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英雄:萊蒙托夫經典小說新譯(修訂版)
 
作者: 米哈伊爾.萊蒙托夫 
譯者: 丘光
書城編號: 1431259

原價: HK$113.00
現售: HK$107.35 節省: HK$5.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櫻桃園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9
頁數: 304
尺寸: 14.5x20.5
ISBN: 9789869231886

商品簡介
「我回顧往事,經常自問:為什麼我不想走命運開給我的那條路?那裡有清靜的歡樂與心靈的平和等待著我……不,我不願安於這種命運!」──每個時代的年輕的心,想必都會對《當代英雄》的獨白著迷不已,它召喚著心底那份永不耽於安逸的衝動和至高無上的自由意志。
小說中的「當代英雄」是個外表冷靜內心狂熱的惡魔般人物,體現在俄國駐高加索軍官佩喬林的身上,這人擁有無比的意志力,竭盡所能地對抗虛偽的社會,也對抗矛盾的自我。他玩世不恭,粗暴地剝開世俗的虛假價值觀,恣意揮霍自己的複雜心靈,欺騙女人的感情,嘲笑男人的友情,譏諷政府的專橫,他玩弄整個時代社會,也與內在自我相互爭鬥,真誠地揭露自己的虛無可悲。作者藉由「當代英雄」的形象,反映出整個時代社會的諸多惡習,綜合出一副尖刻卻又動人的心靈樣貌,這個形象極具現代性,甚至跨越了時空,讓活在現今的我們讀時亦自覺心中那不為人知的一面正蠢蠢回應著。
《當代英雄》是一部探索心靈的小說,形式上集遊記、日記、懺悔錄於一體,包含了五篇互涉的小說──〈貝拉〉、〈馬克辛‧馬克辛梅奇〉、〈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以及兩篇序文,故事由三位敘事者交織講述,融成一個風格獨特的故事盛宴。它開創了俄國小說體裁形式的新局,也豐富了心理分析的深度,影響並造就了後輩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等作家。
作者萊蒙托夫是俄國大詩人,他是說故事的天才,也是探索心理的惡魔,筆觸細膩,對話機鋒,獨白深刻,小說視角從外部旁觀到內省自觀,使讀者一步步進入到「當代英雄」的內心世界,同時在優美文字中感受到高加索的絕世風情、愛情冒險的危險關係,以及他那傲睨命運的自由意志。

本書特色
◎每個時代都值得一讀再讀的俄國心理小說經典,台灣首度翻譯版本之最新修訂版
◎世界作家同聲讚譽,創作人必備的案頭書:啟發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心理分析,滋養托爾斯泰的寫作風格,令契訶夫奉為文學創作範本,影響台灣作家鄭清文寫出《現代英雄》
◎附錄萊蒙托夫生平創作圖文年表及高加索行旅圖,深入淺出認識作家與作品
◎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熊宗慧 專文導讀,小說家 鄭清文、童偉格 專文推薦

目次:

序文
第一部
1貝拉
2馬克辛‧馬克辛梅奇

佩喬林的日記
序文
1塔曼

第二部(佩喬林日記的後半部)
2梅麗公爵小姐
3宿命論者

【導讀】
追尋可能對話的聲音   文╱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熊宗慧

【推薦文】
推薦跋一 從現代英雄到當代英雄   文╱小說家 鄭清文
推薦跋二 隱喻歸於年輕的先祖:讀《當代英雄》   文╱小說家 童偉格

【譯後記】
這人在風暴中尋求什麼?   文╱丘光

【年表】
萊蒙托夫年表   編╱丘光、吳佳靜

【推薦語】

當代英雄其實是反英雄的例證。十九世紀俄國作家萊蒙托夫在書中創造了高加索軍官佩喬林這角色。玩世不恭、充滿冒險性格的佩喬林展開一段旅程,見到時代的惡端與人性的複雜尖刻。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探險裡頭,看到了社會與自我的虛偽愚蠢,愛情與友情常淪為鬥爭玩弄的人生橋段,人類生活在此之中,飽含嘲弄卻又為惡不斷。萊蒙托夫的寫法獨特精彩,這是部紮實且動人的小說。這個十九世紀的高加索的故事一方面讓我們讀到了當時的風光民情,但有趣的是,裡頭對於冒險、人性的探討,卻可以跨越時空差異,讓我們感受如此當代,反映出當代集體性的粗暴與人性之虛無。
──作家 李維菁

《當代英雄》示範了苦悶年代憤怒青年的生命軌跡,對台灣讀者而言恰好也預言了憤青的倫理決擇。在這個乍看開放實則封建的時代,不必再假好心地安慰彼此「你不是獨自一人」,而要承認「你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更有冷笑、越軌、反骨的能力。」在資本主義的陰影下,騎士不幸福,卻可能自由。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紀大偉

萊蒙托夫先以折射視角帶出主人翁畫像,再以私密日記體,坦露其精神中不可告人的貧廢。是以,嘲諷與致敬意味兼而有之的書名《當代英雄》,遂由外而內地引出這位「戲劇第五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像一面百餘年前遞來的鏡子,仍清楚照出我們靈魂中相似的野蠻與斑駁。
──詩人 孫梓評

這是一本迷人至極的作品,字裡行間散發出獨特的高加索風味,冷洌憂傷,卻充滿了溫柔的詩意,彷彿是在黑暗大地上,搖曳著一縷朦朧的燭光,神祕飄忽,倏忽來去,又彷彿是在人世苦難深淵中,乍見天啟。而萊蒙托夫以此開創出現代小說的新格局,他對於人性罪與惡,愛與慈悲的探索,深深影響了十九到二十世紀的作家,甚至今日讀來,仍舊震撼人心。
──作家 郝譽翔

面對《當代英雄》這樣一部小說,我感覺到自己對俄羅斯文學理解的渺小,感覺到愛情乘坐時光機穿越時間的恐怖力量。它看似簡單,卻讓我深深省思,必須再次重讀杜斯妥也夫斯基、契訶夫和納博科夫。在這樣一部文學巨樹下,我任何讚美的話語,只能是它的一片落葉而已。
──小說家 高翊峰

萊蒙托夫是時間無法掩蓋的天才,即使經過數百年,書中主人翁們騎馬佩劍,卻宛如公路電影,走走停停,穿行現代的都市叢林,夜宿酒館,繼續冒險,繼續遭遇,以令人時而發笑時而醉心的語言,繼續說著傳奇故事。
──小說家 陳雪

萊蒙托夫以詩名世,長短都寫得好,理想而浪漫的個性,讓他年紀輕輕便死於決鬥。凡此種種,無不讓人連想到普希金。然而不然的是,萊蒙托夫還寫小說,《當代英雄》講一個心性堅強,意志堅定,所關心卻僅是「自己」的聰明年輕人,用以映照舊俄一整代人的缺陷。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作品,今天翻讀,卻彷彿處處有所指,行行有著落。好的小說像鏡子,足讓人人反照出自己的時代。萊蒙托夫,大矣哉。
──掃葉工房總編輯 傅月庵

我以為,《當代英雄》最神祕而優美的地方,正在於它以自我描述,看穿了自身時代的,青春的神聖之光。
──小說家 童偉格

在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主角佩喬林是一位非典角色。他涉入戀愛遊戲、冒險、決鬥,不但展現生命的「惡之華」,同時散發不讓命運主宰的權力意志。書中剖析主角的心理,既深刻又頗具洞察力,從而影響後輩作家如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甚至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此外,譯者丘光,譯筆精準,文字優美,再度為「經典新譯」傳出佳話!
──作家 辜振豐

風塵中的奇遇,詩般的渴望。萊蒙托夫寫出了在俄國豐富的風土中,浪子、軍官和美人,愛、嫉妒與死,移動交織而成的星圖。
──詩人 楊佳嫻

萊蒙托夫與普希金並列十九世紀前半葉俄國浪漫詩歌重要代表者。《當代英雄》中,萊蒙托夫筆下的佩喬林與普希金長詩《奧涅金》男主角同為俄羅斯文學史上著名的「多餘人物」。他們有才華有理想,卻無所作為。他們天涯漂泊,終於一事無成,也傷害了他人。作者對他們有所關懷,也留予讀者許多省思。
──台大外文系教授 歐茵西

由一個寫作者旅行中的見聞,延伸出一名軍官的故事。三種敘述聲音宛如山光水色交織出豐富的人性層面和社會景況。萊蒙托夫不僅說故事技巧高超,文字精簡深刻的描敘更引人入勝,對景物的描摹歷歷在目,對人物內心的陳述緊扣人性複雜的內裡,對白及敘述間,常蘊含智慧的人生哲理,精緻剽悍,不愧為經典之作。讀來樂在其中,不能釋卷。
──小說家 蔡素芬

一九七六年,我出了一本小說集,叫《現代英雄》。這個書名,來自俄國萊蒙托夫的日譯本《現代英雄》。……萊蒙托夫善於觀察,善於描述,也善於思考。他寫了一些故事,留下許多值得思考下去的問題。俄羅斯文學的特色是大而深,這來自民族,來自大地,也來自普希金、萊蒙托夫幾位先行者。
──小說家 鄭清文

這是一本近二百年前先知般地作者就用影響後來所有俄國小說家的高明小說形式來描繪的他那一代俄羅斯人的惡習肖像群故事,一本俄國當年小說就近乎已走進當代的切換遊記日記悔過書式多角色多文體敘事的著名版本,一本悲劇惡人或宿命論者或高加索要塞軍官玩世不恭地那麼古怪又那麼迷人的荒唐祖國紀事,一本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時代的領先那時代太多的最高明玩笑嘲諷般尖銳的惡德小說寓言。
──小說家 顏忠賢
(以上按姓名排序)

***

我不知道有誰的文字比萊蒙托夫還要好。……如果能寫出像《當代英雄》中的〈塔曼〉那麼好的小說,我就死而無憾了。……我會拿這本書逐字逐句精讀分析,像讀學校課本那樣,我就是這樣學習寫作的。
──契訶夫

無論在哪個時代,《當代英雄》都帶給世界各地的讀者無窮的興味。
──納博科夫

這本研究人與社會的小說,是當時最重要書籍之一……我讀了許多次,從年輕到年長,總是深深著迷。
──二○○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多麗絲‧萊辛

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的懺悔錄形式小說《墮落》,卷首題詞上摘錄了《當代英雄》的序文向萊蒙托夫致敬。

《當代英雄》是非凡巨著。……其中的〈塔曼〉是俄羅斯散文體小說中最完美的一篇。……如果萊蒙托夫還活著,那我和杜斯妥也夫斯基就都不必存在了。
──列夫‧托爾斯泰

屠格涅夫、岡察洛夫、杜斯妥也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等人的小說創作,都根源於這部《當代英雄》。整個俄羅斯小說的長河,皆發源自那高加索雪峰流出的清澈山泉。
──阿列克謝‧托爾斯泰

萊蒙托夫的天才可與普希金並駕齊驅,或許比他更勝一籌。……《當代英雄》的敘事有令人傾倒的魅力。……每一個詞都意義深遠,每一個情境都饒富興味。
──別林斯基

在我們俄羅斯還沒有人寫過如此真實、優美又芬芳的散文(小說)作品。這裡可以看出對現實生活的深刻了解,我們將有一位俄羅斯生活的偉大描寫者(萊蒙托夫)。
──果戈里

普希金帶來美,萊蒙托夫帶來力量。
──杜勃羅留波夫

普希金是俄國詩歌的太陽,萊蒙托夫是俄國詩歌的月亮,整個俄國詩歌在他們之間,在靜觀和行動這兩極之間擺動。……普希金筆下,生活渴望成為詩,行動渴望變為靜觀;而萊蒙托夫筆下,詩渴望成為生活,靜觀渴望變為行動。
──梅烈日科夫斯基

我很確定,這是一本微不足道的書,顯示作者的道德極度敗壞。
──俄羅斯帝國沙皇 尼古拉一世
(編按:尼古拉一世當時自命為萊蒙托夫的書報審查官,對這句評語,我們不妨套用萊蒙托夫在《當代英雄》中所說的:「相當刻薄,但對我來說卻也是一種莫大的讚賞。」)


【導讀】
追尋可能對話的聲音
文╱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熊宗慧

萊蒙托夫是始終沒有被台灣讀者真正閱讀過的俄國經典作家。大部分涉獵過俄國文學的讀者絕對認識普希金,卻可能跳過萊蒙托夫,直接進入果戈里、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的殿堂,原因可能出在萊蒙托夫沒有繁體中文譯本,也有可能因為萊蒙托夫不很靠近悲憫「小人物」的俄國文學傳統路線,因而沒有留給我們的讀者太多機會去認識。

俄國文學的心靈曲徑
二十世紀初以布洛克為首的俄國象徵詩派曾大聲疾呼,俄國文學不應該只有普希金為代表的理性文學傳統,在這條正統文學大道旁其實存有一條小徑,它撩撥你的心,拐你進入森林祕徑,它彎曲分岔,難以一窺究竟。這條小徑在俄國就是萊蒙托夫開闢的文學傳統,說穿了,它探究的是深邃的人類心靈。走在這條曲徑上,風光旖旎詭譎,礫石遍布,即使如此,還是有人偏向此路行,那是杜斯妥也夫斯基跟隨的腳步,在那裡跳動的心臟被剖開來訴說,血汩汩流,懊悔的情感左右一切,讀者聽也罷,不聽也罷,作者總是不得不說。
詩人曼德爾施坦姆曾言:「我把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拿來對比,左看右看都看不出兩人有血緣關係。」他這是笑說俄國文學史家喜歡將兩人湊在一起。普希金一死,萊蒙托夫即以〈詩人之死〉一詩痛罵俄國朝廷虛偽無恥,遭到流放高加索的懲罰,至此他接過俄國詩壇大旗,走出俄國文學黃金大道。就這點聯繫了兩人的血緣,此外他們都不為沙皇喜歡(同是尼古拉一世),都被流放過,都在決鬥中被殺,也都英年早逝,際遇確有形貌的相似,但講到文學氣質,兩人沒有半點相似:普希金明亮樂觀,萊蒙托夫陰鬱多疑;普希金文風敦厚和諧,萊蒙托夫譏諷尖銳;普希金理性,萊蒙托夫神祕,兩人一明一暗,互為表裡,共同構成俄國文學整體面貌。

惡魔式的孤獨
我喜歡萊蒙托夫,因為他總是鬥志激昂地面對敵人,而他的頭號敵人就是孤獨。「孤帆遠影成白點╱青藍海霧渺渺間!╱它去遠方國度追尋什麼?╱又拋卻什麼在熟悉故鄉?╱海浪翻滾,狂風呼嘯,╱桅桿傾折,嘎吱作響……╱唉,它不是追尋幸福╱也不是逃離幸福!╱……╱騷動不安的帆呀,卻祈求風暴來襲,彷彿風暴中才有平靜!」這首〈帆〉(一八三二年)是萊蒙托夫早期代表作,孤獨瀰漫字裡行間,反映一生宿命,但「彷彿風暴中才有平靜」一句卻顯現積極心態──渴望生活,而且是狂暴的生活,他用孤傲對抗孤獨,用全部的文學生命對抗孤獨。
追溯孤獨的根源是在童年。窮軍官爸爸和富家女媽媽的不對稱婚姻,讓外婆嫌棄女婿,但極寵愛外孫。三歲母親死,父親被迫離去,小萊蒙托夫跟著外婆在南部莊園過著優渥的貴族生活,然而,錢買不到幸福的遺憾也深種其心,孤獨於是如影隨形。
他寫詩作畫,耽溺幻想,那是情感宣洩的場所。十四歲他開始創作最貼近內心的形象──永世孤獨的惡魔。
《惡魔》是萊蒙托夫筆下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這部敘事詩他至少寫了八個版本。桀驁不馴的惡魔曾是天使,不服膺上帝威權,遭逐出天堂,貶為惡魔。他掌管人世之惡,恣意妄為,竟愛上格魯吉亞公主。惡魔誘惑公主,在親吻中將她灼燒致死,想藉此占她為己有,但天使出現,將公主帶往天堂,留下惡魔在塵世繼續無盡的孤獨旅程。
孤獨是萊蒙托夫的病灶,是涵養他叛逆性格的土壤。我們無法確定,走過年輕歲月,這病是否會不藥而癒,屆時這位外表不脫稚氣,眼睛卻閃著冷光,個性高傲,說話帶刺的詩人作家,能否以輕舟越過風暴的心態,迎接生命另一番風景。關於此,答案是個謎,因為他在二十七歲時決鬥身亡,又是好嘲弄的個性使然,正如他筆下的佩喬林,總是為自己樹立敵人,而非朋友。

渴望自由一如生活
萊蒙托夫渴望自由,作品中展現出對充滿生命力的自由的渴望。另一代表作敘事詩《童僧》講一名稚齡六七歲的格魯吉亞男孩被俄軍俘獲,送進修道院當服侍見習僧,強權者意圖以高牆圍籬和誦經聲抹去番童記憶,馴服蠻性。所有這一切都是枉然,童僧以緘默對抗外界,後趁隙逃出,躲進林中三日,被發現帶回時已奄奄一息。
死前他向老修士告白:修道院生活即使安逸,於他都是牢籠,他不願屈服。在外三日是他被俘以來唯一的生活經驗,他感受到青春和美的悸動,還有黑暗和野獸環伺,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唯有這些感覺才是生活,才是自由。
有著超齡成熟心智的《童僧》一如〈帆〉,與其在冰冷的死寂中苟活,他選擇「向風暴裡尋求平靜」。

《當代英雄》的多重敘事交響
《當代英雄》由五個中短篇故事加上兩篇序文構成,文本順序是:作者序文(再版時加上)、〈貝拉〉、〈馬克辛‧馬克辛梅奇〉、日記序文、〈塔曼〉、〈梅麗公爵小姐〉、〈宿命論者〉。這並非按事件的時序安排,實際時序是:〈塔曼〉、〈梅麗公爵小姐〉、〈貝拉〉、〈宿命論者〉(第三、四時序相近,先後有疑義)、〈馬克辛‧馬克辛梅奇〉、日記序文、作者序文。作者這樣安排自有用意。小說前兩篇故事裡有兩位敘事者(年輕無名軍官與老上尉馬克辛‧馬克辛梅奇),透過他們讀者方得知主角佩喬林的生平事蹟,這種方式為側寫,而後三篇故事出自佩喬林日記,就是第三位敘事者佩喬林的現身說法,其中摻以大量的獨白和心理剖析。
俄國評論家認為這種結構是為了由外而內逐漸探入主角內心,以立體呈現人物的複雜個性和心理。萊蒙托夫藉此創造了獨特的多重敘事聲音手法,且不只讓三位敘事者發聲,在這之上還有作者的聲音,它穿梭在各章節,透過不同角色出聲,讀者須細心諦聽方能聽到。

第一與第二個聲音主導的敘事協奏
〈貝拉〉是由一位年輕的無名軍官以第一人稱敘說,他教養良好,喜愛文學,因公前往高加索山區,以遊記體呈現沿途景色,並記錄旅伴老上尉馬克辛‧馬克辛梅奇(第二個敘事聲)所談的:奇人佩喬林誘拐當地公主貝拉的愛情冒險──這是故事中的故事但作為主題。在兩個敘事聲中交集出佩喬林這位主角的輪廓和評價,此人能洞悉人性,不動聲色地驅使他人達成自己的目的,且不用負上擄走貝拉的責任。這宛如惡魔的人物,同時又極富魅力,周圍的人即使知道他不對,卻又不能不愛他,令人聯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群魔》的主角斯塔夫洛金。……
(※本文摘自《當代英雄:萊蒙托夫經典小說新譯》[修訂版]導讀)



米哈伊爾.萊蒙托夫

米哈伊爾‧萊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 1814-1841),繼普希金之後俄國最偉大的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心理小說的藝術手法影響俄國至今。出生於莫斯科,父親是退役軍官,傳說是蘇格蘭貴族移民至俄國的後裔,母親出身顯赫貴族家庭,由於雙方社經地位落差過大,這段婚姻不被女方家庭祝福。母親早逝後,父親爭取撫養不成被迫離開,作家從小由外祖母撫養。
就讀貴族中學期間,因沙皇視察時不滿過分自由的風氣而下令改制為普通中學,他便退學明志,隨即考入莫斯科大學,但一年後與教授爭吵而離校,轉讀彼得堡的軍校,畢業後成為近衛軍驃騎兵團軍官,展開漂泊的軍旅人生。
創作上,十四歲開始寫詩,一八三七年為普希金決鬥身亡而發表〈詩人之死〉才揚名文壇,詩中譴責沙皇的宮廷權貴,因此激怒政權,被流放至高加索駐守邊防,在二十七歲那年與人決鬥身亡。
多舛的人生經歷、沉鬱的性格和不羈的自由意志,使他的創作獨樹一格,包括數百首抒情詩歌、敘事詩、戲劇、小說,重要作品有戲劇《化裝舞會》、敘事詩《童僧》、敘事詩《惡魔》、小說《當代英雄》等。

譯者
丘光,國立政治大學東語系俄文組畢業,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言系文學碩士,長年從事俄國文學推介,譯作有:《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當代英雄:萊蒙托夫經典小說新譯》、《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海鷗:契訶夫經典戲劇新譯》、《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等。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