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消失:父母會傷人,但你值得被愛
 
作者: 高橋和巳 
譯者: 李喬智
書城編號: 1399516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世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4
頁數: 288
尺寸: 14.8x21
ISBN: 9789578799158

商品簡介
痛苦到想死的人不會說「好想死」,
他們會說「好想消失」

新聞報導層出不窮的虐兒事件,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虐待不僅只侷限於體罰,惡言相向與忽略也會在心底留下傷痕。
某些人的童年,充斥著物理虐待與偽裝成愛的情緒勒索。
傷口從未修復,只是刻意遺忘…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存在」感到懷疑?
許多遭受不同形式虐待而長大的孩子,經常會為了逃離痛苦的人生,不會把自己說成「好想死」,反而常說「好想消失」。

「好想死」與「好想消失」的心理狀態是不同的。
說「好想死」的人曾經對生命懷抱希望與理想,
曾經體驗過快樂和幸福,因為失去而感到「好想死」。

說「好想消失」的人不曾體驗過快樂或幸福,
他們背負著原生家庭的詛咒,
對一切都不抱著希望,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價值。
只有淡淡的悲傷,在心底無盡蔓延。
甚至,只打算活到自己決定的「那一天」…

未曾感受過「愛」的孩子,
在長大成人後,心中會帶著錐心刺骨的孤獨。
但即使父母會傷人,你依然值得被愛。

名人推薦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輔導老師/作家 黃之盈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執行長 何素秋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院長/前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張艾如
《神老師&神媽咪》作者 沈雅琪

目錄
前言──「那個三歲的小男孩死了,是一件好事」

第一章 好想從這個世界消失
一、光之項鍊
十歲時的自殺意圖
強烈的自殺意圖來自於「好想消失」的念頭,而非「好想死」
兩個生死觀,心理的以及存在的
二、受虐兒的人生教會我們的事情
十歲的那一年,決定要活到「那一天」為止
從生活治療到心靈治療
幸福的人生可以透過三件事情來實現
第二章 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們
一、對我來說日子並不存在
不可思議的失眠症,連星期幾都分不清
金澤小姐的睡眠障礙所代表的涵義──無止盡的夜晚,以及永遠不會來臨的清晨
開始進行失眠症的治療
一天終於結束了、清晨開始了、分得清禮拜幾了、時間跟大家同步了
沒發現孩子狀況的母親
可以跟家人在同樣的時間段裡生活了
二、我是個沒有過去的人,希望有人可以把過去還給我
為什麼我沒有過去的記憶?
我擁有自我認同嗎?寫在大學筆記本中的疑問
原來我「擁有」自己以為「沒有」的東西
歷史的存在條件,就是時間的連續性
存在,但卻不存在。我就像個透明人
三、創造社會價值的方法
透過社會價值,可以確保你的「存在」
藉著情感與規範,可以創造社會價值
四、異邦人──無法創造社會價值的受虐者
無法跟其他人一樣安心生活的異鄉人
解離性障礙是暫時停止自我認同(社會價值)
平常的我消失了五個小時╱失去記憶的三日之旅
自身的存在與對外界的感受都產生動搖的人格解離症
日常生活中的靈魂出竅體驗
五、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迥然不同的世界──心靈膠囊的內部及外部
第三章 受虐兒的真實樣貌
一、用兩個評判標準來確認小孩是否受虐
是虐待?還是母親的失控?
二、虐待的持續性與異常性──虐待評判標準1
虐待兒童的五種分類
I.身體方面的虐待
身體虐待的持續性
身體虐待的異常性
II.嚴重疏忽(放棄教養)
各年齡層的疏忽案例
III.精神方面的虐待
留意精神受虐的兒童所產生的異常行為
留意父母親的異常言論
IV.性虐待
V.精神方面的嚴重疏忽
無法自己表達的二十七歲女性
三、源自於親子關係不順的母親所造成的虐待──父母親心理狀態的評論
「一般家庭」不會發生虐待事件
我受到虐待的原因──母親有智能障礙
第四章 恢復──跟大家手牽手,共處在同一個世界
一、被誤診為智能障礙的受虐兒──浩樹的復原案例
被叫到名字也不會笑著回應的浩樹
並非智能障礙,而是受到了虐待?
被誤診為智能障礙的兩個主要原因
我被當成「奇怪的孩子」
自己學習生存之道的受虐兒
二、活著就有相對的義務
如果日常努力付出的事情無法與快樂結合,那就只剩義務感了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的第一個記憶,就是來自父母親的暴力相向
第一次得到憂鬱症的時候,全身動彈不得
第二次得憂鬱症時的義務感與怒氣
第一次自己選擇治療方法,並開始接受治療
休息變成一種義務
一般人的義務與受虐兒的義務是不一樣的
從孤獨的義務感中解放,重塑過往的方法
到機場送女兒上飛機的時候,注意到自己匆忙慌張
義務感消失的夢
三、由於不確定性的存在導致於精神療法沒有效果
I.受虐者的憂鬱症,以及抗憂鬱症藥物的效果
II.認知行為療法的困難處
III.內觀療法的困難處
「自我了解」可以解除症狀,恢復存在感
四、從接受關愛恢復成付出關愛
為了活下去而拒絕他人的關心,心靈的煞車器
那一段拒絕姐姐溫暖好意的回憶
受虐兒的「忍耐程度測試」,一般會因為害怕而中途放棄
忍耐是支撐生命的力量
離開邊緣的世界,躲進心靈的防護膠囊
五、孩子教會我們的關愛方式
母親哭訴「我不想要孩子」
透過緊急會診所得知的訊息
沒有辦法讓孩子叫「媽媽」的理由
媽媽接受了孩子的愛
第五章 讓心靈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所謂存在的意義,有社會性的意義,以及生命的意義兩種
一、再次回到社會性存在的範圍
試著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結果卻是自己的幻想
發現「不苛責自己,就不會慌亂」
再次回到「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之中
二、同時活在兩種存在價值之中
心靈渴望得到「安心」的感覺
受虐者能夠感受到心靈防護膠囊的臨界點
三、為了兩種存在意義而活
自己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從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中脫離的方法
脫離常規的世界或是邊緣地帶的真實體驗
活著,就代表著生命的存在,也是宇宙的存在
人為什麼要欺騙自己?不可思議的對話
「活著就會伴隨著煩惱」,一般正常人都是如此
開心享受日常生活
後記 新的事物往往都是從邊緣的世界開始醞釀的
 
內文試閱
受虐者總是努力追求著與他人一起生活之類的事情,想藉此找回「社會存在」。我接下來將闡述他們的治療方法,讓他們的腳步可以暫且停下來。
在此我想傳達的重點是,受虐者(或受虐兒)與一般的精神治療或心理輔導,並沒有辦法通用。
這是因為相關領域的所有治療方法,都是建立在「正常的」母子關係為前提所衍生出來的。如果將這些療法用在他們身上的話,不僅沒辦法幫助他們恢復,反而還增加了他們的痛苦,這樣的情況可說是相當常見(這一點我特別想要傳達給針對具有專業知識的讀者)。

擁有受虐經驗的異邦人,因為無法融入社會之中,所以被深沉的孤獨所包圍,然而他們在生活之中卻也是徹底遵守社會規則的優等生。這些長大成人的異邦人,因為被疲倦感壓垮,所以來到我的診所。
此類的症狀,按照精神醫學的診斷標準,應該會被判定為憂鬱症、恐慌症,或是多重人格的解離性障礙等等,被診斷為人格解離的情況也所在多有。
然而,他們的症狀,常會超出以一般心理正常的狀態為前提的「精神醫學診斷標準(ICD-10)」。他們對於自身存在的不確定感,會讓症狀有所改變。換一種較為易懂的說法,就是在診斷標準的各種症狀之中,再加上慢性的過度緊張狀態及過勞狀態。也就是所謂的「倦怠症」。他們的症狀因此而改變,進而成為非典型的案例。
所以,我在說明他們的病情時,都會提到「你所罹患的是憂鬱症,不過是屬於非典型的重症。」或者是「你的情況是憂鬱症再加上嚴重的慢性過勞。」

受虐者的憂鬱症,以及抗憂鬱症藥物的效果
對於受虐者的憂鬱症來說,抗憂鬱藥物幾乎沒有什麼效用。
一般的憂鬱症患者,只要服藥一、兩個星期,就能看出恢復的徵兆。最新研發的抗憂鬱藥物甚至可以更快顯現出效果。但是那些藥對他們沒有用。
一般來說,藥物對於「憂鬱」都具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就專家的觀點來看,對於某些「憂鬱」症狀,藥物並沒有辦法發揮效果。比方說年輕族群罹患輕度「憂鬱症」,藥物就較難產生效果,另外有一個更容易讓人了解的例子,就是具有悲傷傾向的憂鬱症,吃藥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可言。
所謂具悲傷傾向的憂鬱症,是當自己失去身邊最重要的人時所產生的憂鬱症。例如失去了最愛的丈夫或妻子;因為突如其來的事故或疾病而失去了孩子等等。這種失去摯愛的經驗,會讓人陷入憂鬱狀態,並維持長達幾個月以上。失去食慾、無法入睡,甚至體重也逐漸下滑。這樣的症狀完完全全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是貨真價實的憂鬱症,然而藥物對於具有悲傷傾向的憂鬱症沒有任何作用。
仔細想想或許也的確如此。一個失去愛妻的男人,應該不可能在服用了抗憂鬱藥物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掛著滿臉笑容跟大家說:「我心情變好了,食慾也增加了,已經沒有問題了。」
話題再次回到異邦人的身上,抗憂鬱的藥物對他們來說同樣沒有效用。理由並非他們失去了生命中最愛的人,反而是因為他們自出生以來,從不曾遇上自己最愛的人。我在治療他們的過程中,會在初期少量投以抗憂鬱的藥物當作嘗試,倘若沒有顯現效果,就不再使用抗憂鬱藥物,處方箋改以藥效和緩的安定劑或安眠藥為主,我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這樣的決定。

認知行為療法的困難處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精神療法,經常和抗憂鬱藥物並行,在治療憂鬱症時常會雙管齊下。
不過我認為,認知行為療法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主要的原因是,認知行為療法是基於確立「自我認同」(社會存在)為前提的治療方式。同樣的,對於青春期前的孩子,或者是正當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來說,認知行為療法幾乎都無法發揮效用。關於這些細節,精神科醫生應該都知之甚詳吧。
我再稍微詳細說明一下治療無法產生效果的理由。
人們往往都會有各種不同的狀況,好比說負面思考模式,或是習慣以悲觀的角度看事情,而所謂的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透過改變客觀的認知來達成目的的治療方式。
比方說,有一個年輕的男子在公司裡受到上司的嚴厲指導,面對強大的壓力導致罹患憂鬱症。像這種時候,以認知行為療法來說,可想而知他的壓力來源就是受到上司超過必要程度的指導。如果狀況沒有減輕,那麼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會下意識地產生一種認知上的習慣(也就是錯誤的認知=認知的扭曲),這就是原因所在。治療的時候要讓他了解到自己的習慣,並且加以修正。
對於罹患憂鬱症的他來說,就算上司什麼話都還沒說,他都會感覺自己好像被念了句「你這個沒用的傢伙」。這是因為他在面對長官時,會有產生被害妄想症的傾向。
因此,當他聽到上司詢問:「那件工作你完成了嗎?」對他來說聽起來就像是「還沒有做嗎?真是一個沒用的傢伙啊。」都還沒被說什麼,壓力就已經不斷累積。
這就是「錯誤的認知」。因此,他對自己的評價會相當低落,始終保持在緊張的狀態下,不停責怪自己,並容易衍生成憂鬱症。
為了要導正他的錯誤認知,我們得先站在客觀的立場來分析他的人際關係,確認他的上司是不是真的對他罵過「沒用的傢伙」這句話。另一方面,也要請他回憶一下,當自己將工作完成的時候,是否曾獲得任何評價?是否曾得到一句「辛苦了」之類的慰問?同時,也要將上司實際對他說過的話記錄下來。經過一番客觀的分析之後,他發現到「其實自己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差勁,難不成是自己的認定太過強烈了……」這表示他注意到自己在認知方面產生了扭曲(負面思考的習慣)。
帶著這樣的想法,重新回到職場上,結果意外發現上司的個性其實相當溫和,跟他所想的完全不一樣……上司所帶來的壓力消失了,也就不會再犯憂鬱症了。
這就是認知行為療法的概要。
不過,這個療法有一個默許的前提,就是接受治療的人,必須像個大人一般建立起自我認同(社會存在)。
以這個例子來看,前提是他與上司之間的關係以外,其他的部分都不會有負面傾向,保持著正面往來的人際關係。比方說跟朋友之間的友善關係、擁有相同興趣的夥伴,或是與在地人之間的交流等等,都可以維持安定的信賴感。跟朋友相處的時候,就算被說「你真是個沒用的傢伙」,也可以用「我比你好多了」來加以回應,所以不會有受到迫害的感覺。然而,跟上司之間的關係,卻會自動讓他自己化身成被害者(自主思考)。他能夠察覺到兩者之間的差異,就等於是知道自己有「認知上的扭曲」。
能夠注意到自己有所扭曲,就表示自己也擁有不曾受到扭曲的正常認知。總之,能夠知道自己在職場上有認知扭曲,前提就是在別的地方可以保持正常的認知狀態。如果說一切都是扭曲的,那就沒辦法察覺了。
在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之中,任誰都會有不順利的時候。不過,總是會在其他的關係之中適應得很好。這就表示自我認同(社會存在)已然確立。
另一方面,在受虐的情況下長大的人,就沒有類似這種「某些人際關係處理得相當好,但到了不同的地方就變得不順利」的情形。對他們來說,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之中他們都是被孤立的,都是負面的,都是受害的一方。所以儘管接受了認知療法,還是無法察覺認知上的扭曲狀況。

內觀療法的困難處
內觀療法對他們來說也沒有效果。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療法必須建立在正常母子關係(依附關係成立)的前提下。
內觀療法就是像坐禪一樣,全程安靜地坐著,仔細回想自己的過去,並藉此整理自己的心情。具體來說,就是從小學開始一直到現在,以三年為一個單位區分出來,然後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期思考以下問題,首先是:
仔細回想媽媽對你所做過的事情。接下來,
回想你對媽媽作過的事情。
最後回想曾經給媽媽帶來什麼困擾。
治療的效果如下:
首先,仔細回想「媽媽對你所做過的事情」,如此一來就可以了解到,雖然一路以來都打算要靠著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但其實身旁的親人或其他人提供了許多幫助,這樣的觀點可以修正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如此一來可以了解到自己是在父母親的細心照料下長大的,再次確認父母親的疼愛之情,並且能意識到自己受到保護,對於自己的肯定也能提高……接著進入「對媽媽作過的事情」,心情就會變得越來越穩定……
然而不可諱言的,對於受到母親虐待的人來說,這樣的治療方式無法展現效果,甚至我們可以說這麼做只會帶來痛苦而已。因為接受治療的他們,會因為無法得到母親的愛感到自責,導致自己痛苦不堪。
內觀療法也是對一般心理發展健全,或是能夠確立自我認同的人有用。
在內觀療法的施行細則中也明白點出「不適用於受到父母親虐待,或是父母所給予的困擾太多的人」。不過,有很多受虐者並沒有察覺自己受到虐待,而且就算知道自己受虐,會坦白地將經歷說出來的人也很少。因此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這個療法的例子也很多。

「自我了解」可以解除症狀,恢復存在感
異邦人因為對自己本身的存在抱持著不確定性,所以精神療法無法發揮效果。對他們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讓他們對於存在的不確定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雖然說精神療法及心理療法有數百種以上不同的方法及流派,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了解真實自我的方法」。
這樣的方法就是用來了解被深埋的自我、自己隱藏起來的部分、不被看見的自我,還有自己不讓他人看見的部分,並藉以修正錯誤的認知。
能夠看清楚從以前到現在從未了解過的真實自我,就能進一步「接受自己」,並藉此讓自己從過去那些令人困擾的認知或生活方式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療癒。
那麼,就精神層面來看,「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指的就是「離開」。
小孩子要了解自己成長的家(住宅),就是從外面看到自己的家,並且深知可以還回去的時候。離家後,才會首次得知自己的家跟朋友的家是不同的,這一來可以讓人確切知道自己有家。
跟精神療法及心理療法最大的不同處就在於,這個方式可以讓人知道自我認識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可以「離開自己多遠」的差異。
比方說進食方面的障礙,若是能了解母子之間的衝突糾葛,就有辦法加以治療。所謂的衝突有跟母親之間的對立,以及親密關係。此處的「了解」,就是透過母子「離開」彼此,分開之後才會驚訝地發現到,原來彼此住在同一屋簷下,而且喜愛與憎恨的事情都一樣。如此一來,父母可以離開小孩而獨立,孩子也可以離開父母,病症就能迎刃而解。
憂鬱症的認知行為療法,就是讓自己遠離截至目前為止都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認知的方法,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並藉此了解認知(過往的認知)方面的扭曲狀態。
異邦人的治療方法,不是透過了解母子之間的衝突糾葛,也不是了解人際關係方面的錯誤認知。他們的治療方法是要讓他們知道自身存在的不確定性(不安定的社會存在)。
不過,剖析懵懵懂懂的自己,其實也包含對過去的破壞。因此想要了解自己,就得要從不知名的地方直接面對隱藏的恐懼、憤怒、悲傷,以及絕望。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不想知道,以及不想離開的逃避心情。
異邦人會不想離開好不容易總算保留下來的「存在」價值。那是因為如果選擇放手了,自己就等於一無所有了。要治療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問題,事實上就等於是要讓他們離開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存在,這是比治療母子衝突或認知療法還要辛苦許多的任務。
想要了解自己的心情,但又害怕知道了之後,好不容易活到現在的自己會徹底崩壞。身體糾結、心神扭曲,狀況非常混亂,存在感異常動搖,患者自己都可以清楚感受到強烈的暈眩感。但是,想要治癒的心情能夠讓人超越一切,讓人踏上尋找真實自我的路程。
一直等到陰霾終於散去,就能撥開雲霧見青天,世界也會變得更加明亮。

「單純的了解」可以讓人改變生活方式,更可以讓人重建存在感。

高橋和巳 作者簡介
高橋和巳
精神科醫生,醫學博士,一九五三年生。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畢業之後,加入了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精神官能科。主要研究領域為大腦生理學及大腦機能定位(,mapping)。自離開都立松澤醫院的精神科主任一職之後,在東京市區開設診所。非常熱心於生活輔導的教育工作,也積極擔任監督者的角色。著有:「母子這種病」(筑摩新書)、「孩子為了拯救父母而釀成的心病」、「人是會改變的」(筑摩文庫)、「展開新的生活」、「展開快樂生活」(以上皆為三五館出版)等書。

譯者簡介
李喬智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曾任匠心文創主編、尖端出版編輯、圓神出版社編輯、魔菇部落行銷特助。曾獲吳濁流文藝獎、磺溪文學獎等文學獎項,著有短篇小說集「雨夜花」。現為專職譯者。

高橋和巳 作者作品表

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

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

好想消失:父母會傷人,但你值得被愛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