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島即行:建築家們與詩人的旅誌
售價:
$127.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田園城市
|
出版日期: |
2017/10 |
頁數: |
192 |
ISBN: |
9789869533911 |
|
商品簡介 |
亞熱帶之心,與冰島一一說說《冰島即行》
撰文=詹偉雄
我去過兩次冰島,目前也正在第三次前往的醞釀期中,冰島對我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彷彿前幾世的人生,曾在這裡腳踏實地活過,常常在台灣的日子,壅悶難度,冰島景象便如浮光幻影,氤醞投影在眼前,現事因而飛渺,困頓或得超越。
台灣的朋友們聽我說起冰島旅行種種,總是睜大了眼睛,那種欣羨像是聽一個異鄉人說著他家鄉的故事。對聽眾來說,那地理的遙遠是一種傳奇,而說書人的親密語言,則召喚或慫恿著一趟起身而起的旅行。
諸多的聽眾中,好幾位都在接下來的日子,去到了冰島,宗哲也是其中的一個。
冰島對台灣人有一種球棒擊中甜蜜點的吸引力,或許可從哲學人類學的幾個角度,旁敲側擊一下。
第一個吸引力,是它的渺無人煙。冰島面積是台灣的2.91倍大,但總人口約莫32萬人,只比台北大安區多一點點。人氣的極度散佚,對於在台灣城市裡摩肩擦踵、喧囂叫陣、爾虞我詐般生活多時甚且一生的人來說,卻反倒是個救贖,譬如,在我第一次前往冰島的飛機上,便於備忘錄上寫著:好想聽聽沒有聲音的聲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啊!大量的人對上單一個人,不論從空間上還是從意識上,都是一種壓迫;而單一個人對上完全無人,從任何意義來說,都是絕對的自由(當然,佛洛姆也會指出:逃避自由之舉於歷史更多所見)。
第二個吸引力,是它的自然尺度。除了國土西南角的首都雷克雅未克與其城郊外,冰島的人造物極少,熔岩、冰河、火山、峽灣、瀑布、縱谷、凍原,以其巨大的身形,綿延或拔高在你的面前,奔騰的水流或強風捲起的雪霰,用聲響與割裂似的疼痛來轟鳴。每每,當我站立在一個瞭望丘壑的石礫簷角上,雙腿微微顫抖,深覺渺小也備感脆弱,小時的我也許便匆匆跳下,留下美景於意識一角便好,趕快逃離那怖懼才是,但這個年紀,我便強自站著也頑抗著,終至恐怖漸次消散,康德所謂的那種「雄渾」或「崇高」(sublime)逐漸填滿胸臆。這樣的一種內在清洗,單純、沈靜、透明、完整,於台灣我從未有過。
第三個吸引力,是它的人情。就人的成長而論,台灣人的成長是社會所模鑄的,我們一生下來,舉目所見是各種人造物、人為制度與人群期望,在語言中學會分別善與惡、美跟醜、當為和禁忌,也置身於各種社會紐帶之中,有時要拼了命競爭有時卻得壓住性子來服從。多多少少,東方的現代性人生,總是一種疲於奔命的人生。冰島人,則是極端地另一邊的對照組,對於首都之外散落於廣大幅員、荒垠幾近時間靜止的冰島人來說,山水雲光的自然情節與人情的歲月遞苒同義,每個人的長大過程,受益於大自然的個人啟蒙多,受限於人類社群的牽制極少(畢竟,要見到家人之外的人已屬不易),因而他們多半擁有慷慨與開放的心胸,情感卻極度敏銳,而且尊重差異,嚴格來說,如果要說他們身上有哪些社會紐帶,那便是每個人都會說上幾段以家鄉山水神祇為主題的冰島神話(saga),在這個神話的弘大體系裡,東南西北的冰島住民才成為意義裡的共同體,這樣的體悟,也是聽著冰島搖滾樂團「鋼鐵玫瑰」(Sigur Ros)的音樂,才逐漸地明白。
和冰島人花些時間多說一些話,發現他們也非常渴望來到台灣,他們對那熱溽的溫度、嘈雜的聲響和一眼看去成千上萬人頭的場景,也有一種睜大眼睛的嚮往。
宗哲和妻子Sandra與楓川秀雅合寫的這本冰島遊記,是一本建築人獨特視角的旅行書,讀他們所寫的文字,讓我又看到冰島人文另一深邃的面貌。少少的冰島的人,當他們要起念建造什麼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往自己的自然身世裡去探尋,即使位處世界的邊緣,也從未呼喊「讓世界看見冰島」,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總是那麼的冰島,獨一無二,引發世界各地那些想安靜下來的人,都來到冰島。
冰島,就是台灣的姐妹島,地理上的也是心靈上的,這本小書,就是證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