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致命錯誤
原價:
HK$193.00
現售:
HK$183.35
節省:
HK$9.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
|
|
|
|
|
出版社: |
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7/06 |
頁數: |
544 |
尺寸: |
15x21 |
ISBN: |
9789869486538 |
|
商品簡介 |
推薦人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作者:「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美國如何丟掉世界?》是2016年最受矚目的一本書……美國總統必讀之作。」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一人》作者:「本書解釋了在過去三十年中為何『國家建設』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重心,並鞭辟入?地說明這造成多麼慘痛的失敗。麥可.曼德爾邦是美國最睿智的外交政策分析家,本書為今日所有決策者必讀之作。」
◎孟捷慕(James Mann),《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作者:「本書針對冷戰之後歷任美國總統,不管是民主黨來是共和黨,妄尊自大想要改造索馬利亞、波士尼亞、伊拉克、乃至中國的失敗野心,提出發人省思的批判。」
※三十年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尖銳的分析與檢討。
※美國保守派外交思維代表巨作。
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恆常彌新,
為所欲為的超級強權踢到鐵板。
一九九一年三月三日,在伊拉克南部沙伏旺空軍基地,在英、法及沙烏地阿拉伯代表的陪同下,美軍司令史瓦茲柯夫代表美國政府接受伊拉克提出的停火協議。這是劃時代的一刻,不僅宣告海灣戰爭的落幕,更象徵著美蘇長達四十年的冷戰的終結:一九四五年以來第一次,蘇聯與其附庸沒有反對美國領頭的重大國際行動。
然而,儘管蘇聯解體後美國享有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主宰性優勢,絕對的權力帶來威望與光榮只是短暫的。隨後,我們看到的是美國國力的重挫,無論是名聲還是實力。
權力的億萬富翁肆意揮霍,傳教式外交政策鎩羽而歸。
為什麼?麥可.曼德爾邦在本書中提出發人深省的檢討:在後冷戰時代,由於國際上再也無人可以限制美國隨性實踐其意志,美國政治菁英總是帶著一種自命不凡的優越感,以傳教士的心態來推動其外交政策,試圖在全球推廣美式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另一方面,由於安全威脅已經解除,外交問題不再是全民關切的焦點,因此不幸被少數利益團體所把持,短視的政客只求討好國內民意以贏得大選,缺乏對國家整體長遠利益的規劃。
思維傲慢,態度輕率,專業判斷讓位給嘩眾取寵的短期利益,導致美國儘管有無比的軍事、經濟資源,卻在外交工作上敗績連連。軍事任務雖然成功,但政治任務功敗垂成。無論是在索馬利亞、波士尼亞、伊拉克、阿富汗、中國,甚至是在加勒比海小國海地,美國推動的自由市場與民主改革都全軍覆沒。柯林頓政府一意孤行的北約東擴,不但沒有促進俄羅斯的民主轉型,甚至引發美俄交惡,成為美國外交史上的最大敗筆。
世界警察息鼓收兵,國際秩序如何維持?
因此,曼德爾邦呼籲,美國在當今世界真正應當扮演的角色是國際和平秩序的維護者,而非個別國家內部結構的改造者。美國應該關切的是各個主權國家在國界之外的外交行為,而非國界之內的內政行為。因為後者並非美國能力所及,無論它多麼強大。
然而,這麼做是否意味著往後國際社會將放棄「人道干預」的道德正當性,縱容任何國家以「主權原則」之名在國內迫害民主人權、甚至是進行種族清洗?當全球各地極端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勢力抬頭的當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將採取「光榮孤立」、對海外的暴政袖手旁觀?麥可.曼德爾邦並不這麼認為,但他主張,美國必須尋找出一個最節約、最不費力的方式維持國際秩序。究竟該如何落實?這將是往後美國政府亟需思索的難題,也是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各地的美國盟友需審慎應對的變局。
目錄
導論
第一章:中國、全球經濟及俄羅斯
新世界新政府
中國與人權
經濟做為外交政策
俄羅斯:自由經濟與民主政治轉型
俄羅斯:北約東擴的傷害
第二章:人道干預
創舉
索馬利亞、海地和盧安達
波士尼亞
科索沃
著名的勝利
第三章:反恐與阿富汗戰爭
前往世界貿易中心
反恐戰爭
阿富汗:成功
阿富汗:失敗
阿富汗:難斷捨
第四章:伊拉克
從戰爭到戰爭
從成功到失敗
戰爭之後的戰爭
國內戰場
退出與再進入
第五章:中東
世界的中心
和平進程
土地換來戰爭
民主議程
阿拉伯之春
第六章:復辟
後冷戰秩序的終結
泡沫破裂
流氓國家
中國崛起
俄羅斯反撲
結論
註釋
試閱
第一章 中國、全球經濟與俄羅斯
俄羅斯:北約東擴的傷害
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致命威脅。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軸即在於如何應付這個威脅。蘇聯崩解移除掉此一心頭大患,使美國比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更加安全。就西方的安全而言,歐洲共產主義的終結根本是天外飛來的禮物。
可是,還有一些問題猶待解決,前蘇聯境內數以千計的核武該怎麼辦?一個曾經窮兵黷武、不惜與西方開戰的強權不再控制核武,可望增加美國和全球的安全。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原本興建與部署它們的這個多元民族、共產主義大帝國裂解,核武落到超過一個以上的政府手中,再加上萬一部分核武可能逃過新政府的控制,落入反美、反西方的個人手中,豈不是產生新威脅。所幸,蘇聯瓦解後當下那幾年,美國處理得相當成功。
打從原子時代肇始以來,核武散布到尚未擁有它們的國家——所謂的「核擴散」(nuclear proliferation)——一直就是美國政府關切的議題,它認為核武器愈擴散,爆發核子戰爭的機會就愈高。蘇聯也有同樣的顧慮。兩國合作在一九六八年制訂「核子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 Proliferation Treaty)。這項條約把簽署國分為兩種:一種是加入時已經擁有核武的國家,可以繼續保有它們;另一種是沒有核武的國家,承諾不取得核武。蘇聯裂解,使得蘇聯的核武分散到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和白俄羅斯等四個獨立國家手中。這一來核武突然意外地擴散開來。
布希政府的國務卿貝克出面斡旋,扭轉了蘇聯核武擴散出去的問題。經由美方的努力,一九九二年五月各國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簽署協定,三個非俄羅斯國家同意把它們境內核武移交給俄羅斯,並且遵守核子不擴散條約。
冷戰時期美國雖然很關切蘇聯擁有核武,美國官員並不擔心這些武器會被不法分子偷竊或截獲。警察國家絕對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而蘇聯道道地地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警察國家。不論它有多少短處,蘇聯政府非常能幹,掌控一切,包括核武在內。
俄羅斯新政府保證比其前任政府要減少對社會的控制,從美國的觀點來看——更不用說俄羅斯人民了——這是一樁好事,但這可不適用在核武上。美國官員擔心武器本身、它們包含的爆炸性核融合材料,以及製造武器所需的專業知識(有經驗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會落到不該有的人手中。
鑒於箇中危險,喬治亞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山姆‧努恩(Sam Nunn)和印第安那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理查‧魯嘉 (Richard Lugar)共同起草、並說服國會通過一項法案,美國撥款防止出現這類未經授權、危險的核子「外洩」。努恩—魯嘉法案的正式名稱是《合作降低威脅法案》(Cooperative Threat Reduction Program),它提供經費及專業人才把前蘇聯境內的核武及生化武器解除武裝、妥善保管。《合作降低威脅法案》所設想、而要避免的劇本——核武遺失、被竊或秘密製造——在冷戰過後二十年,一直懸在美國心頭上。
柯林頓政府繼承布希留下的反核擴散外交與努恩—魯嘉法案,以及另一個對美國安全的重大貢獻。冷戰的最後幾年,美國和蘇聯簽署一系列條約,限制他們部署來對付對方的軍事力量:一九八七年一項條約,撤除歐洲所有的中程核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一九九年的《歐洲傳統兵力條約》(Treaty on Conventional Forces in Europe)大幅削減雙方部署在歐洲的非核武,如坦克、兵員、大砲和飛機等;一九九一年的《第一期戰略武器裁減條約》(first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START I),裁減美、蘇長程核武。這些協定加總起來實現了兩項原則,改造了歐洲安全局勢。在歷史上發生許多次最慘烈大戰的歐洲,建立史無前例、全新的安全秩序。
這些條約所揭櫫的第一項原則是透明化(transparency)。有史以來第一次,拜雙方在冷戰期間開發出來的人造衛星監視技術之賜,加上限武條約規定各國軍事設施要開放給直接檢查〔正式名稱是「現場檢查」(on-site inspection)〕,每個國家隨時都可以知道其他國家擁有什麼武器,以及其他國家如何調遣其兵力。透明化終止害怕遭到突襲的恐懼感,自古以來各國政府念茲在茲就是這一點,它對冷戰時期美國軍事規畫人員的影響很大。
這些武器協定也在歐洲大陸灌輸防衛優先(defense dominance)的原則。條約把雙方的兵力重新配置,使它們可以有效抵禦攻擊行動,但無法發動攻擊。沒有一個國家擔心遭別國攻擊,而且沒有一個國家兵力足以攻擊成功,也就不可能出現攻擊。結合透明化和防衛優先兩大原則,前者降低對戰爭的恐懼感,後者限縮戰爭的誘因,這是締造和平的方程式。軍事平衡注入歐洲軍事部署的原則,而俄羅斯政府願意接受它們,遂在歐洲建立「共同安全」的新秩序,它比起過去任何部署更能預防武裝衝突。柯林頓政府從前人手上繼承此一非凡的有利情勢,卻一手把它搞砸了。
破壞美國在冷戰結束時所獲得的地緣政治收穫的行動,就是把西方國家在冷戰時期建立的軍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 tion,簡稱NATO)向東擴張,納進東歐前共產國家,最後更納入前蘇聯部分加盟共和國。柯林頓政府決定北約東擴的決策背景很怪異。第一,柯林頓的前任在討論東西德統一時,明白地向蘇聯領導人保證,北約組織不會擴大。第二,美國政府行政部門內部從來沒有一個決策過程正式評估這個議題並做出結論。國防部要負責執行這個倡議,但國防部長裴利本身對美國戰略利益的了解導致他反對它,可是一直到總統已經做了,他都不知道柯林頓已決定北約東擴。
在美國背信、決策過程又不正常的背景下,北約會員國在美國催促下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在馬德里開會,通過邀請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等三個東歐國家入會。他們在一九九九年正式入會,接下來十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七國也加入。
打從一開始,俄羅斯就反對北約東擴。從葉爾辛政府到它的政敵,俄羅斯各黨各派異口同聲反對。俄羅斯人覺得被騙了,因為美國人背棄不擴大北約組織的承諾。他們覺得遭到排擠,因為美國官員清楚表示不會邀請俄羅斯加入。他們也覺得不受尊重,因為北約東擴唯一一個想得出來的理由——事實上新會員國覺得有必要加入的理由也是如此——就是不信任新俄羅斯,認定它會恢復蘇聯對世界、尤其是對其鄰國的侵略政策。一九九四年,葉爾辛在布加勒斯特會議就提出不祥的警告,認為北約東擴會有造成歐洲「冷和」(cold peace)的風險。結果證明他有先見之明。西方和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變成緊張,甚至針鋒相對,不再像柯林頓政府剛上台時那樣,當時俄羅斯對西方友善、有夥伴意識,渴望和西方整合。
柯林頓政府設法安撫俄羅斯。它擬訂一份規範北約與俄羅斯雙邊關係的特別文件《共同關係、合作暨安全基礎法》(Founding Act on Mutual Relations,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俄羅斯獲邀請加入「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換取它吞下北約東擴的苦果,以及同意把殘餘的俄羅斯軍隊全部撤出波羅的海三國。美國的這些補償動作沒有達成目標。俄羅斯接受北約東擴是因為它別無選擇。它缺乏政治或經濟力量去制止它,軍事抵抗更是不可能。但是俄羅斯人絕對不會認為北約東擴是公平、合法的舉動,他們認定這是西方背信、斨害俄羅斯威信和利益的行徑。
北約東擴惹惱了俄羅斯,傷害西方和美國在歐洲的目標。它使俄羅斯反對相當有利的後冷戰和解局面。它使得只要美國有任何國際倡議,俄羅斯幾乎不假思索地一概反對。總而言之,它浪費掉冷戰結束為美國帶來的巨大好處,導致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轉向,後冷戰時代因此宣告結束。柯林頓政府的這項決定完全沒有換到任何收穫,北約東擴成為美國外交政策史上最大敗筆之一。
如果說北約東擴的決定很怪異,柯林頓政府解釋得也不清不楚。政府官員和其政治盟友為北約東擴、深入歐亞大陸所提出的理由,也站不住腳。他們宣稱秉持後冷戰美國外交政策的傳教精神,成為北約會員國可以推進東歐民主化。然而,他們給不出理由可讓人相信,北約或任何軍事同盟可以做為捍衛人民權利和舉行自由選舉的模範。冷戰時期,葡萄牙、希臘和土耳其都是北約會員國,這並不保證它們就是民主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一段期間由威權政府執政。
東歐國家也不需要傳教士鼓勵才推行民主政治。他們早已改信西方民主信念。他們已經深刻認同西方,也決心加入歐盟,不論是否加入北約組織,他們不會放棄民主信念。在前共產國家當中,對民主的信念最動搖不定、它未來的政治路線對西方會有最大的影響,而北約擁有的推動民主力量最能有所貢獻的,正是俄羅斯。可是它沒被邀請加入北約。事實上,北約東擴使得俄羅斯民主倒退,傷害了它的民主派。他們力主和美國深化關係,可是俄羅斯人現在認為美國背信忘義,棄其不顧。
麥可.曼德爾邦
麥可.曼德爾邦(Michael Mandelbaum)
曼德爾邦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教授,也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專攻美國外交政策。他擔任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顧問,該所贊助中東政策研究和相關議題的公共討論。曼德爾邦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碩士,並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他著有十六本書,包括《征服世界的觀念》(The Ideas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節約的超級強權》(The Frugal Superpower),以及與湯瑪斯.佛里曼合著的《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That Used To Be Us)。
譯者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歷史的反叛:1979年的奇異變革及其陰影》、《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基地帝國:美軍海外基地如何影響自身與世界》、《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與《美國該走的路:歐巴馬如何抗拒華盛頓的政治惡鬥,重新定義美國與世界的關係》等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