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立報》、《自由時報》、《聯合報》的投書文稿
關注台灣原住民與弱勢群體的處境,指出短視近利、歧視異族的社會問題
再次點燃傳承知識與文化的庫巴之火,思索民族的發展與未來
庫巴kuba是鄒族部落男子會所,鄒人不只在此舉行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的各種儀式,同時也是年輕男性學習知識、技能、待人處事的場域,集結宗教與文化的意義。庫巴中的火塘終年不熄,代表部落的活力與生命力生生不息。
《再燃庫巴之火》有作者浦忠成對傳承鄒族文化、知識的自我期許與勉勵,也包含為台灣整體社會所提出的改進之道。
本書不只對主流社會、政府部門的發展偏斜與族群歧視提出批判與建言,同時也反思原住民部落的自我限制與困境。作者以犀利眼光,從族群自治、語言傳承、觀光產業、生態保育、自然主權、傳統領域劃設、轉型正義等面向切入,持續省思、丟出觀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除了批判性的政論文字,本書也可看浦忠成對小人物、弱勢族群的關懷。作者以從不停止觀察的雙眼,看見社會每個角落裡的故事,為台灣綿長的歷史與多元族群的社會留下更飽滿的記錄。
作者
浦忠成 pasuya poicon
阿里山鄒族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考試院考試委員、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系教授、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委、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著有《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庫巴之火》、《被遺忘的聖域》等書。
目錄
代序 喜歡讀他暖暖寫出的山上山下人類故事/謝世忠
自序 繼續燃燒的庫巴之火
輯一:啟動自我管理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一:回顧與前瞻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二:國家架構與民族需求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三:化解疑慮,創造雙贏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四:部落參與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五:創造自治典型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六:擺脫被殖民,找回自我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七:部落培力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八:實現自治,提出貢獻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九:自治與土地
原住民族自治專論之十:長得不一樣的自治
原住民族生存議題與學術研究
誰的數位典藏
菜農被欠債逼死之後
何時「轉大人」?
找回部落自主力量
誰先走向自治?
部落觀光,另闢蹊徑
輯二:文化持續與適應
努力保留真正的kuba
努力維持kuba 固有的形式
懇求族人維持庫巴茅草屋頂文
文化維持的必要
原住民非災害發生的元兇
男女分工的變化
蛻變的婚俗
兩隻老虎
文化傳輸
黑熊下山
遭汙名化的食物
文學中的狩獵
觀察部落喪禮現象
再讀三百年前
五十年來的步伐
母親說的故事
那路如何彎
當貨幣交易進入部落
一張照片的意義
鄒族划龍舟
變動中的儀式
小米文創產業
肉非方正不食
聽撒可努談「物權」
Pulima 的光芒
在歌聲中相遇
再會札哈木
多神多靈驗
永不褪色的尊榮
輯三:看見人與土地
老鷹早看見了
災難會瞄準哪裡(上)
災難會瞄準哪裡(下)
一種錯置(上)
一種錯置(下)
重視竹林危機
莫拉克,逃難的人與鵝
「莫拉克」颱風日記
愛玉子的故事
秋季,注意虎頭蜂
一個山村的故事
阿里山林業百年與鄒族
一條魚的警示
導正狩獵
大地何處安全
滄桑曾文溪
大車禁止上山
土地終究是贏家
竹林戰爭
原住民族土地種樹的思考
原住民與林務局
傷逝護土之樹
踏查祖先的土地
盜林與土地傷痕
衝人數,也顧永續
由獵猴說起
遏止盜林,好好管管林道吧!
大開發思維的侷限
傳承狩獵文化或是虐待動物
上游,下游
再思山區部落生態永續作物
遍尋不見白腰文鳥
爾愛其羌,我愛其禮
尋找文化、保育的平衡點
水泥繼續前進蘭嶼
讓雅美族繼續飛魚文化吧!
土地思維的差異
鄒族人對於曾文溪流域永續之建言
土地山林認知差異之對話
重整山林野地的秩序
跨越國家藩籬的同理心
社會結構底層的卑微與尊嚴
受虐兒童的眼神
輯四:多元與關懷
成為相互尊重的多元社會
台灣是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嗎?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國度嗎?
多元文化匯集的雪梨
基因與文化
功利取向的身分認同
身分認同的抉擇
以同理心面對多元的社會
又見「番仔」
多元社會的必修課
差異確實存在
看見你.看見我
被格外注視的車站
何其珍貴的差異
物質選擇的弔詭
輯五:所學何事
原民文官與族語
族語,說就對了
讓族語變成一種產業
讓族語教師被尊重
開口說他者的話
寬待年輕人的「破」族語
族語認證存在的合理性
學族語,文法先擺一邊
原住民族族語認證可以「暫」停辦理?
耶穌講鄒語之後
行動吧!族語
期待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國文科選文爭議商榷
人的教育
傳承文化與競爭力
部落的教育典型
面對我們集體錯亂的歷史
原住民學生的基本素養
原住民族課綱教材自己做
真正的人
輯六:身在公門好修行
公務員培養多元文化素養的重要性
國家考試與原住民族知識的對話
卓越的資源不能從弱勢來
推出誠實與善意的政策
原鄉師資大量減少的警訊
正視原住民工程技術人才的訓用
「依法行政」是公務員的萬靈丹嗎?
找回護理人員
當公務員身陷災區
讀書人與黑手
我在台北遇見烏龜
筆試最大
一流人才考原特
都市居大不易
原住民族特考技術類缺額嚴重
輯七:人間身影
莎韻、古道與林克孝
地瓜的回憶
順應的姿態
部落知識的守護者
逝去長者帶走的世界
我的老兵姐夫
追憶堂姑媽kimiko(上)
追憶堂姑媽kimiko(下)
忘記自我
幾位「奇怪」的原住民警察
上天不忍召回的老人
感謝與自我期許
佳釀悼已逝的長者
同學走了,五十五歲!
同學走了,意外!
回憶帝瓦伊.撒耘校長的哲言
部落漢商的身影
額外的一課
超越極限與克服障礙
父親煮的菜
獵人典型
向跨領域的啟蒙者致敬
追蹤、賡續與詮釋
兀自飛行的孤鳥
精采的文化對談
輯八:另闢蹊徑
縱谷無言
重視部落飲水問題
由平原望向山區
當部落變成「都市」
還原住民土地正義
對財團說不
原住民族博物館應該存在的理由
找回台灣的節奏
當一切都攤在陽光下(上)
當一切都攤在陽光下(下)
學生上課吃泡麵的隱喻
如何解「悶」
良法美意,努力到位
吳鳳再見
民族意象的自我形塑
從布農背工談起
原住民獵人持槍危險嗎?
還原住民獵人安全的槍
狩獵、漁撈不可怕
務實的思維與行動
停止內耗,一起往前走吧
原民歷史轉型正義與台灣未來
穩健劃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
原民傳統領域土地的「原型」追求
持平看小英原住民族政策
原民凱道抗爭持續的論評
序/導讀
自序
繼續燃燒的庫巴之火
庫巴kuba是鄒族部落男子會所,屬於干欄式(即以樑柱架高其地板)建築,以巨大的喬木作為棟樑,上鋪五節芒與鬼茅,形成圓形的屋頂,地板中央有火塘,昔日其火終年不熄,象徵神靈、男性之火,與家庭爐灶煮食屬女性之火不同。庫巴正東有雀榕,是天神哈莫hamo及其隨扈的戰神iafafeoi降臨與返駕的天梯,舉行瑪雅士比mayasvi祭典時,部落領袖率眾男子於其下宰豬、呼喚神靈與迎神。會所是天神哈莫與戰神下凡的停駐之所,所以門前、屋頂植有開著金黃花朵的木槲金草。瑪雅士比祭典中奠祭神靈、團結祭、成年禮、誇功頌、訓誨、祈福與送別(神靈)等儀式都在庫巴進行,它同時也是部落年輕男性學習歷史文化知識、耕獵、戰技、製造工具、待人處世的教育場所,所以它兼具宗教與文化傳承的功能;在夜間,則是部落未婚男性夜宿之地。
根據口碑與文獻記載,昔日部落受人尊敬的長者,經常在火塘旁向圍坐的青年講述部落流傳久遠的神話傳說,以及古時候偉大戰士、獵者、巫者、領導者等人的傑出言行,激勵青年效法。因此,庫巴之火象徵空間神聖、文化傳承、知識學習與部落意見交匯的能量。
1895 年之後,警察駐在所、蕃童教育所逐次進入部落,結構性改變鄒族部落/大社原本的治理形式,原本獨立自主的王國被殖民統治者擺置於國家意義下的地方小區域單位,大社hosa領導者peongsi不再能徵詢各家族長老mamameoi共識後逕行號令,而須聽命於殖民治理機關oyona tmops,連在地的警丁、巡查補都比領導者有更直接的權威。水稻耕作漸次取代以刀耕火墾種植粟、旱稻、芋頭、樹豆、甘薯、薏仁、包穀、辣椒等之農耕型態。日本神道的Kamisama隨著神社處處矗立而削弱哈莫天神在族群信仰上的地位,族人認真學習天神不知的日語。南洋戰爭踴躍從軍出征的部落青年即是為神道教至尊及人間化身的天皇而效命,卻也不無憂慮安危而由庫巴取來有戰神庇護的芙蓉樹皮籤條fkuo佩戴於征衣。
迨二戰後,部落再迎新型統治,山地現代化、平地化,拋開日語,再度認真ㄅㄆㄇㄈ,學校與行政體系堂而皇之進入部落,取代了庫巴許多的功能,也徹底改變部落原有的管理型態。西方宗教移入,更使部落族人改變信仰,讓庫巴幾乎遭到遺棄。在我七、八歲時,庫巴前的聖樹yono被幾位信仰耶穌基督的部落青年偷夜在樹根埋入鹽巴,數百年齡的雀榕幾個月內完全枯萎,mayasvi祭典也中斷十餘年。當時看守庫巴的長者無奈地在四周圍上鐵網以保護其內物件,猶不能阻擋一場旁鄰家火入侵,僅能及時搶救放置燧火袋popsusa及歷代神聖物件的首籠,庫巴整體一燒而盡。那是鄒族歷史上文化最黯淡、衰頹的時刻。
所幸在二十世紀結束前一、二十年間,振興民族語言文化的行動出現,長者與青年們共同意識到庫巴在族群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於是在1990年代,特富野、達邦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鄒族部落,先後重建嶄新、宏偉的庫巴。新的庫巴顯示族人願意承繼祖先傳下的文化資產,並帶進二十一世紀。由於時代環境改變,庫巴除了繼續扮演其神聖祭儀、部落凝聚、知識傳遞的功能外,更成為部落文化的標誌。
在新的世紀,原住民族面對民族法制建構、民族教育規劃、族語傳承、都會適應、就業協助、醫療提供、菸酒戒治、傳統領域恢復、保留地永續利用、民族自治推動、部落產業振興、災區重建、環境保護、民族知識體系建立、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自然主權(漁撈、狩獵與採集)確保以及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等諸多議題,它們都攸關原住民族未來的發展,在在需要原住民族知識分子共同討論,激盪思維,以提出創意與方策,帶領族人走出困境。
傳統的部落常在會所火塘旁邊傳述著祖先的經驗與智慧,彼此交換意見,相互補充,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庫巴之火將有助於吾人思考能量的提升。許多族人已經離鄉背井,部落庫巴的火塘也許不再終年有火熊熊燃燒著,但是我們心中的薪傳之火不應熄滅。
這本書收集自2010年9月至今在《立報》、《自由時報》、《聯合報》等投稿的短篇雜文,關涉主題紛雜,都是當時有感而發,提筆即寫,急就成章,論述或恐未臻周全,就當作個人抒論與自省文字的彙編,還請各方高明、先進指正是幸。賢兄監察院孫副院長大川及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謝世忠教授賜序,謹致謝忱,山海文化同仁在林宜妙總編輯帶領下辛苦的編輯與校對,也要表示深深謝意。最後感謝台北市文化局對於本書出版的補助。
pasuya poicon 浦忠成2018.1.4 東華大學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