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
 
作者: 王樹 
書城編號: 1553544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 2019/06
頁數: 272
尺寸: 17x23x1.8
ISBN: 9789863843535

商品簡介
蒙特梭利內在需求論X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X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唯一融合3大名家精華的教養專書————

附錄【父母成長體驗手冊】&章末【實用教養建議】

【專家推薦】
李偉文│牙醫、作家、環保志工
李崇建│作家、《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者
周志建│心理治療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彭菊仙│《管教的勇氣》、《誰說分數不重要?》作者
張旭鎧(阿鎧老師)│兒童學習力專家

用「愛與尊重」對待孩子,為何換來孩子的自私和不尊重?
讀了不少教養工具書,那些妙招對我的孩子都不管用?
明明很愛孩子,卻常在某個瞬間理智斷線,忍不住對他抓狂?
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種父母?

該怎麼做,
才能讓教養不再是「知道但是做不到」的理論?

好的教育,不應只局限於對孩子行為的訓練和矯正,
更重要的是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
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

覺知,讓你探索自己,
真正連結到孩子的心,
讓內在智慧指引你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完善自我。

▋為什麼這一代父母都處於育兒焦慮?為何愛與尊重對孩子沒用?
原因很簡單:內在世界失衡了。而內在失衡來自哪裡呢?童年!童年時期,來自上一代父母無意識的羞辱、比較、指責的體驗,夾雜太多的負面感受,若未得到傾訴和轉化,將儲存在身體的記憶中。一旦父母帶著這種心理模式去養育一個孩子,無意識中,孩子就會秉承父母這種低自尊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結構。

▋該怎麼做,才能找回孩子的內在平衡?

一個人成長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安全感和歸屬感,要完成自我的建構,需要滿足孩子對重視、尊重、接納、欣賞、規則和界限的內在需求。滿足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後,孩子自然會走向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自我實現。

▋內在需求若沒得到滿足,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成長過程中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讓孩子覺得「我一定要做好,否則我不值得被愛」「我一定要成功,否則我不夠好」「我一定要成為……否則我不重要」……原本幸福的生活慢慢變得與焦慮、恐懼、壓力常伴。於是為了遮蔽、逃離這些感受,人們的溝通模式就變成了討好、指責、 打岔、超理智……這一切都因為人們與那個最深的、最根本的「我是」失聯了。

▋若父母童年時內在需求匱乏,該如何補救?

想要改變這一切,關鍵在於父母的覺醒。從探索自己的冰山開始,運用自我覺知力觀察內在的匱乏,療癒自己的創傷,然後運用一些方法逐步提升自我價值的時候,就會開始整合自己的內在資源,接納自己的全部。一旦父母有了這種接納低自尊,並逐漸發展高自尊的成長體驗,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讓一個孩子有較高的自我價值感。

帶著覺知愛孩子,回應孩子成長的心理需求,
讓他們成為尊重秩序、自律自愛、綻放天賦的人!

【本書特色】

1.本書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蒙特梭利內在需求論和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的基本理論,
梳理了孩子從心理需求到精神需求的發展脈絡,喚醒父母關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給足
孩子內在的營養,從而幫助孩子建構更加完整的自我。
2.作者用真實案例深度解讀孩子的內心世界,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性知識,言簡意賅,容易引起共鳴,回應家長的需求。
3.章末【給父母的教養建議】提供引導0~12歲各階段孩子的實用教養建議,幫助父母用具體的方式滿足孩子的內在需求,引領孩子往更高的精神需求前進,建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4.附錄【父母成長體驗手冊】提供了10個體驗式活動教案,可供學習團體演練,父母也可選擇其中的活動帶領孩子一起完善自我。


作者簡介


王樹
中國新教育的拓荒者、實踐者、傳播者,將家庭治療、個人成長、身心靈實修體系融入兒童教育,提倡「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是兒童教育最有效的支援系統」觀點。
1995年,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愛和自由」學校,堪稱新教育的前鋒。
自2004年開始,深度探索西方心理學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並有系統地學習多種心理流派,將多年的學習、體驗和了悟融入中國家庭教育和營地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書籍目錄


【自序】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

【緒論】覺知教養,療癒父母與孩子的心靈處方
◎越來越多蒙特梭利幼兒園VS.越來越多失衡的孩子
◎除了身體與認知的成長需求,兒童還有感覺、情感、精神、社會化的發展需求
◎連結孩子的心,才能知道他真正的需要
◎童年時的內在需求不被滿足,造就了充滿「心理坑洞」的成人

第1章
內在需求——推動孩子自我實現的動力
嬰兒的生存不僅僅依賴基本生理需求的滿足,
還依賴於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建構。
父母可以透過重視、尊重、接納、欣賞、規則和界限,
來協助孩子建構安全感、歸屬感和自尊,推動孩子自我實現的探索。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解讀孩子的「內在需求」
◎安全感與歸屬感是一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父母對孩子的愛,幫助孩子建構安全感、歸屬感
〔延伸閱讀〕關於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宰
◎父母的愛、尊重與接納,是孩子建構自我意識的養分
◎父母的覺醒力量,能引導孩子完成健全的自我建構

第2章
歸屬感與安全感——兒童建構自我的基礎
嬰兒需要被父母、家庭全然接受,如同一個事物被一個空間接受一樣。
當這種全然的接受感在孩子的內在如同一顆種子被種下時,
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容易建構了。

歸屬感,人類內在共有的渴望
◎孩子在生命早期未能建構歸屬感,就會産生?烈的孤獨與疏離
◎父母無意識的言行,將成為孩子一生無法磨滅的傷
【給父母的建議】0~12歲孩子的「歸屬感」這樣培養!

安全感,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經常活在難以言喻的恐懼中
◎孩子藉由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來確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給父母的建議】0~12歲孩子的「安全感」這樣培養!

第3章
滋養蒙特梭利「心靈胚胎」的4大心理需求
人的成長基本的需求是安全感和歸屬感,
而要完成其建構,
人們需要獲得重視、尊重、接納、規則和界限。

兒童心理需求之(1)重視
孩子需要父母的重視,來確定自我存在
◎缺乏父母的重視,讓孩子覺得「我不夠好」
◎童年的痛苦體驗根植於心,長大後將重複相同痛苦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表達對他的「重視」

兒童心理需求之(2)尊重
父母的尊重造就孩子的自信
◎滿足孩子渴望尊重的需求,他就能建構「我是足夠好的」的信念
◎成長過程中的尊重需求未獲得滿足,成年後將出現的三大問題
◎配合孩子的速度,大人的等待也是一種尊重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

兒童心理需求之(3)接納
接納讓孩子學會如何完善自己的生命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他就能學會接納自己
◎接納創傷,允許它的存在,讓你的生命走向完善
◎接納的體驗,讓孩子體驗到心中的愛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灌輸他「接納」的觀念

兒童心理需求之(4)規則與界限
規則與界限讓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
◎0~6歲的適當規則與界限,是孩子培養自律的土壤
◎自律不僅是外在能見的守規矩,還包括內在的自我約束
◎自律讓孩子獲得真正的內在自由
◎灌輸孩子正確的身體接觸規則,讓自律從外在向內在演化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灌輸他「規則與界限」的觀念

第4章
精神需求讓孩子活出自我的光采
滿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之後,
人自然而然走向精神追求:審美和自我選擇,
以此來完成自我建構、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人生三部曲。

兒童精神需求之(1)自我選擇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讓孩子獲得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成為自己」
◎引導孩子體驗精神和物質帶來的不同感覺,沿著正確的道路去自由選擇人生
◎當一個人活出內在的真實自我,他將具備人格魅力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引導他「自我選擇」

兒童精神需求之(2)美學需求
孩子需要在美的環境中長大
◎美是孩子認識世界外顯的方式,更是生命內在素質的展現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滿足他對「美」的追求

第5章
以覺知的愛面對孩子
孩子的誕生也好,養育孩子的過程也罷,
歸根到底,就是不斷提醒父母:
從心的位置來愛我們的孩子,因為這是成長的唯一法則。

愛的五種表達方式
◎第一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辭
◎第二種愛的語言:服務的行動
◎第三種愛的語言:禮物
◎第四種愛的語言:身體接觸
◎最後一種愛的語言:精心時刻
◎成人自身擁有良好的生命狀態,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給父母的建議】給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愛的語言」

覺知的愛
◎覺知,讓你探索自我並做出改變
◎覺知練習的4個步驟
◎關於「愛」,我們最常陷入的三個地雷
◎帶著覺知去愛,你將給予孩子成長最棒的養分
【給父母的建議】日常生活中的覺知小練習

第6章
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兒童教育最有效的自我療癒系統
太多的人在童年的成長歷程中,
內在深埋著「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活下來」 以及「我不重要」的無意識記憶。
這使得很多兒童在成年後陷入「低自尊」 的狀態。
而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就是為了提高人的自尊感。

認識自我的No.1覺知工具——冰山理論
◎探索你內在的冰山,為生命找到療癒的出口
◎當人們失去了一致性的生命狀態,就意味著人們失去了和諧的自己
◎兒童的冰山建構與內在需求是否被滿足息息相關
【給父母的建議】日常生活中的「冰山理論」練習

當成人的冰山遇上兒童的冰山
◎未能滿足的渴望和實現不了的期待,構建了負面的信念
◎改變的關鍵,就是帶著覺知看自己與孩子
◎學會與冰山底層的「我是」連結,滿足內在渴望、彌補匱乏感,
就能擁有愛自己的能力
◎療癒曾經的創傷,觀察內在較低的自我價值感,你將接納真正的自己
【給父母的建議】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療癒」練習
〔延伸閱讀〕自我建構與童年體驗的關係

心靈教育來自一致性的生命狀態
◎一致性的第一個層面:關注你的感受,接納並承認它們
◎一致性的第二個層面:透過自我探索重新認識自己,改變對自己的錯誤認知
◎一致性的第三個層面:與人、與自然、與萬物保持一致
◎孩子的謊言,正是開啟親子溝通的機會
【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引導他「一致性表達」

【後記】保護好孩子的「第二層皮膚」

【附錄】父母成長體驗手册

◎「歸屬感」體驗活動教案
◎「安全感」體驗活動教案
◎「重視」體驗活動教案
◎「尊重」體驗活動教案
◎「接納」體驗活動教案
◎「規則與界限」體驗活動教案
◎「自由選擇」體驗活動教案
◎「審美」體驗活動教案
◎愛的體驗活動教案
◎熱身(破冰)活動參考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


二十世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影響了西方世界,其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背景,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馬斯洛理論認為,人的本性為善,主張人性之美,而人們可以最終實現那個完美的自我。而這一理論,被廣泛應用於商業領域。
二十世紀九○年代,進入外商工作是許多年輕的夢想,而那些就職於外商的人更是有一種優越感。外商的管理以人為本,激勵員工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以此來創造個人價值、公司價值和社會價值。這種外商文化與價值觀,正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中金字塔尖的部分。
當這一理論被外商普遍應用之後,創造了不小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近十年,國內的企業也紛紛效仿外企的管理模式。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一個人的童年沒有被充分滿足和尊重,突然之間,一種尊重、民主、自由之風撲面而來,匱乏的心理空間就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到底是去彌補童年,還是去實現當下的自我?內在的衝突就會產生,當然這個衝突來自於無意識。
顯然,成年之後的環境治標不治本,那麼童年的印記該如何改變呢?大家開始從兒童教育領域著手探索。
二十世紀九○年代初,新教育思想進入中國,隨之而來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一新思想與新理念並不容易推行,卻吸引了成千上萬家長的關注與喜愛。蒙特梭利、華德福、愛和自由……成為應試教育之外的一道光,照亮了父母的心。
一代代人的成長,恰恰是一個層次理論發展的歷程。如果說一九六○、一九七○年間出生的人童年時在生理需求上經歷了匱乏,那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出生的人童年時便是在心理需求上經歷了匱乏,而二○○○年後出生的人遇到的,則是對自我建構的困難與阻礙。這本身,也是一個需求的金字塔。
在一個家庭之中,三代人的成長背景不同,需求自然也各有不同,這是一種自然進化,也猶如一座不同需求層次的金字塔。在育兒過程中,對父母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個在生理層面一度匱乏的人,無法理解下一代人的心理需求,而一個曾經在心理層面匱乏的人,同樣無法理解下一代人對自我意識的追求和想成為自己的強烈渴望。於是,教育的問題就凸顯了。
在二十年新教育的拓荒與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們開始意識到,愛孩子、尊重孩子是多麼重要,而這種意識源於自己童年時期愛和尊重的缺失與匱乏。這就有了新教育的第一個階段:補償式育兒。簡單地說,自己在小時候缺少什麼,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給孩子補償些什麼。
但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是真正的愛孩子,而是借由愛孩子的行為,來滿足自己內在小孩的渴望與匱乏。這純粹是一種無意識的需求。所謂無意識是指,被深埋在意識之下不被知道的一些渴望與需求,與「有意識」相比,「無意識」佔據了人類意識的95%~99%,而意識的顯化,必須經由覺知與內在的自我關照來完成。
美國的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 Family Therapy)模式創始人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女士,更有系統地解讀了每個人內在的冰山。她認為在每個人生命的底層,有一顆生命力的種子,如同一棵大樹的種子要發芽,滿足渴望,便是這顆種子發芽與成長的養分。
如何滿足,是我們每個人的功課。如果你小時候充滿匱乏,充滿了A‧H‧阿瑪斯(A. H. Almass)所謂的「心理坑洞」,你不僅不知道如何滿足孩子,你還會過度期待孩子能夠得到你曾經渴望獲得的一切。這包含了物質、心理乃至精神層面。這樣的養育,夾雜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麼,孩子到底是在成為他自己,還是在成為曾經未被滿足過的那個「你」?
在我看來,二十年後的今天,父母們需要再學會重建自我,我稱之為「父母的再成長」。
如果說,你的人生前三十年是由父母創造的,那麼後三十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創造。在自我創造的歷程中,你開始學會自我關愛、自我滿足、自我接納、自我尊重。這一歷程並不容易,但若經歷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愛你的孩子,去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這份滿足,是一種全然的接納,客觀、中正乃至於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糾纏在一起,而是帶著覺知的眼睛,去接受一個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當下的臨在與連結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兒童心靈的胚胎就開始得以滋養。
兒童不再需要背負父母的心理障礙,也不再背負父母的渴望與期待,而是經由自我建構的歷程來最終完成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父母也開始脫離「補償式育兒」,真正成為兒童成長的指導者和守護者。


文章試閱


【摘文1】

兒童心理需求之(1)重視
孩子需要被父母的重視,來確定自我的存在感

在諸多國家有一種古老的儀式,那就是歡迎與祝福新生命的到來!在儀式中,親人們帶著喜悅,充滿寧靜地附在嬰兒耳邊送上一句祝福。這看似簡單的儀式,卻為孩子的一生種下了一顆美麗的種子。

◎缺乏父母的重視,讓孩子覺得「我不夠好」

在生命誕生的頭三年,孩子無法自如且有意識地和外在環境發生聯繫。在他眼中,父母就是他的神,他的整個世界。於是,如何獲得父母的重視並發出信號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存在與需求(餓了、渴了、困了、累了、難過了、 需要擁抱了、恐懼了……)就成為孩子最早的溝通方式。
通常,嬰兒發出一個基本需求的信號時,如果能得到及時回應,他的潛在解讀系統就會認為當下很安全,反之,嬰兒會很快陷入恐懼中,然後會以加劇哭鬧的方式來呼喚父母。
如果父母未能及時意識到嬰兒這一特質,一種以哭鬧獲得重視與關注的無意識會逐漸升級為以生病的方式來獲得重視與關注(當然,這並不是說孩子每一次發出需求的信號都讓成人緊張慌亂,生怕出錯)。成人需要意識到孩子的這種需求,然後及時給出回應,這種回應包括語言「媽媽在,媽媽在」,也許你的身體無法馬上到達孩子身邊,但那一刻,聲音本身就是一種安慰。
為何一個孩子如此需要這種被父母重視的感覺呢?因為他們需要經由這種方式確定自我的存在感。正如有的人在學生時代用好成績來確定自我的存在,在成人世界中用社會地位以及擁有的財富來確定自我存在感一樣,人們需要經由自我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感來體驗「我是誰」。
所以,失去這份被重視的感覺,孩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一個無意識的信念就會産生:「我不重要,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也自然不被需要」。於是,心理結構就在這樣的錯覺中形成著。這種在錯覺中建構起來的心理結構失去了秩序性與完整性,曾經所經歷過的痛苦體驗會以一種心理碎片的方式散亂在無意識中。面對關係,一方面渴望但
另一方面又恐懼,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麽?在這樣的衝突中,大多數人無法認識自己!
不能認識,自然無法成為。
如果你不能成為你自己,那誰又成為你呢?這些心理碎片就會輪流成為你的主宰者。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關係以及不同的心境下,這些曾經的碎片以一種你所熟悉的經驗來主宰你。曾經那個不受重視的小小孩會說:「我不夠好,我真的不夠好!」「看看我啊,為什麽這樣忽視我?」帶著這樣無意識的聲音,我們如何能夠創造一段和諧的關係呢?

◎童年的痛苦體驗若根植於心,長大後將重複相同的痛苦

【案例】我沒有妹妹重要。

在電影《被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很小就生活在與妹妹爭奪爸爸的痛苦中。爸爸偏心體弱多病的小女兒,對松子卻極度忽略。影片中,幼小的松子看到爸爸回家,興奮地跑到爸爸面前,期待地看著爸爸手上拿著的禮物,但是爸爸面無表情地把公事包給了她,上樓來到妹妹的房間,微笑著把禮物拿到妹妹面前。松子失落地站在樓梯下,望著那扇緊閉著的,只屬爸爸和妹妹的房間的門。父親把溫暖和關愛都給了小女兒,而松子看到的,永遠是父親冷漠或面無表情的臉。
在與爸爸唯一一次的單獨相處中,松子偶然發現,當自己學著小丑做鬼臉時,爸爸被逗笑了,爸爸沖她笑了!從此以後,這個大多數女孩都不會做的小丑表情,成了松子的招牌表情,無數次地出現在她原本漂亮的臉上——她想要取悅爸爸的時候,在她成年後被辱駡欺淩、想要討好他人的時候。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就是將早期的關係轉移到現實關係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修正早期不好的體驗,獲得新的體驗。童年時爸爸的冷漠、忽略、偏心,甚至是精神上的虐待,讓松子持續深刻地體驗著「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愛的」感受。而松子成年後選擇的戀愛對象包括落魄自殺的作家,自卑的有婦之夫,薄情寡義的喪妻男人,懦弱的街頭混混……無一例外,都是暴力的、施虐的、沒有愛的能力的「渣男」。這些男人像爸爸一樣,不能給她真正的愛和情感,他們虐待她,背叛她,拋棄她,讓她失落失望,一次又一次地驗證著根植於她內心來自爸爸的否定與疏離。
她在戀愛中不顧一切地付出與交付,就如同她童年時想盡辦法博爸爸一笑。她拚盡全力去愛,其實是無意識地拼盡全力試圖修改早期「我是不被愛的」痛苦體驗。
痛苦使人重複,只有意識到了,重複才可能停止。不幸的是,她到死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痛苦的緣由,因此到死都只能夠不斷重複。

【摘文2】
覺知的愛

◎覺知,讓你有機會選擇並做出改變

愛,除了可以借用不同的形式表達,還需要覺知。
覺知的意義,是讓你突然發現:你的身體不是你,你的情緒不是你,你的心理問題也不是你,它們都只是你的一部分,於是你開始思考並探索你到底是誰。也許有的父母會問:養育個孩子,為何要如此複雜?是的,因為你所養育的孩子正在建構「他是誰」,這對於一個生命的成長不重要嗎?如果你用一個虛假的自己去養育他,那麽他就會如你一般虛假,如果你用真實的樣子去養育他,那麽他就會如你一般真實。所以,當你明白你是誰的時候, 孩子們就會在一個清明的、更靠近心靈本質的心理環境中去建構他的自我意識。
一天一個新來的同事問我:到底什麽是覺知?我什麽也沒說,看著桌面上的杯子,緩慢而動作清晰地拿起了它,然後說:我清晰地知道這個當下我正在拿起杯子。同事不以為然地說:「誰不知道呢?」
但真相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當一個動作熟悉到如同機械運動的時候, 例如吃飯、喝水、走路、睡覺……你不會再將意識放入其中,你會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一邊走路一邊想事情……你就如同一部機器一樣,周而復始地機械運動著,你又怎會留意那個小小的拿杯子的你自己呢?
誰又不是這樣呢?這個看似一點都不重要的事情,卻隨著你的長大,讓你成為一部機器,你忘記了自己是誰,你忘記了自己的情緒與感受,也忘記了身體所賦予你的智慧,你還忘記了你的天賦,你就如同一部機器,一天天地在你如夢般的日子中活著。而覺知是喚醒這一切的工具。
一旦你開始有了覺知,你就知道自己當下正在吃飯、走路,你會體驗那個當下。接下來,你開始發現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關係中、你的表達中有太多你之前從未知曉的無意識。例如:你和伴侶溝通的時候,總是無意識地期待對方事事如你意;你與父母親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無意識地渴望得到他們的認同;你和孩子的溝通中潛藏著巨大的情緒,看似平靜的你,卻有許多壓抑的情緒。之前你並不知道,但孩子們卻很清楚,他們的感覺相當靈敏,尤其是6歲以下的孩子。所以,當你說你愛他的時候,他卻感覺到話語之下的那些情緒,那麼愛,到底是真還是假?
覺知到這些的時候,你就有機會選擇並做出一些改變,並且你開始懂得如何帶著更多的覺知與孩子、家人相處。

◎覺知練習的四個步驟

覺知,會讓你重新感受到一個活生生的自己,一個充滿了生命力的自己。以這樣的自己再去愛你的孩子和家人的時候,愛的質量就被大大地提升了。
如何覺知呢?

‧步驟一:首先從你的呼吸開始,你留意你的呼吸是長還是短,是深入到腹部,還是到胸腔就下不去了。

‧步驟二:接下來你需要覺知和觀察你的身體,是否經常無意識地聳肩?胃部的緊張會導致隱隱作痛?手臂總是在無意識地抓緊?這些關於身體的覺察讓你開始瞭解身體的諸多不適。當然你可以經由瑜伽、禪坐、舞蹈來放鬆你的身體。

‧步驟三:然後你需要覺知和觀察你的情緒,怎樣的人容易讓你有情緒波動?怎樣的情、怎樣的場景容易觸動你?孩子和伴侶以及家人的哪些行為容易讓你瞬間就憤怒?這樣的覺察會讓你發現自己內在有太多不為你所知的習性與模式。

‧步驟四:再然後,你開始覺知和觀察你頭腦裡每一天都要閃過的上千萬個念頭。你坐在那裡和孩子相處,但頭腦早已把你拉到了孩子以外的地方,工作啊,朋友啊,棘手的問題啊。看似和孩子在一起,但心思卻在他處。你也可以嘗試 靜坐5分鐘、10分鐘,然後你就不難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安靜,滿腦子的念頭如同泥鰍一般無法抓住。

當然,當你還不能抓住自己的念頭時,可以去覺知自己的身體反應、呼吸的深淺和情緒的變化。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孩子們這樣的表達:「媽媽,你不愛我!」「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了?」「媽媽,你看起來很不情願的樣子。」每當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有種被驚到了的感覺,瞬間把自己從飄忽不定的思維中拉回來。這時我們才發現:以為正在全然陪伴孩子的我們在那一刻早已陷入了無意識的思緒和機械化的行動之中。然而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這樣的狀態中,但孩子知道。我們看上去很平靜,但內在卻很焦慮;看上去在和孩子說話,實際上,我們的腦海中想著別的事情。孩子天然擁有一種智慧,能夠感受到我們是否真正和他在一起。
因此,我們也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是活生生地坐在孩子身邊和他說話、玩耍,還是身體在那裡,但精神早已被情緒、頭腦帶到了別處?而這一切,只有覺知,才能讓我們發現。

【摘文3】
當成人的冰山遇上兒童的冰山

◎未能滿足的渴望和實現不了的期待,構建了一個人負面的信念

從出生開始,太多的父母無法意識到孩子與生俱來的「我是」的生命力的種子,認為兒童的生命完全依賴父母的教育。於是,所謂教育就僅僅成為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的途徑。帶著這樣的育兒觀念,父母並不能夠關注兒童早期的心理需求,自然不知道如何滿足兒童內心的渴望。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長大的呢?尤其是在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滿足這些心理需求更是一種奢侈的待遇。
然而在今天,當人們已經滿足了物質層面的需求後,卻又把這種渴望層面的需求給物質化了。大部分的父母認為,滿足孩子的吃穿用度,為孩子提供更高級的物質環境,就是滿足了他的渴望。但作為人性共有的渴望層面,更多的是來自於心理和精神層面的渴望。
這種渴望,無論是在之前的物質匱乏階段,還是在今天的物質豐富階段,一旦未被滿足,都會出現匱乏的坑洞。帶著這種坑洞去建構期待層面的自我,就會出現一種自我?迫的心理模式。
曾經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在自我分享中談到:父親對他的期待很高,期待他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而他為了能夠獲得父親的愛、接納、欣賞和認可,拚命地學習。有一天,他終於帶回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原以為父親會給他一個大大的讚,以此來滿足他內在匱乏的渴望。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父親冷若冰霜的一句話令他至今難忘——「第一名是誰?」顯然這個期待在加碼,而這種加碼的期待,讓這位主持人有種瞬間落入懸崖的感覺。
這種一而再、再而三加碼的期待,又成了新一輪內在對抗的基石。帶著對父親的對抗,主持人長大了,但是,想經由實現父親期待獲得認可的模式卻留了下來。直到父親臨終時,他不顧妻子的擔憂和剛出世的孩子的安危,毅然把孩子抱到臨終父親的病房前。他不明白,即將臨終的父親,心中早已經放下了對他的期待。
難道在那一刻,他的孩子真的不重要嗎?不!孩子很重要。只是在那一刻,加了碼的期待占據了他的全部。當一個孩童帶著未能滿足的渴望和實現不了的期待長大時,你可以來猜想一下他的價值觀、內心的信念會是什麼呢?
「我一定要做好,否則我不值得被愛」「我一定要成功,否則我不夠好」「我一定要成為……否則我不重要」……這些信念,漸漸地抹殺了人們對幸福與喜悅的體驗。學習、工作、生活、養育孩子……都變成了無法享受的機械運動。如此,人生怎麽可能會有更
美好的感受呢?
這些基於未能滿足的渴望和實現不了的期待而構建起的信念,讓原本幸福的生活慢慢變得與焦慮、恐懼、壓力常伴,然而誰都不會喜歡這些負面感受。於是為了遮蔽、逃離這些感受,人們的溝通模式就變成了討好、指責、 打岔、超理智……這一切都因為人們與那個最深的、最根本的「我是」失聯了。

◎改變的關鍵,就是父母帶著覺知看待自己與孩子

如今,想要改變這一切,關鍵在於父母的意識要覺醒。從探索自己的冰山開始,運用自我覺知力觀察內在的匱乏,療癒自己的創傷,提升自我的意識。當一個家庭的內在發生了變化,父親、母親的冰山越來越一致、越來越和諧,那麽孩子的冰山自然而然就會在這樣的環境中建構起來,更高的自尊感就成為孩子生命中最珍貴的資源了。
曾經有一段三人舞蹈非常美麗動人。隨著悠揚的音樂,三人一起翩翩起舞。有時候兩個人舞蹈,有時候一個人舞蹈,有時候三人一起舞蹈。這段舞蹈就如同家庭的三座冰山,當冰山與冰山發生連結時,孩子的冰山就有機會得到父母的理解。
這種理解的發生,基於父母對自己冰山的各個層面的理解和了悟。當父母能夠深深連結自己的「我是」部分,自然就能夠連結並滋養孩子的「我是」部分,從此,一種嶄新的、一致的教育便開始了。
認識自我價值的第一步,是要學會接受自己有可能是一個有著較低自我價值感的人。在以往的成長環境裡,父母習慣性地使用比較養育法——「別人家的孩子怎麽怎麽好」是父母常用的口頭禪。豈不知,這樣的教育模式,會讓兒童無意識産生「我不如別人」的信念。
當孩子無意識地陷入「我不夠好,別人比我好」的信念中時,就容易無意識地陷入證明自己、依賴他人、自我封閉的心理模式。與此同時,那些在童年時期,被父母羞辱、比較、指責的體驗,夾雜著太多的負面感受,未得到傾訴、流淌和轉化,將悄然地被儲存在身體的記憶中。
當類似的事情一旦再次發生,曾經未長大的那個孩子就會自動?動,即表面看上去仍是一個成年人,心智卻瞬間呈現出一個孩子的狀態。每個人的內在都有未長大的孩子,如果這種面相完全占據這個人的心理空間,就會出現心理學所說的「心理退行」。
這種退行的心理主要表現為:看起來一個很?大、成熟的人,因為某一個事件,會在瞬間退行到曾經那個被創傷所卡結的孩子的心理狀態。於是,兒時的低自尊感也會在那個當下同時呈現。而低自尊所帶來的負面的人生態度,是自我破壞和破壞他人,自我對抗和對抗他人,自我憎恨和憎恨他人,自我指責和指責他人,自我麻木和冷漠他人。
當無法接受這些心理模式,它就如同毒藥一般腐蝕人的身心,導致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一旦父母帶著這種心理模式去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無意識中,孩子就會秉承父母這種低自尊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結構。
所以,對冰山的探索,能夠讓父母看到並逐漸學習接受內在較低的自我價值,且為此而開始改變。

王樹 作者作品表

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

十九大惡鬥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