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議論之書,卻亦是一本抒情之書。
這本書談論家國大事,卻也細述兒女私情。
從曾蔭權到梁文道,從溫家寶到陳水扁,從天星皇后到萬里長城,從書本到電影,從賭博到性愛,對這樣那樣,對這個那個,這本書的作者都有意見;或言之成理,或無理取鬧,總之,作者都有話要說,或部A因為作者相信另一位作家說過的一段話語:
「年輕時,我努力寫作,因為知道青春是有限的,理想與感動或酗]是有限的。我的心底藏著一股祛除不掉的恐懼,不知哪一瞬間會有怪獸倏然躍出,大口大口吞噬我的青春與理想與感動,只留呆木與疲倦給我。對抗這想像怪獸的方法,我惟一的方法,就是寫作,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留下怪獸吃不掉消滅不了的鐵證,證明自己青春過、理想過、感動過。
一路寫下來,對於怪獸的恐懼仍然不時閃動著,不過卻也慢慢發現了寫作不同層次的意義。原來以為寫作只是保留青春、理想、感動證據的手段,寫到一個程度才驀然理解:原來寫作同時可以刺激,甚至逼迫青春、理想與感動,不那麼快從生命舞台上謝幕隱退。累積的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就像是過程的自己,不斷向現在的自我提醒喊話。」
為了自己,寫出《我們》,而你,可會忍得住不看?
序
自序:關於感謝
老毛病又犯了。
猶豫不決,三心兩意,臨門急轉彎;這都是我的老毛病,而它們,再次展現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
去年一口氣出版了四本書,今年本來打算靜一靜,直至五月中旬,讀到「花千樹」替一位評論人出版的一本作品,覺得從編排到內容都相當不錯,於是,心動,很想自己也有一本,乃撥了一通電話給素未謀面的葉海旋先生,見了面,談妥一切,便著手編輯。
這本書,本來打算只把在《明報》「筆陣」專欄上的稿子結集,但到了最後整理階段,又跟去年出版《在廢墟裡看見羅馬》(天地)一樣,忍不住刪去了一些、加入了另一些,讓內容不被一時一地的事件困住,比較耐讀、好讀、值得讀。而明眼人一看即知,加入了的主要是第一個單元的「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
感謝張家瑜寫序。她很不幸,動筆前嬝牧漪O未經換稿的舊材料,故「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未在其立論之列。我瞻F她一道,而這,當然並非我第一次礎o一道,她對於我的老毛病以及各式各樣的壞習慣,早已見慣,並且總是溫柔和善地或無可奈何地接納。
感謝胡恩威設計封面。相識十年,在我眼中,他總泉過度活躍症」地停不下來,有他在,就有創意,或部A同時就有爭議。
感謝張大春替書名題字。他近年醉心書法,每次來港,都送我一堆字,我隆而重之地收藏起來,準備日後變賣換錢退休,但這傢伙有一次突然說,以前的都寫得很差,不值錢,趕快扔掉;害我的退休計劃全盤改變。
感謝楊照,他沒替這本書的出版做過什麼事情,但他在《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書裡寫過一段話,大可讓我借之自道持續提筆的理由:
「年輕時,我努力寫作,因為知道青春是有限的,理想與感動或酗]是有限的。我的心底藏著一股祛除不掉的恐懼,不知哪一瞬間會有怪獸倏然躍出,大口大口吞噬我的青春與理想與感動,只留呆木與疲倦給我。對抗這想像怪獸的方法,我惟一的方法,就是寫作,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留下怪獸吃不掉消滅不了的鐵證,證明自己青春過、理想過、感動過。
一路寫下來,對於怪獸的恐懼仍然不時閃動著,不過卻也慢慢發現了寫作不同層次的意義。原來以為寫作只是保留青春、理想、感動證據的手段,寫到一個程度才驀然理解:原來寫作同時可以刺激,甚至逼迫青春、理想與感動,不那麼快從生命舞台上謝幕隱退。累積的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就像是過程的自己,不斷向現在的自我提醒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