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截錄:
盧斯達知識廣博,觀察敏銳,見解獨特,想像豐富,常在人們對一些社會問題感困擾時,提出切中要害的看法。讀其文,很難相信是時下追求速食文化的年輕人寫作的。本書是盧斯達在本土意識陷於低潮時的沉思,值得細讀。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李怡
給香港人:
這是一本講述失敗的書。寫作的時期大多介乎於2016至2017年,大概就是等於《麥兜故事》裏面的香港,曾經我們興高采烈的申辦亞運——香港一定得,但最後唔得,失敗了,而且連入場的資格都沒有。
有一些年輕的朋友,滿懷理想和鬥志涉足政壇,焦頭爛額回來。有些未試到有多少能耐,就因為政權的自由心證,而慘遭鎩羽而歸。亦有的現在還在如同捕獸器的迷霧中徘徊。我們像吃火雞一樣,第一口的驚喜,會在之後消失,但還是要繼續吃下去。
這本書寫的雖然是很多事情、很多議題,以及一些文化觀察,但它倒頭來是我的心靈圖譜。我不覺得它是一本評論,更多是散文。在這個被人佔領的地方,在自我的囚禁之中,有一些經歷、一些反省、對自己多了一點了解,雖然這本書也不短,但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點點。
一整代人遭打壓、遭嘲笑、遭擲石、遭孤立、遭欺凌,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對自己好,放棄;有些人不甘心,還在支撐。我兩種都不是,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的沮喪,一個人走下坡,夕陽廿四小時西下,沒有再升起來。
為了不讓自己的力氣完全消失,我寫了這些東西。以「香港屠場」、「玟瑰異境」、「中國他者」、「他邦對照」、「曙光」五部曲,如實記錄自己。
在這場瘟疫之中,希望你有些能讀的東西消磨日子。
作者簡介:
盧斯達,筆名。1990年生,評論作者。存在主義者、歷史人、濫寫者,不想被定義和定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