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哲學思辨與邏輯應用
 
作者: 吳作樂 
書城編號: 18387484

原價: HK$100.00
現售: HK$95 節省: HK$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7 天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09
頁數: 224
ISBN: 9789865222307

商品簡介
1. 哲學思辯的核心就是使人勇於質疑、正確使用邏輯、統計
2. 應用哲學思辯在自我、家庭、宗教、社會、科學、教育等
3. 了解哲學思辯使西方文化由獨裁走向民主

本書目的
1. 了解哲學思辯及其重要性,就是「勇於質疑」、「正確使用邏輯工具」,進而打造理性民主的社會。
2. 指出台灣各個面向問題,教育面為什麼難以使人學到邏輯,社會為什麼邏輯性不夠。
3. 了解西方哲學思辯的起源。
4. 思考中式哲學可能的問題,是否不利於哲學思辯。
5. 建議教育部應該好好正視考試制度的影響,及台灣邏輯教育不足的問題,不應該用數學「間接」培養邏輯,而是要用哲學思辨課程「直接」學習邏輯。
6. 希望本書能成為普羅大眾的基礎哲學思辯書籍。

作者

吳作樂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學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理統計博士

經歷
長榮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數位內容創作學程主任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國際宇宙航行學院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stronautics) 院士
宏遠育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研院電通所副所長
美國Bell core公司信號處理部研發經理(District Manager)
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 衛星通訊部門研究員

吳秉翰

學歷 輔仁大學應用數學學士

目錄

前言

第1章 認識哲學思辨
1-1 什麼是哲學思辨?與科學、歷史有何關係? 
1-2 哲學思辨與民主的關係 
1-3 台灣學習哲學思辨常見的問題 
1-4 如何培養哲學思辨? 
1-5 邏輯的分類 
1-6 禮貌是理性嗎?詭辯是哲學思辨嗎? 
1-7 各行各業應該具備的數學與邏輯能力 
1-8 生活上如何應用邏輯、哲學思辨來討論問題? 

第2章 自我探索篇
2-1 人與動物的差別在哪?為了什麼活著? 
2-2 快樂是什麼?探索知識是被動學習,還是主動思考? 
2-3 理性與感性矛盾嗎?數學與藝術有關係嗎? 
2-4 你認識自己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2-5 何謂存在? 

第3章 家庭與社會篇
3-1 我們的文化有培養誠實嗎? 
3-2 誠實會推動民主嗎? 
3-3 如何培養誠實? 
3-4 不要計較那麼多,對嗎?愛打小報告,對嗎? 
3-5 有吵有糖吃與不邀功,哪個好?  
3-6 一直讀書就會成績好,付出就要有收穫,對嗎? 
3-7 打人就是不對的嗎? 
3-8 該不該廢死、真的可教化嗎? 
3-9 眼見未必為憑,做人處事應該多個角度觀察 
3-10 台灣文化尊重小孩嗎? 
3-11 省小錢,就可存大錢嗎?還是會因小失大? 
3-12 前人的經驗比較好嗎?為什麼總是說一套、做一套? 
3-13 情理法作為討論事情的順序對嗎? 

第4章 教育篇
4-1 過度的考試制度及家長重視成績會發生什麼事?(一)─能快樂學習嗎?
4-2 過度的考試制度及家長重視成績會發生什麼事?(二)─有創意的創業人士未必是班上名列前茅的人 
4-3 勤能補拙是沒有效率的事情?! 
4-4 能力分班好,還是常態分班好?鑑別率有存在的必要嗎? 
4-5 台灣人為什麼不習慣冒險、嘗試錯誤? 
4-6 每個人都該念大學嗎?(一)─念不念大學所得差多少? 
4-7 每個人都該念大學嗎?(二)─該如何規劃人生? 
4-8 數學是什麼?有何作用? 
4-9 台灣數學教育往哪走?如何修正?(一) 
4-10 台灣數學教育往哪走?如何修正?(二) 
4-11 數學不好源自考試制度? 

第5章 道德與宗教篇
5-1 人類為什麼需要宗教?相信宗教就是軟弱的行為嗎? 
5-2 神到底存不存在? 
5-3 理性科學與宗教神學有衝突嗎? 
5-4 什麼是平等?齊頭式平等正確嗎?茹素就是慈悲嗎? 
5-5 巴斯卡對於信奉上帝的看法?該不該買保險? 

第6章 歷史、經濟與政治篇
6-1 民主是什麼?台灣的民主還能往哪個方向進步? 
6-2 民主、人權要在合法範圍內爭取嗎?抗議者是暴民嗎? 
6-3 民主與民粹的差異? 
6-4 認識左派、右派、中間派與騎牆派的差異 
6-5 認識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6-6 烏托邦有可能存在嗎?為何有人反烏托邦? 
6-7 為什麼許多國家反對共產主義? 
6-8 經濟好就會民主化嗎?還是民主好經濟就會好? 
6-9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可能嗎?  
6-10 今朝有酒今朝醉,顧今天不顧明天,好嗎?(一)─了解活著的意義 
6-11 今朝有酒今朝醉,顧今天不顧明天,好嗎?(二)─不要避談生死 
6-12 每個人都應該強制投票嗎? 
6-13 民調重要嗎?如何做出一分可信的民調?(一) 
6-14 民調重要嗎?如何做出一分可信的民調?(二) 
6-15 民調重要嗎?如何做出一分可信的民調?(三) 
6-16 為什麼要禁止假新聞?不是有言論自由嗎? 
6-17 空汙原兇是火力發電嗎?該將火電轉核電嗎? 
6-18 電影只是一種休閒娛樂嗎?其可以認識歷史、培養民主等素養嗎? 
6-19 可以追究歷史錯誤嗎?過去就讓它過去不行嗎?什麼是轉型正義? 
6-20 歷史事件可以「功過相抵」嗎? 
6-21 希臘經濟泡沫化的原因,台灣要做為借鏡 
6-22 全民所得應該看GDP嗎? 154
6-23 槍枝該不該合法化?(一) 
6-24 槍枝該不該合法化?(二) 
6-25 房屋該符合居住正義,還是自由經濟市場? 
6-26 提高總產值,只能低產值、高工時嗎? 
6-27 兔子不會思考獅子吃飽沒,那下位者應該替上位者著想嗎?
6-28 AI的高度發展後,無條件基本收入作為配套可行嗎? 

第7章 哲學思辨使西方文化由獨裁走向民主
7-1 認識歷史(一) 
7-2 認識歷史(二) 
7-3 民主化的因素 
7-4 基督教與歐洲民主化的關係 
7-5 民主與各宗教的關係 
7-6 民主、基督教、資本主義的關係 
7-7 奉獻精神,或許不該有連任制度 
7-8 台灣如何民主 

第8章 附錄與哲學思辨課題
8-1 哲學思辨生活上有哪些邏輯類型問題? 
8-2 演繹邏輯(一) 
8-3 演繹邏輯(二) 
8-4 演繹邏輯(三) 
8-5 認識哲學家的名言,並學習自我哲學思辨 
8-6 本書提及之哲學家、科學家、數學家、社會名人

序/導讀

哲學思辨的重要性

哲學思辨是一門在西方很重要的課程,如:法國、德國、奧地利等,而台灣並不存在此課程,或許是認為可由其他課程「間接」培養。哲學思辨是西方歷史演變的重要內容,使人「勇於質疑」、「正確使用邏輯工具」,進而打造理性民主的社會。

傳統的教育目標是降低文盲比率,時至今日,識字率近乎普及全民。作者認為下一步的教育目標應是培養人(學生)有理性、會自主思考、不盲從,打造一個理性的社會。但多年教育至今,社會上不管文科、理科,人仍用主觀與修辭學溝通,造成許多紛爭及錯誤決定,導致社會的邏輯性、理性、民主素養依舊低落,並產生諸多錯誤政策。

台灣哲學思辨的問題

教育哪裡出問題?為什麼難以讓人有效學習到邏輯性?作者在寫完一系列的數學、統計、邏輯、教育的相關書籍後,赫然發現僅靠少數科目就想提升理性與邏輯涵養、乃至民主素養,相當困難。其困難主因來自考試制度與教育部、文化。台灣因教育部設計的考試制度使人不想學(或理解、練習)數學,並且使人忘記(或不知道)數學的中心思想是使人建立邏輯性、孕育主動思考的能力、質疑事物的正確性等。台灣的教育將數學工具化,而不懂數學還能培養其他重要素質。

目前數學內容設計有致命性問題,將統計與邏輯放在數學課之中,讓人一概而論的放棄統計與邏輯,並且對數學的態度及教學方法有問題,導致培養邏輯的觀念太狹隘,認為邏輯性僅能由理科培養,甚至有人更是縮小範圍,僅認為利用數學就能培養邏輯,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

學生的時間有限,不應該學習過多不必要的科目,要知道科目越多,學生壓力越大及越難專注在重要的科目,此部分可以參考芬蘭的基礎教育「注重語言與數學」,打好基礎,而非駁雜不精。

多數數學老師認為多練習數學題目,學更多的數學,就會更邏輯、主動思考等。實際上台灣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如:勤能補拙、有備無患、念書百遍後其義自現的概念,這些都是落伍的想法。台灣的教育已有60年以上,目前大多數人依舊不邏輯,不敢發問,已證明這些方法相當失敗。所以我們應該參考西方的方法,直接用哲學思辨的課程,培養質疑與邏輯性。

西方哲學思辨的起源

作者再次觀察西方文化、歷史,發現西方的理性思維不僅僅是從數學、科學中學習,還有著諸多面向,如:宗教、哲學、哲學思辨、家庭環境、教育、社會、統計、機率等。最終引導西方成為理性民主的國家。

西方如何培養邏輯性?從歷史上來看,西方的理性思維源自於哲學家,哲學家使用數學、邏輯描述抽象的自然世界,而後哲學家繼續分化為數學家、物理學家等,也影響著社會制度,同時宗教也扮演著理性文化的推手,而後到文藝復興及啟蒙時期,西方理性文化更是推動著民主概念。

西方文化及宗教因哲學思辨被重新審視是否有矛盾、錯誤,再去蕪存菁。建議台灣的文化也應該重新審視,否則會因既有的矛盾點而產生爭執,如:「敬鬼神遠之」與「有拜有保佑」、「民主」與「君臣、父子、夫婦的階級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與「行行出狀元」,不幸的是台灣文化存在太多矛盾的情況。

中式哲學的問題

哲學與哲學思辨不盡相同,但也高度相似。作者並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重新認識「哲學」一詞,哲學在西方的隱涵意義是禁得起邏輯推論、客觀驗證。「中國式哲學」已將哲學當成是一種混沌模糊型態、不可解釋的理論,是令人難以捉摸的事物,如:中國的經典哲學書籍-道德經,開篇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四書五經多以文言文書寫,此類書籍令一般人感覺到語意不明。並讓大多數人認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又再次需要念書百遍後其義自現(土法煉鋼),期待可能出現的「頓悟」,把學習知識的方法狹隘成只有這樣一條的路徑,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在哲學上還是在學習上,期待頓悟都是浪費時間之事。教育部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哲學思辨」,而不是陷入既定文化的窠臼,要跳脫模糊不明的文化素質,才能真正的學會理性、邏輯、科學等西方文化的優點,要知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不可行的方法。

西方早期的哲學家是要讓人知道世界真實的樣貌,他們都具備質疑的精神,並能善用數學與邏輯等工具。我們或許不是哲學家,但應該與哲學家有著一樣的思考模式:「對每一個事物有質疑的想法,直到用邏輯等工具證實無誤」,而此內容就是哲學思辨。台灣缺乏哲學思辨的課程,我們應該思考每一個的內容,是否有邏輯問題、不夠客觀的問題等,使其在各個面向可以有一致性、正確性,而不是讓人有矛盾感,最終進而排斥,以及造就出大多靠直覺、情感作事的社會,這將會阻礙社會進步。

我們都一定聽過笛卡兒(Ren建議台灣也應該設置哲學思辨一門科目,以認識邏輯的內容,並討論台灣每一件事物,是否存在著問題。

建議

教育部應該好好正視考試制度的影響,以及台灣邏輯教育不足的問題,不應該用數學「間接」培養邏輯,而是要用哲學思辨課程「直接」學習邏輯,並培養出「勇於質疑」的素質。以及學生應該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習,而非駁雜不精的學習太多科目,應該好好學習重要的哲學思辨,以培養出邏輯、理性、勇於質疑的人,最終打造出民主的社會。

吳作樂 作者作品表

圖解哲學思辨與邏輯應用

你沒看過的數學

互動及視覺微積分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