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的中草藥筆記(上卷)
 
作者: 謝宇, 裴華 
書城編號: 18673535

原價: HK$150.00
現售: HK$142.5 節省: HK$7.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大都會文化
出版日期: 2020/11
頁數: 272
ISBN: 9789869951920

商品簡介

明代中醫學家李時珍行醫多年,診治過大小病症,發覺當代醫書中所沿用記載的藥草功效與藥方多有錯漏,便與徒弟龐憲一同總結多年用藥與行醫經驗,歷經三十餘年,撰寫出流傳後世的中草藥經典——《本草綱目》。
李爺爺因年老氣虛引起便秘不適?黃芪加陳皮、大麻子、白密,就可以解決你的難言之隱。


有咳嗽喉痛的傷寒感冒前兆?早晚一帖甘草湯,簡單擊退感冒。


人參可以治百病?不不不,這裡頭大有學問……。
跟著小徒弟龐憲一起與李時珍學習最實用的中草藥知識!


認識大自然中的實用藥草,學會望聞問切病理辯症,了解藥方的作用與搭配。
從草藥辨認、藥帖搭配到行醫辯證,用故事帶你認識傳承五百年的中醫學經典——《本草綱目》


 






目錄

前言

人物介紹

單位換算表

甘草——調和百藥的甘甜之草

黃芪——通暢氣血的補藥之長

人參——百草之王

沙參——專補肺氣之藥

薺苨——利肺解毒的良品

桔梗——下氣補勞除邪辟

黃精——延年不饑的救窮草

知母——益氣補不足的羊鬍子草

肉蓯蓉——補而不峻的黑司命

列當——補腎助陽的草蓯蓉

鎖陽——補腎陽、益精血的地毛球

天麻——定驚息風的鎮靜藥

術——健脾益氣的蒼術、白術

狗脊——補而能走的金毛獅子

貫眾——專調婦人血氣的鳳尾

巴戟天——治虛羸,補五勞的雞眼藤

遠志——益智強志的小雞腿

淫羊藿——益精氣,強筋骨的仙靈脾

仙茅——清安五臟的補益藥

玄參——滋陰降火的涼血藥

地榆——專除下焦之熱的山棗子

丹參——活血通經的人心藥

紫參——活血理氣的肝臟血分藥

紫草——透疹解毒的染色草

白頭翁——利咽解熱的老頭兒

白及——生肌治瘡的神奇草

三七——和營止血的金不換

黃連——清熱解毒的苦口良藥

胡黃連——「烤糊」的「細木棍」

黃芩——清熱寧神「瀉心湯」

秦艽——祛濕止痛退熱的多效藥

柴胡——抵禦風寒之藥

前胡——清熱化痰之良藥

防風——妙治眼疾之神藥

獨活——治療風濕痹痛的良藥

羌活——解表散寒的草本植物門

土當歸——除風和血的大獨活

升麻——清熱解毒的良藥

苦參——清熱利尿的苦藥

白鮮——「白鮮皮散」之君藥

延胡索——可配童子尿的活血止痛藥

貝母——止咳潤肺的「蓮子」

山慈姑——除蟲藥方之君藥

石蒜——「美若天仙」之藥

水仙——有毒的「少女之花」

白茅——清熱利尿的良藥

龍膽——開藍色花的肝膽之「根」

細辛——牙疼的剋星

杜衡——膈氣之藥

及己——祛風止痛的外傷之藥

徐長卿——活血解毒之藥

白微——清熱涼血白薇湯

白前——止咳化痰的主肺草藥

釵子股——嶺南特有的祛風利濕藥

朱砂根——解毒消腫之要藥

紫金牛——朱砂根的孿生兄弟

拳參——外表醜陋的良藥

鐵線草——藥效奇特的驅蟲藥

金絲草——小兒疳積特效藥

當歸——活血、補血的常用藥

蛇床子——除濕散寒的藥丸子

槁本——外寒風熱之秘藥

蜘蛛香—順止瀉的好幫手

白芷——祛風止痛之妙藥

芍藥——養血調經的白芍

牡丹——活血化瘀之寶藥

木香——消食的「木柴」

山柰——治寒中諸症的仙藥

杜若——止痛之靈藥

山薑——祛風疏經之「薑」

高良薑——健脾、止痛之好藥

豆蔻——行氣溫中的中藥茶

白豆蔻——化濕氣的特效藥

砂仁——行氣寬中的多效能手

益智——主泄瀉的益智仁

蓽茇——止痛行氣的蓽茇散

肉豆蔻——消食行氣的「核桃」

補骨脂——補腎壯陽的小球球

薑黃——舒經通絡之君藥

郁金——涼血、活血的塗抹之王

荊三棱——閉經通絡之寶

莎草——解肝鬱的「小白薯」

瑞香——消炎去瘀的睡香

茉莉——開解諸鬱的清目之花

鬱金香——化濕辟穢的小黃花

排草香——化痰止咳的散香藥門

迷迭香——鎮定安神的香草

艾納香——祛風除濕之祛毒藥

藿香——醒脾和中的截霍奇藥門

澤蘭——活血調經的利經草

馬蘭——消腫止痢的清熱草

香薷——辛散通溫的「柴火棍」

爵床——筋骨疼痛之緩藥

荊芥——解表散寒的除熱草

薄荷——疏風散熱的清火茶

積雪草——利濕消腫的解毒草






序/導讀

前言
中醫學是一門探究病因、研究病理以及治療疾病的學科。中醫學最早的應用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中醫學理論已初步形成。我們的祖先在外出尋找食物和狩獵時,食用或不經意間接觸了許多動物、植物。這些動物、植物有些會致人死亡或令人身體虛弱,祖先們經過長期的積累,學會了辨別、選擇無毒的動物、植物。
中醫學將人的身體看作是以形、氣、神為統一的整體,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通過四診法,即望、聞、問、切來診斷人體的疾病。人體內五臟六腑、氣血、關節經絡、津液的變化,邪正消長都會引發不同的問題,而治療人體疾病,則可使用食療、推拿、拔罐、中藥、針灸、按摩、氣功等方法。中醫預防與治療疾病,則主要採用天然的植物、動物、礦物藥材。這些流傳至今的疾病理論、治療手段、草藥用法,融匯了中華傳統的儒、佛、道文化,散佈於各族人民生活的土地上,不但是中華民族歷代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從未斷絕地挽救著無數人的生命,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需要子孫後代守護與繼承。
第一部中醫學專著《黃帝內經》的誕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代醫家學者開拓實踐、潛心著述,使得中醫學理論與實踐知識得到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不僅是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更心繫後世,用畢生精力撰寫了醫藥巨著——《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一書,集歷代前人藥學成就之大成,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更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了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被譽為「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如何讓這誕生於十六世紀的醫藥典籍,能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進入更多人的視野,被更大範圍地應用,發揮其價值,極其值得思考。此時,經過精心籌畫和認真撰寫的,以《本草綱目》為藍本的《跟著李時珍學認藥》系列叢書便應運而生。
本叢書所選的草藥均為《本草綱目》草部中所記載的藥物,書中主要的角色則借用了《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與其弟子龐憲的身份。參考眾多歷史記載與時人筆記語錄,書中的李時珍既是一位慈悲為懷、一心向醫、不畏艱難的濟世仁醫,同時又是一位謹慎細緻、慈愛體貼的慈父孝子,也是一位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良師益友;而小徒弟龐憲則是一個乖巧有禮、聰明伶俐、潛心醫道,又有些粗心、莽撞、不拘小節的機靈小不點。
整套書以李時珍與徒弟龐憲對話的形式為主,生動再現了師徒倆采藥、認藥、製藥、看診、療病等過程。在師徒倆的日常生活中,穿插以《本草綱目》等經典醫籍中列舉的真實病例為原型而塑造的各色人物,描繪生動的故事,在故事中融匯草藥的形態特徵、生長境況、辨認方法、製作方式、用法用量等知識,藥方可從《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本草經注》、《本草綱目》等醫藥典籍中找到來源。每一味草藥講述一個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散發著芬芳的藥香。
二○一八年是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誕辰五百周年,在這歡慶時刻即將到來之際,為了傳承中醫藥學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也為了更好地繼承李時珍以畢生精力為當世及後人造福的不朽財富,我們精心撰寫了這套書,期望可以為中醫藥學的重放光芒,為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貢獻微薄之力。
我們在撰寫的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醫藥典籍,並聘請中醫藥界資深的專業人士作為顧問,為全書把關。但疏漏不妥之處仍在所難免,我們也期望得到廣大讀者的指正,更期望與讀者進行中醫學知識上的探討。
《李時珍的中草藥筆記》編輯團隊


於北京
團隊成員 (按姓氏筆劃排序)


于亞南、馬 華、馬丹丹、仇笑文、王 丹、王 俊、王 策


王小丹、王憶萍、王麗梅、王建民、王郁松、鄧西安、鄧麗麗


馮 倩、盧 月、盧維晨、白峻偉、任智標、劉 凱、劉 祥


劉衛華、劉士勳、劉雲生、劉偉翰、劉金玲、呂鳳濤、呂秀芳


孫 玉、孫瑗琨、齊 菲、余海文、冷豔燕、吳 晉、宋 偉


張 坤、張 榮、張 琳、張廣偉、張月丹、張漢宜、張新利


李 妍、李 惠、李 翔、李小儒、李興華、李建軍、李桂方


李斯瑤、杜 宇、楊冬華、蘆 軍、蘇曉廷、連亞坤、鄒 江


鄒智峰、單偉超、周重建、林 恒、姜燕妮、戰偉超、段其民


趙白宇、趙梅紅、趙博宇、徐 娜、徐莎莎、耿赫兵、高 穩


高洪波、高楠楠、商 寧、矯清楠、龔晶于、董 萍、蔣紅濤


蔣思琪、竇博文、路 臻、廖秀軍、翟文慧、譚 娟、衡仕美


戴 軍、戴 峰、戴麗娜、戴曉波、鞠玲霞、魏麗軍、魏獻波





謝宇 作者作品表

迴歸分析

中國民生發展報告 2013(簡體書)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