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跡
 
作者: 張幸吉 
書城編號: 24426403

原價: HK$150.00
現售: HK$142.5 節省: HK$7.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致良
出版日期: 2022/03
頁數: 256
ISBN: 9789865573362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三大章,每章依內容長短,分節追憶今生每一階段所見、所聞、所為,和感觸的點點滴滴故事。

第壹章回顧幼年時故鄉的貧困景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恐怖;求學,就業,養育後代時段特有的酸甜苦辣經驗;以及退休後忙中有樂的生活。作者雙親務農,小時目睹雙親及家人農耕之苦,決心不繼承父職,敦品力學,力求上進,有幸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獎學金,得西北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職場上,幾次跳槽,最後落腳在美孚及合併後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從事工安衛環保工作三十年,歷經轉職和調職升遷的苦惱,得到不少廣泛獨特的國內外(歐、亞、非洲等12國)工作經驗。

第貳章回顧擔任美國紐澤西州西溫莎市政府「規劃委員會」義工委員十八年以及參選該市市議員的經驗和感觸。長期擔任義工,回饋社區,自以為樂。競選雖差不到兩百票落敗,但是得到了寶貴的經驗,也認識不少朋友和主流社會人士和支持者,可說雖敗猶榮。

第參章回顧參與各項台美人社團的活動,包含擔任紐澤西「阿扁後援會」總幹事時赴華聲電台為陳水扁宣導治國理念(2000),以及擔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紐澤西分會」會長(2007-2008),得到最佳表現分會獎的榮耀,終生難忘。

書末並附「寫作總覽」,展示以往曾在媒體刊登的短篇散文,供讀者參閲。

作者

張幸吉

公元1937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郊區的一個貧困小農村--埤頭。目睹務農的雙親及家人耕作之苦,決心不繼承父職,勤奮向學,力爭向上。
獲衛工獎學金,1960年台大土木系畢業。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獎學金,1965美國匹茨堡大學工業衛生碩士。獲獎助金並半工半讀,1972年西北大學環工博士。
曾任職台灣公衛機構數年。在美教學及顧問公司工作數年後,1977至2006年在美孚(Mobil)及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從事工安衛環保工作,對國內外業務單位提供專業諮詢將近30年。
參與多項台美人社團活動及社區服務,曾競選紐澤西西溫莎市市議員,雖敗猶榮。撰寫十多篇散文,刊載於台美人發行的媒體--《台灣公論報》、《太平洋時報》。

目錄

自序

|第壹章|成長,求學,與就業歷程
  一、回憶幼年和故鄉--埤頭
  二、啟蒙的小學和初中年代(1943-1952)
  三、台中一中的高中階段(1952-1955)
  四、再次面對困難的抉擇:要不要保送省立台中農學院
  五、腳踏雙船的中農院年代(1955-1956)
  六、農工轉土木,再攻衛工的台大年代(1859-1960)
  七、當兵容易,求職難(1960-1961)
  八、找到終身伴侶,生涯轉向的示範中心年代(1961-1964)
  九、初抵美國的尷尬和刺激的經驗(1964)
  十、獲WHO獎學金,赴匹茲堡大學攻讀工業衛生(1964-1965)
  十一、初為人父,台灣省政府衛生處服務三年(1965-1968)
  十二、次子出生,西北大學獎助金,半工半讀,攻博士(1968-1972)
  十三、馬克隆顧問公司給我半工半讀的機會(1971-1972)
  十四、初為人師--伊利諾州立大學任教(1972-1974)
  十五、貝特工程公司「資深環保及噪音控制工程師」(1974-1977)
  十六、美孚石油公司,西部地區工業衛生師(1977-1980)
  十七、美孚石油公司總部,工業衛生資深顧問(1981-1995)
  十八、美孚石油公司總部,工業安全資深顧問(1995-1999)
  十九、艾克桑美孚(艾美)石油公司:職業醫務部,資深工業衛生師(1999-2006)
  二十、培育下一代
  二十一、退休後

|第貳章|社區服務
  一、西溫莎市政府「規劃委員會」義工委員十八年
  二、競選市議員--雖敗猶榮

|第參章|台美人活動
  一、加州橘郡台灣同鄉會
  二、紐澤西台灣同鄉會
  三、偽裝「命理師」示範台灣民俗
  四、紐澤西阿扁後援會
  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紐澤西分會(FAPA-NJ)
  六、台灣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國科會)伯樂計畫
  七、溫莎區台美協會
  八、台灣信用合作社
  九、大紐約區台灣人筆會
  十、台美科技協會
  十一、其他活動

致謝與感言
作者簡歷

|附 錄|寫作總覽
  一、「加氯器」的故事
  二、「大昌案」回顧
  三、釣魚樂
  四、雖敗猶榮--參選經驗談
  五、抽籤卜卦簡介(台語發音:Tiu Chiam Pok Kua)
  六、拉票技巧
  七、FAPA和我
  八、回台觀感
  九、全國職場233減災策略建議
  十、溫莎區台美協會(WATAA)簡史
  十一、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十二、對台灣SARS防疫策略補強建議
  十三、極端與妥協

相關照片

序/導讀

自序

就讀密西根大學的長孫,於2016年夏天,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暑期交流學習活動。某日,他從香港來電,說想和朋友利用週末到附近國家的首都,如曼谷、新加坡等地遊玩,問我去那裡比較好。我說要去那些地方,不如去台北--我的故鄉台灣的首都,因為去那邊,除旅遊外,也可順便和很多親戚見面,如有時間,或許也可到台灣中部離山不遠的埤仔頭,我的出生地和幼年成長的一個貧困落後的小農村看看。幾天後,他回電說完全同意我的建議,並告知已和一位韓籍同學決定去台北,當然也一定要去訪問我的出生地。

三天兩夜在台期間,他在埤仔頭停留大約五小時,見到不少親戚。初次見面,我的二弟馬上點一束香,口中念念有詞的開始教他一起敬拜擺放在客廳神桌上的祖先名牌,觀音佛祖雕像,和代表門神的香位等等後,馬上開始介紹我小時候在故鄉的成長過程情況。聽到我幼年的故事後,長孫非常驚奇,急想知道我在哪個地方出生成長,怎樣變成現在的「我」--中產階級的台美人。我雖然以前偶而會講一些個人點點滴滴,片段故事與子孫分享,但是長孫幾次要我寫出一本比較完整的人生記錄,說不但可與親友分享,也可讓子子孫孫後代,了解我一生的經歷。長孫的要求可說是我寫這本回憶錄的原動力。

幾年前一位熱愛台灣,關心公共事務的台美人,創立「台美史料中心」,開始收集台美人以往活動相關資料,包括各人的故事寫作。他認為每一位台美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每人都將自己的故事寫下來並由該中心匯集收藏,將可展現整體台美人的奮鬥史及對美國的貢獻。我敬佩他的熱忱,也贊同他的理念,常想能將我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呈送該中心參考,可惜年紀越大,人越懶,遲遲都未下筆。這位「台美史料中心」創始人(可惜2020年已故)的不斷催促和鼓勵,我終於動手了。這也可說是我寫這本故事的動機之一。

我不是達官貴人,一生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或累積萬貫財富,實在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傳記,可是我相信我有不少與眾不同的經歷。這些事蹟,不但可讓讀者進一步了解我的一生,或許也可鼓舞後代努力向上,開創自己的前途。

在過去八十多年的人生過程中,我曾經悲傷、徬徨、猶豫、自卑和失望,但也體驗過歡樂、驕傲和榮耀的時刻。從小時的內向,沉默個性,轉變成長大後的外向,好言和自信。我萬分感謝雙親的栽培,兄弟姊妹的愛護,師長的教導。長大結婚後愛妻的陪伴和協助,讓我無後顧之憂,再加上機運和自我努力,改變了我的一生。我也非常感謝在我人生低潮時,出手相助的貴人。俗語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生為貧困的農家子弟,年少時放過牛,種過田,後來擁有美國博士學位,有幸成為全美規模最大石油公司的工安衛及環保顧問,退休後成為經濟獨立的台美人。這條神奇崎嶇的路是怎樣走過來的?

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能窺其概貌,不是之處尚請指教。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