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的蟲:昆蟲的證詞與線報,警察靠我才聽懂。拿尺不拿刀、捧熱水杯出勤的法醫昆蟲學權威的神祕日常
 
作者: 三枝聖 
書城編號: 1621082

原價: HK$110.00
現售: HK$104.5 節省: HK$5.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19/10
頁數: 192
ISBN: 9789579654425

商品簡介


「你的工作是?」每當初相識的朋友這樣問我。
「我研究法醫昆蟲學。」我總是這樣回答。

「啊,昆蟲?所以你一定很懂蝴蝶、獨角仙和鍬形蟲吧?」
「不,我專門研究群聚在腐爛屍體上的蛆蟲和蠅類……。」

此時,現場就會變成一片靜默,對方還會下意識的往後退……。
這就是本書作者,日本法醫昆蟲學權威三枝聖的日常,因為他,
全日本的警察再也不會帶著殺蟲劑噴霧罐去現場了……。

什麼是法醫昆蟲學?
就是將蠶食人類屍體的昆蟲視為證據,藉此推測被害者的死亡時間,
協助警方進行犯罪過程的推斷。本書一一剖析犯罪現場的真實案例,
告訴你該怎麼「聆聽」,才能解讀這些破案的蟲所透露的訊息。

.蛆的種類、位置、數量,會透露死時的狀態!
屍體的第一發現者幾乎都是蒼蠅,從蛆蟲種類、數量,可以推測死亡多久,
準確度高於單純觀察屍體腐爛程度。
怎麼分辨死者是仰躺或趴躺死亡?要看卵塊出現在哪裡!為什麼?

.是否曾長期陳屍室內?這種蟲會透露。
如果死者被藏在室內,沒有雌蠅產卵,怎麼推斷死亡間隔時間?沒有蒼蠅,
室內屍體上若看見大量的褐色纖維狀物質,就表示曾長期陳屍在室內。
但其實這是鰹節蟲的排泄物,質地非常輕,只要有水分就會輕易崩塌。

.比目擊者的回憶還正確,法醫昆蟲學的推測有一定的精準度。
目擊者說好像「半個月前」還見過死者,法醫解剖卻認為早已超過「兩週」,
所以死亡時間到底是?此時就讓法醫昆蟲學透過昆蟲來判斷。

‧是被燒死還是死後焚屍。怎麼得知?
火災滅火完畢後,現場發現燒損的屍體,解剖時其中竟然有10隻左右蛆蟲,
這到底是意外還是毀屍滅跡縱火案?關鍵在肉蠅的種類和習性!

‧我的工具不是刀,而是一把尺!
法醫解剖屍體用手術刀,法醫昆蟲學者卻用一支15公分的直尺!
只要測量屍體上蛆蟲體長,就能推算死亡時間,對了,還要外加一個熱水杯。

此外,作者還自建一個「屍體菜園」,只是這個菜園沒有菜,只有「豬老屍」,
利用死亡的豬隻進行各種昆蟲實驗,像是春天的蟲和冬天的蟲,哪裡不一樣?
這些蟲如果出現在屍體上,又該如何解讀?

還記得多年前轟動一時的《CSI犯罪現場》影集裡的男主角葛瑞森嗎?
他就是一位法醫昆蟲學家,你幻想成為跟他一樣鐵口直斷、睿智推理的專家嗎?
本書就是描述,這些天天看屍體、也看蟲的專家的神祕日常。
至少,以後看小說追劇時,你知道編劇導演是不是在瞎掰。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蕭旭峰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
知名專欄作家/王大師

作者

三枝聖

1971年生於日本埼玉縣。從就學前到高中畢業為止一直在北海道生活。1996年弘前大學研究所理學研究科生物學主修結業,碩士(理學)。1997年擔任岩手醫科大學醫學院法醫學講座技術員。2005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岩手醫科大學),同年擔任岩手醫科大學文理學院生物學科講師。隨後伴隨改組,曾擔任岩手醫科大學共通教育中心生物學科講師,目前於同所大學擔任通識教育中心生物學科講師。

21世紀初期因迫於需要,開始從事岩手縣的法醫昆蟲學研究。目前的研究課題是關於在春季發現的屍體於法醫昆蟲學上的死亡時間鑑定,以及提升法醫昆蟲學在寒暖交界期推測死後間隔時間的精準度。因為有ALDH2*2/ALDH2*2基因,所以無法喝酒。

譯者簡介
林信帆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中日組修業完畢,為專職專業的自由譯者。
譯有《破解四季報,年年找到漲10倍飆股》、《手把手!勝率之王教你買股票》、《Amazon的人為什麼這麼厲害?》(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目錄

特此說明
推薦序一 一本講法醫昆蟲學者日常工作的書/蕭旭峰
推薦序二 用昆蟲破案,古人早就懂,法醫昆蟲學淵源久遠/白崇彥

第一章 法醫昆蟲學是看屍體、還是看昆蟲?
1. 打開門,「聞」,否則待會就習慣了
2. 「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蛆」
3. 法醫解剖室裡「你追我跑」
4. 聆聽屍體的第一發現者──雌蟲的證詞
5. 昆蟲能告訴我當事人死亡時間嗎?
6. 會指認凶器的蒼蠅
7. 也是科學辦案,卻不受警方重視
8. 韓國航運老董命案,蛆蟲幫忙破的
9.《CSI犯罪現場》不全是虛構
10. 既提供蒐證、又破壞現場
11. 誤打誤撞成為法醫昆蟲學先驅
12. 冷血或冷靜?

第二章 破案的蟲,這樣透露線索
1. 什麼蟲會把屍體當食物?
2. 蛆的種類、位置、數量,透露死時狀態
3. 食屍者生命史
4. 不同腐敗期,見到不同蒼蠅
5. 蛆蟲不只會爬,有的還會跳
6. 屍體不見蛆?因為埋葬蟲來了
7. 是否曾長期陳屍室內?這種蟲會透露
8. 偵查人員的法醫昆蟲學手冊—─採集
9. 腐敗狀態不易判斷死亡時間,得靠昆蟲
10. 氣溫,加上蒼蠅
11. 我的工具不是刀,而是一把尺
12. 比目擊者的回憶還正確
13. 死活都能給你線報的蟲
14. 死後被焚屍。怎麼得知?

第三章 我的屍體菜園,不種菜
1. 為了研究,自製屍體菜園
2. 豬老屍傳授我雄厚功力

第四章 讓警方合作
1. 帶著殺蟲劑的警察?老天!
2. 養成採集昆蟲習慣的警察(熱水)杯杯

後記 在沒有競爭者的領域,成了他們說的權威、先驅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蛆」

在社會上,當有人問你從事什麼工作時,大家多半會回答隸屬的組織名稱和頭銜。至於我,則會回答「我是岩手醫科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生物學科講師」,名片上也是印著這個頭銜。簡單來說,就是岩手醫大的生物老師。但在研究人員之間,工作一詞在大多數場合,指的是研究領域,會介紹自己的研究對象(材料)和研究課題。我的工作則是法醫昆蟲學。接著,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

法醫昆蟲學(特別是在日本)因為是平常人很難注意到的領域、認知度很低,所以對方肯定會反問我:「法醫昆蟲學?」不出所料……對方很明顯擺出困惑的表情。周圍的人看不下去,便會幫我介紹「 這個人是研究昆蟲……」,但對方話還沒聽完,就會說:「啊,昆蟲嗎?那您是因為喜歡蝴蝶、獨角仙或鍬形蟲之類的,所以在研究那些昆蟲吧。」於是狀況從困惑變成了誤解。我想,對雙方來說,保持誤解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這樣聊下去會沒有交集。

「不是,我的研究對象是群聚在腐爛屍體上的蛆蟲之類的……。」我下定決心說出口後,對方的表情又變回了憐憫,或是困惑中帶有恐懼。

這不意外。

畢竟不喜歡(甚至是討厭)昆蟲的人本來就很多,而且偏偏又是蛆蟲這種「噁心生物」和「不想看見的東西」──腐爛屍體的搭配。對方頓時啞口無言,似乎無意間還後退了幾步。我們之間不論在物理上或心理上的距離,似乎都拉開了。這種微妙的氛圍,也在我的預料之中。於是我慢慢消失蹤影,離開談話的場合。

法醫昆蟲學是譯自英文的「forensic entomology」,或許可以做以下的定義:「將昆蟲視為證據之一,調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且與昆蟲有關的各種問題,並加以解決的領域。或是為了活用在調查、偵察中,而研究昆蟲的領域。」

歐美曾出版法醫昆蟲學的相關書籍,但對法醫昆蟲學的定義還是很模糊,所以適用範圍橫跨多方面。

所謂「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且與昆蟲有關的各種問題」,是指在食衣住行、衛生或騷擾人們生活的害蟲。例如餐飲店提供的菜餚和加工食品中混有昆蟲(的殘骸)時,要鑑定是在烹煮(製造)過程中混入的,還是之後故意混入等情況。

其他還包含木造建築的白蟻蝕害、經濟動物(肉牛、乳牛、飼養的豬與雞等)或玩賞動物(寵物)的衛生管理,也就是飼料的保管和排泄物等的適當處置問題,此外,也包含調查導致傳染病發生之細菌及病毒的媒介──昆蟲。

其中也包含符合一般的翻譯名稱「法醫昆蟲學」的項目(或許是因為這門學問在法醫上的運用比較有名),理由是因為這個領域和搜索調查機構(警方)有很深的關聯。

具體來說,是因為「將蠶食人類屍體的昆蟲視為證據並分析,藉此推測死後間隔時間」,是法醫昆蟲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這種超窄領域的主要目的,到底要分析到什麼程度,這部分暫且先忽略)。我主要的工作也是這個。

這裡分享一些他國在法醫昆蟲學上的案例。有份報告指出,為了分辨在紐西蘭查扣的大量大麻是國產品還是走私品,專家分析了附著在大麻上的節肢動物(昆蟲和蜱等),再對照其地理分布後,發現其產地是在泰國西北部,因此得知該批大麻是走私品。此外,美國還曾經分析了附著在汽車上的昆蟲學證據,推測出汽車的行駛路徑,而推翻了嫌疑人的證詞。

僅看這類搜索調查機構利用的案例,也可以了解這門昆蟲學未必限定在法醫學領域(不是只和屍體有關),所以其實我認為翻譯成「法律昆蟲學」會比較適當。就目前的結論來說,用「標榜是法醫昆蟲學者的人在研究的領域,也是由旁人的眼中來看,不太懂得在做什麼的三厭(臭味、厭惡、噁心)領域」來形容法醫昆蟲學,或許可說是較貼切的說法吧(按:為配合臺灣讀者的閱讀,本書中所使用的名詞,還是以「法醫昆蟲學」為主)。

推薦序
一本講法醫昆蟲學者日常工作的書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蕭旭峰

有時會有人問我,法醫昆蟲學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事?其實一時也很難說得清楚,直到我讀了三枝聖博士所寫的這本《破案的蟲》之後,我發現可以推薦他們去讀這本書。

日本和臺灣一樣,像這一類涉及死亡案件的相關研究工作,一般都比較乏人問津。雖然大家對於推理小說興趣盎然,但真正需要實際從事相關工作時,卻又常常裹足不前。我想這也許是東方國家較少人研究或從事這類工作,而使得法醫昆蟲學家成為了「稀有動物」的原因吧。

在本書中,作者以平淡輕鬆的描述,說明了平日與蛆蟲為伍、翻動腐敗屍體、忍受臭味、處理蛆蟲標本、以蛆蟲推論死亡時間,同時又得忍受執法界的不重視,我只能說,真的還滿寫實的。

在臺灣,目前這類工作還不能算是正式的職務,但在實務上確實有其需求,且已經進行了多年。我當然不希望讀者看了這本書後,嚇跑了許多原本有興趣的愛好者,但我們確實可以從書中感受到作者的熱情與毅力,雖然他的描述都是如此的平淡自然。

法醫昆蟲學與其他法醫學門一樣,都有其不可替代之處,但持續的堅持,才能真正造就出經驗豐富、可以獨當一面的專家。三枝聖博士謙稱自己是半路出家的法醫昆蟲學者,但他其實也是生物學專業出身的,加上多年的實務經驗,使得他在這個領域中嶄露頭角、成為先驅。書中提到了許多他對於昆蟲在法醫應用實務上的觀點,我以自己較偏重實驗室工作的角色來閱讀,發現其實許多的推論都已經慢慢獲得學界的實證。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堅持走一條鮮少人會走的路,最終也獲得了豐碩且寶貴的經驗與學識。

這一本書,除了讓我們了解到作者平日工作時遇到的大小事情外,也穿插了一些學理上的說明與討論,且幾乎把重要的法醫昆蟲學概念都囊括了。寫作上比較像是自傳或日記的筆法,所以讀起來很輕鬆,感覺上完全不像是在看專業教科書,很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在臺灣,雖然法醫昆蟲學多半仍停留在實驗室的研究階段,但近年來,有許多年輕朋友開始好奇、探索這個領域,執法界也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昆蟲證據的重要。我個人殷切盼望,藉由此類中文科普書籍的問世,引領有興趣的讀者走進法醫昆蟲學的世界,且有朝一日,臺灣也能有自己專業且專職的法醫昆蟲學家加入,並在生物性跡證發展證據科學化的路上向前邁進。

用昆蟲破案,古人早就懂,法醫昆蟲學淵源久遠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

「爸爸,為什麼蒼蠅可以幫助破案啊?」「我也不知道,以後你們的老師上課會教。」此乃多年前於金石堂書局內,一名小女生與爸爸的對話。一旁的我,很想上前向她解說,因礙於冒昧而作罷,卻讓我覺得「法醫昆蟲學」科普教育推廣的重要性。

所謂「法醫昆蟲學」(forensic entomology)乃泛指應用昆蟲與節肢動物之相關研究,以協助法律案件調查的學問。昆蟲種類繁多,當死亡事件發生後,雙翅目(Diptera)的麗蠅(blow fly,Calliphoridae)往往是最先抵達屍體者,通常於一個小時之內,隨即飛至屍體之孔洞及傷口處產卵,並利用屍體養分以繁殖下一代,之後也會有他類昆蟲抵達屍體。

昆蟲在屍體上有其一定的發展歷程,可利用昆蟲相,及其每一階段的發育速率而建立「死後間隔時間」(postmortem interval,簡稱PMI,也就是指死亡後到屍體被發現的時間)來估算死亡時間,進而推算案發日期與時間點,其情資訊息即可做為偵查之開端。然而屍體上的昆蟲與其他節肢動物相,會隨不同的環境特性與現場狀況(溫度、濕度、天候、環境開放程度等)而有些許差異,故而必須掌握不同環境條件下之昆蟲種類與生活史,並建立其PMI資料,方能正確應用。

屍體早期之死後變化現象(屍斑、屍僵及屍冷等現象),亦可用以研判PMI,並且可與法醫昆蟲學之判斷結果相互印證,然而對於死亡時間較長(通常是72小時以後)或是腐敗情形較嚴重的屍體,屍體變化現象則往往失準,而有賴於法醫昆蟲學。該門學問也廣泛的應用於其他面向之鑑定,諸如:死者傷口時間判斷、死者身分確認、死亡處所分析,以及藉由蠅蛆體內之藥、毒物代謝殘留物,研判死者體內之毒品種類及其死因等層面。

其實,在宋朝《洗冤集錄》、《折獄龜鑑》典籍中,對於命案之現場勘察與屍體勘驗,就已注重科學之運用,甚且有利用蒼蠅證據作為斷案之案例記載。偉哉古人,蠅蛆證據與鑑識斷案,豈是易事?主事者必須兼具昆蟲學、刑事鑑識、犯罪偵查等多面向交融之專業知識,方能為之!「眾人鐮刀無蠅子,今汝殺人,血腥氣猶在,蠅子集聚,豈可隱耶?」《洗冤集錄‧卷五‧疑難雜說下》古文一句,訴盡多少交織專業事!

本書以輕鬆活潑之撰述方式,深入淺出的娓娓道出法醫昆蟲學之諸多奧祕,以及背後學理概念。章節內容精采,讓人欲罷不能的閱讀下去,故事情節也甚具吸引力,望之即難以釋手,猶如屍體之於蒼蠅,聞之即群聚!可知原文(日文)內容之精湛,亦可見證譯者之深厚功力,爰樂於為序推薦。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