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
 
作者: 陳復 
書城編號: 1428936

原價: HK$187.00
現售: HK$177.65 節省: HK$9.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8/08
頁數: 576
尺寸: 17x23
ISBN: 9789570851588

商品簡介

我們心裡都住著一個精靈
讓王子精靈法則,幫助這個精靈獲得滋養與茁壯,活出生命的智慧與洞見

古人將思想家尊稱作「子」,心學宗師王陽明先生曾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因此,「王子精靈法則」就是指陽明先生談良知的觀念脈絡,其實就是將陽明心學稍加變化的異稱。心學是種深具辯證意義的思想,其汲取儒家的特徵卻反對儒家的教條,更是中國在明朝結束前最後一股深具原創性的思潮,這本書是自這股原創性思潮沒落後,歷經清末民初至今的思想變局,四百餘年來重新詮釋與推演心學的鉅著。
陳復撰寫《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並不是在從事「古籍今註今譯」的訓詁工作,而是從真實生活在華人社會的角度出發,來談如何修心養性做工夫。如果你已經發現人只活在自我意識裡產生的弊端,這主要體現在人與四大關係裡(天,人,物,我)的各種撕裂與隔閡,並發現世間有個更高於自我意識的存在,希望能不帶有宗教色彩的認識真知與活出真如。這份來自心靈的企望,會使得你很適合閱讀這本書。遨遊於盈滿智慧與創新思維的文字間,要不仔細琢磨每篇內容,或有時隨手翻開一篇刺激思考,應該都會開卷有益。

目次
1. 聖佛不該兩斷
2. 禮敬陽明先生
3. 網路同樣能行善
4. 攜家帶眷養心性
5. 拯救天人的第一義
6. 心學不彰的原因
7. 奇怪的上師
8. 跟陽神祈禱
9. 不能讓懶病作祟
10. 擱置名詞的爭論鎮
11. 禍福相倚學心學
12. 精神的高壓與倦怠
13. 孩子就是我們的弟子
14. 世人受苦不冤枉
15. 聖人愛作夢
16. 什麼都不奇怪
17. 禮儀在散發能量
18. 大信良知不應酬
19. 大膽承當不由己
20. 成聖的密碼鎮
21. 心學煉金術
22. 儒家的神仙
23. 天天如實靜坐
24. 事業要有心性做基底
25. 王陽明被詆毀
26. 殺人要割咽喉
27. 不能馳騁於獸性
28. 拜師學習的要義
29. 性愛很正常
30. 乾坤由我在
31. 活著不要浪費時間
32. 人淨是痴狂於鬼怪
33. 重新估量世間的價值
34. 沒有人不能被感化
35. 共同練存在
36. 真正的夫子
37. 講良知來殺良知
38. 無著落裡,有存在
39. 誠意是萬教公法
40. 不斷刺激感官
41. 陽明先生的心學家風
42. 自性無法被頂禮
43. 公開私生活
44. 人生不要如意
45. 寧可沒出息
46. 什麼都聽不見
47. 交出個人意識
48. 願打與願挨的關係
49. 神州到處有先知
50. 寶珠照玻璃
51. 真理並不是真知
52. 寶珠蛻變出舍利子
53. 聖人不是人
54. 心學就是意識學
55. 世事不過就是個騙局
56. 狼人,或狼人的孩子
57. 有血性的家人
58. 老實纔能攀高峰
59. 只有宇宙在意識
60. 社會不可能改革
61. 兩種「致良知」
62. 不要愛說話
63. 虧德損善的效應
64. 給人幸福的觀念
65. 打開心靈的象限
66. 心學善惡六觀法
67. 良知會給出愛的能量
68. 教人做聖人
69. 洪爐點雪的冥想
70. 讓生命慷慨互賴
71. 腦結石擠出來砸人
72. 真理不如真情
73. 愛就是本體的發作
74. 生活瑣事裡留神
75. 再見!梁日孚
76. 有誠身,沒法身
77. 主考官的真心話
78. 根本不需要戴眼鏡
79. 吃喝玩樂數不盡
80. 體會自己的生命密碼
81. 天下同福的觀念
82. 人如果有成見
83. 兩種自私自利的人
84. 誤認自己已經是聖賢
85. 心底充滿著妒忌
86. 給我一個支點
87. 身外的麻煩事
88. 未曾悟道的癥結
89. 你是我的兄弟
90. 無上的榮譽
91. 糊塗的哲學愛好者
92. 心學認識論
93. 中華文化不能復興
94. 當政府成為大巢穴
95. 大慈悲的殺生
96. 心裡沒有鬼
97. 不覺眼淚都流出來
98. 活在張狂裡
99. 悟道的滋味
100. 行腳朝聖數千里
101. 怪人在作怪
102. 悟後無六經
103. 父親的遺言
104. 招搖撞騙的幌子
105. 沒有異性愛自己
106. 自己思想的頭號囚犯
107. 開悟者的第一課
108. 儒家的本懷
109. 智慧沒有敵人鎮
110. 中天閣的星空
111. 悟境的拔高來自苦難
112. 至大至闊的人文精神
113. 本體無善不作
114. 生命無法自外於生命
115. 細查天理的脈絡
116. 確認出存在
117. 當東海老人遇見夫子
118. 拒絕偶像崇拜
119. 寶貴的明珠
120. 良知會感應著環境
121. 聖學最高段的見解
122. 來日與你再相見
123. 心性的驗證與琢磨
124. 快樂是心靈的本體
125. 心靈即是天理
126. 去人欲,存天理
127. 心靈是個大存有巢
128. 成聖的起點來自背叛
129. 平安的道域
130. 心性的循環論證
131. 隱藏自己的私意
132. 我從來不會性愛
133. 心學的結聖胎
134. 心學要解決的難題
135. 棄置有漏的精神軀殼
136. 心靈的偉大復興
137. 真理無路可循
138. 生命底層的存在
139. 看清你自身就是諦念
140. 生前悟道與死前悟道
141. 我的生就是在朝向死
142. 心靈本來無善無惡
143. 在世間大死幾回
144. 由死亡這個終點回看
145. 解開「四句教」的奧秘
146. 我們都是啞子
147. 恢復心性的傳統
148. 反智主義的思維
149. 女人不是生育的工具
150. 帶著情感的領悟
151. 受困於知識的驕傲
152. 精準拿捏人情的學問
153. 領悟心性的鑰匙
154. 對內在自甘於無知
155. 騎著驢子在尋覓驢子
156. 心靈妄念同樣是光照
157. 事上磨練是意上磨練
158. 心學只是個實踐哲學
159. 心學無法學習
160. 自性技藝學
161. 心學伏羲氏
162. 接納身體不是私欲
163. 事上磨煉的冥契經驗
164. 人身本質為道身
165. 忘記身體來感應良知
166. 自我意識的瓶頸
167. 身體是最真實的道場
168. 完整的我們
169. 觀察意念的三個次第
170. 天情的外殼是天理
171. 承認喜怒哀樂的存在
172. 心靈就是神靈
173. 貫通晝夜的道理
174. 乾坤萬有基
175. 跟天掛個號
176. 心體的自在坦露
177. 情緒的奴隸
178. 生命裡的唯一要緊事
179. 偉大的弟子
180. 造化的精靈

自序(節錄)
活出你生命裡的精靈
這本《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終於要跟社會大眾見面了。猶記得距離今天的十年前,敝人在傳播心學的過程裡,覺得有需要針對當前時空背景,將陽明心學做大幅翻新,特別花一年的時間,每天清晨仔細研讀《王陽明全集》(包括《傳習錄》在內),每兩天寫一篇詮釋心學的文章,藉此來收攝精神並鍛鍊自己的觀念,共計寫出一百八十篇文章,當時每寫完一篇,就將文章放在海峽兩岸各大儒家思想網路平台(包括自己創設的心學聯合論壇),當時敝人將這類文章集合稱作《陽明心學涵養實記》,由於文章簡明易懂,很快就獲得好學深思的青年熱烈迴響,很多人常在網路跟敝人論學,蔚為一時風潮,直到現在,每當敝人接受邀請,到大陸的某間高校演講或座談,都還會有青年從各省不遠千里而來,拿著自己收集與打印出來的《陽明心學涵養實記》紙本,既給敝人瀏覽他的眉批,更希望敝人簽名留念,這些難忘且感人的經驗,常縈繞在敝人的心頭。
然而,十年前寫完這本書,雖然散布於各大網路,敝人卻不急著出版,主要還是來自當年人文社會領域的典範拒絕秉持開放的態度討論學術,只能套上標準規格來寫論文,貿然出版成書,當會讓本身還是個青年的我,置身在艱險的學術環境裡更顯得困難。但,敝人在這十年裡並沒有閒著,不斷構思如何將自性的觀念學術化,藉由撰寫論文或公開演講,恢復心體成為公共語言,並將心學轉化成心學心理學,將其整合出華人本土心理諮詢的觀念與實作,這就是逐漸成為中年的我,每天在從事的學術工作。十年辛苦不尋常,這兩年來,更因人文社會領域既有的學術典範已面臨崩盤,敝人懷著挽狂瀾於既倒的情懷,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發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給出自性內蘊的詮釋脈絡,使得其自具科學系統,成為中西會通與儒佛會通過程裡的共同觀念,目前看來已略有成效。
回首二十年來,敝人用不同管道傳播心學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直到兩年前,敝人因為首度拍攝與開設《王陽明帶你打土匪》這部磨課師教學影片,獲得海內外廣大青年的好評,超過三萬五千人來學習這門課,並陸續獲得校外與校內各大教學榮譽獎項,除將該課程的教學腳本出版專書外,敝人十年前即已寫完的《陽明心學涵養實記》,就開始獲得青睞與洽談,聯經出版公司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出版社,這本《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就是該因緣和合裡的出版成果。或許讀者不免會覺得疑惑:「為什麼書名要稱作『王子精靈法則』呢?」古人會將思想家尊稱作「子」,心學宗師王陽明先生曾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因此,「王子精靈法則」就是指陽明先生談良知的觀念脈絡,其實就是將陽明心學稍加變化的異稱。
敝人撰寫這本書,並不是在從事「古籍今註今譯」的訓詁工作,而是從真實生活在華人社會的角度出發,來談如何修心養性做工夫,其適合的閱讀對象首先是社會大眾,而不是皓首窮經的學者,當然,如果後世學者想研究書中反映的心學觀點自無不可。如果你已經發現人只活在自我意識裡產生的弊端,這主要體現在人與四大關係裡(天,人,物,我)的各種撕裂與隔閡,並發現世間有個更高於自我意識的存在,希望能不帶有宗教色彩的認識真知與活出真如,來自心靈的企望,會使得你很適合閱讀這本書。本書每篇文章的排列都按照敝人當年撰寫的時間秩序,讀者閱讀其間,要不仔細琢磨其每篇內容,或有時拿來隨手翻一篇讀來刺激思考,應該都會開卷有益。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個精靈,讓這個精靈獲得滋養與茁壯,活出智慧與洞見,就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家生命無可推卸的重責大任。

內文選摘(節錄)
2. 禮敬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說:「世上充斥著強調各種變幻的詛咒,捏造眩人耳目的妖怪,來欺騙迷惑的人,並愚昧冥頑的人,這正是佛陀竭盡其能去排斥與詆毀的對象,因此稱他們是邪魔外道,其教義正與佛教的道理相反。然而,人如何能好佛卻好其完全相反的內容,求佛卻去求佛陀要排斥與詆毀的對象呢?」他還說:「如果能拿悅納佛的心境來悅納聖人,拿求佛陀的誠意來求堯舜那種拯救天下的道理,那就不需要跋涉遙遠的萬里,極樂的淨土,就在眼前。」
這還是出自於〈諫迎佛疏〉。
常常看見人在佛陀面前,請求保佑家庭幸福,諸如孩子考上好學校,先生事業順利,或父母身體健康……,然而,佛陀如何會保佑這些內容?他自己都不惜毀家棄國,不再要任何的榮華富貴,當然包括家庭幸福在內,只希望能徹底解脫生死。因此,他保佑的對象,應該是來跟他求「解脫的道理」的人,幫忙他們精進於了悟空法,而不可能應許還有各種人世執著的念頭。因此,尚有這些懸想的人,怎麼能跟佛陀去求這些佛陀終身排斥與詆毀,稱作邪魔外道的內容呢?

佛教中人素稱佛陀的思想為「無神論」,其本意是指空性義,意即佛教不相信有本體,或者說,他們認為即使有本體,這本體的存在都不究竟,而是個假合,既然無本體,就沒有個終極會去「保佑」誰,再繼續想,人如果不為眾生奮勉,為何要有個「神」,會去保佑這些私心與痴想呢?然而,人如果發願為眾生奮勉,並且希望有個本體能保佑這個發願與奮勉,他請求給其機會如實學習的對象,自然應該是在自性義獲得大明白的聖人,而不是在空性義獲得大明白的佛陀了。
心學宗師陽明先生主張良知即自性,他用自己人生真實面臨的患難,並展示如何把握良知來化險為夷,這裡面有極深刻的人間世智慧。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率領裝備落後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艦隊,他一輩子掛著的腰牌上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的確,極樂的淨土就在眼前,陽明先生是自性義獲得大明白的聖人,他的傳奇歷史並不是向壁虛構,每段經歷都來自於血淚鎔鑄交織的體會,這就是我們需要禮敬陽明先生來作為生命典範的根本原因。

原文
若乃詛咒變幻,眩怪捏妖,以欺惑愚冥,是故佛氏之所深排極詆,謂之外道邪魔,正與佛道相反者。不應好佛而乃好其所相反,求佛而乃求其所排詆者也……陛下果能以好佛之心而好聖人,以求釋迦之誠而求諸堯、舜之道,則不必涉數萬里之遙,而西方極樂,只在目前。(出自《王陽明全集.別錄一》卷九)

24. 事業要有心性做基底
陽明先生在寫給他子姪輩的信〈寄諸用明〉裡說:「看見你的信,已經知道你這些時候學問質量有在增長,很是歡喜!君子只害怕學業沒有進展,至於科舉登第快或慢這件事情,都不需要計較。況且,我平日寄望於賢弟者,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希望你能學習心性),不曉得你是否有意於瞭解呢?希望你有空的時候報告讓我知曉。」他還說:「來信勸告我出來做大官,我並不是潔身自好的人,會汲汲於心性,並不只是因為現在局面混亂,應當收斂隱晦來保全,更是因為敝人的學問還沒有成就。歲月不會等待人,再過幾年,精神越來越衰微疲憊,雖然想要勉強成長,都感覺很困難,最終將會一事無成。這都是我處在不允許自己浪費時間的情境裡。」
這封信寫於辛未年,意即正德六年(西元一五一一年)。乍看好像陽明先生不願意做官,不過,這一年他卻由江西廬陵縣知縣回到京師(北京),去年十二月的時候,先陞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今年開始,一月的時候,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二月的時候,再擔任會試同考試官;十月的時候,再陞文選清吏司員外郎;隔年三月的時候,他再陞考功清吏司郎中。反而,如果就文官升遷系統來說,這恐怕是他最一帆風順的一年,他的官職簡直是三級跳。諸用明的勸告,顯然並不相應陽明先生的實際情況,但,陽明先生的回答,重點不是在說他能不能讓自己的官位越做越大,常常讀陽明先生的文字的人就應該有經驗,陽明先生善於透過「承認自己的缺失」,來引領他人覺得承認問題並不難堪,跟著願意改正自己的缺失,共同向善。
這就是誠意的能量。人如果能誠意面對生命,其實就很容易看見並化解生命的盲點。人如果總要靠衣服或語言的裝飾,來眩惑他人的耳朵或眼睛,藉此讓他人相信你都很好,或很稱頭或很成熟,這並不是在蒙蔽他人,而是在蒙蔽自己,因為人家覺得你好不好並不重要,重要在於自己常不願意內觀生命,覓得心性的突破。而且,外在事業的開展,如果沒有內在精神的歷練與養成,很難不變成被事情牽引無主的俗人,終身在表象裡打轉,浪費時間,做盡無意義的瑣事。人誠然需要有事業,不過,人的事業要有心性做基底,纔能給出意義,不斷過關,活出天命的人生。

原文
得書,足知邇來學力之長,甚喜!君子惟患學業之不修,科第遲速,所不論也。況吾平日所望於賢弟,固有大於此者,不識亦嘗有意於此否耶?便中時報知之……書來勸吾仕,吾亦非潔身者,所以汲汲於是,非獨以時當斂晦,亦以吾學未成。歲月不待,再過數年,精神益弊,雖欲勉進而有所不能,則將終於無成。皆吾所以勢有不容已也。(出自《王陽明全集.文錄一》卷四)

79. 吃喝玩樂數不盡
陽明先生在〈惜陰說〉裡說:「天道的運作,任何時刻都不會停止;我們心靈內的良知,其運作同樣在任何時刻都不會停止。良知正就是天道,而不能說良知『同樣是』天道,如果這麼說,那良知就會與天道有區隔。我們知曉良知的運作沒有任何時刻會停止,就會知曉要珍惜光陰了;知曉珍惜光陰的話,就能知曉『致良知』了。孔子看著河川說:『過去的事情,就如同這流水一般消失了。流水晝夜不停的奔流,從不會為人回頭。』這就是孔子深恐學習有遺漏,而會發憤忘食的原因了。堯舜兢兢業業的奮鬥,成湯每天不斷更新自己,周文王每天保持自己精神的純粹,周公會由深夜工作到黎明的到來,知曉珍惜光陰帶來的效應,哪裡只有大禹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往事呢?子思說:『不應該看見的東西,就應該戒慎恐懼,不要去看;不應該聽見的東西,就應該戒慎恐懼,不要去聽。』能把細微隱藏住的生命角落看得清晰,這就能開展德性了。然而,卻常聽見有人會這樣說:『公雞啼叫後就起床,念茲在茲就是圖謀著自己的利益。』性情凶狠的人去圖謀不善的事情,同樣唯恐每天拿得不夠,然而小人同樣可說是知曉珍惜光陰嗎?」
當然不能。
然而,人該如何釐清:自己很認真在做的事情,到底是真的在珍惜光陰,還是如同小人,在圖謀不善的事情呢?果真是大奸大惡的事情,一般純良的人當然不會去做,然而,絕大多數的人,處身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都不免覺得自己每天不知道在忙什麼,淨是不得不做著毫無意義的事情,只因為要賺幾個錢,這是在珍惜光陰,還是在浪費時間,尤其是浪費生命呢?
那就要看,你賺這個錢,對於人生有沒有重要性了。如果你的賺錢,只是來自於自己與家人生存的供給,能維持各種民生花費於不墜,儘管這個賺錢就已經消耗掉你絕大多數的時間,使你再沒有時間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那都是值得尊重的辛苦奔忙。比較嚴重的問題是說,有些人的奔忙,早已超過供給生存的需要,而是個人自我滿足感的驅使,這往往需要龐大的物質支援,諸如豪華的別墅、名貴的轎車、飯店的美食與高貴的衣服……,更重要者,還有想獲得提供這些物質支援背後相應的名器,諸如什麼董事長或總經理的美名,這時候,你消耗絕大多數的時間在與人爭奪,卻犧牲掉生命裡很核心的價值,尤其是個人精神的涵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這就絕對是在浪費時間了。
你應該有這種「回歸底線」的想法:我這個必死的肉身,該怎麼活,纔能不枉費自己有幸得人身?很多人都只想著吃喝玩樂,把這個世界裡全部光怪離奇的東西都碰一碰,這纔覺得人活得真是過癮。然而,就佛教的眼光來看,這種不究竟的態度,會使你有好幾輩子的時間去吃喝玩樂,你何苦急著這一生做完?更不要說來到不同的時空裡,繼續會有不同脈絡(或截然不同)的吃喝玩樂在等著人,吃喝玩樂數不盡,你根本不可能做完。如果你發覺做這些都很沒意思,都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自己有幸得人身,那你就會開始面向精神領域,藉由超拔自己的意識,來獲得最根本的喜樂,這種喜樂的獲得並不需要棄絕人世,甚至更應該在生活裡落實自己精神的領會,那纔真是在珍惜光陰與生命。

原文
嗚呼!天道之運,無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運,亦無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謂之「亦」,則猶二之矣。知良知之運無一息之或停者,則知惜陰矣;知惜陰者,則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此其所以學如不及,至於發憤忘食也。堯舜兢兢業業,成湯日新又新,文王純亦不已,周公坐以待旦,惜陰之功,寧獨大禹為然?子思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知微之顯,可以入德矣。」或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利。」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然則小人亦可謂之惜陰乎?(出自《王陽明全集.文錄四》卷七)

105.  沒有異性愛自己
有個弟子王一為,他由惠州肩負著行囊,風塵僕僕來跟陽明先生學習,居住數個月,都只是跟隨著眾人來謁見陽明先生,聽著先生說話,很是沉默,從來沒有任何特別的表示。陽明先生覺得他的精神狀態很奇異,注意看著他的臉色,發現他總是津津有味的樣子,心底充滿著喜悅感。直到有一天,眾人都離開了,王一為再獨自來到講堂前,跟陽明先生請教說:「致良知的訓勉,實在是千聖不傳的奧義,一為已經從夫子這裡領取了,現在想冒然再跟您請益,希望您能跟弟子再說些什麼,好嗎?」陽明先生回答:「身高千丈的樹木,起於地表如皮膚般微寸的萌芽。你認為那膚寸上面的成長再沒有意義嗎?如果沒有,那如何能長成千丈的樹木?你認為那膚寸上面的成長很有意義嗎?在膚寸的上面,你除了順應外,還能再替樹木做些什麼呢?」說完,就笑著看著他。一為聽完,立即跳起來說:「弟子聽聞最關鍵的教化了。」再隔三個月,王一為考慮不應讓老母長期在家裡失去自己奉養,跟陽明先生告歸省親,陽明先生就寫〈書王一為卷〉這篇文字贈給他紀念。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難免會覺得很疑惑:陽明先生到底跟他的弟子王一為說了什麼,會讓王一為覺得真正受教呢?那就是關於這「致良知」,如果王一為已經有領會,陽明先生還能再說什麼呢?真正把握住致良知,就如同樹木已經在地表萌芽,自然會繼續成長茁壯,哪裡還需要什麼多餘的言語呢?陽明先生在〈答人問良知二首〉裡說:「良知即是獨知時,此知之外更無知。誰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卻是誰。知得良知卻是誰?自家痛癢自家知。若將痛癢從人問,痛癢何須更問為?」如果弟子王一為真已經領會良知,那他如何還需要跟陽明先生再問良知在生命裡會引發的痛癢呢?自家痛癢自家知,關於這個「獨知」,王一為如果能領會,就應該順著這個脈絡去繼續領會,自然繼續引申與拓展,痛癢會微如絲毫般有著清晰的輪廓,不需再拿外在的話語(尤其是話語編織出的知識)去添加或減損什麼,這就是冥契經驗。
常見現在的年輕人,困惑於生命議題,尤其是感情,他們常覺得如果沒有異性愛自己,撫慰自己飢渴的身體,就會深感孤單苦悶,人生就再沒有任何意義了。然而,他們有一天總會發現,人與人即使聲稱相愛,都不見得能相互瞭解,因為人首先都不認識自己,都對自己心底的各種觸感相當陌生,又能如何讓他人來認識自己呢?他們如果把認識只停留於感官的探索,就永遠都不能解決孤單苦悶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來自於精神,當人的精神沒有出路,不識良知,就會耽溺在個人化的愛恨情仇裡,不愛即恨,不恨即愛,在愛恨交替裡,情與仇早已錯亂,讓自己都搞不懂怎麼回事,有時恨死情人,見到面兩人卻不知不覺如野獸般立刻上床;有時愛死情人,卻寫封短信說生命已不再有任何眷戀,搞得自己跟他人都精神錯亂,藕斷絲連不已,這就是流行歌曲長年如此盛行的原因,因為活得不究竟的人如此大量。人如果能識得良知,就不會面臨如此錯亂的生命處境,他同樣需要經歷感情,因為這是人生不可不學的課題,然而,他不會在自殘裡跟著害人,而是在自重裡跟著愛人。生命的重量,來自於心底有良知做壓艙石,使得生命的大船因此能沉穩遠航。
敝人寫這些字,不是在喋喋不休玩著勸世良言的把戲,而是字字出自於真實的領會,敝人年輕的時候,曾經有著狂妄的自我,卻因感情的失落而痛不欲生,最終還能回神重新做人,珍惜生命的寶貴,稍微懂得如何愛人,只是因為終於產生冥契經驗,識得良知,知道世間竟有心學這門學問。

原文
王生一為自惠負芨來學,居數月,皆隨眾參謁,默然未嘗有所請。視其色,津津若有所喜然。一日,眾皆退,乃獨復入堂下而請曰:「致知之訓,千聖不傳之祕也,一為既領之矣。敢請益。」予曰:「千丈之木,起於膚寸之萌芽。子謂膚寸之外有所益歟,則何以至於千丈?子謂膚寸之外有所益歟,則膚寸之外,子將何以益之?」一為躍然起拜曰:「聞教矣。」又三月,思其母老於家,告歸省視,因書以與之。(出自《王陽明全集.文錄五》卷八)

124.  快樂是心靈的本體
有人問陽明先生說:「快樂是心靈的本體,不知道當我們遇見重大的變故,在悲哀到哭泣的時刻,這個快樂還在不在呢?」陽明先生回答得很好笑:「當人面臨這種時刻,就得要好好大哭一番了,纔能獲得快樂,不大哭就不能大樂了,雖然大哭一番,這哭得淋漓盡致處,就是快樂,對於本體本身來說,其實並沒有任何變化。」(出自《傳習錄.下卷》第九十二條)
這「快樂是心靈的本體」,其實是陽明先生自己說的話。明世宗嘉靖三年(西元一五二四年),他在〈與黃勉之〉(二)這封書信裡說:「快樂是心靈的本體。領會本體的人,就是仁人,仁人的心靈,把整個天地萬物都視作一體,呈現寧靜祥和的情境,沒有內外物我的間隔。」這顯示出陽明先生認為,沒有內外物我的間隔,這會感受出無與倫比的快樂,這快樂本身就是本體。然而,對照前面說不論哭或是笑,這都是快樂,但對於本體來說卻沒有任何變化,顯然心靈的本體寂然朗照,哭得快樂或笑得快樂都不是本體,而是本體的呈現。
當然,我們不是在寫論文,無需咬文嚼字,而是精確指陳這情狀。因此,針對「快樂是心靈的本體」這段話,陽明先生的語意有兩層變化:其一,宇宙本體寂然朗照,這是就天的角度而言,然而,當人悟得這寂然朗照,這意味著人與天合一,就人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會使人的心靈產生無與倫比的快樂,這表示人的自性本體已經被開啟,那開啟的當頭就是快樂的浮現,因此我們可說「快樂是心靈的本體」;其二,在生活裡大哭與大笑產生的快樂,並不是那自性本體被開啟的快樂,然而,自性開啟對生命的影響,卻會使得生命在每個片刻都會想要活得淋漓盡致,沒有絲毫遺憾。因此,大哭與大笑都是自性的呈現,而不是自性本身,因此自性這個感應機制並不會因為哭與笑而有任何更易。陽明先生因為隨機設教的需要,故而在「快樂是心靈的本體」這段話裡語意有翻轉,我們後來不在現場聆聽的學習者,只有釐清這個差異,纔能回歸實相。
最後,我們再回到「快樂是心靈的本體」這段話。一般人常會認為心靈在自己的身體內,其實,心靈不在身體內,不在身體外,因為「真身無內外」,這已經不只是物我無間,而是不再有我,卻有個不再有我的我,假借我來做著不再有我的事情。這就是心學早已打破內外,卻會由世外回歸世內的本懷。勉強落在個體的層面裡,卻會發現真實的身體跨越肉體,包括跨越肉體內的神經與器官,但,其卻假借著肉體(包括肉體內的神經與感官)來顯現與應化,這個事實,就是為何只有世界能呈現宇宙的原因,當人蛻變出真身,纔能意識整個宇宙最真實的生滅變化。當人能感知到真身的存在,這就表示他發現了心靈,這不是任何個人化的心理,而是種巨大的存在象限,在這個象限裡,已經沒有個人的感知,纔能自如穿梭在不同的物質,綜觀物質與物質背後共通的存有鏈。這種穿梭與綜觀的真身,印度的吠檀多(Vedanta)哲學會稱作「大樂身」(Sambogakaya,或稱「圓滿身」或「喜悅身」),這就能印證陽明先生說「快樂是心靈的本體」。要練就真身,還是得假借著肉體(包括肉體內的神經與感官)來涵養,肉體內「正穴」不過三百六十五個(如果合計「新穴」那就不止上千個了),然而要開啟自性,並在當頭裡獲得悟道無與倫比的快樂,只有認真依循著任督二脈,藉由喚醒這兩脈的各部穴位,來開啟自性。

原文
問:「樂是心之本體,不知遇大故於哀哭時,此樂還在否?」先生曰:「須是大哭一番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本體未嘗有動。」(出自《傳習錄.下卷》第九十二條)

128. 成聖的起點來自背叛
徐愛因為沒有領會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宗旨,就再去請問先生。他問說:「如今人們往往知道要孝順父母與悌讓兄弟,卻不能孝悌,這就是『知』與『行』明明白白是兩件事情。」陽明先生回答:「這已經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背後的本體了。從來沒有知道卻不能做到的人,知道卻不能做到,只是因為不知道的緣故。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恢復那本體,並不是讓你想怎樣就怎樣。因此《大學》曾指個真正的知行給人看,其說:『就像是喜歡美色,就像是討厭惡臭。』看見美色這屬於知,喜歡美色這屬於行,只要看見美色的時候就已經喜歡了,並不是看見後再立個心態去喜歡;聞到惡臭這屬於知,討厭惡臭這屬於行,只要聞到惡臭的時候就已經討厭了,並不是聞到後再立個心態去討厭。」
陽明先生還繼續說:「如果有鼻子塞住的人雖然看見惡臭在前面,鼻子裡卻不曾聞到,就因此不大討厭,這就只是不曾知道惡臭。稱呼某人知道孝順或悌讓,必然是因為這個人已經在實踐孝順與悌讓,這纔能稱他知道孝順與悌讓,不能只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語言,就可稱呼他知道孝順與悌讓。再譬如知道痛苦,必然已經是自己痛苦了,這纔知道痛苦;知道寒冷,必然已經是自己寒冷了,這纔知道寒冷;知道飢餓,必然已經是自己飢餓了,這纔知道飢餓。知行如何能分得開?這都來自於知行的本體,不能有私意隔斷。」(出自《傳習錄.上卷》第五條)
因此,「知行合一」的重點在指出知行都來自於本體,由本體給出知與行。值得釐清在於後面說「不能有私意隔斷」,私意固然不能隔斷知與行,但,反過來思考,如何確知看見美色與聞到惡臭,或喜歡看見美色與厭惡聞到惡臭,這些被前面稱作來自於本體的知與行,就不是來自於私意呢?首先,陽明先生覺得,美色與惡臭,這被《大學》承認其存在的客觀性(最起碼就特定時空相同文化領域背景的人來說),人能被「啟動承認其存在」,其機制就是本體,順應著本體,因而開始「感覺出喜歡與討厭」,這兩者都是本體的已發,只要順承,就會自然而然發生。問題在於這本體的已發是否純粹來自於本體,文化的薰染難道會絲毫沒有人為的矯作嗎?探索至此,我們就得明白,良知的架構,從來就不單純只是宇宙本體的衍生,而是宇宙本體與世界本體的對應交合,因此,你會產生「這樣而不是那樣」的良知,必然來自於你相信的典範的指引,你是活在你相信的典範開出世界的存在,從而「認知」整個宇宙的存在。
人難免會如此自問:「我要相信怎樣的典範?」但,實情則是說,我們在尚未能問出這個問題前,就已經不知不覺在跟著學習典範了。這就是文化累積出的能量對心靈產生的巨大影響。文化是時間沉澱與過濾的產物,文化是否有可能產生錯誤的指引,致使我們的心靈受到蒙蔽與限制呢?絕對會!這就是絕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活在渾渾噩噩的原因,只不過這錯誤的指引並不見得來自於文化本身的良窳問題,更不見得來自於典範的正誤,癥結來自於人們總是在豢養著自己習而不察的生命態度使然,致使文化的指引被扭曲的心靈吸納,再投射出錯誤的認知與呈現。如果人想要改革生命,這時候,人就會開始發自真誠問說:「我要相信怎樣的典範?」透過這樣的質問,他會不斷探索,這探索乍看在往外,其實在往內,他會不斷實踐,不斷推翻,再不斷架構,終於不再有疑惑,覓得一個你全然相信的典範,自己就是這個典範的參與者,或甚至是開創者(參與者的參與,其實自然而然就會繼續開創),這時候,你的視野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你的世界會獲得根本的盤整,你會看見過去未曾做出抉擇的時候,完全看不出的宇宙,人只有將臨這個階段,我們纔可說是已經在洞見心性,這就是在成就出聖人的道路。因此,成聖的起點,來自於對習而不察的徹底背叛。

原文
愛因未會先生「知行合一」之訓,與宗賢、惟賢往復辯論,未能決,以問於先生。先生曰:「試舉看。」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出自《傳習錄.上卷》第五條)



陳復

作者簡介
陳復
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學者,現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與碩士,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創立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專業研究在齊文化與齊學術、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陽明學與中國現代化、心學心理學暨華人本土心理諮詢。擅寫詩文,倡導與實踐心學來復興中華文化。著有《心學工夫論》(2005)、《書院精神與中華文化》(2005)、《先秦齊文化的淵源與發展》(2009)、《戰國齊學術的特徵與影響》(2009)與《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2018)等書。
闡發心學二十年,歷經各種生死交關的考驗,拍攝磨課師課程《王陽明帶你打土匪》,榮獲教育部磨課師課程A類新星計畫(2015),課程除在國立交通大學育網磨課師平台播出,並獲得大陸清華大學學堂在線慕課平台選為簽字認證課,經營三年,修課人數已超過35,000人,陸續榮獲校內宜大績優通識課程優等獎(2017)、宜大教學卓越績優人員特優獎(2017)、宜大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7),校外榮獲全國網路票選人氣磨課師第一名(2017)、中華民國數位學習科技優質金質獎(2017)與教育部標竿課程獎(2018)。長期探討心學的自性議題,榮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如何藉由釐清黃光國難題建構華人修養心理學」(2017),並榮獲宜大106學年度博雅學部學術研究績優獎(2018)。

陳復 作者作品表

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

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

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