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性飲食‧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下冊】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時報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8/04 |
頁數: |
272 |
尺寸: |
17x23 |
ISBN: |
9789571373553 |
|
商品簡介 |
多吃蔬果好健康?多喝水真的沒事?
《太極米漿粥》作者最新重磅力作
天天吃的食物,就是漸近式補充身體的藥物!
善用食物物性不同之妙,養胃氣、護陽氣,不勞醫生開藥方。
千年來不敗的食養智慧,用本書無縫接軌!
破解中醫重要經典《神農本草經》隱藏的藥食同源之祕,
縱使我們不懂得怎麼用藥,但若能了解物性,也能增進健康。
囊括蔬、果、蕈菇、魚鮮、禽畜肉和加工食品,超過150種常見食物
吃對了,健康Reset!
※下冊內容為部分植物類、食用蕈類、動物類、加工綜合類等食物的物性介紹以及物性評論。(詳見目錄)
●人有人性,食物當然也有「物性」
物性就是食物的個性,不過並非單純的中醫性味歸經之分,更不是西醫討論的營養成分,而是從食物的外形、味道、科別、生長環境、食用部位,甚至是從人工製造方式去了解:這口食物下肚,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反應。
●人體並不適合經常、大量的吃偏性太重的食物
健康的身體普遍存在溫熱的屬性,這是胃氣和陽氣充足的表現。而多數食物都有「偏性」,一旦人體吃進涼寒屬性或難以化消的食物,就需要透過大量的耗能,才能重新將身體功能維持於平衡狀態。因此,偏性較強的食物在入口前必要經過適當的配伍。如果經常大量的耗去陽氣來處理食物的重大偏性,身體便容易衰弱。
●對人體而言,多吃肉比多吃菜更好
大多數植物類食物(葉菜水果)的偏性較強,因此大部分的中藥方劑是以植物入藥,正因為偏性比動物來得明顯,所以日常食用時要格外注意:量要佔少數為宜,調理的手法需要更講究。如同藥材組成方劑,對於比例、配伍的講究,是效果的關鍵所在。
動物五臟俱全,在五行上的均衡度、面對環境變化的耐受力、藏納養分的效果都比植物好,所以更適合我們在家常食用,做為加強營養攝取的主要來源。
●藥食雖同源,但某些食物非得捨棄不吃,才有恢復、長保健康的機會
【絕對不沾的三種食物】蘋果、黑豆、白蘿蔔
一天一蘋果,醫師真的遠離你?!黑豆被視為健康食品,多多益善?蘿蔔益氣,但只喝一口白蘿蔔湯,就可能讓元氣報銷?就是有這麼些食物,偏性過於強烈,會讓身體的養分大量流失,能量無法透過食物留存於體內!
●搞懂物性和配伍烹調原則,廚房灶頭上就有救命良方
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例如:
薑是回陽的絕佳良藥;
益人無數的太極米漿粥,來自尋常的大米與清水;
馬鈴薯帶皮烘烤,搭配大量油脂烹調,提高腸道機能;
青椒疏瀉肝的濕熱之氣,是少數生熟食皆好的蔬菜
本書特色:
1.傳承經典──
此書為作者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之研究大成,還原古經方中醫的原本面貌,重新白話解譯「藥食同源」的定義,以及各種食物入口後對身體產生的反應。
2.解讀物性邏輯、食物配伍原則──
多數的食物都有偏性,所以需合理食用。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
3..討論的範圍以日常食用的、常接觸的食材為主──
完整的生物個體,像是:豬、牛……
生物的局部,像是:豬油、雞蛋……
非生物,像是:海鹽、水……
天然加工的混合物,像是:蜂蜜、冰淇淋……
4.破除時興的飲食迷思──
從物性來看現代飲食觀念會發現,很多都是可以再被討論的!
例如:糙米一定比精白米好嗎?植物油一定比動物油好嗎?吸菸對肺一定不好嗎?
目錄:
植物類
【芸香科】
1.橘──附:橘皮、橘絡
2.檸檬
3.柚
4.葡萄柚
5.四季桔──附:枳實
6.花椒──附:秦椒、蜀椒、山椒
【唇形科】
1.紫蘇──附:蘇籽
2.仙草
3.芝麻
【薑科】
1.薑──附:乾薑
2.薑黃──附:鬱金
3.蘘荷
4.香蕉
【茄科】
1.茄
2.番茄
3.辣椒
4.馬鈴薯
5.菜椒
6.枸杞
7.菸草
【繖形科】
1.胡蘿蔔
2.芹菜
【菊科】
1.牛蒡──附:白朮
【旋花科】
1.番薯
【薯蕷科】
1.山藥
◎調理便利貼:山藥泥料理「快雪時晴」
【棕櫚科】
1.椰子──附:椰奶、椰油、椰糖
2.檳榔──附:檳榔花、檳榔心
◎調理便利貼:半天豬肚湯
【天南星科】
1.芋
【蓮科】
1.蓮藕──附:藕粉、蓮子
【漆樹科】
1.芒果
◎調理便利貼:芒果混搭風
2.腰果
3.開心果
【無患子科】
1.龍眼
2.荔枝
【葡萄科】
1.葡萄
2.大棗──附:蜜棗、黑棗、酸棗仁
【樟科】
1.肉桂——附:桂枝
食用蕈類
附:茯苓、松茸、牛樟芝、冬蟲夏草、香菇、洋菇、金針菇、竹笙、白木耳、松露、黑木耳
動物類
【禽獸部】
1.牛──附:牛奶
2.羊──附:羊奶
3.豬──附:豬皮
◎調理便利貼:白蜜豬皮湯
4.雞──附:雞蛋、烏骨雞
◎調理便利貼:溏心蛋
5.鴨──附:鴨蛋
6.鵝──附:鵝蛋
動物類
【鱗介魚蟲部】
1.魚──淡水魚、海水魚、洄游魚
2.介──、蟹、蛤蜊、蜆、牡蠣、鮑魚、鱉
綜合類
【加工品及原料:人部】
1.蜂蜜──附:蜂王漿、蜂花粉
2.太白粉──附:樹薯
◎調理便利貼:太白粉去腥
3.酒──附:醋、啤酒、紅酒、白酒、清酒、蒸餾米酒
4.咖啡
5.綠茶──附:青茶、紅茶、茶籽油
6.冰淇淋──附:蛋黃醬、霜淇淋、義式冰淇淋、雪酪、土耳其冰淇淋
7.油脂──植物性油脂、動物性油脂
綜合類
【自然混合物:金石水土部】
1.水──附:逆滲透水、蒸餾水、氣泡水
2.自然鹽(海鹽、岩鹽)
第四章、物性評論
飯、麵
食品加工:醃漬、發酵
內文試閱:
寫在前面
我的上一本書──《太極米漿粥: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推出以來,受到很多朋友們的喜愛、討論以及實踐,甚至是肯定。做為一個中醫的獨立研究者,這是一件令我感到很安慰的事。最主要的部分在於:我所架構出來的對於「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的解讀方式,直接「以經解經」,與一般學界或者是大眾所熟知的,如仰賴「實驗數據」、「成分分析」、「臨床實證」等方法來研究之間有著不小的差異。而這樣子一套對於大眾來說屬於較為陌生的邏輯,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接納,進而實用於有緣朋友們的實際人生,並且有幸獲得信任,這代表我們對於在現代發揚老祖先的智慧,其實還存在著其他的可能性,萬不可畫地自限。欲還原古經方中醫的本來面貌,仿效其原本的研究、操作的方式來進行,或許更能貼近其核心真髓。
在《太極米漿粥》中,有很大的篇幅是說明我對於中醫角度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醫理、藥理的想法。這些論述的內容雖然大幅度的偏離時下對中醫的認識,但是我認為卻更能貼合於我在實際操作時的體驗。我以為,透過交相比對《桂本》和《內經》,可以看到許多經典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哲理與邏輯,甚至可以看出許多在經典字裡行間所隱含的奧義。我之所以獨取精白的粳米做粥,摸索出《桂本》之中所謂「糜粥自養」,或是《內經》之中所謂「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等等,對於所提及的「糜粥」、「漿粥」這些食物較為清楚的輪廓,是因為我從經典之中學到:人,必須要有「胃氣」才能活,而「養胃氣」是把人的生理狀態穩定下來所必須做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無論我們是在平時養生,或是病時療疾。《內經》所謂「五穀為養」,我從方劑與飲食入手了解中醫,自然體會到:我們怎麼吃喝,身體就會產生怎麼樣的反應。而天然的產物,透過適當的方式採集、修治,並且經過配伍與調理之後,就能夠產生力道大小不一的「恢復身體原本的機能」的力道。偏性小而力道較緩者,或云「養生」,偏性強而力道較峻者,或云「療疾」。所以古來所謂「藥食同源」,本來一物,應是做如此解釋。
從粳米品種的討論、選定精白米的考量,一直到調理的實際做法,在這些環節之中,朋友們除了紛紛關心「我這樣烹煮的結果是不是成功?」之外,對於藉由家常中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