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命名
「 八十年代中、後期的命名中心,已由香港轉向台灣。以詹宏志翻譯的那套日本書為例,在他策劃如《分眾的誕生》、《柔性的個人主義》等一系列書籍中,讀者皆可清楚讀到背後意思,那就是以日本作為參考對象的重要性。以前總覺得要知道世界未來發展,必須緊貼英美,但自八十年代開始,我們卻改以日本為鏡。當英美討論仍未成熟時,日本已做了仔細的研究。把日本的討論推到我們跟前的,卻是台灣。 」
呂大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對談男人
「 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從前的生活方式不再適用。以前,日本有很強的「打工仔」( Salary Man )形象,男人參與及主導整個世界;可是,泡沫爆破後,他們再不能不問男人是甚麼的問題,而香港似乎較少出現持續經濟爆破的情況。 」
吳俊雄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此書之為《命名日本》,是湯禎兆透過在九十年代後,各類型字詞在日本出現的原因,並探討字詞所帶出的文化想像,和背後的意義。
人妻、女子鐵道迷、女子高生、主婦、悠長假期、落水狗、化妝狂、巨乳、購物狂、腐女子、老頭、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貨公司、感瓷B郊外、文壇、御宅族、 M 型社會、 AV 等等。知道這些字詞的意思,並不單為追趕潮流。這其實是為讀者提供認識日本社會當地語境的新辛薄A讓大家考察日本人在過去二十年,如何透過創作新的詞彙與概念去面對社會不安,重新認識自己及他們身處的環境。
從窺看日本的文化現況,預警香港的文化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