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作者: 蘿拉.李普斯基 
書城編號: 1669816

原價: HK$123.00
現售: HK$116.85 節省: HK$6.1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究竟
出版日期: 2020/04/01
頁數: 368頁
ISBN: 9789861372921

商品簡介


★創傷管理經典之作
★長銷10年不墜讀者絕讚好評
★釋一行強力推薦!方昱、留佩萱、楊培珊專文推薦
★王意中、王增勇、方格正、朱剛勇、何素秋、林立青、林靜如、周志建、周慕姿、胡展誥、紀可恩、洪仲清、洪素珍、陳志恆、陳鴻彬、海苔熊、徐敏雄、莊秀美、黃天豪、劉仲彬、賴芳玉、醫勞盟、蘇益賢、蘇逸人──一致推薦

如何協助他人排解創傷?
如何在受他人創傷影響後,自我修復?
一本人人都需要的療傷書!

「好像做什麼也改變不了現狀……」
「我覺得自己永遠做得不夠多……」
「下班回家除了看電視,我什麼也不想做……」
「我累積了一堆怒氣,就快要爆炸了……」
「孩子說我再也不陪他們玩,也不唱歌或大笑了……」
「如果我離職了,還有誰能做這件事?」

若你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僅遇過類似情境,還有過相同感受,就是出現了常見的「創傷接觸反應」。就像畫家的衣服會沾到顏料、園丁的指甲縫裡會塞滿泥土,幫助他人面對創傷、接收過多負面消息也會留下印記。這些都是為了對抗創傷遺留的影響,進而在自覺或無意識的情況下,發展出的應變策略。

而你需要的並非放個長假、吃頓大餐,而是「創傷照管」。

無論是社工、生態學家、教師、消防員、醫療人員、警察、環保人士、居家照護員、軍人、家暴工作者、生物學家、動物收容所職員、國際救援工作者、社會改革運動者、照顧年長父母或幼兒的人,甚至是因資訊流通而接收過多創傷資訊的你我,都需要了解創傷照管。

這個由創傷接觸領域先驅蘿拉.李普斯基提出的概念,將在本書中獲得完整解釋。不僅涵蓋「如何協助他人排解創傷」「如何受他人創傷影響」「如何解讀並從經驗中學習」等一系列自我對話的過程,還打破受創者與幫助者之間的界線,分辨與管理創傷造成的影響。作者並提出「創傷照管五大方向」,由內而外提升照顧自己、他人以及環境的能力。書中還舉出十個各行各業的真人實例,讓創傷照管更貼近現實生活。

本書既是引導方向的羅盤,也是能夠實踐練習的指南,使我們面臨嚴峻挑戰時,仍能維持身心健全,並在他人和周遭環境需要時伸出援手。

各界盛讚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增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方昱(《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作者、東海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何素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林立青(作家)
林靜如(律師娘)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紀可恩(社工師、「每天簡單學社工」「樹光Treelight」主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美國執業心理諮商師)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
徐敏雄(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
莊秀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天豪(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楊培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
賴芳玉(律師)
臺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科所副教授)

讀者好評

★亞馬遜讀者4.7顆星高分推薦Goodreads讀者4.3顆星絕讚好評
● 這本書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幫助我正視自己的情緒,也讓我的工作更持久。
● 這本書不管是在人際、照護管理,都提供了絕佳的遠見。
● 聰明、易讀,還很實用。
● 所有的照顧者,不管是照顧人、動物、植物,都能夠獲得幫助。
● 我是一名音樂家,從沒想過這樣的書能幫到我,但它真的讓我發現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創傷!
●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如果你的工作領域和「照護」有關, 我大力推薦!
● 如果我在10 年前就讀到這本書,我的朋友應該會是現在的10 倍吧!
● 我會牢牢記住書中有關職業倦怠的建議,並努力減輕壓力。
● 這本書能讓我們擁抱當下的美好與喜悅,並給予我們力量去克服困難,覺得人生並不那麼孤單。
● 我認為「創傷照管」這個概念應該要讓更多人理解!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面對這樣的難題!

名人推薦

名人讚譽

所有助人工作的前提,都是要能與當事人所經歷的創傷與痛苦,有一定程度的感同身受。理想的情況是能保持在中間地帶,既沒有遠到麻木不仁,也不會近到遍體麟傷,然而這又談何容易呢?本書試著提醒且疼惜我們這些助人者,自己的工作有多麼不容易,以及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別成為下一個受創傷者!在從事創傷的助人工作中,我們是否已被創傷所反噬,而渾然不知?面對長期暴露在創傷的險境,書中鉅細靡遺詳列了創傷接觸反應的警訊,讓讀者能夠適時且細膩地自我覺察,拿捏好心理界限,讓自己與創傷之間,維持應有的安全距離,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透過創傷照管的指引,讓自我全新改造,而煥然一新。──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助人工作者常在別人的需求中看見自己的責任,但在照顧別人之後,卻往往忘了照顧自己,「替代性創傷」成了這個現象的命名,而這本書提供了重要的提醒與參考。「苦難悲傷是天主親吻你的記號」是做為天主教徒的我,重新凝視創傷的力量所在。找到帶給你靈性力量的自我照顧方式,是助人工作者都需要不斷尋找的,我們共勉。──王增勇,政大社工所教授

作者運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描繪創傷帶來的各種層次與改變。透過不同案例故事,引領讀者以新視野去面對創傷情境,並發現最適合照顧自己的方法。本好書的出版,不僅值得助人工作者間有更多對話,更應推薦給所有人共同品味。──何素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身為心理師,我常被問:「聽到許多不幸的故事,你會不會很難受?」答案當然是會的。但過往在學習與實習時,卻總是試圖表現出不受影響,以證明自己夠穩定、夠專業。這本書打破了助人工作者「不該受個案的影響」「如果受影響就是不專業」的迷思。正如作者所言,否定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正視自己的脆弱,才有機會適時為自己療傷。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是我一貫的助人理念。本書透過創傷照管的概念,引導你學會看見自己的傷口,並從案例中看見訴說的方式,演示助人工作過程中的自我警覺。這樣的自我覺察讓我們能在工作中調整自我,免於職業上的情緒傷害,更避免傷害我們的服務對象。我認為這個過程之於我們的助人工作而言,是必須的、道德的,更是專業的,值得我們學習與看見。──紀可恩,社工師、「每天簡單學社工」「樹光Treelight」主編

創傷的書籍非常多,但替代性創傷的書並不太多,而《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這本書則在創傷及替代性創傷的議題之間來回描述,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免於創傷。此書有三個特點:一、每篇都有很雋永機智的圖。簡單的圖說出了重點,即使是沉重的議題,卻以幽默的圖像輕輕地放置在讀者的心裡。二、在創傷的絕望中,以真實的故事,在故事主人翁覺察自身的歷程中,讓書中的觀點更貼近真真實實、活生生的人。三、在書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述說如何由內而外的改變,以及個人與制度同時均須改變的重要性,而且每章節最後都有鼓勵讀者試一試的可執行之自我照料方法。這是結合知性、感性與執行力的一本自我照料好書。──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我身邊有很多助人者,都曾因為聆聽案主陳述痛苦經歷而生活大受影響,更在大量接觸身心受創的案主後,變得心力交瘁,時常需要藉助各種途徑讓自己能喘口氣,恢復能量。當一個助人者抱持熱忱投入身心照顧的行列中,沒想到卻弄得自己也滿身傷,真是當初始料未及。然而,助人技術往往需要透過大量經驗累積方能逐漸成熟,因此,如何在這一行中走得長、走得久,是助人者無法逃避、得面對的課題。而這本書正提供所有從事身心照顧的人們一個明確的指引,如何在照顧他人的傷的同時,也保護自己、安頓好自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提到「創傷」,多數人可能立即想到心理或生理層面的傷痛;但在本書中,作者特別提醒我們,別忘了「創傷」之所以會讓廣大民眾難以承擔,除了是社會缺乏足夠的話語和積極性的文化去討論,更有來自大眾長期對造成「創傷」背後系統性壓迫的漠視。換言之,人們不僅將「創傷」窄化為個人層面的心理或生理問題,甚至將回應它的方法和結果視為「社會形象」在經營,深怕處理不當引發他人輕看。不同於這種觀點,作者在這本書裡提出「創傷照管五大方向」:營造探詢的空間、選擇我們專注的焦點、懷抱悲憫之心並建立社群、回想生命中感恩的事物以取得平衡,以及每天練習對齊本心。我發現這五大方向在夢想城鄉協會裡,也正被實踐著,特別是建立信任社群和不斷對齊本心。我們發現,唯有擁有支撐適合自己生命價值觀的社群關係,才能不因害怕孤寂,而被具傷害性的價值觀綁架。唯有勇敢接納真實的自己、不斷與本心對焦,才可能對當下的困境提出回應策略,而非盲目從眾或逃避現實。 ──徐敏雄,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

乍看書名,以為是談「助人者自我照顧」的書籍,但這本書遠大於此!雖然從創傷出發,但「創傷照管」的本質,是要培養我們專注當下的能力;開始探索自我、學習照顧自己,並確實修正這個世界。這是一本關於追求徹底「覺醒」的書,教導我們:當我們有意識去注意生命當下發生的一切,才能真正享受生命。──黃天豪,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真正的同理心,是必須把自己也納入的。本書想告訴所有在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與人互動、替他人勞心勞力的每個人,你值得更好地對待自己。如果沒有把「自己」這個工具照顧好,就難以提供他人好的服務與照顧。「創傷照管」觀念,值得所有從事廣義助人服務工作的讀者了解與實踐。──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本地少有聚焦替代性創傷的譯著。源於一位長年獻身創傷助人工作者的深度省思,著眼人類、物種及環境的創痛苦難。習於接應世間困苦的廣大工作者,心靈不免磨難。本書細緻爬梳多樣的「創傷接觸反應」,並以前人智慧為基提出「創傷照管」的五大方向,對致力創傷苦難的工作者而言,是踏上覺知與照料自我創傷之途的珍貴指南。──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科所副教授

閱讀這本書就像照鏡子一樣,讓我們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瞭解得更透徹,使我們用更好的方式擔任助人工作者並從事助人工作。沒錯,同情心就是快樂之本。享受吧。 ──釋一行,禪師與和平主義者

對以照顧創傷者為己任的人來說,本書無疑是份珍貴的禮物,更是為他們提供充滿智慧與關懷的工作指南。──傑克.康菲爾德,臨床心理學博士

任何創傷工作者都會受到焦慮、暴躁與莫大的悲傷感擄掠,但關上這些感官,反而可能造成情感麻木。我們渴望找到智慧名言與新鮮的觀點來幫助自己,也渴望獲得他人的理解。在這本精采的書中,可以找到幫助你度過難關的一切所須,不只讓你快樂起來,也能讓你用更聰明的方式完成助人工作,這絕對是創傷工作者必讀的一本書。 ──吉妮.妮西卡,《你可以自由:讓受虐婦女不再暗夜哭泣》作者

本書為努力改善社會與我們共享環境的人們,提供了寶貴建議。作者一生致力於關懷與服務他人,因此十分了解其他同樣致力實現遠大利益者的處境。她提醒我們所有人,在珍惜與服務他人和環境時,也要擁抱與他們建立關係所帶來的快樂。 ──約翰.弗利克,全美奧杜邦學會主席

本書讓我了解該如何用言語述說我親自前往伊拉克三次,以及後續協助美軍人員排解戰爭創傷時的感受。也讓我明白,自己經歷的痛苦並非需要壓抑或麻痺的軟弱,而是次級創傷。不過,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為我指引了一條雖不簡單卻實際的明路,教我如何展開更美好、健康的生活。──布萊恩.帕瑪(Brian Palmer),記者

我擔任律師才兩年時間,已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不少次級創傷的徵兆,這讓我既驚訝又鬆了一口氣。驚訝於過去從不知道擔任公訴辯護人,會對自己造成如此影響;而這也同樣讓我鬆了一口氣,仰賴本書幫助我承擔那些看似非人所能承受的悲劇。只有透過本書中闡述與推薦的做法,我才能確保自己的靈魂完好無缺。因為這本書,我所代表辯護的每個人都因此獲得更好的服務。我推薦所有公益律師與法學院學生讀這本書。 ──伊莉莎白.拉提瑪(Elizabeth Latimer),布魯克林辯護人服務公設辯護人

包含作者自己在內的創傷倖存者與工作者的故事,就像銳利但堅韌的布料,而蘿拉就像一部紡織機,以常人都能理解的建議為線,將所有一切縫合起來,織出一條溫暖、柔軟、能夠安撫人心並帶來安全感的毯子。這本書的重要之處在於,提醒我們照顧他人時,別忘了照顧自己,也提供自我照顧的實用建議。我真希望自己剛開始幫助家暴受虐婦女與兒童時,就能接觸這本書!──格雷琴.特斯特(Gretchen Test),安妮凱西基金會兒童福利計畫主管

作者藉由這本開創性的創傷照管指南,幫助我們透過全新眼光,看待照顧助人工作者。此外,本書也是一份實用、溫馨的指南,教導我們培養能力,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照顧自己。任何助人工作者都可以從本書深刻的見解中獲益良多。 ──米亞.艾森施達特(Mia Eisenstadt),人類學家

(節錄)

編輯推薦

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們啊!辛苦了!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傷口,才能照顧好自己和他人
(文/究竟出版編輯 蔡緯蓉)


請先試著回想你是否有過這些反應:
「我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多做一點,來讓這一切變得更好。」
「我哪有資格享受週末?大家都為了業績在犧牲假日加班啊!」
「大家都是這樣做事的!我哪有辦法對抗這個體制?」
是否覺得好像似曾相識?可能剛剛才說出類似的句子?那麼,請再接著思考這個問題:
「你現在的工作與生活,是否已經對你造成影響與傷害?」
你的答案是「以上皆是」嗎?那麼……很遺憾的是,你的生活中已經出現「創傷接觸反應」的警訊!但也很慶幸的是,你已經從這一刻起,踏出有效實踐創傷照管的第一步!
可是,我們還能怎麼辦?這個世界每分每秒都有各種創傷不斷生成,要讓世界變得更好,好像常常需要比想像付出更多力氣。
平時孝順的媳婦,多年來一肩扛起照顧重症親人的責任,卻在某天悶死親人後自殺;科學家面對物種瀕臨滅絕卻全然摸不著頭緒,整個人被絕望一針戳破,像洩了氣的皮球;市長掛著厚重的黑眼圈,無力地請求市民不要外出,避免感染排山倒海襲來的病毒;坐在電視機前的你,隨著主播報出的一則則重大災難新聞,覺得越看心情越沉重……
正是因為苦難發生的證據經常被隱瞞,你我所有曾奮力付出的過程、遭受的傷痛、承擔的壓力,也常被其他更容易消化的事物給掩蓋。所以,我們希望這本書的出現,能成為一場及時雨,帶領臺灣讀者理解重要的「創傷照管」概念,讓你我的努力能夠被看見、被理解,進而使社會變得更好。
作者蘿拉李普斯基投身照顧創傷倖存者工作長達三十年,她在本書中除了為我們剖析「創傷接觸反應」,更邀請所有走在「讓世界變得更完善」這條路上的人,往前邁進的同時也別忘了停下來好好思考:努力奮鬥的你,是否忘了要好好照顧自己?試圖改變這個社會的你,是否也讓創傷改變了自己?
沒有人想一輩子都在無助、絕望、內疚、恐懼、麻木的情緒中翻滾。如果你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已經遭受上述這些創傷接觸反應無情的打擊,你更應該停下腳步,試圖建立專屬於你的「創傷照管方式」。不妨好好問問你自己:
「為什麼從事目前的工作?」
「能夠繼續過這樣的生活嗎?」
「有沒有B計畫?」
「是否在工作之餘也懂得享受生活?」
唯有往內心發掘答案,才有機會向外提升改變的能力。當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便已經平撫了創傷留下的傷疤,開始成功蛻變。
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們啊!辛苦了!要記得,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擁有活力與熱情的人們。唯有照顧別人的你,懂得好好留意自己的傷,才能帶領眾人一起繼續改變這個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你我的撫慰,更是改變的起點。

作者

蘿拉.李普斯基(Laura van Dernoot Lipsky)

開創「創傷照管」的先驅,投身創傷倖存者照顧工作長達三十年。自十八歲起擔任遊民收容所夜間志工,並陸續參與受虐兒童、家暴、急性創傷與自然災害倖存者的助人工作, 同時積極組織社會與環境正義運動,更針對組織壓迫和解放理論進行授課。

蘿拉與許多人一樣,認為助人是種特權,並以極大熱情與使命感投入工作。然而,這份助人工作卻漸漸讓她對世界絕望,也對那些引發創傷且造成人類、動物和地球苦難的人很是憤怒。直至二十年前,才終於正視「自己十分在乎的工作已對個人造成傷害」的事實,因而開始其職涯應對創傷問題的第二階段。

二年辭去急診室社工的工作,開始迫切尋求智慧來繼續對生命懷抱信心。透過這趟探索之路,除了接觸了佛教僧侶、氣功治療師、北美原住民巫醫,更獲得針對長期接觸創傷者的最新科學研究,成為開創「創傷照管」概念的源頭。於二一一年成立創傷照管協會。

她不僅四處巡迴致力傳遞創傷照管理念,也繼續為組織和機構擔任顧問、提供諮商服務。其服務範圍不僅限於美國當地,也觸及全世界。自三十年前首次為公衛工作者舉辦創傷照管工作坊後,便持續訓練各行各業的人面對創傷應具備的知識與技巧,其中包含動物管理員、天然災害重建工作者、日本社區組織者與健康照護服務提供者、美國空軍飛行員、加拿大消防員,以及公立學校教師與私人醫師。

欲更深入認識並瞭解創傷照管,可參考網站:traumastewardship.com

譯者簡介

林宜汶

臺大外文系畢業,現為兼職自由譯者。譯作涵蓋基督教信仰、心靈成長等類型書籍。

本書對於「替代性創傷」的反應分析精闢,讓我相信不只助人工作者能有所收穫,任何在意社會和環境不平等議題的人也必然能感同身受,並從中學到調適自身心態的好方法。

corissa0827@gmail.com

序/導讀

推薦序

照顧別人的傷時,也看見自己的痛

留佩萱

收到究竟出版社的推薦序邀約時,正是我新學期的開始。這個學期我教授「創傷治療」這門課,非常巧的,《創傷照管》這本書正是這門課的指定用書之一。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書中引用了紐約一間兒童社福機構的徵才廣告圖片。這些廣告圖片上印著大大的問句:「你夠堅強嗎?」「你夠堅忍不拔嗎?」「你夠冷靜嗎?」我可以理解兒童社福機構用這些徵才圖片的用意是想要招募到合適的員工,畢竟,要面對和處理高風險家庭與兒童是一份非常艱辛的工作。

但這些廣告圖示,也顯示了我們對於助人工作行業的「信念」—只要我們夠堅強,一切都沒事了!

記得在碩士求學階段,教授們常常會在課堂中提到「替代性創傷」(在這本書中稱做「創傷接觸反應」),這是指助人工作者與受創個案工作時,因為吸收這些創傷壓力,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抱持著「你夠堅強嗎?」的信念,認為替代性創傷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因為我只要夠堅強就好。

而開始諮商受創個案後,我開始感受到這些諮商工作漸漸改變了我自己、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態度—聽到個案的創傷經驗讓我很沉重、我對這個世界感到憤怒、對於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做出改變充滿無助、常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因個案處在痛楚中但我卻過得好而感到內疚、我的身體常常在結束一天諮商後感到疼痛。

我列舉的這些症狀都是作者蘿拉.李普斯基在書中整理出的「創傷接觸反應」,在書中她提到更多,像是憤世嫉俗、情感麻木、感到絕望、藥物酒精成癮等等,一邊閱讀作者在書中舉的真實案例,一邊也讓我感到悲傷和不捨—有如此多在助人行業工作的人,一點一滴地被創傷接觸反應吞噬掉,身心健康受影響、失去熱忱、離開這個行業。而書中舉的案例不僅僅是心理治療師和助人工作者,還有動物保育人員、生態環境保育人員、社會運動組織等等。

我很幸運的是,自己在工作過程中一直有很支持我的督導,所以當我意識到這些創傷接觸反應冒出來時,我開始在督導中談論這些症狀、開始更主動地做自我照顧。我開始把自我照顧視為必要優先的事情,而不是等到自己有閒暇時間再做的事。我開始理解到,怎麼樣讓自己能夠更身心健康、更平衡地在心理治療這條路上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教授創傷治療這門課時,我也和學生們談論創傷接觸反應以及如何自我照顧。以前,我覺得只要夠堅強就不會發生替代性創傷,但我理解到這是非常錯誤的信念。對於每一位助人工作者,如果我們沒有良好的支持和自我照顧,這些創傷接觸反應症狀會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我們需要從談論這些創傷接觸反應開始—出現這些症狀並不代表你不夠強壯,相反的,這表示你擁有非常高的同理心、對於需要幫助的人擁有悲天憫人的熱忱。

而《創傷照管》這本書正是一個開始,幫助我們理解創傷接觸反應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提供許多策略,教我們如何處理和面對這些壓力。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開始談論助人工作者從工作中所吸收的壓力,開始重視自我照顧,讓我們能夠更身心健康與平衡地走在助人工作這條路上。(本文作者為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美國執業心理諮商師)

透過自我探詢,展開真正的改變

方昱

有一次,有個東海社工的同學提起我上課說過的一句話:「社工系的目的不在培養更好的社工,社工系的目的是要培養更好的人。」她說這句話對她來說很重要。學了這麼多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但是如果沒有更了解自己,讓自己身心都更加成熟,反而變成專業的工具人。那絕對不是念社工系的目的,也絕對無法成為好的社工。

我這幾年有機會在社工系擔任教學工作。我們說要培養學生對人有好奇心的同時,其實應該要先找到學生對於自己的好奇,讓他們願意以社會工作的精神,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那麼他們也許才會更有能力,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本書的作者蘿拉正是一位社會工作者。她帶著對這份工作的使命感與呼喚,一頭栽進這個領域,然後因著工作裡遭遇這世界的許多苦難,回頭重新思索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而走進了創傷照管的旅程。

蘿拉的故事和我自己有許多類似的地方。這幾年我從原本是臺北來到九二一災區的工作者,成為住在南投鹿谷的居民;從努力實踐理想幫助他人,到成為練習在農村裡好好生活的學習者。這是一場由內向外,又由外向內的旅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創傷照管之道

我是二年來到鹿谷做災後重建工作。我和夥伴們一起在這裡成立了老人食堂,為獨居的長輩送便當。我們也成立了一家不為營利的公司,將盈餘全數投入老人食堂。

這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尤其我們希望不靠政府補助,以自己的力量做社區照顧的事業。我在工作的這十年間投入大量心力,但是組織的財務狀況依然無法支付大家的全額薪水。許多夥伴靠的,就是一份使命與自我挑戰的意志力。二二年,南投縣生活重建中心被裁撤,促成了漂流社工的出現。我與許多當時即將失業的社工們,一起開始了一連串的討論與對話,並舉辦漂流社工營與發行刊物。

對我來說,這個過程是社會工作者從利他助人的思維當中,第一次回過頭來看見自己。我們開始談到自身的議題,包括各種工作者面對的困境與壓力。這些或許可以透過集體改變外在的環境來加以改善,但更重要的是由外而內的改變,透過自我探詢的過程去發現工作與我們生命的連結。

另一個改變是我從送餐的長輩身上學到的生活智慧。

我工作的地方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無論你負責什麼工作,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排班送餐,每次當我正深陷繁忙的工作當中,電話總機的擴音傳來「送餐囉~」,當天輪到的工作者就必須立刻放下手邊工作,跨上滿載便當的機車去送餐。老實說,每次輪到我的時候,一開始都不大情願,因為我覺得自己手上的工作非常重要,卻被迫中斷去送餐;但是每次送完十幾個便當回來,卻都像是充滿了電一般,滿載生命的力量。

記得我剛開始送便當到長輩家時,常常會問一些傻問題: 「阿嬤,你為什麼要種這麼多花?」「愛香(臺語:喜歡花香)。」 「阿公,你站在這裡幹嘛?」「照日(臺語:曬太陽)。」

阿公阿嬤面對孤獨的晚年,卻活出一番滋味,那樣平凡的生活令人感受到優雅與力量。於是,當我離開了十年的工作,有機會重新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時,我決定要留在鹿谷,成為農村的學習者。我學木工,為了蓋自己的房子時能夠幫得上忙;我學中醫,希望能夠讓自己與身邊的人更健康。在農村生活還有許多能力要學:修水電、種菜、除草……不一而足。我從一個看來是帶著許多知識的助人者,成為了一個從頭開始學習的農村小學生。

在這本書裡,蘿拉示範了一條屬於她自己的創傷照管之路。透過與許多有智慧人們的接觸,蘿拉不僅幫助了自己,也幫助更多人走上這一條值得追尋的旅程。這本書提醒我們要回歸自己平凡而踏實的生活,小心那些工具性與效率的思維。真實的改變從來不在遠方,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祝福每一個有緣閱讀本書的人,都能夠開始踏上發現自己的旅程。(本文作者為《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作者、東海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

這本能幫助每個人的書,來得正是時候!

楊培珊

先說重點:我毫無保留地、大力推薦這本書!

二二年初接到究竟出版社的邀稿,來為《創傷照管》這本書撰寫推薦序。當下我就答應了,因為我近兩年在臺大社工系系主任任內,專注於推動身心靈整合健康模式,期望提供具體的課程、方法、資訊或工具,來協助專業助人工作者,如社工、心理師、醫護人員、照顧者,甚至每一個人,都能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目前社工系已經發展出大學部一門、碩士班一門相關課程,另外還有一門通識教育課程,課名就叫「活出快樂」!可惜一直沒有很好的課程閱讀材料,所以這本書來的正是時候!


我接到書稿之後,就迫不及待、一字一句地享受著這本書。甚至跟我的一位好友、資深社工主管說,這本書太適合用來進行助人工作者的讀書會了!

「照管」這個名詞近年來在老人福利及長期照顧領域越來越夯,它的英文對應是case management或care management,簡單來說就是要管理好個案所須的一切,或是照顧、治療個案所須的一切。相信很多朋友一聽到我這麼說就一個頭兩個大,甚至有人馬上就頭痛起來了!的確,這幾年來,專業工作者被「個管(個案管理)」真的搞到快抓狂。「努力滿足個案、組織或國家社會的一切需求」這檔子事,不斷地施加壓力與負荷在助人者的身上,進而壓迫我們的身心、奪取我們的時間、消磨我們的生活,做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活。

好在這本書提供的恰好是完全不同的「照管」,是trauma stewardship,是創傷的管家。作者蘿拉.李普斯基曾擔任急診社工、社區組織者、移民與難民權利倡議者和教育者,多年來在第一線目睹與陪伴受暴者、難民、受災的社區民眾等不同的弱勢者、病者、受害者經歷創傷與復元,直到她自己也親身經歷過創傷接觸反應與崩潰(burnout)並探索多元的身心靈療癒後,她找到方法來提醒我們,身為助人者的我們不是天賦神力的超人,只是「管家」。上天給予我們一些機會,在宇宙的大計畫(作者所謂的「生命之網」)中幫忙處理一些事情,讓與我們有緣相遇的一些人的生活事務可以更順利平安一些。

讓自己更健康快樂,是正事也是大事!

我時常跟學生分享,我們的工作狀態就是真真切切地反映出自己的身心靈狀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的鏡像(mirror)。因此當我們感覺疲乏、無法同理、常常在工作時發火、與家人吵架、生活中充滿抱怨等等狀況時,就如本書作者所說,這就是我們該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的工作有多深刻地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並進而透過釐清創傷接觸反應,由內而外開始改變,一步一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創傷照管方式。

例如我非常喜愛料理,每天三餐做出不同的營養餐食,然後與家人一起坐下來邊吃邊聊,實在是我最好的治療。我也有同事是綠手指,輕輕鬆鬆就可以布置滿園的花草,還把辦公室打理得欣欣向榮。另外也有朋友每天專注於運動,不僅在臉書上互相監督打氣,完成每天的運動目標,並分享健康生活的結果。當然,我們已經開始在臺大社工系辦理運動小團體,一起做瑜伽、有氧。一起笑鬧不再是教師們「忙裡偷閒」的娛樂,讓自己更健康也更快樂是我們的正事和大事!

這本書提醒我們,過往我們常常習慣於專業的同溫層,互相加強彼此的「使命感」。好像案主和家庭的幸福、社會國家的興亡,都是專業工作者的責任。走筆至此,想到目前在前線為抵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而努力的世界各地醫護、檢疫、交通人員,承受著龐大的壓力。但再進一步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一起為自己及社會的健康而努力,專業助人者如果能感受到我們同在一起,大家的正向能量都互相加持,或許更能夠專心保持自己的平安與健康,並以此基礎來工作。

也許我們要改變習慣,放掉時常掛在嘴邊的「個案的需求」「社會責任」或「專業的使命感」等詞彙,改而多多使用「熱情」「活力」或「休息」等能反映我自己當下此刻狀態的字詞,來跟自己以及工作的伙伴們對話,並用我們照顧他人同等的力氣來好好照顧自己。

試試看作者所建議的,透過每天一點固定時間來自我反省、建立我們享受的關係、並採取行動計畫,目標是要對齊自己的本心,莫忘初衷。

祝福大家喜愛自己所選擇的工作,也更能平衡、平安、平靜地度過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自序

在峭壁上經歷覺醒

我先生的繼父問我:「妳確定幫助受創傷者的工作沒影響到妳自己嗎?」

當時我們一家人正在加勒比海拜訪親戚,所有人登上一座小島的峭壁頂峰,安靜地站在一塊兒,一邊遠眺海洋,一邊讚嘆眼前的風景。那真是一幅優美的景緻,放眼所及之處都是藍綠色的海水、廣闊無雲的天空,而且空氣令人心曠神怡。當我們走近峭壁的邊緣時,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裡真是美得不可思議。」但馬上又接著想到,「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這裡跳崖自殺。」

我以為大夥兒都和我有相同的想法,於是大聲說出了自己的疑問。我老公的繼父緩緩轉向我,十分誠懇地問我:「妳確定幫助受創傷者的工作沒影響到妳自己嗎?」我甚至都還沒告訴他,除了好奇有多少人曾在這裡自殺,我還想了一長串問題:救援的直升機要停在哪裡?最近的一級創傷中心在哪?我們有辦法從這座小島把病患轉送到醫院嗎?這需要花多久時間?整個加勒比海只有一間創傷中心嗎?就在那時我才終於醒悟,我的工作確實影響到自己了。我一向自認是個有自覺的人,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明白,我的工作多深刻地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那年是一九九七年,我已自願花費十年以上投身助人工作,希望能改變社會。我在工作中密切接觸曾瀕臨或親身經歷重大創傷的人,他們曾流離失所、童年受虐、遭到家暴、有藥物濫用問題、遭遇群體事故和自然災害等。在職涯發展的道路上,我的職責日漸增加,也經歷不少改變。我曾擔任急診室的社工師、社區組織者、移民與難民權利倡議者和教育者。我不只出任第一線救援者,也擔任過管理職。更輪過日班、夜班,甚至是大夜班等各時段的工作。我不僅為所在的當地社區服務,也曾在美國其他地區,甚至是在海外服務。

漸漸地,越來越多親朋好友,甚至是我的服務對象勸我「放假休息一下」「想想其他事情」,或者「別把一切看得那麼嚴肅」。但我聽不進去。我熱衷於工作的程度,也許到了選擇性盲目的地步。我覺得自己正在為畢生志業開疆拓土,其他人只是不了解我為何努力。我很肯定這份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使命與天職。我不但驕傲,而且自以為是地相信自己完全沒問題。

在加勒比海小島的峭壁上,我突然清楚意識到,工作已深刻影響我的生活並造成傷害。在接下來數天、乃至數週的時間,我開始慢慢釐清工作如何影響我看待事情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站在峭壁頂峰時,都會想有多少人曾在那裡跳崖自殺;也不是所有人在看見處處都有人使用塑膠咖啡杯蓋時就會想哭;更不是人人都會替約會對象做身家調查,甚至在收到婚禮請帖時,首當其衝的反應是感到遺憾。

多年來,我聽過不少關於虐待、死亡、意外悲劇和令人不快的故事;看遍犯罪現場、失蹤兒童和驅逐出境者的照片;拜訪那些我嘗試幫助者的住家。換言之,我必須見證他人的痛苦。而我終於明白,他人的創傷經歷,也從根本上改變了我,滲透了我的生命。我吸收、累積這些創傷,直到它們也成了我的一部分,並顛覆我面對世界的態度。我終於知道,儘管懷著滿腔熱情、堅定不移地投入這份工作,但我內心缺乏了某些資源。點火不難,但是要讓火長時間維持熱度,就需要添加煤炭,而我就像是缺少了煤炭一樣。我長時間投注其中,但缺乏在情緒、認知、心靈和生理上統整這些經歷的能力。

拼回已然支離破碎的生活

經常見證他人的痛苦,沒有讓我更貼近這些心碎的人,反而讓我開始築起城牆,把他們阻隔在外。就我自己的情況來說,我變得越來越自大。我沒辦法謙遜,但若不能謙虛待人,就無法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創傷因應機制。我非但沒認清自己的痛苦無助,其實源自我無力控制的事情,反而遷怒到一切可能的外在因素:尖酸刻薄地批判社會體系、變得比以往更自以為是且固執己見、無法包容他人的觀點。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壞脾氣可能是為了抵禦情緒衝擊而架起的防護罩;完全沒發現自己正在逃避痛苦,更沒察覺自己正暗自害怕:若喪失一直以來抱持的信念,不再相信「只要做正確的事,就能將這世界撥亂反正」,生活將就此分崩離析。

在我絲毫未覺的情況下,我致力開拓的志業已走向一片雜亂無章的荒野。我精疲力竭,無論是情緒還是生理上,都不再有力量堅守工作崗位。

我大可忽視在峭壁上領悟的一切。在我這一行,長期以來,許多人都相信只要夠堅強、夠冷靜,而且專心致志在自己的目標上,就能堅持下去。打落牙齒和血吞就好,只有弱者才需要自我照顧。我深刻內化了這樣的想法,但在發現用這樣的態度面對他人的創傷經歷,已深刻傷害我的生活後,就沒辦法再用老方法面對我的工作。

(節錄)

試閱

創傷接觸反應的十六種警訊

在閱讀以下十六種創傷接觸反應的徵兆時,可以記錄一下你自身的感受。

我發現,有些人認為分析自己的創傷接觸反應並不舒服。我最近出席一場子宮頸癌的全國研討會,當我們在檢視創傷接觸反應時,有位與會者湊到她同事耳邊說:「這完全是我另一半會說的話,他們該不會認識吧?」她的同事回答:「那她肯定交友廣闊,因為我家那位跟她說的也如出一轍!」有些人覺得我是不是打算控制他們;也有些人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還有些人覺得我所說的一切讓他們無力招架。

提醒各位,無論以下警訊是否出現在你身上,都不須太過擔心。有創傷接觸反應是十分正常的,這表示你的內心仍然對外在世界有反應,這是十分值得感恩的一件事。儘管了解自己所有情緒可能不太好受,但沒有任何感受反而更糟糕。就算我們不相信自己有創傷接觸反應,也可以從中學習要如何關懷、理解有這些反應的人。我們可以為自己有勇氣誠實檢視自身行為感到驕傲。因為這表示,我們已經踏出有效實踐創傷照管的第一步。

慢性疲勞/身體疼痛

努力工作一整天後的疲倦,與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疲憊不堪是兩回事。我們或多或少有辛勤工作後,感到十分疲勞的經驗。這種感覺會促使我們鑽進被窩、躺在柔軟的枕頭上,心滿意足地安然入睡,好好休息一晚。然而,創傷接觸反應造成的,卻是種累到骨子裡的倦怠,讓你全身心都感到精疲力盡。你的身體累、心也累、靈魂更累,總之就是整個人累到不行,甚至想不起來上次不覺得疲勞是什麼時候。

如果你手邊堆滿許多需要迫切完成的工作,就很可能會有這種精疲力竭的感覺。不過就算很清楚自己什麼做得到、什麼做不到,疲倦仍可能找上門。

 
你可能也會喜歡
轉大人的辛苦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