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少」變成「巧」──延展力:更自由、更成功的關鍵
 
作者: 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譯者: 薛怡心
書城編號: 1416843

原價: HK$120.00
現售: HK$114 節省: HK$6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8
頁數: 288
尺寸: 14.8x21
ISBN: 9789869641449

商品簡介
為什麼我們會工作得這麼辛苦?
斜槓時代,所以身分要愈多愈好?
時間不夠,錢不夠,不能佛系看待就只好更加拚命?

一張庇里牛斯山地圖,真的能讓在阿爾卑斯山失聯的人平安回返?

讓世界知名大師 詹姆.柯林斯(《從A到A+》作者)、亞當.格蘭特(《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丹尼爾.品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羅伯特.蘇頓(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拒絕混蛋守則》作者)聯手認證的新思考與行動方式!

目前為止我們知道:要擴張人脈、要增加業績、要追趕時間、要匯聚資金……
但拚命追逐這些後,換到的不是豐盈的生活,而是無止盡的辛苦。
這樣的人生,真的成功嗎?

一本「如何以現有資源創造最大效益」的專書
先直指人性心理弱點、再強化開創性思考!

★亞馬遜4.6星讀者讚譽:受用程度僅次於《第五項修練》!
★《時代》雜誌網站、Tech Republic科技網站 競相轉載
★CBS新聞特邀作者專訪、谷歌Talks@Google演講


▌讓「少」變成「巧」的「延展力」,扭轉你對成功要件的定義
事實證明,從公司主管到創業者、運動員到藝術家、專業人士到上班族,在局限之下反而有更好的表現;若一味尋求太多資源,反而容易失敗且影響身心健康。
如果你問一個孩子平底鍋的用處,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可以敲出聲音,當作樂器」;如果你沒有榔頭,或許可以找塊石頭,或是拿起手邊任何的硬物,來將釘子釘到牆上。
我們必須打破對資源的僵化思考:平底鍋不只能拿來做菜;迴紋針不只能拿來夾紙;競爭對手不一定會威脅你的生意……資源是可以「延伸」與「展開」的,學會把少變成巧的「延展力」,你將能巧妙地運用現有資源,把限制轉化為資產,找出具創意及效率的方法解決工作與生活上的各種難題。
從此刻開始,成功對你而言不再是無盡的追逐和堆砌,而是以更有意義的途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踏實和富足。

▌「延展力」的引導思考(列舉)
 ◎迴紋針只能用來夾紙,平底鍋只能用來煎蛋?──你被「功能固著」給制約了!
 ◎神經受損的藝術家,還能創作嗎?──當然可以,局限正是創造力的來源!
 ◎節儉的人有福了?──重視長期目標,把錢花在刀口上,幫助你更懂得運用資源!
 ◎門外漢比專家更能解決問題?──因為門外漢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對一個人的正面期待,能有效提升他的表現?──是的,這正是著名的「畢馬龍效應」!

▌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 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實證
作者史考特‧索南辛博士歷經多年的顧問工作與學術研究,從科技、醫療保健、零售、教育、製造及非營利組織等各個領域,援引具啟發性且激勵人心的案例故事,佐以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研究實證,按部就班帶領讀者打開「延展力」的一扇窗。

▌「延展力」的練習工具
書中提供簡單易上手的12道練習。落實在日常生活裡,延展力就是你最大的武器!

▌適用對象
創業者、上班族、老闆、行銷企劃、斜槓青年、經理人……
任何行業、任何職位,只要你想學習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力量,這就是你需要的書。

【各界推薦】
林藝(寶島淨鄉團創辦人)
黃春明(知名作家)
黃千鐘(100%植創辦人‧環保甘蔗吸管研發團隊)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劉軒(哈佛心理學專家‧知名作家)
龔建嘉(鮮乳坊創辦人)
詹姆.柯林斯(《從A到A+》作者)
亞當.格蘭特(《給予》、《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作者)
丹尼爾.品克(《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
安.杜爾(可汗學院主席)
羅伯特.蘇頓(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拒絕混蛋守則》作者)
一致推薦


「時間有限、腦力有限、金錢有限……一切都有限,但生活中的挑戰卻未嘗少過。這本書會讓你知道,就算擁有的少,只要聰明運用手邊資源、順應環境的限制,你就能突破困境!」──林藝╱寶島淨鄉團創辦人

我小時候是窮困的年代,什麼資源都沒有,想玩什麼都要動腦筋、動手做。那時候養成靠創意善用資源的習慣,對我後來的創作非常重要。推薦這本書。――黃春明╱知名作家

「再怎麼樣的絕妙點子都毫無價值,除非你落實他。」
很多人擁有夢想,卻不敢實踐,因為資源不足,因為還沒計畫好。
幾年前,我從一個小小獸醫師,在完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
鼓起勇氣,成立了一間公司---鮮乳坊。
利用群眾募資的方式,來獲得原本沒有的資源,
透過這本書,原來,這是『延展』的力量。

當年,我誤打誤撞,而你可以更踏實。
透過這本書,把行動與資源的使用方針串連再一起,
用明確的步驟來完成你的人生夢想。──龔建嘉╱鮮乳坊創辦人

「我向來喜歡能夠挑戰我、迫使我思考,並提供正向刺激的書,尤其是重要結論深具研究基礎的著作。本書具備以上所有特點,我很慶幸有機會閱讀這本大作,並從中獲益。」──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從A到A+》、《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作者

「索南辛具有絕佳的思考力,他的洞見令我十幾年來受益良多。他這本精彩的處女作讓讀者了解到,運用資源的能力有待所有人學習。讓這本書激發出你心中的馬蓋仙吧。」──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作者

「我們常覺得自己的時間、資源或金錢永遠不夠用,但這本令人驚奇又有趣的書,啟發並教導我們如何將既有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並獲得更多──更多創意、更多投入,也更加滿意。」──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無論你是想創造更好的生活,或是讓事業更上層樓,本書都能讓你了解如何突破資源的限制,以及一味追逐更多資源為何對心理健康有害,對個人及事業的成功也無益。我很喜歡書中的故事與嚴謹的研究,尤其每一頁都充滿作者的溫暖與智慧,讓本書讀來特別愉悅。」──羅伯特.蘇頓(Robert Sutton)╱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拒絕混蛋守則》作者

「在矽谷,成功的企業家認為限制能幫助定義問題與解答。在本書中,索南辛解釋如何將局限轉化為有價值的資產,幫助我們在工作及家庭兩方面達成目標。」──安.杜爾(Ann Doerr)╱可汗學院主席

「引人入勝的故事形式與富說服力的論點,除了企業經營者,也推薦給想好好運用資源的個人。」──《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s)

「一本有智慧且容易閱讀的書,對有興趣將職涯及人生化繁為簡的讀者來說,再適合不過。」──《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不只實用,讀來也令人愉悅。我完全沉浸其中,而且它已成為我個人商業書櫃的參考藏書之一,地位或許僅次於《第五項修練》。」──Gene Morphis,美國亞馬遜讀者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中有關『延展力』的各種練習,我已經開始每天做一個練習,它確實帶來改變!」──K2016,美國亞馬遜讀者

目 次
前言╱我如何發現延展力
Chapter 1╱兩杯啤酒的故事:運用現有的一切
Chapter 2╱鄰家的草坪總是比較綠:追逐型思考的原因與結果
Chapter 3╱現有的已夠多夠好:延展型思考的要點與益處
Chapter 4╱圈外人觀點:廣度而非深度經驗的價值
Chapter 5╱行動時刻:為什麼資源不到位反而更能出奇制勝
Chapter 6╱期望決定結果:信念如何影響我們及我們關心的人
Chapter 7╱混搭風正盛:意想不到的結合能發揮奇效
Chapter 8╱避免過度延展的損害:如何用對延展方法
Chapter 9╱實際演練:強化延展力的練習
結論╱換你發揮延展力
謝辭

內 容 試 閱
【Chapter 1】
◎善用資源的必要性
一九七八年,西伯利亞地質學家意外發現了四十二年前消失的一家人。利科夫(Lykov)一家當年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到薩彥嶺一處荒地,近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以內杳無人煙,曠野一片。雖然逃難時物資也不充裕,但來到這個距離最近的人類住處有兩百六十公里之遙的荒野,成為他們此生遭遇到最大的挑戰。他們在此與世隔絕,渾然不知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及結束。此處氣溫長年接近零下三十度,不僅考驗他們的體能狀態,遺世獨居也是心理上的一大挑戰。夏季時,外人必須乘坐獨木舟長達一週,才能抵達利科夫家族的居處;冬季時天候太過惡劣,除非搭乘直升機,否則根本不可能來到如此偏遠之地。
這對父母卡普(Karp)和艾庫琳娜(Akulina)養育了兩個兒子沙文(Savin)和迪米特里(Dmitry),還有兩個女兒娜塔莉亞(Natalia)和艾加菲亞(Agafia)。最小的兩個孩子迪米特里和艾加菲亞是到了薩彥嶺後才出世的,因此在地質學家發現這家人之前,他們從未見過父母及手足以外的任何人。
利科夫一家人與文明斷絕長達數十年,無法享受任何現代便利設施,也無法與家人以外的外界社會接觸。別無選擇之下,他們只能就地取材,隨機應變。他們沒有文明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器具,於是用馬鈴薯皮和松子殼搭建房屋及地板。他們還用大麻籽做衣服,用樺樹皮做鞋子。沒有適合的打獵用具,迪米特里就光著腳追逐他的獵物,有時候一追多日,直到動物筋疲力竭死去為止。
利科夫一家人學著去適應環境的限制,並設法將他們擁有的少許資源,轉換為生存的基本要件。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否則就只能等死。在我們驚嘆於這家人的創造力,並感恩自己的環境條件比他們好得多的同時,利科夫一家荒野求生的極端例子,顯示人們在危機關頭竟能如此善用資源,而達到不可思議、超乎想像的成就。
幾乎所有人都會面臨某種局限或限制。每個人想達到的目標各不相同──長期目標包括事業成功、創業圓夢、找到具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以及養育出好孩子等;短期目標例如完成某專案計畫、學習新事物、舉行某會議,或是輔導小孩課業等。
面對這些目標,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也各不相同──包括時間、金錢、知識、技能、人脈及物資等。
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往往與我們現有的資源存在一段落差。有些人最大的局限在於資金不足,有些人的問題則是缺乏專業人脈,或是資訊、技術或人員不到位。儘管有種種不足,善用資源的人仍勇於行動。他們不斷自問:我該如何運用手邊的資源,以有效達成目標?
我們能從成功克服限制的人身上學到很多。這些局限激勵我們更靈活應變,採取更有創意的做法,並增強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延展資源所帶來的種種好處,我們隨時都能獲益:面對組織、工作、家庭以及生活時,發掘手邊現有資源的各種可能性,並發揮創意持續累積,最終創造出更好的成果。
◎「刻意選擇」延展資源
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發現,人們想完成一件事時,有兩種不同的做法──其中一種是「策劃式」(engineering),另一種則稱為「隨創式」(bricolage)。
所謂「策劃式」的做法,需要先尋找某個特定工具。追逐資源者通常採取這種方式,因為他們對於手頭上的資源抱持狹隘的看法。舉例而言,假設他們要在牆上釘釘子,他們會先去買一把榔頭。萬一沒找到適合尺寸、形狀及重量的榔頭,策劃式的做法便行不通了。為了因應這類問題,他們設法準備各式各樣的工具放在工具箱內,即使那些工具目前並無需要。過一段時間後,他們的工具箱變得愈來愈大,最後連裡面放了什麼都記不清了。
而延展資源者卻會採取「隨創式」的做法。他們善用手邊的工具,不斷實驗、測試,以突破現有資源的傳統限制。即便他們身邊只有一塊石頭,抑或是磚塊、罐頭、高跟鞋或大型手電筒,他們都能就地取材,把釘子成功釘進牆面。
無論採用「策劃式」或「隨創式」,都能完成釘釘子的工作,但兩種做法的結果卻大不相同。採取「策劃式」做法似乎合宜適切、令人安心,因為這就是在牆上釘釘子最常用的方式。如果有位木匠來你家做工是帶著一根擀麵棍,你一定覺得非常奇怪。然而,如果將這種思維模式延伸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種決定,會是什麼情況呢?想做任何事都得先找到適合的工具,可以想見有多麼麻煩。結果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尋找工具,而不是實際在牆上釘釘子。萬一找不到好的工具,我們便一籌莫展。如果別人有更好的工具,我們不但因此感到沮喪,還會認為自己的工具裝備較差,做不了事是理所當然的。
採取「隨創式」做法的挑戰,在於要小心不掉入慣性思考的陷阱──也就是總想著要用榔頭釘釘子,即使手邊並沒有這項工具。發揮物品不同於以往的用途,往往會造成心理些許不安,促使我們本能地出門去買榔頭,而將「隨創」視為不得已的做法──例如五金行已經關門了,只好另想辦法。但如果我們刻意不去五金行買榔頭,而強迫自己就手邊的資源做出最大的利用呢?我們的生活方式將會大大不同,而我相信生活會變得更有樂趣,因為這樣的做法能讓我們善用自己擁有的資源,並教導我們發揮其更好的用途。因此,延展資源不只是善用資源以克服種種局限,而是一種人生觀,不僅影響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更能幫助我們獲得成功,讓生活過得更好。

【Chapter 3】
◎擁抱局限的藝術
菲爾.韓森(Phil Hansen)在青少年時期便才華洋溢,他全心投入藝術,無法停止作畫。這個少年十分熱愛點畫創作,也就是透過無數小點的繪製,在鏡頭拉遠時構成一幅更大的圖畫。他整個青少年時期都在描繪千萬個小點,結果在高中時,他的右手開始抖個不停。他愈想畫下去,就愈難做到。為了對抗手抖的毛病,他努力將筆握得更緊,卻使顫抖症狀更加惡化。最後,他甚至無法畫出一條直線,因而不得不放棄成為藝術家的畢生夢想。
但菲爾.韓森對於藝術仍無法忘懷,因此他求助神經科醫師,卻得到令他痛心的診斷結果──神經已永久受損。雖然這個消息難以接受,這位醫師給他的建議卻改變了他的生命,促使韓森開始採取延展型思考。醫師建議韓森,試著與顫抖共處。
菲爾.韓森不再努力對抗他的局限,他開始將心力投入到他能夠做到的事,而非執著於他不能的部分。他找到了新方式,能用他顫抖的手繼續創作藝術。既然點畫是以無數小點聚集成一幅圖案,那麼他抖動的手所畫出的扭曲線條,不也能從片段匯集成完整圖畫嗎?
韓森從學校畢業後,找到了一份能支持他實現藝術家夢想的工作。就像許多人一樣,第一次領到薪水後,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出門購物去。菲爾.韓森認為,如果把他原本簡陋的畫具換成更精細的水彩筆刷和筆筒,他的作品便會大幅進步。但是,工具備齊後過了許久,這位年輕的藝術天才卻毫無創作靈感。這些新配備原本應能激發他的藝術才情,結果卻比手抖的問題更束縛他。
為了克服創作低潮,韓森決定不再想著如何提升畫具配備,而是反思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創作的是什麼。他想知道:「追尋自我的極限,能否使人變得更具創造力?」他不再仰賴新畫具,決心以最少的工具來創作藝術。他的第一個計畫就是以價值一美元的配備和五十個星巴克咖啡紙杯,創造出一幅備受好評的男孩素描像,畫作名稱就是男孩的名字「道第」(Daudi)。他也將自己的胸腹變成畫布,在身上層層疊疊畫了數幅圖畫,並拍攝成影片。
這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也持續尋找新方法,來克服自己身體上的限制。他用雙腳沾顏料來創作藝術,也把雙手浸滿顏料然後直接劈向一面牆,來創作一幅李小龍的肖像,而這些都不需要精準的身體動作。菲爾.韓森學會擁抱令作品無法更進步的限制,迫使他學習新的方式來創作藝術。正因為這些局限,他得以將自己的藝術延展到新的高度,並以藝術家嘉賓的身分登上第五十一屆葛萊美頒獎典禮。
菲爾.韓森覺察到,自身的局限──無論是手抖的症狀還是簡陋的素材──反而激發了他運用資源的創造力。如他所言,領悟到「局限其實是創造力的來源」,讓他的藝術視野完全改觀。



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作 者 簡 介
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美國萊斯大學Henry Gardiner Symonds管理學教授。他獲獎的研究、教學及顧問服務,為《財富》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主管、創業家及專業人士成功解決問題,行業遍及科技、醫療保健、零售、教育、銀行、製造及非營利組織等。他擁有美國密西根大學管理與組織博士學位、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碩士學位,以及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學士學位。曾擔任美國電信公司AT&T及微軟公司的策略顧問,並在矽谷新創公司工作期間經歷了網際網路熱潮的興衰。
史考特的研究常見於最頂級的期刊上。他經常使用歸納法,包括訪談、觀察和參與觀察;也使用實驗和調查來增強對其研究發現的信心。他為管理和心理學領域的多個研究機構做出貢獻,包括變革、創造力、決策和影響力。
史考特的專業知識和觀點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包括《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時代》雜誌、《Fast Company》雜誌、《哈佛商業評論》以及當地電視和廣播。
作者網址:www.scottsonenshein.com
作者推特:https://twitter.com/scottsonenshein

譯者
薛怡心
畢業於師大英語系及師大翻譯所,曾任編輯、審稿、製卷等文字相關工作。
享受轉換語言的成就感,喜愛有趣的科普知識。
譯有《輕鬆駕馭壓力》、《輕鬆駕馭意志力》、《追夢企業家》、《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等書。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