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
 
作者: 馬帝歐‧佩里柯利(Matteo Pericoli) 
譯者: 廖婉如
書城編號: 998177

原價: HK$110.00
現售: HK$104.5 節省: HK$5.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 2015/12
頁數: 160
尺寸: 18.7x23.2
ISBN: 9789865722753

商品簡介
63篇私密告白,63幅私藏的紐約風貌。
你的窗口是你眼中世界風貌的框架。
這風貌只屬於你,獨一無二。

一個窗景,兩個故事。窗外有故事在上演,窗內也有我的故事在發生……


馮光遠、黃寶蓮專文推薦

•1976阿凱 
•太陽臉(知名插畫家)
•小樹(LaVie專欄作家,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李俊明(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杜祖業(GQ總編輯)
•黃威融(《ShoppingDesign》總編輯)
•楊子葆(輔仁大學客座教授)
鄭重推薦(以上依姓氏筆畫)


  本書收錄了釵h定居紐約的知名藝文人士窗外景色素描,以及他們對這面窗景的諸多臆想、懷想、追想。
  包括作家彼得・凱瑞(PeterCarey)、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PhilipGlass)、妮可・克勞斯(《愛的歷史》作者)、攝影家安妮.萊博維茲(AnnieLeibovitz)、名廚馬利歐.巴塔立(MarioBatali)、《紐約時報》發行人小亞瑟.奧克士.沙茲伯格(ArthurOchsSulzbergerJr.)等63位。
  本書不僅關乎他們對於一扇窗的想像,也是他們對於自己住家,以及住家與外面世界關係的反思。
  作者佩里柯利詳實描繪了每位受訪者窗外可見的風景與住宅設計,諸如高級的赤褐砂石樓房,直入雲霄的摩天大樓,以及充滿紐約風情的老公寓,儘管只是線條簡潔的黑白素描,觀者的想像力卻會自動為它們上色,使之成為一幀幀宛如電影定格畫面的圖畫。
而當我們的心思被作者牽引望向窗外的景色,也會不禁揣想起,住在這面窗景所在的房間裡,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你的窗景,絕非無關緊要,而是構成自己生活風貌的一片重要風景。因此現在就推開你的窗,敞開你的心,用心與眼享受只屬於你自己的私密風景,向外觀看世界,也向內觀看自己。

推薦序1
一座令人激動的回憶劇場/馮光遠

對居住紐約十多年的我來講,看完馬帝歐‧佩里柯利這一本用黑白線條描繪出來的紐約窗景,滿足了我不少鄉愁。是的,鄉愁,紐約是我的第二故鄉。
當年在紐約,是怎麼都不可能從這麼多俯視的角度看這個城市的。那個時候拍紐約,很多時候都是「室外、仰視」的畫面,不像這本圖文書裡的「室內、俯視」視角。你可以安靜地從釵h紐約客的窗子,用獵停蓬y草原的方式檢視窗外這個城市,她的靜止,她的流動,她的古舊,她的創新,每次連認識她。
看到湯姆‧沃爾夫在《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裡寫道,房地產仲介商帶著他妻子與他一起看房子,當看到後來成交的這一棟時,仲介商說,「你有沒有發現,每次我帶你看房子,你從沒看內部一眼,總是直接衝到窗邊看風景。」這敘述讓我回想到釵h我的紐約朋友不也都是這樣,到了別人家(尤其是位於曼哈頓的公寓),幾乎都是先考察窗外的景色,又突然想到一個跟這有關的有趣之事:有回跟幾個朋友去上城哥大附近參加派對,從主人家客廳的窗子望出去,幾條街外有兩棟長得一模一樣的住宅大廈,寫詩的夏宇看著看著就問我,「光遠,那是世界貿易中心嗎?」我噗嗤一笑,「小姐,不是長得一樣的兩棟大樓都是世貿中心。」
可是佇立在窗口打量窗外風景,不管是夜晚遠眺帝國大廈頂樓紅白藍光,或者白晝近望克萊斯勒大樓從劍魚般尖塔反射出來的銀光,永遠都是一件讓人出神的事──若是你可以看到稱得上是經典建築或者自然美景的話。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書裡就有好幾個人描述到這樣的景況,作家菲力普‧洛佩特說,他其實很高興從他書房窗口望出去的景色「平凡無奇,不會美得讓人屏息」,因為如詩如畫的風景會讓他無法專心寫作;編導過《西雅圖夜未眠》、《美味關係》的諾拉‧伊佛朗講...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