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作者: 劉紹華 
書城編號: 1432748

原價: HK$173.00
現售: HK$164.35 節省: HK$8.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衛城
出版日期: 2018/10
頁數: 569+彩色8
尺寸: 14.8x21
ISBN: 9789869681773

商品簡介
人類學家劉紹華再度推出「十年磨一劍」之作。
這次她要說的故事,是關於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防疫運動。

麻風,一個高度汙名化的古老疾病,常令人聞之色變。二○○三年,劉紹華在四川涼山首度踏入麻風村,一趟漫長的探索旅程就此展開;之後,她持續造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並陸續正式訪問了四十五位資深麻風醫生。一磚一瓦,她在田野中重建中國共產時期的麻風防疫史,這個浩大工程,歷經十多年終於完工。

這段歷史為何值得關注?

一九五○至八○年代,從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之間,是現代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實驗場、政治運動狂飆的巨變時代。一九五○年以前原為麻風流行之地的中國,卻在連年動盪、民生凋敝的三十年間,成功地將麻風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達成聯合國的防疫標準。新中國強力介入麻風防治,積極管制公共衛生,而獲致這舉世矚目的不易成就。對此,劉紹華提出兩個大哉問:

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的?中國的成就帶給世人什麼意義?

本書深入社會主義中國的「後帝國實驗」,探究麻風防治背後國家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糾纏。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補醫療衛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複雜內在的強烈企圖。而書中肩負治療重任、夾處於政治動員和患者苦痛之間的麻風醫生,在這段高度政治化的歲月裡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鏡。

作者另創「後帝國實驗」一詞來指稱本書主要時間維度的歷史脈絡,以突顯共產中國的麻風療法及防疫實作變遷,實深受政權自身反帝制中國、反西方殖民帝國等「後帝國」論述的影響。在此政治趨力下,當歐美已開始逐步推行廢除隔離政策,並致力於消除麻風汙名與麻風隱喻,中國革命卻反其道而行,在巨大的國土中廣建孤立的麻風村。然而,這浩浩蕩蕩的防疫運動,卻在公共領域中無聲無息似地低調進行。「後帝國」政治隱喻同時將麻風看作「國恥」、「敵人」、「底層社會」與「人道主義」,麻風所牽動的疾病、社會與政治的階級和汙名,是為關鍵。

作者自言,原本「沒有寫歷史的志願」,但因眼見受訪的高齡麻風醫生逐漸凋零,而決心為這群恐被歷史遺忘的人振筆。她以數十位不同世代麻風醫生的集體生命史,來編織貫穿全書論述,人類學家當行本色展現無遺,並輔以豐富的歷史情懷與材料,為我們揭開那個至今仍壓在當代中國歷史底層的動盪時代,打開我們的情感通道,感受那一個個人、一個個不可被時代化約的曲折人生。

推薦
這是一本超越時代的跨界之作。一本學術經典,從構思、研究到草擬大綱、下筆完稿與不斷修訂,非得十年以上的專心投入,才可能盡其工。紹華的這本書,最足以代表「十年磨一劍」的艱辛、毅力與功力。
紹華開始醞育這本麻風病專書,始自她在涼山進行愛滋研究。但是,她的眼界與格局超越時空,透視社會主義中國時期的麻風防治動員,直指當代中國政治與歷史的核心。透過鉅觀與微觀、理性與知性兼具的流暢文筆,紹華讓我們看到中國曾經如何傾力對抗這個流行風土病,更揭露了埋在當代中國歷史底層的珍貴故事。此書一付梓,便成瞭解現代與當代中國的必讀經典。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侯金堆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本書討論中國在一九五○─八○年間的麻風防治政策,強調這個過程不但延續著歷史遺留的道德隱喻,同時糾纏著不同時期的政治意識形態,包括國族主義、階級政治、科學主義與戰後的全球主流衛生論述。作者結合了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方法,參考了大量的檔案與文獻,做了詳實的實地觀察與參與。她對幾個現已離世的麻風老醫生的訪談更成為珍貴的中國麻風史資料。作者的筆鋒常帶感情,細膩地描述麻風病患與醫生在風雨飄搖的三十多年間的共同命運。本書從嶄新的角度探討中共建國初期衛生政策在政治體制建構過程中的關鍵性, 發人深省。
──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本書講述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醫療史。中國革命高舉革命的人道主義,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一向為世人稱頌。在麻風領域,面對遭受社會排斥的幾十萬病患,它用二十餘年便達成了初步的防治成果,同樣稱得上成績斐然。中共的成功之道,靠的是集體化隔離麻風患者,遂能將流散在邊緣底層的麻風病患納入醫療管理體系。
但是這種「強制的人道主義」,並沒有改變麻風病所遭受的汙名與歧視,反而令眾多的麻風醫生陷在汙名的泥沼之中。這些醫師的滄桑經歷構成了本書的主線,拉出一篇沉重、感人的故事。
本書是一部醫療史,也是從醫療史瞭解中共「後帝國」政治的一種倫理探索。劉紹華先前寫《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在西方學界,在兩岸讀者之間都引起廣泛的迴響。這次她完成這本《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寫的一樣是社會的邊緣人,關心的一樣是他們的絕望與希望,終極詰問的,也依然是革命邏輯與倫理訴求之間的張力。這種接得上人間苦難的學術寫作與倫理思考,正是劉紹華做為人類學者的獨特成就。
──錢永祥(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思想》總編輯)

目 次

學者推薦
‧黃樹民‧梁其姿‧錢永祥
導 論
‧中國麻風防疫的初步成果‧後帝國論述下的防疫運動‧防疫歷史的再現
第一章 疾病隱喻與政治運動
‧麻風簡史‧社會主義衛生運動‧獨特的麻風防疫之路
第二章 進入社會主義的防疫建制
‧從宗教網絡到蘇聯模式‧薪火相傳、開枝散葉
第三章 聚落體制化與防疫實驗
‧人民公社與集體化運動‧集體化下的麻風防疫‧縱橫交錯的防疫網
第四章 新手醫師的階級、性別與情緒勞動
‧醫士、醫學生與新手醫師‧汙名下的情緒勞動‧記憶的性別與階級‧防疫工作再度轉型
第五章 文革動亂下的麻風防疫
‧政治狂潮與去專業化‧醫療下鄉的挑戰與生機‧科學主義與汙名政治‧文革的下場
第六章 新國際主義下的變與不變
‧進入全球麻風治理版圖‧新國際主義下的本土實作‧全球化轉型中的弱點與焦點
第七章 最後的衝刺及餘緒
‧國際影響下的翻身與嘗試‧教會重返巨變中國‧重樹道德模範‧麻風隱喻的變與不變
結 語 歷史再現與生物政治
‧回顧與展望:兩層倫理反思
跋:黑暗中的熒熒燭光
注 釋
書 目
索 引

摘文出自本書導論
同學會
四川省涼山州府西昌市,二○○七年十月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這一天,海拔一千五百公尺西南山城的一間庭園餐廳,像在辦喜事一樣,大清早便熱鬧烘烘,湧入五十三位中老年人。他們大多來自涼山各縣,有的則從四川其他地區前來,甚至還有外省遠道搭機飛來的,同赴「美姑皮防班三十年同學會慶典」。
這是一九七五年開辦、為期兩屆的涼山麻風病培訓班學員的首次重聚。我與這群大多已退休的麻風醫生相處了一整天。
生平第一次,我瞧見了麻風醫生的世界,引發我對這個「皮膚病防治」專業的長年研究關注。那天,在與諸位對我友善且好奇的醫師聊天訪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之間有種「同仇敵愾」的惺惺相惜。
別人瞧不起我們,其他衛生人員也看不起我們的工作,我們不能看不起自己!
諸如此類的話語和笑聲,不斷交錯浮現。當天大家還聘請專業攝影師記錄重聚時光,我也受邀加入了同學會的大合照。
在長年的研究過程中,我見識過不少類似的時刻。麻風醫生相聚時非常熱絡,回憶往事則情緒五味雜陳。甚至,說起當年的艱辛,就像有所投射似的,還可能反過來問候我說:「你做這個研究辛苦了。」
不論辛苦與否,這個研究在方法與分析的格局上,確實帶給我不少挑戰與收穫。二○○三年我首度踏入涼山的麻風村,二○○五年首次記錄一位涼山麻風醫生的生命史。二○○七年參加涼山麻風培訓班的同學會後,我開始積極尋找曾經參與麻風防疫的醫療衛生人員、拜訪麻風村落與防疫機構、蒐集檔案文獻。所有這些投入都有助於我研究這個一九五○年代才逐漸成形的醫療專業,而其中最為關鍵之處,便是尋找老麻風醫生。
從我最熟悉的涼山開始,逐漸擴展,以央人介紹的滾雪球方式,經歷了歡迎、猶豫、拒訪等各種反應。在沒有太多預期和假設的情況下,我的訪問軌跡依序在中國的地圖上展開:成都、南京、北京、雲南、廣東、上海、浙江、陜西,還有一些去過但研究未深或訪問不成的省分縣市。偌大的中國就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成為我的「田野」。
至今,我已正式訪問過三十四位男醫師、十一位女醫師,他們都在一九五○至七○年代末之間開始參與麻風防疫。二○一七年底,年紀最長者已九十六歲,最年輕的也六十多歲了。幾位於一九二○年代出生的受訪者,在研究的過程中辭世。我與受訪者的緣分,有些僅只一回,有深有淺;有些我數度回訪,每每交談許久;有些我與之保持通訊往來,珍視他們的書信筆跡。無論緣分深淺,他們都以自身眼光和經歷,向我訴說了一個未曾面世的政治與防疫後臺。
一九五○年起,中國逐步實施全國的麻風隔離政策。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之初,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標準而言,中國已達成了消滅麻風的初步成果。
中國是如何辦到的?
本書的目的,便是釐清這段隱晦莫名的歷史,並將歷史的公共性還諸於勞苦沉默的眾人。這些麻風醫生的口述訪問,對於我研究中國在一九五○至八○年代政治動盪下雷厲風行的麻風防疫,至關重要,呈現出文獻檔案未能記錄的歷史。他們的敘述所展現的個人與集體情緒,及其時代政治性,有助我們理解無數難以言說的個人生命,對於防疫歷史的關鍵影響。
中國麻風防疫的初步成果
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共產黨(後簡稱「中共」)基於疾病的國族和階級隱喻,展開中國歷史上首度窮國家之力的巨型麻風防疫。若考量彼時中國的專業人力短缺、經濟停滯、技術限制與麻風歧視,可以想像防疫必然困難。
僅從患者人數之眾、分布之廣,可窺見難度之一二。
一九二二年,在華教會組織「中華續行委員會」(The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出版其調查在華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情況的報告指出,中國僅十八省即約有四十萬名麻風病人,沿海各省為最大的麻風疫區。一九二七年,中華麻瘋救濟會總幹事鄔志堅在該會發行的《麻瘋季刊》則指出:
世界上患麻瘋者,為數約二百萬,據調查所得,其散居我國各地者,有一百萬之多,苟此種估計而正確,是在我國,每四百人中即有一患麻瘋者,寧非一大可怖事,然我終望是數之過誇,因我國素無此項精審之調查故也,然而我國麻瘋蔓延之廣,甲於全球,此乃不可掩之事實。
一九三七年,在華傳教醫師麥雅谷(James L. Maxwell, Jr., 1876-1951)於《國際麻瘋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prosy)撰文,承認中國的麻風疫情缺乏稱得上為「統計」的資料,但強調別種資訊仍有助於掌握中國的情況。他進一步指出,氣候地形並非絕對的疫情指標。中國自古多麻風盛行之地,一般以為沿海地區、尤其南方患者最多。然而,不論潮溼、乾燥、炎熱、寒冷、高地、低地等地理氣候差異,黃河以南,麻風疫情都頗為普遍。
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舉行第一次全國麻風防治會議,提出官方統計數字,至一九五六年底,全國約有三十八萬至三十九萬名麻風患者。彼時中國人口約為六億,即盛行率(prevalence)為每一萬人中約有六名患者。
一九八○年底,中國麻風的盛行率已低於萬分之一。根據聯合國於一九九一年正式提出的標準:全國盛行率低於萬分之一的國家,雖未根除疫病,但已可視為消滅了麻風對公共衛生的威脅。
中國於三十年內達成此初步防疫目標。若將之與印度相比,兩者同為人口眾多且麻風病流行的大型發展中國家,當代中國的防疫成果尤其醒目。
僅從表面現象來比較中、印兩國。一九四九年之前,中國的麻風防治是以教會救助為主,由於戰亂等因素,國民政府大概有心無力。一九四五年之前,印度的麻風救助也是以教會為主力,殖民政府的作為鬆弛。英國傳教士於一八七五年在印度喜馬拉雅山地區設立第一個麻風救助聚落,之後英國殖民政府陸續資助相關的慈善機構。由於基督宗教的慈善關懷、大英帝國對殖民地的教化和對疾病可能威脅殖民母國的憂慮等,麻風成為殖民治理的衛生關注,但殖民政府並不採行嚴格的隔離措施,尤其是印度南方。
一九四五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獨立,當時估計全國約有二五○萬名麻風患者,但只有二三一個隔離性的麻風聚落,僅能收容五%的傳染病例。一九五五年,印度開展麻風防治計畫,進行全國調查,在疫情眾多的地區設置防治中心或診療點。印度也曾考慮過採行強制隔離以防治麻風,卻無法落實。學者指出,對於印度這樣一個貧窮的共和國而言,要同時隔離超過十萬名麻風患者,國家財政難以負荷。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國後,逐年擴大強制隔離政策。當時的中國甫經歷長年戰亂、政治與經濟的遽變,並不會比獨立後的印度更具備大規模防疫的條件。然而,一九八○年代,在世界的麻風地圖上,中國已擺脫了疫情警戒,而印度的疫情顏色,至今仍是一片沉重。
從後見之明來看,一九五○年代便是中、印兩國防疫治理的分水嶺。如同印度麻風專家在一九八○年代之初的發言所示,要回顧該國的麻風問題,必須要有全貌觀,得考慮文化背景、社經情況、一般衛生標準與醫療基礎設施等條件。同理可問,中國麻風防疫的全貌觀為何?
國際麻風協會會長勒夏(Michel F. Lechat)在一九八一年訪問中國後曾說:中國麻風防治的經驗可以超越中國國界,為其他國家借鑑。
中國的防疫經驗是否真能做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借鏡?
中國的防疫故事帶給世人什麼意義?
這些不僅是醫療和公共衛生史的議題,從中國極具爭議的「後帝國」實驗觀之,更是政治社會史的提問。
(下略)



劉紹華

劉紹華,人類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領域主要從愛滋、毒品與麻風(漢生病)等疫病的角度切入,分析國際與全球衛生,理解當代社會變遷的本質與傾向,以及身處變遷中的個人生命經驗與轉型。此外,亦從自然資源的治理變遷,研究環境、社會與政治經濟角力等議題。英文專書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及其譯寫而成的醫療民族誌《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群學,2013),獲得臺灣、中國、香港等地的諸多獎項肯定。

劉紹華 作者作品表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從柬埔寨到中國,從「這裡」到「那裡」,一位人類學者的生命移動紀事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回頭書)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柬埔寨旅人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