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二)
 
作者: 廖桂賢 
書城編號: 1304873

原價: HK$150.00
現售: HK$142.5 節省: HK$7.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 2017/11
頁數: 224
尺寸: 17x23
ISBN: 9789863841838

商品簡介
【震撼推薦】
安郁茜(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侯志仁(美國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系主任)
姚松炎(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郭瓊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黃舒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楊子葆(文化部政務次長、曾任輔仁大學國際教育長)

★中時開卷年度美好生活選書
★誠品選書、金石堂強推選書、博客來編輯推薦
★誠品、博客來暢銷榜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
一場住居新觀念的震撼教育!!
會吸水的海綿城市(在西雅圖)、兩棲城市抗暖化(在荷蘭)、
受路邊停車保護的自行車車道(在哥本哈根)、
愈塞車愈熱鬧的流動市場(在迦納)、
行動健身房(在香港)、狗屎變能源(在舊金山)……
走遍世界,向全球城市學習!


好城市的基本條件到底是什麼?歐洲的城市為什麼特別迷人?

作者廖桂賢以17年時間,從西雅圖開始,足跡踏遍歐亞非各大城市:柏林、哥本哈根、(瑞典)馬爾摩、阿姆斯特丹、泉州、京都等城市,以及迦納等國家,搜羅各種精彩案例或值得省思的負面教材,為您帶來一場城市設計和住居新觀念的震撼教育!

發揮市民力量,找回行動的勇氣!
──打通城市交通、水道任督二脈,找回城市魅力!
──全民綠生活運動!啟動未來城市整建任務!

【城市個性魅力──真正動人的風景】
都市建築設計革新觀念: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個市民的生命力決定了城市的鮮活個性與魅力──1998年西雅圖公投通過10年「全民圖書館」法案;2005年發起美國城市運動,訂定「氣候行動方案」積極對抗全球暖化;2006年通過「自行車10年總體計畫」;發行《Real Change》週報創意濟貧;自發性參與「開放空間2100」……

【城市動脈──交通大變革,從車的城市回歸人的城市,將都市空間還給「人」】
你知道台灣追求交通便利的道路規劃、全面都市更新的做法已落後了先進國家 30 年的腳步?荷蘭「人車平權」、「提倡生活化道路」的政策,早在 30 年前就已經開始重新規劃車道……

【城市靜脈──打造海綿般的城市,與水和平共存不是夢想】
台灣大部分城市位在河岸或水岸邊,興築堤防、河川整治工程是最優先的治水方案,依然逃不過納莉、敏督利等颱風帶來的水災肆虐!反觀原本與海爭地的荷蘭,2000 年放棄加高堤防、退一步展開「還地於河」15 年計畫;西雅圖自然排水實驗 2000 年完工──縮減道路面積、蜿蜒路線、設生態草溝,成功吸收98%的雨水逕流量,取代傳統下水道,也美化了居家環境,房地產價格頓時攀升……

【全民綠生活運動──永續的綠色經濟與有節制的綠色消費】
實踐並推廣物資循環的觀念,用「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取代目前「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的經濟生產模式;而愛逛大賣場小市民,別忘了低價背後的高成本、即使搞不清楚什麼商品才能環保節能,但減少消費、減少製造垃圾就是最根本的方法。

蓋綠建築已來不及,
用整建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才是王道!

★熱情推薦★

◆致意與慶幸──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這是一本讓我感動、也想大聲喝采的書!
作者文筆洗鍊優美,思想深刻卻非常易讀,觀念清晰、多元也開放,態度堅定、自省與溫文。書中提到的精彩看法與例證,春日繁花般目不暇接……對誤導與錯植的現象與觀念,直接批判毫不閃躲。

◆城市:歷史的主題──楊子葆(文化部政務次長、曾任輔仁大學國際教育長)
  我非常願意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既誠懇又現實。
它帶來一種全球城市之間「跨界學習」的態度,以及一種全球市民之間「跨界動員」的機會,這正是我們書寫這個時代歷史的力量源頭。

◆一場城市與環境的寧靜革命正在開展──侯志仁(美國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系主任)
  這是一本每一位環境與城市設計者以及關心城市的人都需要看的好書,它提醒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足跡,也同時指出城市改造的可能性。……一場城市與環境的寧靜革命正在開展中。

◆他山之石可以培綠──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作者以西雅圖為基地,參與活動、進行城市觀察,從空間課題擴及永續環境,包括:市民參與公共政策、交通、治水、綠色生產、消費等。……讀來十分暢順,也讓人一再受到鼓舞而心生嚮往。

◆「好」城市的定義,未必是完美無瑕的,但需有遠見的市長與不斷挑剔的市民──郭瓊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作者旅居國外多年,近年又來往於亞洲城市(新加坡、香港與台北),她以敏銳的觀察力與對「生態」理論與實務客觀之知識力、清晰的批判力,直接或間接闡述「可持續性」之整體價值觀與多重可行之選擇,兼具理性與感性。

◆國外月亮並沒有比較圓──黃舒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藉由這本書,我想各位讀者也能有機會反省自己的生活與自然的關係,不論是為了日常實踐的調整,還是專業思考的突破。特別想指出的是,這是一本有關環境思考邏輯突破的書,遠遠不只是國際案例集成,桂賢的寫作其實常常特別指出國外月亮並沒有比較圓,而這一點是特別值得放在心上的。

打造友善城市的最佳參考指南──姚松炎(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做為立法會議員,在香港想推動更多更好的環保政策,是非常困難的事,一方面既因為很多環保政策影響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加上一般公務員怕變怕錯的心態,如果沒有其他城市的成功實踐案例,很難說服他們嘗試。可惜學術界很少提供環保方案的實踐過程和遇到的困難,國際期刊一般只重視理論推演和科學驗證,輕視實踐的過程和解難方法。
過去幾年有幸與桂賢在同一大學任教同一課程,而且在未來城市研究所合作進行多項研究、社區調查和安排學生活動等等。我亦不時邀請她為香港的在職專業人士講學,找機會向她學習和請教。早在認識她之前就已經在課程主任的推薦下閱讀她的著作《好城市》。最近欣聞書籍再版,桂賢邀請我為書籍提序,正好把這幾年的合作個案做一簡單總結。

※初版書名為《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

【目錄】

[推薦序] 致意與慶幸──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系主任)
[推薦序] 城市:歷史的主題──楊子葆(輔仁大學客座教授、前外交部次長)
[推薦序] 一場城市與環境的寧靜革命正在開展──侯志仁(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
[推薦序] 他山之石可以培綠──曾旭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代院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推薦序] 「好」城市的定義,未必是完美無瑕的,但需有遠見的市長與不斷挑剔的市民──郭瓊瑩(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推薦序] 國外月亮並沒有比較圓──黃舒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推薦序] 打造友善城市的最佳參考指南──姚松炎(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

[初版序] 挑戰城市舊觀念的具體行動紀錄
[再版序] 誰說改變不可能?請跟我一起做大夢!

前言 設計美好綠城市
 現代都市設計不良,生病了!∕ 只有綠建築絕對不夠,綠色建設才是希望!∕ 用修復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 想像未來美好城市
 [延伸觀點] 再回頭想想「綠建築」的真義
 [延伸觀點] 從灰色建設到綠色建設

PART1 
有個性的城市最迷人!
 [西雅圖]      離不開西雅圖的理由
 [西雅圖]      不只是鮭魚城市
 [西雅圖]      全民投票,一場圖書館建築的時代革命
          [延伸觀點] 社區圖書館也很有看頭
 [西雅圖]      好管事的空間專業者
 [西雅圖]      有創意的濟貧
 [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柏林、台北]   收藏新舊、不同年代表情的魅力城市
 [歐洲vs台灣]   台灣人的歐洲情結?

PART2 
交通,非靠汽車不可?
 [美國vs歐洲]   從車的城市到人的城市
 [美國vs台灣]   停車,就是問題
 [西雅圖]     要一個水岸空間,還是汽車道路?
 [歐洲vs迦納]   誰才是道路的主人?
 [西雅圖]     沒車無妨,有車共享
 [丹麥.哥本哈根] 幾乎人人都有自行車的城市
 [西雅圖]     我在全美最棒的單車城市  
 [泉州]      三輪車是不褪流行的大眾交通工具

PART3 
與水和平共存不是夢想
 [西雅圖]     神奇的大木殘材
 [台灣、中國、歐美]  穿越都市的河流,你還好嗎?
 [京都]      失去生命律動的鴨川,其實很醜!
 [歐美vs台灣]   街道和雨水的故事:想像一個海綿城市
 [西雅圖]     都市排水,從鮭魚開始說起
 [美.波特蘭、瑞典.馬爾摩]  處處都有排水改造的機會
 [美國vs台灣]   住在河道中,能奢望不淹水嗎?
          [延伸觀點] 都市河岸原住民部落的習題
 [歐美vs台灣]   從河流整治到與洪水共存
          [延伸觀點] 淹水土石流該怪誰?
 [荷蘭]        還地於河:荷蘭與河流握手言和
          [延伸觀點] 從人為抗洪到自然防洪

PART4 
消費!浪費?何時該適可而止?!
 聰明消費,才能救經濟
 搖籃到搖籃,也得節制適量
 真的非買不可嗎?別被廣告給唬弄了
 [延伸觀點] 歐巴馬的氣候宣言
 你丟掉的舊車、舊電視到哪裡去了?
 廉價商品真的很便宜嗎?
 買在地,吃在地
 [延伸觀點] 家鄉滋味的高成本代價
 少吃肉,健康、環保、又人道
 比省錢更重要的事

PART5 
城市設計革命,未來城市的修復任務
 [美國]      美國夢的真相       
          [延伸觀點] 「增產」真的能報國嗎?
 [西雅圖]      西雅圖,可以複製的美國夢
          [延伸觀點] 到達里程碑之後:西雅圖溫室氣體減量的啟示
          [延伸觀點] 水泥叢林變綠色城市
 [西雅圖]      受傷的土地變公園
 [馬爾摩]      一個全是綠建築的綠色城區
          [延伸觀點] 水泥叢林變綠色城市
 [漢堡]       水岸再開發的迷思
          [延伸觀點] 開發不是硬道理
 [上海崇明島]    中國的生態城市是怎麼搞的?
          [延伸觀點] 城市規劃順口溜
 [威尼斯、泉州、迦納]  都市裡晾衣,有何不可?
 [舊金山]      狗屎變綠金
 [阿姆斯特丹、香港]  人力,就是能源!
 [荷蘭]       從兩棲屋到漂浮城市
          [延伸觀點] 一個新的世界觀


【作者序】
挑戰觀念,相信改變


  國三那年,我和成千上萬同齡的台灣小孩一樣,在枯燥的日子中準備著高中聯考。有天,國文老師把我叫了過去,憂心地叮嚀我:「妳的作文得好好加油,不然會考不上北一女……」
我深知自己的作文能力是再怎麼加油也沒救,只好靠其他科目來補作文的不足。學生時代,我的美術科總能拿高分,但作文成績就是難看的很;我以為自己沒有寫作天分,寫不出來也就益加畏懼寫作。

  20年後的今天,我卻樂在作文。2005年底,我趕上流行也開了個部落格「西雅圖凹凸鏡」,書寫城市空間、環境生態與文化現象。三年來陸續在部落格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文字,經過一番改寫與編輯後,化成了這本《好城市》。

  我不再害怕寫文章,是因為發現寫作能力無關天分,而是思考習慣的問題。學生時代的我之所以寫不出來,是因為不懂獨立思考,並盲從權威或主流觀點,因此別人的觀點就是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自己根本沒有見解。另一方面,我在接受主流論述之前並未深刻瞭解其背後的邏輯,因此即便是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也不過是一知半解。沒有自己的見解又講不清別人的論述,寫文章自然是件痛苦的事。

  其實也是到美國之後,我才豁然想清了這件事。在美國唸書,若沒有獨立思考的本事,若只是全面複製他人的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學業表現。寫論文做報告,即使得引經據典、參考前人意見,沒有自己的想法卻是不行的。我也發現,僅僅是彙整大批文獻的報告,總不如挑戰別人論述、直陳自己想法的報告來得精采有趣。無論是建立在認同或挑戰前人或主流觀點之上,個人觀點的產生都是無法速成的;得咀嚼消化、抽絲剝繭地分析現有的論述,經過延伸、轉化或是改進後,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觀點,這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

  但是,獨立思考,跟這本書又有什麼關係?

  這本書每篇文章的主題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我獨立思考的過程,是我對主流或即將成為主流價值觀的挑戰,也是城市挑戰舊觀念的具體行動紀錄。為什麼要挑戰?因為當整個社會都懶得獨立思考,僅仰賴片面資訊就輕易地擁抱似是而非的觀點(例如,若不興建停車場就無法改善停車問題、水患問題一定得靠河川整治才能解決……),那麼就不會對都市環境問題追根究柢,解決方案不過是重蹈覆轍。而我訴說城市改造的故事,不在於推廣一套建造好城市的固定公式,更意在傳達行動背後的精神:唯有觀念革命,城市才會更好——對自己、對地球都好!

  因此,這本書表面上談的雖然是城市設計,骨子裡的精神就是觀念挑戰。我一直樂觀地相信,在任何議題上,只要愈多人開始質疑、反省那些視為理所當然的論點,就會發現問題,並愈願意採取行動。在城市改造上,我期待改造的力量不只來自於空間專業者,更大量地來自於一般小市民!

  我用獨立思考來寫作,也盼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獨立思考,更歡迎讀者挑戰書中呈現的觀點、指正我的邏輯錯誤;因為唯有不斷地挑戰、思辯,社會觀念才會革新、進步。過去三年來,許多部落格的讀者已經給了我不少深刻的挑戰,直指文中的盲點並丟出精采的問題,刺激我重新思考,從中又獲得了新觀點。我著實感謝眾多部落格讀者帶給我的學習、成長機會。
卻由衷希望,來自讀者的挑戰不只是:「人們不可能放棄現有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或是「這是不切實際的」的批判;在我看來,這並非觀念上的挑戰,反而是不願挑戰現況、不願正視問題根源的保守思維。
  在我心中,改變不在於可能性高低,而是集體意志的問題,沒有什麼改變是不可能的!2008年,當非裔的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我這樣的信念又更堅定。

  感謝野人出版社的賞識和邀請,讓過去那個作文寫不出來的我,20年後得以出版人生第一本書。但出版一本書絕非個人表演,實在是團隊合作成果;編輯蔡麗真的專業、細心和辛勞,讓我有此深刻的體會,要特別致謝。

  也特別感激四位為本書作序的老師:曾旭正、侯志仁、阮慶岳、楊子葆。十年前我決定「轉行」投入地景建築專業,申請學校時卻面臨找不到相關專業老師寫推薦信的窘境,厚著臉皮請求僅有一面之緣的曾旭正老師幫忙,老師竟爽快答應,讓我得以順利走上規畫設計這條路。在西雅圖的侯志仁老師亦師亦友,特別是當我在專業實踐和人生規畫上掙扎時,都能給我中肯的提點,指引可能的方向。而阮慶岳與楊子葆老師與我素未謀面,卻不吝為文推薦,對我實在是莫大的鼓舞!

  此外,在本書的寫作與編輯過程中,我身在柏林而不在西雅圖,友人徐名頤拔刀相助,四處奔走幫忙拍攝遺漏的影像,要用力感謝。其實,一直以來許多國內外親友——熟識多年或剛認識,他們直接或間接幫忙,甚至是精神鼓勵和相知相惜的友誼,都是我得以持續寫作、讓這本書成為可能的原因,我無法一一具名,但在此由衷感謝。

  出版第一本書不是上台領獎,卻也是難得偷來的感恩機會,尤其是對於不善言語表達感情的我。九年來,我享受著與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另一半的知性對話,許多時候因為與從事截然不同研究的他辯論,讓我釐清論事的邏輯;而我更感謝他任我做一個很不典型的妻子。我雖然總未清楚地向爸媽、公婆和姊妹解釋我到底在搞什麼東西,但他們仍讓我無後顧之憂地走我想走的路,我是多麼幸福有這樣的無條件支持!尤其是爸媽,辛苦一輩子讓我從小到大衣食無缺,所以我得以奢侈地做一個理想主義者、樂觀主義者,而不用成為向現實低頭的妥協者。

  從「西雅圖凹凸鏡」部落格到《好城市》這本書,我寫作背後的信念不變。做為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一切改變都有可能,也希望讀者跟我一起這麼相信著!




【再版序】
誰說改變不可能?請跟我一起做大夢!


  先將時間回到2009年7月,《好城市》初出版之際。當時,即便許多朋友基於友情大力支持,卻對這本書的銷售不樂觀,不忘間接或直接告訴我:「你這本書陳義過高,可能很難賣」;也有人大致瀏覽之後就單刀直入說:「你講的這些在台灣不可能!」或許,這些朋友是幫我做「心理建設」,擔心出第一本書的我因爲期待而受到傷害,我謝謝他們的好意。但是事實證明,《好城市》的表現未如那些朋友的悲觀預期,在書市慘淡的年代竟然還算「小暢銷」,顯然讀者願意閱讀、甚至接受書中所倡議的種種永續城市理念,以至於2017年的今天,《好城市》得以再版,經過一些改寫與資料更新,以新面貌再度呈現。

  這幾年來,我有許多機會受邀到各地演講,同時也在臉書上針對環境與社會議題做簡短評論,持續以不同的形式來推廣永續城市的理念與做法。這幾年來,即便認同相關理念的人越來越多, 卻不乏向我潑冷水的人,不外乎認為:「你太過理想,這是不可能的」、「理想跟現實有差距」。

  ◆但是,回首這些年來,在現實上台灣其實發生了不少正面的改變,有些改變快速到連我都感到驚奇。◆

  例如,8年前當我在〈幾乎人人都有自行車的城市〉一文中介紹丹麥哥本哈根的公共自行車系統時,壓根兒沒想到,今天,台北市不但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共自行車系統YouBike,而且非常成功,不但成為市區內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甚至還擴張到了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與彰化縣。不僅如此,台北市還建置了通勤用的自行車道系統,即便系統仍遠不若自行車天堂的荷蘭、丹麥、德國城市的完善,但已經讓香港羨慕不已。又例如,當我在〈買在地、吃在地〉 一文中寫西雅圖的農夫市集時,啟會料到,在有心人士的努力推動之下,今天,農夫市集在台灣已經相當普遍,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該文中,我提到本土產品對永續的重要性,時至今日,不管是為了什麼理由都好,台灣人越來越支持「台灣製」的產品,在亞洲其他城市包括我居住過的香港和新加坡,也可以看到一股復興「本地產製」 的潮流。

  ◆改變,也發生在專業界。◆

  例如,我在〈街道和雨水的故事:想像一個海綿城市〉(本版更名為〈從想像到實踐:打造一個海綿城市〉),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主張城市應該要模仿森林水文,能夠如海綿般地吸收雨水。萬萬沒有料到,今天,「海綿城市」是中國大力推動的雨洪管理政策,其中央政府投入驚人的預算,在數十個城市試點打造相關設施;類似的,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低衝擊開發」(Low-Impact Development)相關設施。「海綿城市」、「低衝擊開發」等利用自然機制來處理雨水逕流的相關設施,雖然在台灣與中國的城市中仍未普及,但觀念上已經在實務界中被廣泛接受,嚴格上來說已不算是需要大力推銷的新觀念。

  又例如,我在〈還地於河,荷蘭與河流握手言和〉一文中所介紹的「還地於河」概念,今天,已是台灣水患治理領域中經常被提及的名詞。「還地於河」是我對荷蘭Room for the River(荷文 Ruimte voor de Rivier)政策的翻譯,2006年,我第一次將這個令我驚艷的政策介紹給台灣環保界的朋友;後來,從網路上發現有水利工程師乃至一般民眾認為「還地於河」這件事情簡直是駭人聽聞、不可思議。但也不過短短幾年間,「還地於河」就成為專業界越來越能夠接受的水患治理的新思維。值得一提的是,「還地於河」開始有了異於荷蘭Room for the River政策的不同詮釋,例如,有人以「還地於河」來形容為埋於地下管道的河川開蓋。我認為這是很好的發展,中文的「還地於河」強調「還」的動作,不必然要局限於荷蘭Room for the River政策的實際做法,台灣可以、也應該要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還地於河」政策。

  當然,以上所提的種種現實上的改變,其相關細節還需要深入探討,以了解這些改變是否真的幫助我們往永續的道路邁進。此外,為了避免誤會,也要先澄清:舉出以上現實中的改變,絕非認定這些乃《好城市》所促成;以上種種改變是許多人共同倡議推動的結果。

  ◆提出這些現實中的改變,是要強調:理想與現實沒有那麼遙遠,改變絕對是可能的!◆

  現實,當然遠非一片美好。今天,台灣在很多方面仍然落伍。例如,台灣的城市中仍然充滿汽機車,即便在有較完善捷運系統的台北市,道路仍是以汽車為大,行人次等,即便這幾年有些路段的人行道拓寬、擴大了步行空間,行人還是得吸大量汽機車排放的PM2.5。又例如,台灣各地的河川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幾年,當都市裡的河溪都被硬體工程「整治」殆盡之後,換成大量的山中野溪遭殃;既然醜陋的水泥工程已難以讓一般民眾接受,就漂綠,改以所謂的「生態工程」繼續破壞河溪生態。

  最頑強不改的,是台灣的主流價值觀拼經濟,而且我們仍然用最落伍的方式犧牲環境和人道來拼經濟。城市發展,仍然過度側重硬體建設和土地開發。為建設而建設,造就了全台各地大量的蚊子館;為開發而開發、視土地和家為「房地產」、將農地變建地,造就了全台各地大量的空屋、假農舍、和閒置建築用地,當然還有大量因為區段徵收而被迫離開家園的傷心人。不必要的開發破壞環境、浪費地球資源、傷害人權之外,令人最心痛的是,隨著永續城市規劃設計的相關概念愈來愈受到重視,近來許多極具爭議的開發計畫也被漂綠。台北市政府這兩年來大力推動的社子島開發案正是一例,以「生態社子島」為名,堆砌大量永續規劃設計相關詞彙,包括「成長管理」、「緊密城市」、「綠色運具」、「生物廊道」、「物種DNA生態基地」、 「低衝擊開發」、甚至還有「還地於河」等等。許多概念誤植不說,開發一個環境敏感地帶、築以10公尺高堤、且很可能讓現有居民因負擔不起高漲的房價或租金而離開,這樣的計畫何「生態」之有?

  ◆即便現下的台灣仍有太多需要進步的地方,也絕不代表未來一片黯淡。◆

  台灣的現況提醒我們,我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8年前,我以〈挑戰觀念,相信改變〉作序,今天,我仍堅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正面的改變出現,而本書介紹的許多的新觀念以及國外案例,仍然應作為台灣努力的目標。

  然而,許多台灣人往往一看到來自所謂西方先進國家的案例,就馬上認定「台灣不可能」,這往往讓我感到無奈,因為如此的武斷不但無益、還有害。為何說是武斷?因為任何一件事絕不能只憑直覺或片面觀察就草率歸納、妄下結論。一個在其他國家成功推行的政策或運動,在台灣有沒有可能推動?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分析促成該政策或運動的驅動力以及各項主客觀條件,在台灣是否具備。如果沒有做任何一丁點的分析就斷言「台灣不可能」,無異於膝反射,不但沒有建設性,而且正是阻礙改變的原因之一。太多根本不了解國外情況的台灣人,卻總是一口咬定好政策不可能在台灣推動,這種非理性的態度,是台灣人自己最需要先改變的地方。因為,若多數人一開始就否定了改變的可能性,當然難以造就改變。

  ◆改變,也需要耐心,不能輕言放棄。◆

  一直看不到的改變,也許下一秒鐘就會發生。歷史事件一再證明,人類社會絕大部分的改變不是線性進行,並非循序漸進,引爆改變的元素可能潛伏在社會中,不動聲色地累積能量,直到出現一個「催化劑」, 當事情快速被催化到臨界點,就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換句話說,即便今天未見任何動靜,不代表明天不會有劇烈的改變發生。

  此外,未來的可能性也難以就當下的主流價值觀,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等狀態來預測,畢竟今天的現實不等於明天的脈絡。以今天的現實來預測明天,等於是忽略了大環境本身會改變的可能性,是短視而非遠見。我之所以不怕倡議當下看似「陳義過高」、「太過理想」、「台灣不可能發生」的觀念和作法,是因為相信那是人類社會應該要走的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50年前,「公園」讓公眾(而不只是權貴階級的皇室)可以享受的園林綠地是一個被視為激進的概念;但現在,哪個現代城市沒有公園? 如果,我們不勇敢做夢,未來哪能發生改變?

  過去4年多,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都教授「永續城市」的必修課,談現代城市如何不永續、為何不永續、又如何邁向永續。永續課題作為大學的必修課,本身就是一個正向的重要改變,因為20多年前我在台灣讀大學時,並沒有這樣的必修課。2016年底,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最後一堂課,一位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她以英文提問,我翻譯如下):「上完這門課之後,我了解城市不永續是制度上、結構性的根本問題,那您可不可以教我們該如何去挑戰現有結構?」這個提問讓我非常欣慰,表示學生對永續課題已有深刻的理解;卻也讓我糾結,不知該如何回答。

  「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好本分就好了」,這是過去面對關於大環境的問題時,我這一代的人被告知的「標準答案」,但是永續課題的答案卻恰如其反。「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本份就好」只是「不要想太多、管太多」的包著糖衣的說法,只會強固現有不永續的結構。要促成結構性的改變不可能容易,得要有許多人積極跳脫那個狹隘定義「本分」的現有結構,得要有許人不顧一切、不計較名利得失、不畏異樣眼光,去做那些非主流的倡議甚至革命工作。我該鼓勵學生:「你必須要叛逆、必須起身革命」嗎?我該鼓勵他們走一條困難的路嗎?這是作為一個老師的糾結。

  那麼,我自己怎麼挑戰現有結構呢?教育與研究,是我的主要工具,試圖間接促成改變,特別是透過在大學教書,我可以試圖影響很快就會成為社會中堅份子的大學生。即便不忍鼓動他們在經濟仍不穩定時叛逆,但在他們心中種下革命的種子,盼他們未來衣食無缺時,這棵種子就會發芽茁壯。

  這幾年來,陸續有年輕學子告訴我,正因為讀了《好城市》,所以想要投身永續城市的相關領域。《好城市》是我在社會大眾中撒的種子,因為相信改變。

  ◆相信改變,不是因為過於天真浪漫,而是基於事實的理性預測。◆

  我相信,有緣分閱讀到《好城市》的讀者,不管是初版的舊雨或是再版的新知,心中多多少少都渴望看到社會的正向改變,因此,我邀請你們跟我一起做夢做大夢。只要大家一起,我們就不怕倡議看來激進的理念,不怕冷水不斷澆頭,然後總有一天,某個催化劑會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改變的烈火就會猛然燒起。



[前言]
設計健康綠城市


如果說,一個城市生病了,人們會想到什麼?是一個骯髒擁擠、基礎設施不足的城市?還是一個交通經常打結、有著嚴重空氣和噪音汙染的城市?這些伴著台灣人成長的城市問題,深植於我們對生病城市的印象,而台灣人長期以來擠在讓人喘不過氣的侷促空間中,許多人羨慕著美國、加拿大地廣人稀的居住品質。但是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那些外表乾淨亮麗、有著筆直寬廣街道、且人人擁有獨棟房舍和獨立庭園的城市,也一樣病得不輕。

◆現代城市設計不良,生病了!

無論是我們自己的城市,還是讓人稱羨的歐美先進國家城市,都像是愈來愈沒有效率的笨重機器,一方面必須投入更多的自然資源才能運轉,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排出大量垃圾、髒水和髒空氣。由於這「城市機器」的設計不良,不但讓市民無法健康地生活,還連帶賠上整個地球的健康。

如果將地球上所有城市的面積加總起來,其實不到3%的地球面積,但是根據2001年的估計,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卻占了地球的八成(78%)、木原料用量占了近八成(76%)、民生用水占了六成(60%)。城市的物質消耗造成環境惡化,並透過全球化貿易,讓其環境影響也國際化了。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活動就跟野生動物改變自然環境一樣,也是自然現象的一環。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像人類一樣,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改變是如此劇烈且規模龐大。當人類群居於城市,以提升生活品質、追求經濟成長為名,持續進行硬體環境營造與製造消費兩種主要活動時,這兩股力量龐大到足以決定全球環境的變遷。

但是,我深信城市的本身不是環境的必要之惡,不適當的硬體建設和過量的製造消費才是對地球最大的負擔,是讓城市生病的原因。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城市健康、讓市民和生態環境也健康起來呢?

本書描繪了可能的解決方向,期望能啟發所有關心自己生活環境的城市人。如何改造城市的硬體環境,是本書討論的重點,提供城市規畫設計相關專業者參考。

◆只有綠建築絕對不夠,還要有綠色建設才行!

城市中最顯著的硬體,莫過於建築物了。城市是地球上建築物最密集的地方,但許多建築物因為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材、採用耗水的衛生設備和澆灌設施、通風和採光設計不當(甚至完全仰賴人為照明和空調設備),不但成為讓人生病的病態建築,也是吸取能源和資源的大黑洞。

已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建築物的種種問題,於是,近年來綠建築的觀念已經受到重視,許多朝綠建築目標努力的建案,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這是幫忙減輕城市龐大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一個良好開端。

但是城市並非只由建築物所組成,各項基礎建設支援著城市交通、能源與水的供給,以及防洪排水、汙水、垃圾處理上的基本運作,影響所及包括城市的水文和能量循環、溫度與空氣流動、泥土的養分等,攸關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設計不良的基礎建設,也是病態城市的病源,因此要治療現代城市,光做綠建築是絕不足夠的。

現代城市普遍以水泥化的硬體工程來解決問題。譬如,興建大量的道路、橋梁、停車場來紓解交通,興建堤防與雨水下水道來防止水災。然而,四通八達的道路益發鼓勵人們以私家轎車代步,增加了石油的使用量,加劇全球暖化的速度;堤防切斷河道與洪氾平原的生態連結,而雨水下水道將洗過城市骯髒地面的汙水全部迅速排到河中,對河流生態產生嚴重的威脅。

一直以來,城市規畫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城市愈來愈適於人居。這個目標雖然沒有錯,但進行的手段卻是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成就舒適生活,猶如殺雞取卵。在台灣,我們不斷地試圖增加建地面積,不但大量開發寶貴的農地和敏感的山坡地,還與河爭地,築堤開發洪氾平原,更將河流當成廢汙水的排水道,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也影響人們的居住生活品質。

現在愈來愈多城市設計規畫者嘗試在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於是,一個「綠色基礎建設」(Green Infrastructure)的新觀念愈來愈受到重視。

過去人們對於基礎建設的概念是道路、橋梁、下水道等「灰色」、「硬性」的水泥工程,所以「綠色」基礎建設強調了「軟性」的城市基礎建設,不以工程為主要解決模式。因此,城市中那些充滿著植栽的綠地,是綠色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不但可以讓雨水自由滲入土壤,補注地下水,還提供生物棲息地,維持生物多樣性。

不過,綠色基礎建設的概念不只侷限於綠色的植栽而已,就像綠建築中的「綠」一樣,也意指能夠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建設,所有的基礎建設都該朝綠色建設的方向來努力。

◆用修建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

人口向城市集中已經是全球趨勢,目前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而且許多大城市的面積還正不斷地向外擴張。如果擴張中的城市仍然沿用當前的運轉模式,就會像癌細胞一樣,侵蝕著地球生態系的健康。當地球再也無力滿足城市所需的資源、再也無法處理城市所排出的穢物時,城市也將停止運轉,不再適於人居。

2007年11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在其發表的綜合報告書中,明確警告全世界:全球暖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將對人類發展造成嚴重威脅;我們僅有的地球,健康狀況已經亮起了紅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手段來改善生存環境,此刻只談「綠建築」已經緩不濟急,應該更積極地朝向「綠城市」的目標邁進。樂觀一點來看,既然城市有力量造成重大破壞,也就有修復環境的力量。

我所指的「修復」,並不是指回復到原始的樣貌,而是讓城市中已受損的生態系統如河川、濕地、森林等環境回復健全功能,繼續滋養多樣物種,持續提供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

生態系統服務指的是大自然無償提供給我們的好處。大自然提供的具體資源,例如農、林、漁產等,其重要性不難理解;但大自然也提供了看不到的服務,像是淨化空氣、潔淨水資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滯洪防災、分解處理廢棄物等。這些看不到的自然機制並未被包括在經濟成長的計算公式中,人類社會因而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根本不知道大自然一直默默地替我們工作著。

然而,我們卻捨棄原本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用昂貴的科技來建造城市。只是,許多人造系統還不如自然系統來得好用,甚至非常不管用,像硬體防洪排水工程就是最好的例子。硬體建設的大量蔓延不但讓城市喪失了生物多樣性、擾亂了自然水循環、流失了有養分的土壤,還同時創造了許多棘手的災難,例如愈來愈嚴重的汙染和水患。

◆為台灣修出一個健康好城市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適於人居的好城市,能不能同時也是有著豐富生態多樣性的地方?城市的防災設施能不能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時,也維持河流的生命力?我們可能將現有的城市改造為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存的城市嗎?

我相信這些答案都會是肯定的,只要我們先徹底改變「人與自然對立」、「城市與生態不相容」這樣根深柢固的二分法觀念。其實城市也是一個生態系統,是物種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結果,而目前這個生態系統的運作嚴重失衡,連帶影響城市中主要物種——人類的健康。

我們的城市雖然生了病,但解藥已經慢慢浮現;從綠建築到綠色建設,修復環境的抽象觀念已經在許多歐美城市得到具體的實踐,可以做為修建台灣城市的靈感。

本書討論了西雅圖和其他城市的經驗,有精采的好案例,也有值得省思的負面教材。我介紹好案例的目的絕不在於提倡經驗的直接複製,而在傳達做法背後的精神和大原則;畢竟,台灣的自然條件和國情文化不同,國外做法不能、也不該直接移植到台灣。

因此在此也提醒讀者,閱讀案例時不要拘泥於細節是否適用於台灣的思辯,而是盡量咀嚼做法背後的觀念革新,畢竟,挑戰從來就不在於技術的限制,而在於舊思維的桎梏。

台灣人生活在令人喘不過氣的城市中已經太久了!但台灣太小、資源太少,面對城市的舊問題和全球暖化的新威脅,我們沒有空間持續興建道路橋梁、沒有時間等待工程浩大的雨汙水下水道來解決淹水和汙染問題。我們得馬上展開行動:修復生病的台灣城市,將所有的建築改造為綠建築,將基礎建設改造為綠色建設,盡量利用天然又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讓自然生態系統慢慢恢復健康,讓台灣城市重生為健康好城市。

修建城市不只是空間專業者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的事,因為城市是你我共同的生活場域,人人都該瞭解台灣城市的病因,督促政府和專業者,並用創意和膽識來打造一個更美好、更永續的未來!


【摘文1】

城市個性03╱西雅圖
■全民投票,
一場未來圖書館建築的時代革命


  2004年,台北市豎起了全世界最高,象徵著金錢、商業的101大樓,成為台北的新地標;同年,太平洋對岸的西雅圖也誕生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城市新地標:一座象徵著知識、文化的世界級圖書館。
  嶄新的西雅圖市立圖書館總館(Seattle Central Library,簡稱市總圖)是一個迥異於傳統的圖書館,在這個網路普及、資訊大量流通的新世紀,它的出現正是向社會宣示:「圖書館會演進,不會消失。」它也提醒我們,公共圖書館是市民生活上重要的一環,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

◆跨時代的「全民圖書館」法案

  在城市知識水準的調查上,西雅圖一向是全美數一數二、文風鼎盛的城市,居民的平均教育程度和閱讀量都高出其他城市許多。圖書館是大眾教育最重要一環,而西雅圖市民和政府對圖書館的重視,是許多地方望塵莫及的。
  1998年底的公投,西雅圖市民壓倒性地通過「全民圖書館」(Libraries for All)法案,挹注近兩億美金(相當於63億台幣)的經費。具體項目包括建設一個新的市總圖、增建四個新分館,以及改善擴建22個現有的分館,可以說是市圖系統的大規模改造行動,開啟了一個圖書館建築革命。
  2008年9月,法案中所有的工程全部完工,於是,人口不到60萬的西雅圖有了27座嶄新的圖書館。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新市總圖,其規畫設計及施工過程不但引起建築和圖書館界的矚目,也讓一般民眾非常好奇;不出所料,2004年5月開幕當天,湧入了超過2萬5千人一探究竟。
  目前,市總圖每天有超過8,000人次入館,是過去舊總圖的兩倍,借閱率也提升了65%。除此之外,專程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繼「太空針塔」(Space Needle)建築之後,市總圖儼然成為西雅圖另一個新地標及文化建築。

◆挑戰傳統──
未來圖書館站上國際舞台

  為什麼市總圖這麼有魅力?它是由明星建築師Rem Koolhaas領導的 OMA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主導設計,自然引起世界各地建築專業者的高度興趣與期待。
  更重要的是,設計師在空間硬體及管理軟體上都勇於挑戰傳統,是對圖書館定義的革命作品,也是一個21世紀的未來圖書館,為民眾帶來了嶄新的想像與體驗。
  我找不到適當的詞彙來形容市總圖。這棟不規則、多角、多邊型的建築物既稱不上美,也不算優雅,只能勉強用「特別」形容,想以美學或造形的角度來評論,會發現無從著力。再進一步瞭解設計過程後,就知道評論形式外觀不具意義,因為這根本不是建築師的設計重點。
  對市總圖的建築師而言,不但形式本身不是重點,形式背後是不是有深不可測的玄妙設計概念也不重要,針對圖書館運作及使用方式的徹底革新,才是決定建築形式的關鍵。與Rem Koolhaas一起共事的合夥人Joshua Ramus明白地說,雖然市總圖有著雕塑品般的外形,設計的初衷卻不在於創造任何特定形式。
  和許多其他的建築設計流程類似,市總圖的建築師以空間分析圖(diagram)來進行設計:圖書館所需的功能空間,包括藏書閣、辦公室、停車場等,在圖紙上或電腦中化成一個個的空間塊體,透過排列組合、縮放挪移來找出最佳方案;又為了滿足西雅圖的分區管制法、建築法規的相關限制,建築師對各個空間塊體做進一步的調整。
  對大部分建築師來說,分析圖只是輔助設計的工具,但市總圖的建築師居然直接把分析圖「蓋」出來了!也因此有著這樣奇特的外形。簡單地說,市總圖的設計基本上是將不同功能的空間區塊仔細地安排後,利用區塊與區塊之間的空間來創造建築效果。所以,如果硬要說這棟建築物屬於任何形式的話,它的形式大概算是「分析圖」的具體落實吧!

◆不只藏「書」,
更是收藏「資訊」的大倉庫

  一開始,市總圖的設計團隊(包括建築師及市圖的專案小組)就知道他們要的不是一個將藏書包起來的漂亮建築殼子,於是他們丟掉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重新學習圖書館的意涵。
  設計團隊花了不少時間到全美各地參觀不同的圖書館,瞭解傳統圖書館的優缺點;與學者專家探討在資訊革命的年代中,圖書館未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更特地諮詢資訊界主要領導者包括微軟、亞馬遜、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其他相關組織機構。
  做了一連串的功課後,設計團隊得到的結論是:即使在網路普及的年代,人們仍會想看實體書,還是需要圖書館,但未來的圖書館不該只是消極的藏書庫,更應該是積極展示新資訊的櫥窗;不能只是靜態的展示,而必須維持動態的更新。
  於是,設計團隊給了市總圖一個新的定義:不是藏「書」建築,而是藏滿「資訊」的大倉庫(Information Warehouse)。

◆創新「螺旋書庫」,
無障礙找書、歸位的革命設計

  除了創造方便使用的空間、提供友善的資訊搜尋服務外,市總圖設計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空間具備彈性,尤其是藏書空間。
  傳統圖書館常面臨空間調配的問題:一方面,當書籍漸漸增加,面臨書架或樓層空間不足時,館員只得大費周章地挪動書籍,或將書籍分散在不同樓層,造成藏書的連續性被迫切斷;另一方面,藏書的不連續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困擾,經常得來回於不同樓層之間找書。
  於是市總圖的設計團隊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何不學習立體停車場的停車方式,用旋繞的設計來藏書呢?想像一下,如果讓全部的書櫃排排站成一直線,然後將這條線「捲」起來,就不用將書分散在不同樓層了。
  於是,他們設計了一個相當於四層樓高、前所未見的「螺旋書庫」(Book Spiral),可容納145萬本書籍,書櫃沿著這個矩形的螺旋狀空間排排站,不會被樓層的轉換硬生生切斷,方便圖書館員管理書籍,使用者也可以隨著遞升或遞降的緩坡來找書,省去進出電梯或上下樓梯的麻煩,著實是傳統藏書空間的一大革命。
 
◆提升圖書館員的專業,
是未來趨勢

  大部分的圖書館都將重點放在書上,卻忘了館員也是重要資產。
  傳統的圖書館館員,大部分時間不是忙碌於書庫中,就只是借還書的機器。設計團隊採用自動借書系統,為館員挪出更多時間、更近距離地為民眾做其他服務。
  由於在網路普及的今天,人們多半可以直接在網路上找到簡單問題的答案,因此會尋求圖書館員協助的將會是愈來愈複雜的問題,需要各種不同專長的館員集思廣益。但在偌大的圖書館中,館員分散在各個角落,要盡速找到適當的館員為使用者回答問題,是一大挑戰。
  因此,設計團隊採用了一個叫做Vocera的特殊通訊裝置,讓每個館員戴在脖子上;譬如,當具備數學專業的館員,被問到美術問題時,只要對著Vocera說「美術」,Vocera能馬上找到並聯絡附近具有美術專業的館員,確保使用者盡快獲得解答。

◆恰到好處,
藝術與空間的創意結合

  市總圖在圖書館的運作上進行了許多變革,其硬體建築設計也同樣精采。
  幾乎被鑽石型框架玻璃帷幕所包覆的市總圖,極少使用垂直或水平的衍架,而是利用大量懸臂結構,營造採光充足的寬敞空間。在市總圖裡,透過玻璃帷幕,館外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遠山、近海,都成了圖書館風景的一部分。
  公共藝術與空間的融合,讓市總圖活潑不沉悶,因為藝術作品不是消極地被置放在建築空間裡,而是積極地融入成建築的一部分。
  在這裡,找不到正經八百的傳統藝術品,多是裝置藝術與建築空間的創意結合。
  從市總圖東邊第五大道入館,民眾搭乘鮮豔的螢光黃手扶梯時,藝術家Tony Oursler讓人「驚」豔萬分的投影裝置藝術「蛋」,就鑲嵌在一旁牆內;西邊第四大道入口右側外文區的竹製地板,則是藝術家Ann Hamilton的作品,上面刻著11種不同語言,呼應著外語學習區的空間功能。

◆綠建築是基本配備

  有著精采建築空間的市總圖,同時也是對環境負責任的綠建築。
  2000年,西雅圖開始實行綠建築政策,規定凡樓板面積超過約140坪以上(5,000平方英呎)的公家建築,都必須符合美國綠建築規範。
  市總圖自然也不例外。在能源、用水、用料上都仔細考量環境因子,例如,大量使用玻璃帷幕可以引入充足的自然光,減少白天照明需求;在太陽直射區域的玻璃帷幕則做了雙層的設計,中間夾一層鋁製薄網,以防止反光並阻隔大量熱源進入室內;在節水措施上,收集降到建築物上的雨水來澆灌室內外植栽;在結構設計上,減少材料使用;在建築材料上盡量選擇價廉物美、容易維修的再生材料;室內裝修則維持簡單,不做無謂的裝飾。
 
◆沒有階級、族群之分,
堅持全公民空間的新時代功能

  從整個案子的發想開始,市總圖的設計團隊就堅持,公共圖書館應接納不同階級、族群的市民,應是讓人人都能感到自在的公共空間,因此,新世紀的圖書館必須具備多樣的社會功能。
  商業繁忙的西雅圖市中心,其實並無足夠的開放空間,在這個總是陰雨綿綿的城市中,不愛撐傘的市民尤其需要一個大型的室內開放空間。於是,市總圖攬起了這個責任。
  從圖書館東面第五大道的入口進館,迎面就是一個明亮寬敞、挑高15公尺以上的大型空間,設計團隊稱這裡為「客廳」。這不但是市總圖的客廳,也是城市的客廳,只要不大聲吵鬧,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看書、喝咖啡、聊天、碰面約會,甚至發呆睡覺。
  市總圖對市民毫不保留地敞開大門,讓弱勢族群與遊民成為市總圖最大的受益者。這裡不但是遊民暫時躲避寒冷及風吹雨淋的避風港,還不時可以看到他們利用館中的電腦上網找工作。
  此外,館內任何角落都能無線上網,在一個「西雅圖最佳無線上網場所」的票選活動中,市總圖毫無意外地成為市民眼中最棒的無線上網空間。
  在西雅圖,當建築的環境責任已經成為建築的基本要求時,用心規畫社會服務功能,才是建築能否出類拔萃的重要關鍵。
  西雅圖市總圖開館不久,就已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間。

◆每個市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落

  在西雅圖長大的OMA合夥人Ramus說,新的市總圖就好像一個小城市一般,坐落在西雅圖這個更大的城市中,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小城市裡找到喜歡的角落。
  當然,沒有任何一棟建築物是完美的,市總圖也有不少設計不當的地方,即使大部分的人喜歡這座新圖書館,但也有少部分人可以更銳利地看到它的缺點;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會否認這棟獨特的圖書館建築對西雅圖帶來的正面意義。
  根據2004年調查指出,西雅圖的知識水準在全美79個主要城市中高居第二名,從西雅圖推動全民圖書館計畫的魄力中,不難理解為何這座城市能夠名列前茅。
  一個城市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和圖書資源,是提升市民知識和文化素養的基礎,而知識和文化更是城市的無形資產,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條件。
  西雅圖對圖書館的投資,聰明而有遠見。在羨慕之餘我不禁期待,台灣什麼時候才能做這樣有魄力的投資?我們什麼時候也能進行一場精采的圖書館建築革命?



【摘文2】
城市個性 05 西雅圖
■好管事的空間專業者



  2006年2月的西雅圖,天氣冷颼颼,設計規畫專業界卻是熱騰騰,摩拳擦掌地準備參加一場盛事:「西雅圖開放空間2100」工作坊(Open Space Seattle 2100)。
  以西雅圖目前的人口而言,公園綠地和公共空間並不匱乏,但學者估計一個世紀後,西雅圖的人口將從現在的57萬增長為100萬以上,在人口密度增加一倍的情況下,公共空間也需要做適當的調整以因應需求。

◆子孫的未來就是我們的責任!

  100年後的事情干我們什麼事?那時我們已不在人世但西雅圖的空間專業者可不這麼想,他們認為自己責任重大,現在就該替未來子孫做長遠的打算。
  於是華盛頓大學、市政府、以及其他民間社團和企業共同合作,籌辦了這場名為「西雅圖開放空間2100」的設計規畫系列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為期兩天的設計規畫工作坊。
  西雅圖人一向熱衷參與公共事務,連那些常常不得不加班、熬夜的空間專業者也不例外,只要任何跟空間扯上邊的公共議題,都會看到空間專業者挺身表達意見,甚至組織運動。參加工作坊為後代子孫做規畫這件事,空間專業者當然不會錯過。
  二月初的這個週末,許多空間專業者和其他關心的市民組成許多團隊,將近300人放棄了假日,放下了手邊的工作,共聚一堂來描繪百年後的公共空間願景。
  從老闆級的老鳥到剛畢業的菜鳥,從都市規畫師、地景建築師、建築師、到學生,眾多的空間專業者為了求好,在工作坊進行之前至少一個月,就展開前置作業:收集資料、分析問題、製作地圖……進行這樣大尺度的設計規畫不容易,而且耗時又耗力,交給任何一家規畫設計公司都要花上一大筆費用,但西雅圖的空間專業者卻集體、無償地提供了這樣的服務。

◆事事關心的公民態度

  他們最後到底描繪出什麼樣的百年願景,並不是我關心的重點;讓人深受感動的,是他們把公共事務當成自己的事來關心的公民態度。
  在台灣,人們關心的不外乎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而大多時候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哪有時間管其他事?我們從小被教育獨善其身,卻不鼓勵兼善天下,好管閒事從來都不是美德。尤其是上班族,若不時參加與公司工作無關的事情,甚至還會被嫌「不務正業」;從這樣的角度看來,西雅圖那些人還真是好管事!
  西雅圖的空間專業者的確好管事,而且樂此不疲。
  其實,像這樣集結上百人的大規模工作坊,在西雅圖並非第一次。早幾年前我剛搬來西雅圖時,有幸參加了兩次分別由民間團體和市政府所舉辦的大型工作坊,為市中心水岸的未來做規畫設計。類似的工作坊換個議題一再舉辦,卻仍然可以不用付金錢代價地讓西雅圖的空間專業界熱烈參與。
  西雅圖的空間專業者從不以為公共事務是與工作無關的事,而是個人發展的一部分;而他們所以願意參與公共事務,是因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甚至決定城市發展的方向。

◆只要住在這裡一天,
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我可以影響西雅圖的都市發展?
  這對當時還是菜鳥、又是外國人的我來說,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因為是菜鳥,我以為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被重視;因為是外國人,我以為自己無權對這個城市的發展表達意見。但西雅圖人不這麼想。
  事實上,西雅圖多的是從其他美國城市來的外地人和外國人,許多人認為只要住在西雅圖一天,西雅圖的未來就與他們有關。
  於是,我被熱情又愛管事的專業界朋友拉去參加工作坊;於是,我明白這個城市也是屬於我的,只要願意參與,菜鳥跟老闆一樣、外國人跟本地人一樣,都可以發揮影響力。

◆好管公共議題閒事,
台灣人學得來?做得到嗎?

  相對而言,台灣的空間專業界對空間相關的公共事務就冷漠許多。在台灣,政府動輒要蓋環河高架道路,動輒要毀綠地蓋大樓,除了直接受影響的在地居民被迫站出來表達意見,也只有少數空間專業者願意關心。
  在許多有重大爭議的空間政策上,大部分的空間專業者選擇保持沉默,似乎以為工作份內的空間議題才是專業實踐,其他的空間議題只是別人的事。
  在西雅圖,水岸高架道路的命運引起許多空間專業者跳出來表達意見,甚至不少人組成團體,為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案長期抗戰。
  我相信這是文化差異使然,但台灣這樣的價值觀卻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當專業者只在乎工作份內的事,卻不願關心與自己專業高度相關的公共議題,我們也不用期盼這樣的專業者可以為我們打造更美好的環境。
  台灣進行社區總體營造這麼多年,不正是希望建立像西雅圖空間專業者那樣積極的公民態度嗎?
  對公共議題的冷漠,代表的是台灣空間專業的不成熟,而如果所謂的專業者都是如此,那麼台灣難以邁向成熟的民主社會。
  台灣的空間專業者,也許該學學西雅圖專業者的好管閒事。



【摘文3】
都市水環境06波特蘭、馬爾摩●
■處處都有排水改造的機會



 許多人可能會疑慮,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想辦法把公共設施埋到地底下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塞進自然排水設施?
 其實,城市裡舉凡公園綠地、街道旁的植栽區域,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變身成為生態草溝、雨水花園或是人工溼地。
 所謂「自然」排水系統,也不一定要採用像西雅圖的SEA Street那樣有著自然風格的設計形式,只要抓住自然排水最重要的精神:充分利用「入滲」的自然機制,自然排水系統在設計上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

◆改造街道植栽區,也能創造就業

 和西雅圖同樣位在美國西北地區的城市波特蘭(Portland),就提供了不少好案例。波特蘭和西雅圖一樣,以重視環保著稱,在推動環境相關政策上的積極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自然排水的推動上,就是一例。
 波特蘭州立大學旁、第十二大道上的自然排水系統(SW 12th Avenue Green Street Project),就有著與西雅圖SEA Street截然不同的設計。
 在這個案例中,街道沒有被徹底改頭換面,但人行道上的植栽區卻改造成下凹嵌進道路,成為可以入滲和淨化雨水逕流的「逕流植栽區」(stormwater planter),植栽區維持著原本幾何的樣貌,但功能卻增加了。
 這是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輕易達成的空間改造,想像一下,如果城市街道所有的植栽區都改造成波特蘭這樣的逕流植栽區,將能處理更多的雨水逕流!
 在經濟不景氣之際,政府與其用造橋鋪路來刺激經濟,何不以改造街道植栽區的方式來創造工作機會呢?

◆自然排水系統設計,也可以很藝術

 排水系統做為城市空間的一部分,其實也可以與公共藝術結合,順便達到排水新觀念的宣導、教育功能。
 位在瑞典馬爾摩(Malmo)的一個新市鎮開發案 Bo01,就將排水系統融入了公共藝術中。
 在Bo01,與其用下水道來排水,設計團隊打造了一個露天的排水系統。這個排水系統雖然與傳統的系統不同,但嚴格上來說也不能稱為自然排水系統;因為Bo01基地的前身是工業區,有著土壤汙染的問題,因此不能讓雨水入滲到土壤中,以免造成地下水汙染。
  但是,Bo01的露天排水系統的精神不在於雨水入滲,而在於集水、蓄水來創造許多大小不一的濕地和水池,以做為生物的棲息地,創造生物多樣性。於是,由一連串兼具設計感的開放渠道、濕地水塘所組成的排水系統誕生了,同時也成為令人賞心悅目的公共藝術。

  同樣在馬爾摩的另一個社區奧古斯坦柏格(Augustenborg),1999年進行社區環境改造時,也一起改造了社區的排水系統。
 和Bo01類似,奧古斯坦柏格也有露天的排水溝渠,以及濕地和水塘等設計,但是這裡的排水系統是不折不扣的自然排水系統,雨水不但是滋養生物多樣性的媒介,也可以自然入滲。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Bo01或奧古斯坦柏格,都運用了大量的綠屋頂來減少逕流的產生,而且和露天溝渠、濕地、水塘等元素一樣,綠屋頂不但是排水系統的一環,也是生物的棲息地。

◆不直接拷貝,學習方法背後的精神

  無論是有如公共藝術般的露天排水系統,或是以生態草溝、逕流植栽區為主的自然排水系統,打破傳統下水道的都市排水設計,除了免去高昂的下水道營造成本,還可以減少對河川或海洋生態的衝擊。
  特別是生態草溝和逕流植栽區的施作,比起傳統以水泥為主的排水工程是既不耗時又不費錢,台灣沒有理由不好好運用這樣的排水設計。但是,台灣的自然排水方式絕不能直接拷貝溫帶國家的細部設計,畢竟氣候和降雨條件不同、物種也大不同。
  本書中介紹許多國外案例,並不在宣揚細部的設計方案,而在於傳遞方法背後的精神。
  例如在Bo01或是奧古斯坦柏格的案例中,排水系統所營造出的濕地和水塘造景並不是重點,雨水的收集和儲存,甚至如何運用雨水來創造生物多樣性才是重點。
  如果在這些案例中只學到了用雨水塑造水池景觀,那麼在台灣應用的下場很可能是需要花費許多的人力、物力來維持水景,最後反倒因為經費不足而以失敗收場。
我看過為數不少國外的永續設計案例,最令我感動的從來就不是設計上的細節,而是對既有觀念的大膽突破。自然排水,正是對傳統下水道排水觀念的革命,因此值得台灣學習。
  台灣能不能抓到自然排水的精神,從自己的自然與文化背景中,發展出屬於台灣的自然排水法呢?



【摘文4】

城市修復行動05馬爾摩
■一個全是綠建築的綠色城區



  過去我在西雅圖上班的地方,是個堅持蓋綠建築的設計事務所,同事們不時會去造訪其他城市或國家的好案例。
  我還記得,2004那年,公司一位資深建築師從北歐見習回來,深受啟發之餘也大嘆美國還落後北歐起碼20年!
  那時,綠建築在美國都並非主流,因此,北歐的那些全是綠建築的綠色城區案例,讓大家羨慕不已。
  上個世紀末當美國許多城市連一個綠建築都沒有時,北歐諸國就已開了先例,藉由閒置工業用地轉型的機會,在城市中打造了數個綠色城區,以落實生態城市的理念;其中,瑞典南部的馬爾摩(Malmo)在其西邊港區所進行的「生態城市」計畫,最受到國際的矚目。我也久仰大名,2005年終於有幸親自造訪這個前衛的城區。

◆西港新市鎮,轉型邁向生態城市

  位於瑞典南部、濱海的馬爾摩有約27萬的人口,是瑞典第三大城;近年來她正在轉型,努力從一個重工業的經濟體系轉型為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城市。在轉型的過程中,馬爾摩也依照聯合國「21世紀議程」(Agenda 21)來積極規畫城市的永續發展,設法以尊重生態的方式來進行城市發展。
  世紀交接之際,馬爾摩獲得瑞典中央政府撥款補助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市政府利用這些經費執行了數個相關的計畫;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型計畫,就是西港(Vastra Hamnen)的新市鎮開發案。這個以生態永續(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為目標的開發計畫,是馬爾摩邁向生態城市相關工作的前鋒,對馬爾摩來說是一個新的嘗試。
  西港位於馬爾摩的北邊,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一直到1980年代後期陸續填海造陸而成的海埔新生地。
  這裡過去一直是造船及其他工業用地,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造船工業大受打擊,緊接著在全球工業版圖重組中又漸漸失去競爭力;20世紀末,曾為馬爾摩帶來繁榮的造船工業終於走入歷史,雖然對馬爾摩是一個重大的經濟打擊,但也為這個城市開啟了一個新契機。西港已不做工業使用,馬爾摩雄心勃勃地希望將這裡打造為世界級的永續新市鎮,成為全世界競相模仿的未來城市。

◆難以恢復受汙染的土壤

  但與西雅圖奧林匹克雕塑公園基地一樣,曾為工業用地的西港,也必須在轉型成住宅商業用地之前,先解決土地汙染的難題。該如何整治土壤以避免造成居民健康上和環境上的危害,是西港新市鎮計畫初期極大的挑戰,也是受到熱烈討論同時極具爭議的話題。
  可惜最後土地汙染的問題並沒有獲得完美的解答,因為清運汙染土壤的估計成本是天文數字,政府和開發商只好放棄土壤整治,直接在汙染的基地上覆蓋一層正常的土壤來了事。
  有趣的是,當初進行土壤調查時發現,西港的汙染其實並沒有一般人想像嚴重;精確的說,汙染的程度並沒有比馬爾摩其他住宅或商業用地來得糟糕,因為,馬爾摩城區中許多地方的土壤汙染問題也不小,汙染程度甚至超出瑞典都市土壤汙染上的最低標準。
  這反映了一個許多人想都沒想過的現實:對健康產生威脅的土地汙染不僅發生在工業區,在你我天天生活的住宅環境中也可能發生。
  從西港新市鎮到西雅圖奧林匹克公園,連財力相對雄厚的先進城市都無力處理土壤汙染,這警示我們要好好保護土壤,因為土壤一旦受到汙染,就難再恢復健康。
  西港占地約140公頃,有住宅、商店與學校,同時滿足居住、就業、就學與休閒的需求。計畫可以容納一萬居民,以及兩萬就業及就學人口;人口密度可達每平方公里7,143人,遠高於目前馬爾摩的平均水準1,739人,以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
  西港新市鎮的開發分成好幾個階段,在我探訪這裡的2006年5月,仍有許多工程正在進行,尚未全部完成,只有稱為 Bo01的第一階段已經完工。
  馬爾摩將打前鋒的Bo01開發案結合大型博覽會來進行。
  2001年,馬爾摩在西港其中半邊的基地上,以「未來城市」的主題舉辦了第一屆歐洲住宅展(First European Housing Expo,簡稱 Bo01也就是第一期開發案名稱的來由),建造了一個包含約350戶公寓的區域,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高密度、但卻對生態環境友善的都市發展模式。
  Bo01整個區域占地約25公頃,共有1,300個住宅單位,容納2,000人口,除了住宅之外,還包括餐廳、商店、公園等基本的都市設施。
  對我們台灣人而言,這樣混合各種機能的生活環境並非大不了的事,但西方國家因為嚴格的土地分區使用管制,往往產生許多單一用途的區域,不是純住宅就是純商業或工業區,造成種種社會及環境的問題。
  西港新市鎮到底在生態永續上做了什麼努力?除了所有的建築物都達到綠建築的標準,也以綠色建設的精神來打造基礎設施,包括在能源、交通運輸、綠地與生態多樣性、廢棄物處理,以及排水設計等,都納入規畫(更多細節請參考延伸觀點:Bo01的綠色基礎建設)。
  由於 Bo01是打頭陣的計畫,了解各種永續策略的實際環境成效,也是計畫中的一部分;正因為Bo01在工程結束後還持續環境監控和研究分析,因此是其他城市的絕佳活教材。

◆永續城市帶來觀光效益

  Bo01在落實生態永續的過程中其實面臨不少挑戰,實際的環境效果也還需經過更長時間的觀察才能論定,但這個案例的精神和努力方向值得我們學習,其魄力和勇氣也值得稱許。
  值得一提的是,Bo01並沒有因為強調了生態永續的策略就忽略了都市美學,正因為Bo01是屬於打頭陣的計畫,在空間美學設計上反而下了更多的功夫,好讓這樣的開發案更吸引人,以推廣生態永續的觀念。
  曾經是工業城市的馬爾摩,過去鮮少出現在北歐的觀光版圖上,但因為Bo01的出現,吸引了無數都市規畫相關專業者以及各國政府官員前來觀摩學習,為馬爾摩帶來了觀光效益!
  Bo01固然是值得學習的好案例,但並非每一個城市都能像馬爾摩一樣,有機會和經費起造一個全新的綠色城區。
  台灣的確需要加強綠色基礎建設,但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打造全新的綠色社區,而是改造現有城區;我們也不須不切實際地想要一次將所有的灰色基礎建設改造成綠色,但可以從最迫切需要改善、最能產生立即效益的系統著手。
  如果台灣每一個城市鄉鎮都能開始改造行動,我們也可以像馬爾摩一樣有豐碩的成果。
  曾經是工業城市的馬爾摩,過去鮮少出現在當台灣還在為「環保與經濟熟重熟輕」這個錯誤的二分法爭論不休時,馬爾摩的西港新市鎮一面做了環保,一面也帶來了經濟利益,是不是可以給台灣一些啟示呢?


【摘文5】
城市修復行動06漢堡
■水岸再開發的迷思



  在許多歐洲城市中,其實有不少像西港新市鎮一樣,將濱臨水岸的舊工業區打造成新城區的案例。
  在西北歐,當仰賴航運而占據水岸的重工業在近30年來漸漸移轉到開發中國家後,土地開發商發現水岸的舊工業區因坐擁水景而價值連城,一股水岸「再開發」風潮已然展開。
  瑞典、芬蘭、丹麥、德國、英國、荷蘭等國的舊工業區紛紛成為熱門的開發基地,一個個摩登的水岸社區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
  但是,只有少數的水岸社區像西港新市鎮那樣,積極地採用各項措施來減輕人為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生態衝擊。
  2008年的最後幾天,我興沖沖地前往德國漢堡參觀了一個號稱「生態永續」的水岸開發案,但卻滿懷失望而歸。

◆只會爭奇鬥豔的水岸新市鎮

  漢堡南臨易北河,占地利之便,貨運吞吐量在世界前十名之林,是德國最富裕的城市,因而可以想見港口的規模和易北河的深廣。
  現在的漢堡港與漢堡市中心隔著易北河相望,但過去港口其實是位在河的北岸,緊貼著市中心南端,因為土地不敷使用,加上港區急需現代化,於是往南遷移到河道上的一個大沙洲,舊港區用地於是騰空的出來。
  造訪之時,在這片舊港區舉目所及盡是高聳入雲的起重塔。營建工程忙碌地進行著,漢堡市政府不讓這麼精華的土地閒置,將這裡變成了全歐洲最大的工地。123公頃的土地(將近5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今日已經全部開發成住商混和的新城區——港市區(HafenCity)。這個水岸再開發案不但為漢堡帶來了經濟利益,也吸引許多其他地區的政府首長到此取經。
  港市區尚未完工時,就吸引許多人來這裡猛按快門。這個開發案為何如此受到矚目?除了大手筆的開發規模,也因為部分已完工的區域裡,出現了許多爭奇鬥豔的摩登建築。
  港市區許多建築和開放空間的設計,無不經過激烈競圖,不乏出自知名建築師之手。不但如此,港市區也打造了一個城市新地標:由國際知名的建築師Herzog & de Meuron所設計的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造形奇特的龐大建築體被認為可媲美雪梨歌劇院。
  對空間美學的強調,正是港市區開發案所強調的重點,營造了賞心悅目的硬體環境,也成了房地產的最佳賣點。臨易北河,河流水景和不遠處繁忙的港區榮景,當然也是港市區吸引人之處。
  看著這樣「高檔」的生活環境,我不難想像,身上沒有幾兩銀子的中下階級,大概是住不起港市區的。

◆只有形式,是假永續之名的開發案

  為了應付都市人口成長所帶來的住商需求,在已經被開發過的土地(例如過去的工業區)進行「再開發」,當然比在現有的綠地和農地上進行「新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來得小。
  歐洲城市這波再開發計畫,等於間接避免了綠地和農地的損失,是普遍被認為較永續的都市發展政策。
  要注意的是,土地的再開發案之所以被認為較「永續」,也是與其他破壞性更強大的新開發案比較後的結果,並不代表任何再開發案都是絕對永續、環保的。
  但是,在西方不少類似案例的討論中,卻普遍可以看到這樣的簡化邏輯:「只要是再開發就是永續的、值得鼓勵」,這實在是嚴重的謬誤。而德國漢堡港市區的開發案,在其行銷推廣上,正犯了這個謬誤。
  在宣傳資料上,港市區號稱是生態永續的開發案,但我看遍了所有相關的書面和網路資料,實在找不到為這個案例鼓掌的理由。
  港市區開發到底為生態永續做了什麼努力?除了因為本身是再開發案而避免農綠地被破壞以外,也不過是做做建築物節能,以及採用不會產生汙染的燃料電池技術來滿足部分供電。
  換句話說,港市區宣稱的「生態永續性」,不過來自於「它是一個再開發案」這件事。
  對生態永續如此低標準的定義,實在是令人失望。這個為自己貼上生態永續標誌的開發案,充其量不過是對環境的破壞少了點,是哪門子的「永續」?

◆看遠一點,受過傷的土地更該小心呵護!

  避免破壞原有的綠地和農地,是任何一個號稱永續的開發案的前提;前提滿足之後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才能進一步減低衝擊、保護環境。最起碼,當任何開發案冠上永續的招牌前,應該先審視兩個問題:
  第一、這個開發案是否真有必要?因為,任何土地開發案都需要消耗龐大的能源和資源。
  第二,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長遠目的來說,這塊基地是不是有比進行土地開發更好的用途?
  水岸雖然有經濟價值,但其生態價值更不能小覷。自然的水岸是個非常特別的生態環境,是土地和陸地的交界處,比其他生態系統擁有更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一旦被開發破壞了,河流的生態多樣性也隨之流失。
  水岸一旦被開發破壞,對人類也產生負面影響:當建築與河流爭地,都市失去了天然的蓄洪空間時,都市的水患也更加嚴重了。
  今天,氣候變遷已經成為無法抵擋的趨勢,任何城市都得做必要的調適。一個有遠見的城市,更應該對城市中的閒置空間做更長遠的規畫,僅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對閒置空間一律進行再開發並非明智之舉,特別是水岸土地。

◆再開發?休養生息?
給水岸空間一個喘息的機會!

  漢堡因為易北河而繁盛,但也飽受其氾濫之苦,動不動就發生大淹水,付出了龐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當全球暖化造成降雨愈來愈極端,未來水患的威脅只會愈來愈高。
  要減輕水患其實沒有那麼困難,給河流多一點空間就好。
  但是,當漢堡的舊港區好不容易退下拚經濟的使命而得以喘息時,這塊當初向河流硬爭來的土地或許就該趁早還給河流,增加行洪空間;然而,漢堡市政府抵檔不住再開發的利益誘惑,反而平白喪失了一個可以減輕水患、修復河流生態的大好機會。
  水岸被重新再開發,引進了大量的人口和商業,讓水患的威脅有增無減;港市區的規畫團隊當然知道易北河的氾濫是免不了的,也不得不大費周章地將港市區所有建築物都架高。
  一個水岸閒置土地,是要加以開發帶來短期的經濟收益?還是還給河流,避免水患帶來的長期經濟損失?
  漢堡的港市區是個不永續的開發案,是綠色城市規畫的負面教材,但台灣不乏政治人物來這裡考察取經。
  2005年,當時的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就曾來這裡參觀,希望學習港市區的規畫,做為高雄港周邊土地利用與開發的參考。
  我實在不願看到港市區的開發經驗在高雄或台灣任何一個地方被複製。期待政治人物眼睛再睜亮一點、多想一點,對於閒置空間的利用上,不要只看到當下的經濟價值,視野也應該放遠一點,這樣他們就能看到閒置的土地若保留為綠地,或還給河川,對城市將會有無窮的永續發展價值。




廖桂賢 廖桂賢
民國63年生。千禧年離開台灣後的17年在國外漂流,陸續居住過費城、西雅圖、柏林、加州爾灣、札幌、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終於在2017年5月回台定居。喜歡觀察思考人與環境的互動,關注永續課題。因為前前後後在西雅圖居住長達7年,所以寫過很多關於西雅圖故事。1996年台大經濟系畢業,2003年取得賓夕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地景建築碩士,2012年取得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建成環境博士。曾經在台北和西雅圖都當過上班族,自認不適合,目前樂在教育與學術研究。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以及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目前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學術研究領域聚焦於韌性城市、都市水患治理、都市河溪、生態規畫設計等面向。

廖桂賢 作者作品表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二)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