人心,讓人奮起的書……它及時提醒我們,海洋或許看起來溫馴──但那不過是表象罷了。
──《發行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次
推薦序一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宋學文
推薦序二 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高世明
推薦序三 陸權與海權對抗,故事持續中╱郭崇倫

前言 萬海歸宗
第一章 太平洋:一切海洋之母
第二章 大西洋:殖民的搖籃
第三章 印度洋:未來之海
第四章 地中海:海戰發源地
第五章 南中國海:可能爆發衝突的海
第六章 加勒比海:停滯在過去的海
第七章 北冰洋:願景與凶險
第八章 不法之海:海上的犯行
第九章 美國與海洋:二十一世紀的海軍戰略
謝啟
參考資料

推薦序一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 ╱ 宋學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陸地可供開發的資源減少,世界各海洋大國之間在海洋經濟、科技、資源、海權等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利用海洋、保護海洋、認識海洋是沿海國家緩解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的重要途徑,是經濟發展、強化糧食、交通與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作法。
史塔萊迪上將將其投身海軍軍官生涯近四十年寒暑的親身體驗,其精華濃縮於此書中;在本書中詳細介紹七大海洋(包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南中國海、加勒比海及北冰洋)如何成為人類史的推手,如何在當前地緣政治進程上扮演重要角色。而當中又以太平洋與南中國海與台灣最切身相關。
太平洋為海洋之母,為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積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太平洋地區共有十八個國家,這些國家雖小,但資源豐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環太平洋地區在自然和經濟方面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經濟發展上有世界三大經濟強國:美國、中國與日本皆在此地區。經濟學家們預測,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將由傳統的歐洲、北美東部轉向環太平洋地區。
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又稱南海,是一座半閉鎖海(semi-enclosed sea),位於東南亞的陸緣,總面積大約有八十萬平方公里。南海航道已成為東亞國家如中國大陸、台灣、日本與韓國等國家海運之主要路徑,許多船隻從印度洋穿越麻六甲海峽後,通過南沙群島,北走台灣海峽至上述國家,或穿過巴士海峽經太平洋至美洲大陸,這條航道每年約有十萬艘船舶通過,全球每年約有高達五兆美元海運貿易必須通過南海水域。南海油輪航量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倍,更是巴拿馬運河的五倍,占全球總共二五%的原油運量。南海因戰略地位重要,且擁有許多豐富的天然資源與石油等礦產,近年來各國紛紛在此區域內填海造陸,或進行占駐,更進一步引發區域的緊張。
在此水域之中,共有四個島群,其中東沙群島目前由台灣所管轄;西沙群島自一九七四年一月以來由中國大陸所占領;中沙群島終年由海水所覆蓋;南沙群島則有六個國家分別主張全部或部分主權,因此南沙群島的情形特別複雜。除了中、越兩國對兩個群島的主權爭議之外,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也對南沙群島及部分島嶼、島礁和淺沙有主權要求或具實質管轄權力。依據二○○九年的一項報導,南海地區計有島礁一百九十二個,在五十三個島礁擁有主權爭議者計中華民國(太平島)、中華人民共和國(占島十一個)、越南(占島二十八個)、菲律賓(占島十個)、馬來西亞(占島四個)及汶萊(宣稱對南通礁擁有主權)等,分別主張全部或部分的南海島嶼主權。現駐兵力以越南兩千餘人最多,中共近六百人居次,菲律賓一百餘。台灣海岸巡防署在太平島設立了南沙指揮部,總兵力約一百一十人,太平島是南沙群島中原面積最大的島,並擁有南沙群島僅有的天然淡水,這些因素使得此島成為南沙群島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島嶼。
儘管南海長期以來即有各島礁主權歸屬之爭議,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至二十世紀末,亞太各國並未因這些島礁之主權爭議而引發大規模之軍事衝突,其主要原因為對此地區有影響力的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協十國在二○○○年代前大都致力於區域之經貿發展及合作,而較少在這些有爭議的島礁上進行嚴肅的外交談判或重大的軍事舉措。但這些並不表示此南海的戰略重要性或島礁爭議之政治敏感性不被重視,而是相關各國採取相對保守或「收斂」的政策使然。
自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亞太地區的經貿日益重要,南海的戰略地位也跟著提升,包括中國與南海諸國對南海主權之主張或認知的差異日增並逐漸造成南海區域的張力愈來愈大。中國崛起後在南海採取較強硬之外交政策與軍事措施的確與菲律賓、越南有了較大的緊張關係;南海主權爭議所呈現的面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及汶萊等六國在南海主權相關的申索國之南海島礁之主權爭議問題,但其本質卻是美-中競合在全球爭霸之國際權力分配的結構性問題,以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及安全之問題。
近十年來隨著印度國力之興起,及日本與澳洲對南海之重視,由美、日、印、澳所強調之印太戰略,未來必將對南海要求越來越大的發言權。二○一七年十一月亞洲行的行程中,美國總統川普一改華府慣例,以「印太」取代「亞太」用語,而「印太戰略」隱含著制衡中國的用意。目前,美國堅持南海之「自由航行權」及維持南海海事系統之開放,已明顯表示美國視南海海域為公海,並希望南海爭議可以透過「多邊機制」來解決,而此精神也將反映在印太戰略上;而中國雖強調中國會尊重國際法,但中國也多次強調南海主權問題需在尊重歷史和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雙邊磋商。中國堅持中國歷史上在南海主權,特別是九段線主張立場,且強調透過區域內國家之協商或雙邊協議來處理南海爭議。南海主權爭議的本質並非一個有關南海島礁主權爭議的單純法律問題,而更是一個有關亞太區域權力平衡,乃至全球權力分配的問題,或中、美兩強在亞太甚至全球爭奪霸權的問題。
除了太平洋及南中國海,史塔萊迪上將於本書中提到了海權制衡陸權的重要性。隨著亞太地區之政經地位日益重要,及日漸茁壯的中國,美國為了要維持其在世界之領導權,已將其全球戰略布局之重心逐漸移向印太地區。綜觀近年來美中關係在亞太區域的發展,清楚可以見到美、中之間因權力或國家利益考量而出現「既競又合」的現象。在中國崛起下,亞太區域經貿、政治與安全皆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這些新變化包括各國對中國經貿市場或互賴需求之日增,但在另一方面印太地區各國又期待美國提供其區域安全的保障。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之後對中國展開一系列之經貿制裁措施,至二○一八年三月中美貿易大戰拉開序幕,美、中兩強在經貿上之衝突與對立更加白熱化,美、中貿易的衝突其實正反映了美、中兩強在國際體系上霸權之競爭。在此同時,中國在南海群島之主權爭議與資源開發立場上日趨強硬,亦使亞太區域之安全問題更具張力;再加上菲律賓及越南皆在南海主權爭議上,對中國終將採取更強硬立場,而進一步致使區域安全及穩定受到挑戰,這些因素又致使美國在亞太的涉入更形重要且益為深入。未來十年內,美、中兩強之競合,將在太平洋與印度洋區域碰撞出全球權力結構性之轉化,而亞太各國包括台灣將面臨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大的挑戰與契機。台灣宜利用此區域權力結構重整之際,更積極開拓印太地區的經貿、文化及區域性組織之參與,使台灣能為印太區域之和平、穩定及繁榮有更多的貢獻。

推薦序二
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 ╱ 高世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海洋,在今日陸地與島嶼可說都已經被特定國家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已是全球各國關切之重點領域。然而,海洋與陸地最大的不同在於,海水是流動的,沒有任何國家或個人可以阻止海水從這個區域流至另一個區域。因此,雖然我們在區分上會把海洋分為幾大洋區,但事實上不論從海權或海洋法之角度觀之,海洋就只有一個。以目前被稱為「海洋憲章」(A Constitution for the Oceans)的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其原始的概念即是「一個海洋,一部憲章」,事實上與作者在前言所說的「萬海歸宗」是不謀而合的。
本書係作者從其過去在海軍的歷練出發,分別針對不同洋區或海域中過去在海權上所發生過的歷史、作者過去所經歷之事務或是遭遇到的問題,逐一加以介紹。譬如,介紹太平洋區時當然不忘介紹珍珠港過去被日軍偷襲之歷史;介紹大西洋時一定要介紹維京人時期在海上之擴張,對海權歷史有興趣之讀者提供了對照之資料呈現。此外,作者在文中也針對美國海軍各船艦在海上航行時之各項運作進行介紹,包括海上加油、整補、甚至作者不小心駕駛船艦撞擊碼頭等經驗,這些經驗要不是曾在海軍服役過,大概都沒有機會可以親身經歷。因此,本書對各洋區海權發展之歷史、海軍運作等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其內容中有許多值得留意之處,亦值得細細再三品味。
本人過去亦是志願役海軍士官退役,曾在我國成功級艦服務三年,也很幸運地參與了中華民國第一次跨越太平洋至中美洲友邦進行訪問之敦睦艦隊,對海軍之運作及各項作為都有著深刻的印象。在該次敦睦支隊出訪時,途中經過換日線、巴拿馬運河、赤道等極具紀念性的地方,船上都會依據過去的傳統舉辦各種慶祝或祈福儀式,讓航行能更加順利。同時,在海上也是隔幾天就得進行一次海上加油或整補的工作,雖然忙碌也不輕鬆,但都是難忘的回憶。因此,對於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各項海軍作為,本人都有著深刻的體認,也能證明作者所言不假,畢竟這些事本人也都經歷過。海軍是國家海權力量的延伸,只有當國家重視海權的情況下,其所屬海軍艦隊才會強大,也才有能力巡弋在各大洋區。雖然中華民國海軍沒有辦法像美國海軍那樣的強大,但是在東亞地區卻僅次於中國及日本等國,亦有跨洋敦睦的能力,實力仍不容小覷。
然而,我國海軍在維護我國在海上權益之作為,與美國海軍存在著不小的落差。事實上,我國在島嶼主權與海域主張上,與周邊國家一直存在著爭議。譬如在東海,我國與日本及中國在釣魚台列嶼主權及海域管轄權(包括大陸礁層上之石油天然氣及漁權等)一直存在爭議;我國在東部海域與日本與那國島間存在海域劃界爭議。在南海部分,我國一向主張享有南海諸島之主權及U型線內海域之管轄權,也因此與南海周邊國家(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及中國)產生爭議;我國也與菲律賓在專屬經濟海域劃界上產生爭議,廣大興二十八號之發生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我國在周邊海域上並不是「太平盛世」,反而是「多事之秋」。在周邊國家想謀取我國相關海權時,政府自然要據理力爭,海軍力量的展現事實上就是政府維護國家海權的第一考量。
以美國的作法而言,如同作者在書上所說,只要在某個海域涉及到美國的利益時,第一時間美國海軍就會馳赴該地確保該國權利。然而,令人洩氣的是,我國海軍在使用上卻一直受限於「用兵即是動武」之迷思,在考量「兩岸關係微妙」、「台日關係微妙」及「台菲關係微妙」的情況下,我國雖然有四艘基隆級驅逐艦及為數不少之飛彈巡防艦,但在面對上述海域爭議時卻鮮少看到如美國海軍一樣被布署在爭議區域,反而都是派遣本質上應屬「執法警察」身分之海巡署船艦至爭議海域。
事實上,海軍外交之理論一再告訴我們,「用兵不等於動武」,只有在海上軍艦艦長對艦長,才有在談判桌上外交官對外交官的機會。如果「用兵等於動武」,那美國海軍每分每秒都有軍艦在各大洋區巡弋,豈不就是天天在打仗?英國與冰島的「鱈魚戰爭」及加拿大與西班牙的「大比目魚戰爭」,兩造當事方都是出動海軍軍艦在海上對峙,最後不只沒有引發軍事衝突,反而都是透過外交與司法途徑和平解決,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國這種派「警察」或「警車」對抗他國「軍人」與「坦克車」以維護國家主權之作法,不僅與海軍外交之理論完全背道而馳,也與作者在文中所提美國海軍之作為大相逕庭。
對我國而言,海洋不應像過去再被視為是「他國入侵我國的天然屏障」,反而應被當成是「他國入侵我國的康莊大道」,對自許為海洋國家的我國而言,更是「國家生存之重要命脈」。在確保我國家海洋權益不受他國侵害,以及我國能利用海洋維持生存命脈之目標上,海軍都是責無旁貸。誠摯推薦本書給大家,更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國也能像美國海軍一樣,善用海軍維護國家海權,讓我國真正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海洋國家!

推薦序三
陸權與海權對抗,故事持續中 ╱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全球瞭望》節目主持人)
海軍出身的史塔萊迪,是首位海軍將領出任北約最高指揮官,他在這本《海權爭霸》中,以自身當過艦長、美軍南部司令等經歷,談到了他所到過的七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南中國海、加勒比海、北冰洋)。
由於美國在二次大戰後,於七海所向無敵,他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當然有某種傲慢的氣息,一個小故事最能說明:
他曾多次穿越蘇伊士運河,第一次是在一九九○年代中期。當時只有三十八歲,是經驗青嫩的艦長,指揮一艘排水九千噸、官兵三百人的美國海軍驅逐艦。
當時要過蘇伊士運河是有陋習的,他不甩前埃及海軍軍官擔任的「專業領港員」的要索小費,決定省下一百美元的香菸錢,而以「非常珍貴」、繡有驅逐艦名號的棒球帽,加上熱誠的握手,作為替代禮物。
這當然讓領港員很不爽,史塔萊迪懷疑領港員有心使壞,決定靠自己的領航官與海圖,結果反而避免了擱淺的命運,他的反省是:「如果我們當時擱淺,我大概會以海軍中校官階退休,過一種非常不一樣的人生」
但是我卻對這則小故事,有不同的想法,當時埃及總統納瑟不惜與英法聯軍開戰,也要爭取對蘇伊士運河的主權,領港員再腐化,也是再行使主權的象徵,所有雙向的商船與軍艦,都必須在大苦湖停泊錯身,其中的深淺海圖,更是不足為他人所知的國防秘密,無論怎麼說,都輪不到由一個美軍海軍中尉領航官指揮通行。
對照此刻,正是美軍兩艘神盾級飛彈驅逐艦通過台灣海峽之際,這雖不是首次,過去行之有年,但這次是由美方與我方公開宣布,有特殊政治含義。
美國與我國斷交已近四十年,中共一直要求台美軍事合作的質與量都要逐步減少,美方為了爭取中共的戰略合作,一直配合,直到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機,當時美軍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巡弋台海,以行動表達對台灣的安全保障。
但這也正是中共解放軍近年來建軍的目標──以實力排除美方的軍事干預,除了研發東風-21 D型陸基飛彈「航母殺手」,俄製「基洛級」攻擊潛艦的引進,甚至這些年開始建造航母,以嚇阻美國介入,美國也不願刺激中國大陸,這幾年也較少聽聞美國航母行經台海。
然而這並不代表美國怕了中共,撤回對台承諾,中共今年一再軍機與軍艦繞島巡航,企圖政治恫嚇民進黨政府,引發美方強烈反應,這兩艘軍艦是美國航母雷根號的護衛船艦,特地脫隊,由台海北上,自東部南下,也來繞島巡航。
美軍不是只有這次對中共解放軍示威,最頻繁的是在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行動。
與許多人認知不同的是,史塔萊迪強調,美國從來沒有棄守南中國海,在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初,考慮到南中國海正是日本提供後勤支援的海上公路,美軍把南中國海列為關鍵性戰略目標,戰爭後期,盟軍採取跳島戰略,步步進逼,最終取得勝利。
越戰期間,美國以菲律賓群島為「迎風立足點」,在蘇比克灣興建巨型海軍與空中作戰設施,還有馬尼拉附近的克拉克空軍基地,都是為了在整個冷戰期間都能在南中國海享有主控權。
現在則是中國,它在南中國海水域建了幾個人工島,當作「三千英畝的航空母艦」使用(美國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只有七英畝),中國還在人工島上建立機場、雷達與飛彈系統。
美國第七艦隊於是越來越頻繁的在大陸人工島的十二海浬內出沒,執行自由航行行動的任務,即以實際軍事行動來藐視大陸所宣稱的領海,只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也要到其他南海主權主張國的「領海」去逛逛,這包括了我國的太平島,雖然太平島是南海最大的自然島,有權享有十二海浬的主權,但是美國不管。
作為協防時期拜訪過台灣的艦長,史塔萊迪對基隆與高雄印象極好,「兩個港都以醇酒、美女以及俱樂部消費便宜聞名」,但這不只是水手們愛停靠的港口而已,「就像地中海的西西里一樣,台灣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它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馬漢在世,一定主張在台灣插旗,建一個加煤站。」
南中國海雖然現在衝突的熱點,史塔萊迪特別指出,但是二十一世紀的重心在印度洋,近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改制為印太司令部,反映了美國開始強調印太戰略,事實上這是遲來的覺醒。
印度洋雖說比太平洋或大西洋都小,但它占有全球幾近四分之一的水域,特別是紅海與阿拉伯灣等幾個戰略要衝的水域,全球五○%的海運與貨櫃、七○%的石油經由這裡進出,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十字路口。
尤其是擁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近四十個國家濱臨印度洋,而主要的穆斯林國家,如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以及波斯灣諸國都位於印度洋近岸,全球超過九成的伊斯蘭教人口生活在印度洋的懷抱。
印度洋更是不斷處於高度軍事緊張的地區,包括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世仇、中國與印度的對峙,更重要的是,印度洋位於什葉與遜尼兩大教派分界的特定地緣關係,讓美國不得不介入。
過去教派之爭,並不重要,但自從巴勒維國王垮台,伊朗成為神權統治,敵視美國,發展核武,波斯灣入口的荷穆茲海峽,淪入伊朗的控制下,美軍也從這一刻起,敵我分明的不再稱它為「波斯灣」,而改稱它為「阿拉伯灣」。
目前隨著川普上台,完全倒向遜尼派的沙烏地與聯合大公國,撕毀歐巴馬簽訂的伊朗核協議,更讓德黑蘭與華盛頓的冤仇更加深結,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從拉攏印度對抗中國的狹隘視野,拉開來看「印太戰略」。
要控制印度洋,美國其實有現成的導師,早在十九世紀,印度洋就已經成為一個英國湖,英國人的認知是清楚的:想控制印度就必須控制海道。英國一方面透過殘酷殖民手段取得所需的海軍基地,一方面與近岸諸國統治者建立複雜詭譎的聯盟與商貿協議。
誠如史塔萊迪在最後一章〈美國與海洋:二十一世紀的海軍戰略〉中所建議的,美國現在正仿效英國當時的策略,但不幸的是,美國發現在印度洋上,出現了新競爭者──中國,北京除了經由一帶一路,與沿岸國家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等國建立起聯盟關係,更在這些國家的要衝建立起軍民兩用的港口,形成美軍所謂的「一串珍珠」,完全照著英國的歷史教本在走。
地緣戰略學家麥金德曾說:「誰能統治東歐,誰就能控有腹地;誰能統治腹地,誰就能控有世界之島;誰能統治世界之島,誰就能控有世界」,史塔萊迪所心儀的海權論作者馬漢,就建議海權可以反過來制衡陸權,阻止陸權大國支配全球。
許多分析家曾經以此分析美蘇的冷戰:蘇聯擁有地緣政治上的內陸優勢,與蘇聯對抗的美國則是一個海洋國,擁有大海洋與地理位置的天然屏障,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能(透過北約)與陸權盟國密切結合,使蘇聯無法完成支配「世界之島」的終極目標。
蘇聯雖然瓦解,但中國大陸取而代之,陸權與海權的對抗,重新開始進入延長賽。

前言
萬海歸宗
莎士比亞在他的不朽名劇《暴風雨》中,有「人生在世誰不逐夢,短暫一生不過是黃粱一夢」這樣一句感嘆人生的話。《暴風雨》以濁浪滔天的海上風暴為開場,莎翁這句警世名言也像那怵目驚心的海象一樣不時纏繞我心,令我感慨萬千。我投身海軍近四十年,若將四顧盡皆汪洋、舉目不見陸地的日子總加起來,也有近十一年。一望無垠的海洋就這樣蹉跎了我超過十年的歲月,也讓我編織了無盡的夢。在那段行船海上的日子,每當面對海洋,總讓我想到眼前景象,與古往今來,數不清的漁民、商旅、海盜、領港員,以及形形色色、搭乘大大小小船隻出海的人所見,豈非一樣?就一種方式而言,海是一種永恆。凝視它一小時、一天、一個月或一輩子,總能讓我們有人世苦短、蒼海一粟之嘆。
除了告誡人們不要高估自己小小人生之旅的重要性之外,莎翁這句話還讓我們想到人類究竟是什麼造成的。就本質而言,我們每個人大體上都是水組成的。嬰兒在出生時,身體約七○%是水。奇妙的是,地表大約同等比例(略多於七○%)的面積也為水覆蓋。地球與我們的身體大體上是一片水世界。在海上討過生活的人在面對海洋時,憑本能想必都有那種蒙大海召喚的感受。
我直到如今仍經常夢見行船海上,所以決定寫一本有關海洋的書,回應這些夢也是部分原因。我的臥床儘管現在已經穩穩擺在陸地,但每在昏昏入夢之間,船上引擎的低鳴聲仍常縈繞耳邊,浪打船身、搖擺不定的感覺也猶然歷歷。夢中的我常在天光初亮、前方彩雲朵朵,船正破浪向前時起身前往艦橋。我永遠不知夢將帶我前往何方,但夢醒總在靠岸時,離船上岸也總為我留下一抹遺憾。在夢裡,靠岸永遠是件難事,總覺得船一離開深水,就有迅速擱淺或撞上暗礁之險。就在船將靠岸而未靠岸之際,我會醒轉,惱恨不能在海上多待片刻。
曾經主宰全球海洋多年的英國海軍,深明全球水道相互連結的特性。英國人會告訴你「萬海歸宗」。第一次聽到這四個字,是我在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Annapolis)美國海軍官校讀二年級時。當時擔任航海教官的是一位頑固的英國海軍少校。他或許只有三十五、六歲,但似乎老得不成樣,而且粗獷之至。這位海上老人精通六分儀,是會走路的航海天文曆與潮汐表,但他真正教給我的,是全球海洋互通聲氣──鑑於各大陸塊間流水始終暢通的事實,這似乎不言而喻──卻又各行其是的道理。他不厭其詳地與我們一一討論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與北冰洋等大洋,以及地中海、南中國海與加勒比海等大洋分支水系。這位英國少校可以與我們談印度洋與太平洋間的一個特定海峽,談海峽的水在冬天的顏色,談它為什麼重要,一談一個小時。我從他那裡學到許多東西,不僅是駕駛一艘驅逐艦的科技與藝術,還學到海洋學、航海史、全球戰略,學到為什麼我們會像對待機帆船的尾欄一樣,在這種擴展帝國主義的利器上撒上乾鹽。若以我在安納波利斯海軍官校的青少年時代為起點,丟一條鉛錘線,這線會劃過我幾近四十寒暑的海軍軍官生涯,最後以這本書的篇幅為終點。
我的職涯早期大多時間在海上度過。我走遍各大海洋,驗證那位英國教官教的東西,改善我自己的船艦控制與航行技巧,學習在海上領導男女官兵。之後對國際系統的了解與認知與日俱增──我在福雷契法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拿到博士學位,還在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教外交,成為一個坐辦公桌的海軍上將──我也越來越了解海洋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兩千年來有這麼多國家級大企業深受海權影響,而且直到今天情況依舊,豈是偶然。萬海歸宗,這話確實不假。特別就一種地緣政治實體而言,情況尤其如此。而且海洋還會繼續對全球事務的發展走勢展現巨大影響力──從南中國海的劍拔弩張,到加勒比海的古柯鹼走私,到非洲外海的海盜猖獗,到格-冰-英海道(格陵蘭-冰島-英國間的北大西洋海域)的新冷戰重啟都是如此。或許一些觀察家對地緣政治並無興趣,但在詭譎多變的二十一世紀,地緣政治會像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樣,影響我們的政策與我們的選擇。海洋也將深深左右著人類作為的方方面面。
一旦來到海上──無論是隨軍艦進行九個月戰鬥巡弋任務,或是搭乘「嘉年華」(Carnival)郵輪出海玩樂一星期,或只是早出晚歸、揚帆來到不見陸地的海上──我們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海在我們身下抖擻戰慄,無阻狂風彷彿利刃般長嘯劃空,我們全無遮攔的船身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海豚嬉戲船邊,往往數小時不散──那是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就一種原始意義而言,我們每次出海都是「遠隔重洋」,不再能見到陸地。你上了船,不論船大船小,來到甲板上,緩緩舉目四望,見到眼前只是海與天。你停下來思考人生旅程:眼前這一望無垠的海,與當年亞歷山大大帝駛入東地中海時,與拿破崙慘遭放逐南大西洋途中,與郝賽(Halsey)將軍率領快速航母特遣隊進入西太平洋討戰時,所見的無邊海景豈非無異?從這一點來說,你雖遠隔重洋,與世隔絕,但也踏進海的世界,與千百年來航行海上數不清的男男女女結下因緣。
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闡明有關海洋的兩個重要訊息:一名海員的個人經驗,海洋的地緣政治及其如何不斷影響陸地上的事。唯能了解海員的個別與親身體驗,將獨特的海上文化融入海洋如何帶動國際系統的大問題,我們才能全面探討海洋的價值與挑戰。就這個意義而言,在人類千百年集體航海史的任何時間點與地緣點,大多數海員都可以寫這本書。在這個世紀的現在寫這本書,不過是想面對人類經驗的兩條枝蔓──海員的海上人生,以及海洋對地球這個水世界的戰略衝擊──攝影留念罷了。
我們就開始吧。

內文選摘(節錄)
第五章 南中國海:可能爆發衝突的海
一九五○年代,影響南中國海的另一場重大衝突是海上衝突,衝突一方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共,另一方是據有台灣島的中華民國。台灣地扼南中國海北方入口,千百年來一直是大國征服、殖民的對象。也叫做福爾摩沙的台灣曾經屢遭外敵入侵(包括荷蘭、西班牙與中國),最近一次是日本在十九世紀末年占領台灣,實行殖民統治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為止。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在血腥內戰戰敗之後,從中國大陸撤守台灣,前後數十年以「真正」代表中國的政府自居。自二次大戰結束起,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甚至還控有聯合國安理會席次,直到一九七一年才為中共取代。
美國在整個冷戰期間一直與台灣站在一邊,直到今天仍然繼續為台灣提供大量政治與軍事支援。但到七○年代末期,美國發現中國的全球性政策出現一種影響南中國海事務的變化──中國將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從美國轉為蘇聯。中國開始在外交上幫助美國,台灣海峽的緊張情勢明顯趨緩。就這樣,令人悲傷的是,幾十年來一直在台灣進進出出的美國海軍不再往訪台灣了。
台灣有兩個海員們最愛的港,一是基隆,一是高雄。兩個港都以醇酒、美女以及俱樂部消費便宜聞名──而美國那些勇猛的水兵,在一個月或更久的海上任務結束上岸以後,最需要的也正是這些。我還記得在最後幾次台灣度假行程中,我們造訪位於台灣島北端、繁華的商港基隆。那是一個溫暖的熱帶城市,雨水很多。我以巡邏官的身分帶著幾名孔武有力的士官上岸,負責把一些喝多了的水兵抓回艦上受懲。那一切像極了音樂片《南太平洋》中的情景。那天晚上我們抓了一堆醉漢,忙得不亦樂乎。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第二天,我在基隆遊覽時發現它在十九世紀鴉片戰爭其間扮演的角色。當年英軍與積弱的清廷作戰,曾經三次攻打基隆都以失敗收場。駐守基隆的中國水師提督死戰不退,還抓了幾名英軍處決,直到十九世紀結束,英軍始終無法進城。歷史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掃過這個島──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當然還有中國大陸人與日本人,以及最後進駐的國民黨中國軍隊。
像地中海的西西里一樣,台灣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而永無止境、承受苦難的永遠是在地民眾。我穿著美國海軍制服倘佯在基隆港各處,腦海中想著這個島的戰略重要性:它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馬漢在世,一定主張在台灣插旗,建一個加煤站。那樣的年代雖說已經過去,但美國絕對應該繼續介入台灣,許多年前那個溫暖的春天,我有這樣的感覺,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應該如此。
不斷崛起、龐然大物的中國,與南海近岸地區幾個充滿幹勁的小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是南中國海二十年來最引人矚目的大事。這塊水域的歷史不僅是船隻通行權的爭奪,不僅是發生在海岸上的大小戰爭,還涉及零星散布在各處的島鏈。這是因為近岸國家只要能建立對這些島鏈的主權,就能將島鏈附近大片水域劃歸己有。有關西沙與南沙群島,以及美濟礁那些似乎沒完沒了的衝突,就是南中國海近二十年歷史的寫照。
所以造成這種現象,當然就是因為南中國海發現碳氫石化資源。雖說南中國海近岸諸國大多數都能遵守一九八○年代大體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引起爭議的,是水域中藏有石油與天然氣海床的控制與開採權。根據若干評估,南中國海的石油與天然氣蘊藏約與中東不相上下。這可是令人垂涎的驚人財富,對周邊一些小國而言,誘惑尤其龐大。近五十年來,近岸諸國爭相占領島鏈的情事不斷發生,自也不足為奇。
新奇的是中國建造人造島礁的策略。中國早在幾年前積極展開這項作業,目前已經造了幾十個島,大多在南中國海南部與東部。他們造的這些人造島礁甚具規模,已引起華府軍方與政界領導人矚目。美軍第一位亞裔四星上將、日裔美籍海軍將領哈里‧哈里斯(Harry Harris),曾稱這些人造島礁是「沙築的長城」。美國已經採取一連串「自由航行」行動以挑戰中國的主權主張。哈里斯將軍曾在其他場合稱中國這些主張「荒謬」,大多數國際法學者也有同感。二○一六年中旬,國際法庭明確判決中國這些作為非法,但中國對這項判決完全不予理會,繼續積極構建人工島礁,將南中國海視為領海一般進行海上作業。今後幾十年,這種情勢仍將持續發燒,因此爆發實際戰鬥的可能性並不很小。
這座新「長城」的建材不是石塊、磚瓦與木頭,而是跨越南中國海的一串人工島。北京以歷史為由提出「九段線」國界主張。所謂九段線是一種激進的領海劃界,大幅侵犯了越南、菲律賓與其他南中國海周邊國家提出的合法領海權益。
地緣戰略專家卡普蘭稱為亞洲「氣鍋」的南中國海,像莎翁名劇《馬克白》中那個女巫的大煮鍋一樣,正在不斷冒泡沸騰,北京在這種情況下構建人工島礁當然使情勢更加緊張。南中國海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引人垂涎,也因為它是全球經濟順暢運轉的重要關鍵。全球每年有超過五萬億美元商貨通過南中國海,所有這些都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監視下通行。
中國不理會國際法規矩早已不是新聞──例如,中國在東海上空針對美國、日本與南韓建立空防識別區;在越南外海設置機動鑽油平台;還有(大規模)網路入侵美國智慧財產、工業機密與個人資料等等,都是國際法專家普遍認為荒誕不經的作法。這種構建人造島礁的侵略行為不過是其一罷了。
人造島礁的工程規模大得驚人。目前為止──施工還在繼續──中國已經從海洋中造了將近三千英畝土地。想想看,美國那些威名遠播、龐然大物的航空母艦(可以起降七十幾架噴射機與直昇機)每一艘的起降甲板面積也只有大約七英畝。這些人造島礁豈不等於中國在南中國海建了幾百艘不沉的航空母艦?這會改變兩國軍方的角逐均勢嗎?當然會。
許多科學家認為,除了顯然的地緣政治與軍事議題以外,這些人造島礁也對生態造成重創。邁阿密大學的專家約翰‧麥馬努(John McManus)說,中國建造這些人造島礁的行為已經造成「人類歷史上珊瑚礁地區最快速的永久流失」。
習近平政權刻正面對許多嚴峻的內部問題:房地產價格崩跌、人口老化、男(太多)女(太少)失衡、需要極力挽救的嚴重生態危機,還有最重要的是經濟問題叢生、成長停滯不前。極權政權在面對壓力時,往往將目光轉向國外以轉移國民的注意力,國家主義因此甚囂塵上。今天的中國情況正是如此。以習近平二○一五年在聯合國的演說為例,就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府冷嘲熱諷,攻訐不已。日本與中國間的緊張關係過去幾年一直時消時長。現在情勢又持續升溫。
美國最好的對策是什麼?這種緊張情勢已經表面化,習近平二○一五年的華府之行沒有在根本上造成任何改變。
首先,儘管面對這許多挑釁,美國必須保持與中國的溝通,想辦法降低美、中兩國(可能性很小)或中國與其鄰國(可能性大得多)之間擦槍走火的可能性。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涉及層面很廣,有經濟議題、從阿富汗到伊朗的地緣政治合作,以及全球環境議題,南中國海爭議只是其中一項而已。對話很重要。習近平在訪問華府期間與美國總統討論了兩國軍方交流與網路安全問題,對改善兩國關係多少總有助益。
其次,美國需要加強與南中國海地區既有盟國與夥伴的關係,鼓勵它們更緊密地合作。特別是基於一堆歷史理由,長久以來一直不睦的日本與南韓,尤其是美國努力的重點。美國可以倡導軍事交流與演習,鼓勵兩國在「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舉行的戰略思想專家年會)這類重要會議的會談,鼓勵兩國透過學術與研究機構進行所謂「第二跑道」──不必透過政府管道(第一跑道)──交流與對話。大規模多邊貿易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是一大要件:建立更強大的貿易聯繫網路能確保美國的盟友彼此合作。特別是,美國應該加強與越南的合作,應該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售。
第三,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作法違背國際法基本原則,美國應該在聯合國、七國集團(G-7)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這類國際論壇嚴正提出批駁。國際法界對南中國海問題的裁判很明確:國家不能僅憑「歷史主張」就占領其他國家視為國際水域的地區。身為全球海上大國的美國應該把握任何機會提出反對。國際法庭不久前對中國的負面裁決進一步為美國這種戰略作法背了書。而且坦白說,美國最後應該在管理全球海洋問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簽字,以便在這類對話上搶占有利地位。
第四,也是最後一點,美國應該行使國際法慣例賦予的傳統通行權,進行自由航行作業。這表示派遣美國船艦,通過距這些島礁十二浬、中國宣布為領海的水域。美國有航行、飛越國際水域與空域,對抗不法歷史性主張的悠久傳統。現在時機已至,應該在南中國海貫徹這種傳統了。
但無論這些戰略手段本身,或僅僅是美軍派遣機、艦在中國宣稱的這些領海與領空之間進出,都不足以因應南中國海的挑戰。想壓制中國對南中國海的領土主張,迫使中國不能任意違反國際法,需要從中國行為與中-美關係兩方面同時著手才行。最重要的是,美國領導層需要與美國在東亞各地的眾多夥伴與盟友並肩行動。中國古代用長城抗拒外國入侵至少還取得局部成果,今天的「沙築長城」不會有任何成果。
主權國的沿海控制權以及公海自由航行的價值之爭,已經持續五百年,這正是我們今天在南中國海面對的爭議。我在二十世紀八○年代第一次駛經南中國海時,我們並沒怎麼把中國放在心上。我們的船艦幾乎可以隨心所欲、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中國近年來不斷說自己擁有幾乎整個南中國海,作法也比過去激進得多。更讓人困擾的是,中國還不斷構築這些人造島礁,企圖鞏固他們的領海主張。所有這類事端至少可以回溯到五百年前,就歷史性領海主張而言,甚至早在兩千年前已經出現。從美國觀點而言,默認這類主張會導致公海水域更加閉鎖,也因此美國必須執行「自由航行」行動:闖進中國所謂領海、但美國視為公海、應該對各國開放的水域,進行迅速而簡短的巡邏。想了解這項爭議,先得回顧這個地區的漫漫歷史。



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

作者簡介
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
當代最著名的海軍將領,也是唯一擔任過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國海軍上將,在美國海軍服役近四十年,曾經航遍全球各大洋,素以地緣政治重要思想家著稱。曾擔任驅逐艦艦長,指揮航空母艦戰鬥群執行戰鬥任務,並以四星上將官階在海軍服役七年,成為第一位獲選出任北約盟軍全球作戰最高統帥的海軍軍官,任職將近四年。從海軍退役後,2013年獲選為塔夫茨大學福雷契法學與外交學院院長。也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與《大西洋週刊》撰寫有關全球安全問題的文章。

譯者簡介
譚天
曾任《聯合報》編譯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職。現旅居加拿大專事譯作。譯有包括政治、軍事、文化、宗教、科技與商務領域等一百多本書。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世界局勢地緣政治套書:圖解簡明世界局勢2020版+圖解聚焦東協 全面改寫版+超地緣政治學(共三冊)
 
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天下大勢:從地緣角度檢視全球政治勢力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