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人
 
作者: 羅伯特‧強森 
系列: PsychoAlchemy
書城編號: 18850968

原價: HK$133.00
現售: HK$126.35 節省: HK$6.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20/12/15
頁數: 224
重量: 286 grams
ISBN: 9789863572008

商品簡介
‧教人辨明「愛」與「戀愛」的不同,活出真正幸福的親密關係。
‧以榮格觀點切入戀愛,從戀愛洞見靈魂,明白愛的真諦,追尋生命的完滿。
‧以神話解析愛情,浪漫詩意,引人入勝。

「你們喝下去的不只是愛,而是愛與死亡的綜合。」
但他摟著她,內心情慾高漲,說:「啊,那麼,就讓死亡來吧!」

我們都活得不完整,卻都有追尋完滿的渴求,戀愛讓人狂喜,正因為相戀的瞬間彷彿找回自己喪失的部分,令人感受生命將要圓滿。但作者強森指出,這是錯覺。

戀愛中的我們,事實上是將心底空缺的自我理想投射到戀人身上,將戀人錯認為救贖自己的男神/女神。加諸伴侶不合理的期待,幻滅便成了必然,天長地久的美夢成了決裂的悲劇,甚至誤了現實人生。

「或許,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無意識心態,亦即我們對親密關係,以及對另一個人所強求的期望與要求……」強森提醒:戀愛與真正的愛,是兩種不同的心理能量系統,但我們誤以為戀愛就是愛,且將戀愛視為親密關係的基石,這已是集體心靈的巨大傷口。因此,亟需找到引領我們通往真正的親密與完滿的出路。這正是本書的目的──以榮格心理學的觀點為基礎,透過解析淒美的愛情悲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一步步追溯當代西方戀愛觀念的源頭,一探「戀愛」這個心理現象的虛虛實實,及其之於生命、超乎想像的深層意涵。浪漫的神話,詩意而淺顯的行文,本書不只帶人欣賞戀愛的美麗,更感受心靈深處的澎拜,釋懷曾有的愛情失落,看見真愛與圓滿的可能。

愛,不是一種作為,而是一種存有狀態──是對另一個生命的一種理解接納、一種結合,是對她或他的一種認同,透過我這個人自內心湧出,無關於任何意圖。
──羅伯特.強森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宜就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作者

羅伯特.強森  Robert A. Johnson(1921-2018)

美國榮格分析師、作家。生於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畢業於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與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童年起便經歷神祕經驗,引導他先後求教印度籍精神導師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與日本禪師鈴木大拙。1947年接受榮格分析師弗里茨.肯克爾(Fritz Künkel)的分析治療,而後前往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進修,榮格的太太艾瑪‧榮格(Emma Jung)是他的主要分析師,在肯特爾(Künkel)、托尼.薩斯曼(Tony Sussman)的協助下完成分析師訓練。

五○年代初與海倫.盧克(Helen Luke)在洛杉磯建立分析機構。六○年代初期結束執業,至密西根州聖格雷戈里修道院的三河修道院(St. Gregory's Abbey, Three Rivers)待了四年,1967年返回加州重啟心理治療的舊業。曾於聖地牙哥的聖伯多祿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講課,並與身兼美國聖公會牧師與榮格分析師約翰.桑福德(John A. Sanford)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強森著迷於神話,擅長以神話故事演繹人類心靈,他尤其喜歡十二世紀的神話,認為那是西方現代心靈的源頭。1974年一場於聖伯多祿教堂以十二世紀的解析男性心理的演講,被謄錄、編輯成《他:理解男性的心理學》(He: Understanding Masculine Psychology)一書出版,開啟了強森百萬暢銷書作者的生涯,他陸續出版了《她:理解女性的心理學》(She: Understanding Feminine Psychology)、《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We: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與內在對話:夢‧積極想像‧自我轉化》(Inner Work: Using Dreams and Active Imagin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擁抱自身陰影:理解心靈的黑暗面》(Owning Your Own Shadow: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Psyche)等十餘冊書。而他的傳記性作品《平衡天堂與人間:關於幻境、夢境與現實的回憶錄》(Balancing Heaven and Earth: A Memoir of Visions, Dreams, and Realizations)則揭露他迷人而神祕的個人生活,讓人看見他從11歲瀕死經驗起的畢生靈性旅程,如何醞釀他強大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譯者簡介
鄧伯宸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譯有《影子大地》、《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哭泣的橄欖樹》(立緒)、《一日浮生: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寫,在燦爛的春天》、《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心靈工坊)等作品。

目錄

關於神話的來源與翻譯
寫給女性讀者
前言;鼓起勇氣,誠實審視戀愛
神話裡的戀愛與心靈

Ⅰ‧崔斯坦的誕生及成長
[故事情節]
1.布朗瑟芙勒
2.悲傷的孩子
3.意識之島,神的大海
4.劍與琴

Ⅱ‧情酒的征服
[故事情節]
5.酒
6.藥酒
7.金髮伊索德
8.情藥的歷史
9.連騙帶搶

Ⅲ‧崔斯坦與伊索德魔幻花園幽會
[故事情節]
10.內在世界的王后
11.松樹下的騙局
12.默羅伊的第四年

Ⅳ‧玉手伊索德出現,以及愛與死的結合
[故事情節]
13.謎與矛盾
14.塵世伊索德
15.痛苦與死亡
16.伊索德——瑪雅:幻象之舞

結論
17.白野牛女神
18.聖母鐘之夢
19.人類的愛

序/導讀

【導讀】
神話裡的戀愛與心靈

各位貴賓,你們若要聽愛與死的動人故事,就來聽崔斯坦與王后伊索德吧;聽他們的歡喜,但也聽他們的悲傷,聽他們的相愛相惜,但最後,他們為愛共赴黃泉,她依偎著他,他依偎著她。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動人故事,如此這般開始。但見中世紀的吟遊詩人邊彈邊唱,招呼著老爺與夫人、騎士與平民,來來來,來聽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一個冒險與愛情的故事。於是,人們聚了上來,或在城堡大堂,或在莊園大廳,圍著柴火,一同重溫騎士崔斯坦與他的至愛王后伊索德的「動人故事」。
  
這故事是史上偉大的神話之一,其莊嚴與力量媲美吉爾珈美什(Gilgamesh)、貝奧伍夫(Beowulf)、或冰島傳奇(Icelandic sagas)。這樣的神話都有一個特徵,散發一種難以思議的力量,令人激動,令人振奮,將人拉出卑微的自我,提升至一個神奇、崇高、至情至性的境界。但神話並不止於此,懂得聽的人還能從中聽出某些心理學的信息,了解心靈的深度。
 
多年前,一位文法學校老師問班上的同學:「神話是什麼?」一個我和他父母都熟識的孩子舉起手,回答道:「神話就是內裡真實、外面不真實的某種東西。」老師不懂,但比起大人來,小孩子的心理學智慧往往更多些。其實,神話是真實的:就實質面來說雖然不真實,但卻精確表達了心理狀態,心靈的內在情況。
  
神話如夢。夢是無意識心智的信使。透過夢,無意識將其內涵及關切傳達給意識心智。一個人懂得了夢的象徵預言,就會懂得解讀無意識層內部的活動,甚至發現該如何因應。榮格明白告訴我們,神話也是無意識的象徵表達。但話說回來,夢表達的是一個人的心理動態,神話表達的則是一個社會、文化或種族集體意識的動態。
  
神話是整個民族在某一歷史點的集體「夢境」,彷彿是一整個民族一同作夢,這個「夢」,亦即神話,透過詩、歌及故事噴湧而出。但神話不止活在文學與想像中,很快地,也進入文化的行為及心態──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神話是西方心靈的深層表現,傳達了許多「我們為何而活」的信息,提供了一幅全景,呈現過去數千年在西方人無意識中運作的心理力量。最重要的是,這則神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愛情的圖像,精確到令人痛苦的程度──愛情何以會進入我們的文化,愛情是什麼,為什麼總是好事多磨。
  
從我們的神話可以得知,在西方的心靈演化中,愛情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唯有有意識地活在愛情中──亦即活在愛情所代表的巨大心理驅力中,我們才算是完整的,在意識的演化上才算是踏出了下一步。在意識的演化上,最大的問題往往也是最豐富的機會。
  
禪宗教導我們,內在的成長往往都會遇到一種「紅炭鯁喉」的經驗。在我們的成長中,往往會碰到問題,遇到障礙,深到「吞不下去,咳不出來」,正好可以形容西方的愛情經驗:有它,活不下去,無它,也活不下去──吞不下去,咳不出來!喉嚨中的這塊「火炭」提醒我們,巨大的演化潛能正呼之欲出。
  
榮格多年沉浸於多采多姿的心靈世界,熟稔其原理原則,在心靈的方寸間,他看到了一股巨大的演化力量在運作。他發現,人類的心靈一直在追求完整,追求自身的完成,要變得更為自覺。無意識心智努力想要將自身的內涵提升到意識層次,好讓自己在人格上得以整合得更自覺。每個人的心靈天生就有一股追求成長的演化衝動,想要把無意識的內涵加以整合,把整個人不聽管束的部分帶入一個完整的、一體的意識自性(conscious self)。
  
按照榮格的說法,無意識才是本源,是根本源頭,意識心智及自我人格都是從那裡衍生而來。所有我們意識的人格表現,包括價值、思想、感情、能力及心態,都源自於無意識的自然初始狀態。
  
這樣的說法,我們拿珊瑚礁的形成來做比喻就清楚了。海洋用自身的物質一點一滴製造了一個島礁,將之推升至水面,曝露於陽光下。千萬年之後,先有了表土及植物,然後出現了動物及人類,於是小島變成了一個人類生活與意識的中心。一如廣袤的海洋,集體無意識誕生了一個小島;這是一個自覺的心靈,一個自我(ego),亦即「我」──一個自己意識到的我。
  
此一小小的自我心智(ego-mind),在廣袤的無意識包圍之下,要達成一項崇高任務,一項特別使命,在這個演化過程中,其責任在於不斷地與無意識整合,直至意識心智對自性的整體性做出真正的回應。
  
人類都受制於此巨大的演化力量,無有例外。演化過程中,當集體無意識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時,任何障礙都容不下,為了推動新的理想或新的可能進入一個群體的意識心靈,會把社會搞得天翻地覆,形成社會運動,催生新的信仰,乃至推翻一個帝國。
  
若要真正了解神話或愛情,此一心靈演化的觀點十分重要。愛情於西方的出現,在這齣演化的宇宙大戲中開啟了重要的篇章。愛情是面具,背後隱藏著一系列新的可能,等待整合到意識中去。但心靈能量的巨浪,其形成卻是始於個體層次,完成這項任務,使整個美妙過程在我們自己靈魂的方寸之間瓜熟蒂落的,始終都是個體。身為個體,一切取決於我們,接受愛情這種原始的無意識能量、紛陳的慾望衝動,以及各種的可能,將之轉化成為覺察與接納。
  
所有偉大的神話都是在象徵人生的成長階段。這些劇力萬鈞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扣人心弦,深入人心,道理在此。崔斯坦與伊索德則是一幅象徵西方心靈心理發展到了轉捩點的藍圖,我們在其中看到了矛盾及幻象,也看到了潛在的發展趨勢。
  
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動人的愛與死的故事」。偶爾我們會停下來閱讀這幅藍圖中的象徵語言,學習接受這則神話中的智慧。

前言:鼓起勇氣,誠實審視戀愛

在西方心靈中,戀愛(romantic love)自成一個最大的能量體系。在西方文化中,戀愛取代了信仰,成為男人與女人尋求意義、超越、完整與狂喜的場域。
  
戀愛為西方一獨有的普遍現象。關於戀愛的種種理念及說法,我們無不耳熟能詳,因此,我們認為,戀愛是「愛」的唯一形式,是婚姻與親密關係的基礎,但是我們其實可以向東方取經,多多學習。在東方文化中,譬如印度及日本,我們發現夫妻之間鶼鰈情深,其穩定與忠誠往往令我們汗顏。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的愛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戀愛」。對於親密關係,他們所接受的並不是同樣的理想,也不像我們那樣,對另一半有著難度極高的要求與期望。
  
戀愛,不只是一種「愛」的形式,而是一整個心理狀態,其中有信任,有理想,有態度,有期望。所有這些往往互為矛盾的想法共存於我們的無意識中,支配我們的反應及行為,我們卻全然無所覺察。對於與另一個人的親密關係,我們該如何感受、該「割捨」什麼,我們自有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如此,因為戀愛並不只是愛一個人,而是「相戀」。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心理現象。兩個人一旦「相戀」,我們相信自己已經在另一個人的存在中找到了終極的生命意義。我們覺得自己終於完整了,找回了失去的部分自己。突然間,生命擁有了整體(wholeness),擁有了人類所不能及的強度,將我們提升到了一個超越尋常存在的高度。對我們來說,這一切皆是「真愛」的象徵。這一整個心理狀態,包括一個無意識的要求:我們的情人或配偶永遠會為我們帶來這種狂喜與熾烈的感受。
  
西方人一向自以為是,總以為我們的「愛」──戀愛──才是最好的,其他各種兩人之間的愛,相較之下既缺乏溫度又無足輕重。但若西方人有自知之明,就必定會承認,在愛情的處理上,我們實在不怎麼高明。
  
「戀愛」時儘管我們欣喜若狂,但多數時候卻覺得孤獨,感到疏離,常常覺得未能得到真心相愛,未能得到忠誠相待而消沉喪氣。通常我們都會責怪對方辜負了我們;或許,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無意識心態,亦即我們對親密關係,以及對另一個人所強求的期望與要求,但我們做不到。
  
這就是我們西方心靈的巨大傷口,是西方文化的大問題。卡爾‧榮格說,如果發現了一個人或一個民族的心靈傷口,也就找到了通往其意識的門戶。因為,在治療自己心靈傷口過程中,我們將會認識自己。如果我們真正用心去了解愛情,愛情也會成為一扇通往意識的門戶。西方人如果能把自己從無法自主的無意識承擔與期待中解放出來,對親密關係,乃至於對我們自己的自性,都會帶來新的理解。
  
在許多文化中,戀愛自古以來就有,在古希臘、羅馬帝國、古波斯及封建日本文學中都可以找得到。但歷史上,在所有的文化當中,戀愛為一普遍現象只見於現代西方社會,只有我們西方社會才把戀愛(romance)當成婚姻與親密關係的基礎,並視為文化理想上的「真愛」。
  
戀愛之於西方社會,濫觴於中世紀,首度出現於西方文學的就是崔斯坦與伊索德的神話,傳唱於吟遊詩人的歌詩之中,又稱為「宮廷愛情」(courtly love),典型內容是:英勇的騎士心儀一美好的女子,驚為天人,視其為至美至善的化身,是推動他追求高貴、虔誠、優雅及崇高人格的典範。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把宮廷愛情融入了性關係及婚姻,但仍然保持著中世紀的看法:對一個在我們心目中形象完美的男人或女人的心醉神迷的崇拜(ecstatic adoration)才是真正的愛情。
  
卡爾‧榮格明白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生命中突然出現某種重大的心理現象,那就表示有巨大的潛在無意識能量竄升到了意識層面。對一個文化來說也是如此。在一個民族的某一個歷史點,一種新的趨勢從集體無意識中爆發出來,一種新的理念,新的信仰,新的價值,或新的宇宙觀,如果能夠整合到意識中,那就表示是一種正面的趨勢,但在它爆發之初往往勢不可擋,甚至破壞力十足。
  
在西方歷史中,戀愛就是這種勢不可擋的心理現象之一。戀愛興起,征服了我們的集體心靈,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但以我們的社會來說,我們還沒學會如何掌握戀愛這種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戀情往往變成悲劇與決裂,而不是天長地久。但我相信,無論男人或女人,一旦了解了愛情背後的心理動態,懂得有意識地加以掌握,在親密關係上,對自己,對別人,必都能夠發現新的可能。
  
本書用崔斯坦與伊索德的神話來探討戀愛。這則神話堪稱所有偉大史詩中最動人、最淒美、最悲愴的故事,是西方文學處理愛情的第一個作品,是西方所有愛情文學的濫觴,從羅密歐與茱麗葉到坊間電影院放映的愛情故事,無不皆然。我們應用榮格心理學來詮釋神話中的象徵,從而明白其中所教導的愛情的源起、本質及意義。
  
一如帕西法爾(Parsifal)神話,崔斯坦與伊索德神話是「男人的神話」,講的是年輕的崔斯坦長成一個高貴無私的英雄,後來與王后伊索德熱戀,從而展開一段驚心動魄的人生經驗。整個故事有如一幅充滿象徵的巨畫,生動描繪一個男人陽性意識的發展,從努力奮鬥養成陽性特質(masculinity)到意識到自己的陰性面向,以及對愛與接納的處理。敘述一個男人消磨於愛情的歡樂、激情與痛苦中時,陽性心靈所承受之矛盾力量與忠誠的撕裂之苦。

然而,這則神話對女性也有極大的價值與好處,因為,崔斯坦所揭示的愛情心理動態同樣適用於男性與女性(參閱〈寫給女性讀者〉)。用心讀完這則神話,將之當成一段豐富的西方心靈之旅去加以體驗,不僅可以使女性更加了解生命中的男人,也可以更加明白那些在她自己之內運作的神祕力量。

誠實地審視戀愛,無論男女,都是一趟需要勇氣的旅程,強迫我們不僅要審視戀愛之美及其潛在的能量,同時審視我們內在無意識層面的矛盾與幻象。需要勇氣的旅程總不免要行經黑暗的幽谷,面對艱難的衝突,但若堅持下去,對意識必將獲得嶄新的認識。

PsychoAlchemy

榮格心理學指南

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大基石

榮格的30個夢

創傷與靈魂

擁抱陰影

夢,通往生命的泉源

幽靈、死亡、夢境

他與她:從榮格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旅程

男人‧英雄‧智者

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

戀愛中的人

榮格的最後歲月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

遇見榮格

創傷的內在世界

永恆少年

公主變成貓

童話中的女性

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

公主走進黑森林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心靈‧輔導 同類商品


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

建立遊戲治療關係實用手冊

當傷痛來臨

因愛誕生

最後一程(全譯本) 

為自己出征(中英對照)The knight in rusty armor

一碗清湯蕎麥麵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

喪慟夢

生命河流

請容許我悲傷

憂鬱症,就是這樣

情緒傷害

婚姻與家庭治療:理論與實務藍圖

情難捨--從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

公主向前走 The Princess Who Believed in Fairy Tales

全人關懷系列 (3) -阿德找阿德:兒童為本遊戲治療

童年的困擾(重排版)

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Every Student Can Succeed

家庭如何塑造人(新版)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