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裡,與幸福相遇:與名畫同行的心靈旅程,遇見人,遇見世界,遇見那個未曾認識的自己
 
作者: 李沼泳(Lee Soyoung) 
譯者: 王品涵
書城編號: 1435398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仲間
出版日期: 2018/11
頁數: 256
尺寸: 17x23
ISBN: 9789869645737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為你導覽藝術、也撫慰情緒的暖心美術館
藉由畫作,找尋自我、省思現實、理解情誼、擦拭眼淚
〈韓國振興院出版補助獎勵作品〉

看畫的過程,是通往內心的秘徑。
藉由畫作,發現自己與世界的「不約而同」,並相知共感,
也認識了彼此之間的「不盡相同」,而理解接納,
在觸動、會心與釋然後,朝心中嚮往的幸福更靠近。

畫家的自畫像和現代人的自拍,都投射出對於「愛自己」的渴望;
印象派畫家互相扶持的篤實情誼,展現了友情的美好真諦;
透過光的魔法,凝結住日常的恬靜,維梅爾的畫是身心忙亂時最好的鎮定劑;
畫家筆下的憂鬱小丑,映照著我們有時得戴上面具、強顏歡笑的現實處境;
卡蜜兒以雕塑刻畫自己濃烈而痛苦的戀情,讓人省思相愛與分手的課題……

藝術,永遠比想像中和你我更接近,
無論是真實的時代剪影、日常的生活痕跡,以及內在的幽微感受,
都可以在一幅幅畫作中,尋找到對應的場景與情緒。
這本書就如同一把鑰匙,引領我們卸下名畫堂皇的盔甲,
直視畫家的內在、畫作的本質,展開一場「與畫同行」的暖心之旅。

藝術通識教育工作者李沼泳,以慧黠明朗的文字,
將生活的所思所感轉化為看畫解畫的切入點,
在〈找尋自我〉〈省思現實〉〈理解情誼〉〈擦拭眼淚〉四個主題中,
一方面以更豐富的面向解析畫作內涵與典故,
一方面也在藝術的詮釋中思索人生課題、探究心理樣貌。

全書蒐羅40位藝術家、106幅不同時代與派別的知名畫作,
從維梅爾、達文西、梵谷、米勒,到馬諦斯、蒙德里安;
從文藝復興、印象派、寫實主義、抽象畫,到雕塑、拼貼,
作者不僅導覽了藝術、也撫慰了心靈,
讓我們在感受溫柔、汲取能量後,帶著更明亮的心境重新面對生活。
當這場遊歷結束之際,希望你也能在內心運用嶄新的視角,
來觀察世界、看待他人,以及定位自己。

「畫」,擁有比「話」更強大的力量——

【靜謐光線凝結了時間,讓心隨之沉澱】
「讓時間靜止下來的畫作」——約翰尼斯.維梅爾
緩緩滲入的隱約光線、位於構圖左側的窗戶、
充滿裝飾的牆面、彷如沉浸於寂靜室內的人物……
維梅爾一以貫之的創作主題——「日常的恬靜」,
恍如透過光的魔法,凝結了時間,使觀者的心隨之沉澱。
這些畫作彷彿對著你我述說:「『緩慢』的態度雖不見得全然正確,
但與其焦躁不安,不如嘗試過得更為從容吧!」
相較於拚命追逐結果,樂在其中更是我們應該想望的人生。

【遊戲,是我們最容易獲得的自由】
《冬天的樂趣》╱馬力.特恩卡特
有人揮舞著手臂跑來跑去,有人頑皮地把雪球放進朋友的鞋子……
無數享受遊戲的孩子,在特恩卡特的畫中放肆喧嘩,令人回想起暫忘的童年記憶。
特地為了遊戲空出時間,只會過度切割生活,
不如就替以往不以為意的日常活動貼上「遊戲」的標籤,
試著用另一種眼光重新看待、用想像力盡情感受,
我們將會像這些孩子一樣,體會到更多的創意與自由。

【玫瑰與野花,無法成為彼此】
《原野小花》╱喬治.克勞森
原野上有個女孩,看似在祈禱的合十雙手,
定睛一瞧才發現,她正緊盯著一朵黃色斑點般的小巧野花。
「仔細欣賞,才能觀其美;長久凝視,才能諳其可愛。」
這樣的事物,或許正綻放於我們未曾察覺的周圍,
喬治.克勞森的畫作,如實傳達了野花之美。
玫瑰與野花,永遠無法成為彼此。
玫瑰有屬於玫瑰的魅力,野花有屬於野花的風采,
生為野花,卻終其一生羨慕玫瑰,這樣的人生該有多麼空虛?
與其感嘆自己不是玫瑰,將這份羨慕轉化為蛻變的動力,
努力認識、接受自己,才是推動自我成長的起點。
今天的我們,認真地想想吧!自己究竟是一朵什麼樣的花。

讀者佳評:
◎作者溫暖靜好的文字,讓那些曾在藝術史上看過的畫作化身一篇篇興味盎然、平易近人的軼聞故事,使人讀來不禁會心微笑,這是一本適合在和煦陽光下閱讀的書。
◎作者的書總能為我帶來力量,彷彿陪伴著我,對我說:「一切都會好好的。」
◎作者豐富生動的描述為我帶來前所未聞的新發現,我知道埃貢.席勒,卻不知道他的雙重自畫像;我知道梵谷與米勒私交甚篤,卻不知道他畫過許多「米勒風」的作品……不斷發現隱藏於畫作中的故事,是這本書為我帶來的幸福時光。


作者簡介


李沼泳
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散文作家,熱愛遊歷於畫家的人生與作品之間。漢陽大學藝術教育碩士,現正攻讀博士,曾長期在首爾市立美術館擔任展覽解說員,目前並於繪畫溝通研究所「Big Fish ART」鑽研藝術教育課程。
「藝術教育」是透過繪畫課程、展覽解說,或在平面、電子、網路媒體等平台連載名畫故事,以多元化形式向大眾介紹繪畫作品。李沼泳自許為「藝術傳遞員」,想探索無數畫家與畫作,為人們引介帶來心靈慰藉與力量的藝術作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著有《繪畫即慰藉》《適合看畫的日子》《通勤路上的一幅畫》《摩西奶奶,創作平凡人生的幸福》等。
部落格:bbigsso.blog.me
個人網站:post.naver.com/bbigsso
Instagram:artsoyounh


譯者簡介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理性分析」與「感性抒發」並重,平衡而流暢
身兼藝術教育工作者與散文作家的作者,文筆真誠坦率、溫暖明亮,在解析藝術客觀事實和抒發個人感想體會之間交替1.穿梭,讀來引人入勝。
2.以別開生面的角度介紹其人其畫,更感驚喜親近
熱愛園藝的莫內堪稱藝術界的綠手指;抽象畫名家蒙德里安也曾為心愛的女子畫過肖像畫……在世人熟悉的畫風和性格外,描繪藝術家少為人知的故事與樣貌,在驚喜新鮮之餘令人更感親切。
3.使畫作情境與現實人生互相映照,充滿會心意趣
自畫像╱自拍、畫框之於畫作╱舞台之於演員、畫中的偷窺者╱網路上的潛水族……將古典名畫的故事情境,與現代生活的實際現象巧妙對照,更突顯藝術與人生的緊密連結。


書籍目錄


作者的話 在畫裡,與幸福相遇 李沼泳

第1篇
藉由畫作認識自己:找尋自我的美術館
致不愛我的我
「你好,沼泳小姐。」
購物,為了更美好的自己
你看得見我的內心嗎?
尋找人生中的黃金比例
你的溫暖藏身處在哪裡?
從小行星上欣賞彩霞的日子
身心忙亂時最好的鎮定劑
人生就像一幅拼貼畫

第2篇
藉由畫作省思現實,與社會接觸的美術館
看透現實的雙眼
與植物的心靈對話
戴上面具的時刻
暫把日常作遊戲
畫框,是畫作的守護者
充滿張力的夜型人生
徜徉自然中的散步讚歌


第3篇
藉由畫作理解情誼:愛情與友情的美術館
以友情描繪彼此
梵谷是米勒粉絲團團長
善待分手後的自己
無條件相信的母愛
跨越時空的那抹神秘微笑
曾經的戀人,一生的知己
珍惜,就是愛的最好證明
與你相遇,畫裡有了繽紛色彩

第4篇
藉由畫作擦拭眼淚:撫慰人心的美術館
為下一次的悲傷騰出空間
我們必須活動手指的理由
玫瑰與野花,無法成為彼此
別人的人生「看」起來都比較精采
因為觀察,發現未知的世界
看見音樂,聽見繪畫
同時存在的兩個「我」
唯有靈魂食物,才能飽足內心

作者訪談 看畫的過程,是通往內心的秘徑
引用畫作
畫家、作品、專有名詞索引


文章試閱


〈致不愛我的我〉
不要犯下悖離自然、恣意作畫的愚蠢行為。
──德國畫家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對拍照感到不自在。與其說是嫌麻煩,不如說是恐懼,再加上些許羞愧的心態。直視自己的容貌,我感到相當彆扭。數位相機普及後,市面上出現可以旋轉鏡頭以便自拍的相機,當時的我也曾對自拍樂在其中。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每當在某些場合見到有人把相約聚會的對方晾在一邊,只顧著頻頻自拍,我總會暗自想著:「不要再拍了,看起來就像個自戀狂。」

現代人的自拍,和過去畫家們所描繪的自畫像,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不過,我對自拍的認知偏向負面,對自畫像則較為肯定。原因何在?或許是時間的差異性吧!不同於瞬間完成的自拍,自畫像大多需要傾注極長的時間創作,這段過程也因而成為思索自身樣貌與內在世界的契機。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以自畫像展現無畏自信】

畫家們留下了難以數計的自畫像,這些自畫像正如同當時的「自拍」。而在西洋藝術史上,最早留下獨立自畫像的畫家,則是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雖然在杜勒之前的畫家們,也曾在畫作中的人群之間繪入自己的臉,杜勒所描繪的,卻是置身在毫無人物背景之前的自己;甚至早在一四八四年,也就是他十三歲時,就完成了一幅鉛筆素描自畫像,其細膩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竟是出自一名少年之手。

一四九八年,二十七歲的杜勒完成了《自畫像》這幅作品。在頂著一頭討喜捲髮的自畫像中,杜勒身著近似中古世紀的騎士服飾,並戴著象徵知識分子的白色手套,抬頭挺胸地凝視你我,畫中的他,在在流露成功藝術家的姿態。杜勒是首位由德國前往義大利留學,並將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引進北方歐洲的畫家,實力倍受肯定的他,更於一五一二年躍身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的宮廷畫家。

即使杜勒出身於被稱為「藝術邊陲地帶」的德國,內心卻始終渴望成為獲得世界認可的畫家。於是,他將窗外景色描繪成異國風景,進而令人聯想到義大利佛羅倫斯畫家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背景。透過這幅畫作,杜勒呈現的並非是靜坐於窄室中的自己,而是昂首立足於得以俯瞰大地的空間。
創作於一五○○年的另一幅《自畫像》,堪稱是西洋藝術史上畫家自畫像中的頂尖作品之一,畫中的杜勒,看來恍如耶穌。杜勒一心想要呈現世上最美好的人類面貌,因而重疊處理了自己與耶穌的形象,他那雙注視著前方、過於澄澈的眼眸,甚至讓人有些不好意思直視。此外,杜勒也是首位描繪全裸自畫像的畫家——不是現代,而是遠在五百年前,這樣的想法著實使人震驚。身為一位藝術家,杜勒更於一四九八年以《啟示錄》(Apocalypse)版畫圖書首次跨足出版。

杜勒在故鄉德國並不全然是實力獲得肯定的藝術家,反而更像是擅於繪畫的技術人員──「畫工」。因此,他嘗試藉由自畫像來提升自己身為畫家的地位。每次完成畫作時,他從不忘替作品留下姓名與創作年份。自一四九七年起,他便開始使用自己的姓名縮寫,在畫作上留下獨創的「A. D.」簽名。杜勒無疑是一位深愛自己的畫家,這份自愛源於對自己的尊重,進而成為萌生自信的原動力。

不知是否因為如此,每當見到杜勒的自畫像,我總不免好奇他對自身的畫家身分究竟有著多少自信。霎時間,我對此羨慕不已,只因我能從他的畫中感受到,那份比任何人都愛惜自己的心情。理直氣壯,選擇以強有力的方式將自己的面貌公諸於世,他的大無畏,始終讓我低迴深思。

【在自拍中,從最好的角度看待自己】

在藝術治療的過程中,會採用「描繪自畫像」做為恢復自信、以提升自愛情緒的方法,而原因就在於,自畫像要比任何繪畫更能坦誠地正視畫者的內心世界。近來,有些治療方式則是選擇以自拍取代自畫像,讓人們了解自己擁有什麼面貌、展露何種表情時顯得最為平靜等。仔細想想,置身於一切講求速度的這個時代,單純因為時間長短的差異而認為自畫像優於自拍的我,似乎顯得有些思想狹隘了。

或許因為如此,我開始對正面看待自拍行為的研究結果產生興趣。心理學教授潘蜜拉.洛特利奇曾表示,「自拍是給予凡夫俗子的祝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安德里亞.勒塔蒙迪也指出,「自拍是年輕人用以表達自我心境的方式,並藉此分享重要經歷」,同樣賦予這項行為正面的評價。

透過自拍,我們得以感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進而評價自己,有機會努力成為「比實際的我更好的人」。仔細思考這些緣由,不難得知自拍行為是基於愛自己的正面情緒而產生。或許,自畫像也是杜勒鍥而不捨鼓舞自己的實質證據吧?對他而言,自畫像就是自拍。

愛自己最簡單的方法,即是學會肯定「現在的我就很好」。假如覺得像杜勒一樣精心描繪自畫像有些困難,不妨試著從現在開始,拍攝自己的面貌吧。拍下幾張自拍後,挑選自己喜歡的模樣,在沒有太多餘暇的現實世界,自拍或許是最簡單的方法,讓我們有一些時間正視自己。

對我而言,自拍曾是「不愛我的我」反覆用以質問「我」的方式,現在它卻有了不同的定義。恰如透過自畫像,積極與自己拉近距離的杜勒,今後我也要透過自拍,與自己拉近距離。想探測內心的溫度時,自拍就是最佳圖解。

〈讓時間靜止下來的畫作〉
睿智地慢慢走,跌倒的往往是奔跑的人。
——英國劇作家 威廉.莎士比亞

在美國過了三個月,令重返家中的我真正感到驚慌的,不是積滿各處的灰塵,也不是陌生的空氣,而是滿出信箱的罰單。三張超速、三張違規停車……東加西減,總計金額已經足夠去一趟東南亞旅行。「是啊,我去美國前的確很忙,發生這種事也是無可奈何吧……」我邊合理化挨罰的事,邊細看每張罰單,試著扮演偵探盤問自己,究竟是什麼讓我的內心變得如此繁忙,忙到不惜超速駕駛呢?

雖然我清楚記得從江南區永東大路三成洞,到京畿道高陽市新平洞的往來路線,卻怎麼也記不起,自己是為何如此匆忙、急躁……霎時間,原本用事不關己的表情冷漠俯視罰單的我,變得慚愧不已、黯然失色。不,真正黯然失色的是我那段過去的時光。最終,我淪為被匆忙、急躁的情緒,掠奪真心與從容的輸家。

我想起詩人金素妍在《心靈字典》中歸納出「感覺>心情>情感」的公式,他說:「情感再瑣碎也能有所名狀,心情和感覺卻始終無以名狀。假如情感是一個房間,心情便是一幢屋子,而感覺則是一整座城市。僅能聽從內在發聲的情感變幻多端,心情則反映了情感,而感覺是從上而下指揮心情的總司令。因此,一旦失去明確且敏銳掌控情感的能力,或是控制能力暫時失靈,單憑心情或感覺做出的選擇,終將迎來慘不忍睹的悲劇。」

仔細想想,那天像是被閃電擊中的賽車手急速駕駛的我,勢必也是被名為「急躁」、「不安」的情感,誘發了「匆促」的心情,最終隨著「莫名想趕快結束一天」的感覺,犯下了超速的過錯。那樣的日子,其實不在少數……儘管當時的我,可能根本不是忙著什麼攸關生死的緊急要務。

【約翰尼斯.維梅爾——披著神秘面紗的藝術大師】

哪些畫家擁有悠然從容的生活態度呢?具有這種特質的畫家,無疑也會以緩慢的步調創作,因此作品並不算太多。以畫家身分生活不到十年的梵谷,繪有四千餘幅油畫;活了將近一世紀的畢卡索創作了一千九百幅繪畫、三千兩百件陶瓷、一千兩百件雕塑、七千多幅素描,以及三萬多幅插畫。梵谷和畢卡索無疑是連兒童都熟知的著名畫家,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創作者——荷蘭畫家約翰尼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雖有著不亞於這兩人的響亮名氣,享年僅四十三歲的他,卻只留下為數不多的三十多幅作品。

即便數量不多,維梅爾的作品卻時被仿造,甚至經常成為竊盜鎖定的目標。一九七四年時,收藏於英國倫敦肯伍德宅邸的《吉他演奏》(The Guitar Player)曾經消失;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的館藏《演奏會》(The Concert)也曾於一九九○年遭竊。所幸幾經波折,《吉他演奏》已在倫敦某間教會的庭院找回,《演奏會》卻始終下落不明。最神奇的是,竊盜事件頻傳反而使維梅爾更加聞名。

維梅爾對後世的影響力,與他留下的作品數量恰成對照反比。未曾留下任何正面自畫像的他,終其一生過著安靜、隱密的生活,有時扮演旅館的老闆、有時扮演畫家,慢條斯理地過著平.凡日子。

【沉靜光線凝結了時間,讓心隨之沉澱】

如果將畫家流傳後世的軼聞分為個人性格和作品故事兩類,維梅爾的作品故事要更引人注目。婚後住在岳母家,與妻子卡特琳娜育有多達十五名子女,其中四名不幸早夭,已是我們對維梅爾所知的一切。他的畫作中時常出現大腹便便的女子,應與他的家庭生活有關。維梅爾的妻子在二十年間生了十五個孩子,他勢必比任何人都更熟悉孕婦在家中走動的場景。

維梅爾的畫作固然深獲喜愛,軼聞不多的他,更激發世人對他的好奇。這種心情,或許就像眺望著一名擁有絕世美貌的神祕女子,夜夜獨自佇立在海邊的身影吧?

維梅爾留下的大部分作品,都採用類似的創作手法。瀰漫室內的隱約光線、位於構圖左側的窗戶、充滿裝飾的牆面、人物站在灑落陽光的窗戶附近……凝視維梅爾的畫作,有時會令人忍不住想走進畫中,仔細環顧周圍,探究如此曖昧的光線從何而來。

生活於一六七○年代的維梅爾,不僅擁有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畫迷,甚至還有不少人為了一睹其真跡,特地設計欣賞維梅爾作品的美術館地圖。但直至十八世紀之前,維梅爾始終不是廣獲關注的畫家,始終默默無名的他,在十九世紀中才漸受矚目,畫作價格也突然開始飆升。聽說原本一心成為畫家,卻在美術學校考試失利的希特勒,也因深深著迷於維梅爾的畫作,甚至將他的作品小心地收藏在奧地利的某座鹽礦裡。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維梅爾得以躋身藝術大師之列?我認為是他一以貫之的創作主題——「日常的恬靜」,恍如透過光的魔法,凝結了時間,進而使觀者的心隨之沉澱。另一個引人入勝的理由,則是他的畫作中不存在直接了當的答案。越是充滿秘密的對象,往往更擁有讓人難以自拔的魅力。維梅爾的畫作,正是永遠沒有解答的考卷。

【維梅爾的畫,是身心忙亂時最好的鎮定劑】

嚴禁任何人進入工作室的維梅爾,不僅加倍放緩繪畫的速度,創作過程更是連熟人也不得而知。關於維梅爾神秘的創作過程,當代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認為,他是使用十八世紀出現的相機暗箱(Camera Obscura,)繪製畫作。不過,生活在十七世紀的維梅爾,是從哪裡取得暗箱設備?又是如何運用?則始終成謎。

美國發明家提姆.詹尼森(Tim Jenison)為了加強證實維梅爾使用相機暗箱和鏡子完成畫作的假設,曾進行數種實驗。根據他的主張,以相機暗箱的鏡頭照映繪製對象後,只要在對面的牆壁掛上鏡子,影像自然就能呈現於畫布,而維梅爾只要細細沿著投映的影像描繪即可。

為了掀開披覆於維梅爾畫作的神秘面紗,難以數計的人們投入奮戰。連創作過程也充滿神秘感、甚至成為研究對象,往後探究維梅爾之謎的人數,想必也只會隨著時光流轉持續增加。

千萬別因為使維梅爾名氣更為高漲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誤認其中角色完全還原了現實裡的他。即便電影情節設定維梅爾和少女為相戀關係,也僅是編劇憑空想像的虛構故事。少女一角雖被刻畫成充滿神秘色彩的女子,實際上後世主要的推測,仍然認為畫中的模特兒是維梅爾的某一個女兒。

當身體因心境的匆忙而不由自主疾走的日子,維梅爾的畫作是最好的鎮定劑。緩緩滲透而入的陽光、彷如沉浸於寂靜室內的人物,這些活在靜止時間中的畫作,彷彿靜靜對著你我述說:「『緩慢』的態度雖不見得全然正確,但與其焦躁不安,倒不如嘗試過著稍有從容的人生吧!」

相較於拚命追逐結果,樂在其中才是我們更應該想望的人生。

〈梵谷是米勒粉絲團團長〉
無暇顧及自己身處何等惡劣的環境,只專注於工作的人物,正是我想描繪的主題。
——尚-弗朗索瓦.米勒


被世人稱為「農民畫家」的米勒,出生於諾曼第。一八四九年,為了躲避霍亂傳染,米勒遷往巴黎南方的農村巴比松定居。他在這裡設置畫室,並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籌組「巴比松派」,而米勒每天除了從事農活,便是鍥而不捨地觀察農民的模樣,將其盡收於畫布。

米勒筆下的每位農民,皆因長期幹著粗活,換來一對對厚實的雙手與疲憊不堪的神情。在他的畫作中,農民永遠占了最多的篇幅。細看米勒的名作《拾穗》,可以見到撿拾麥穗的婦人們是整幅畫面的重點,貌似地主的男人則在遙不可及的遠處騎馬。

在米勒生活的時代,法國仍然保有封建制度,儘管他的畫作令保守派統治階級極為不快,卻深得農民與百姓的共鳴,原因就在於,米勒呈現的是寫實的描繪,是不假潤飾的真實面貌。米勒筆下的農民,安靜而沉著。對他們而言,畫中的昨日也好、明日也罷,都不過是與今天一樣平凡的日子。

【同樣的播種者,不一樣的畫家視角】

正視過往為人所忽視的現實,米勒獨有的視角、以及身為創作者的求真態度,再再影響著之後的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畫家。尤其是梵谷,更是眾所皆知的米勒迷。熱衷閱讀的梵谷在讀完米勒的傳記後,對他的價值觀肅然起敬,因而也鍾情於農民,開始描繪自己周遭的平民生活。米勒繪製《種植馬鈴薯者》,梵谷便繪製《食用馬鈴薯者》。在梵谷約莫十年的畫家生涯中,包含素描作品在內,就有三百幅以上是臨摹米勒的畫作。這種程度,應該足以擔任米勒粉絲團的團長。

米勒的《播種者》(The Sower),梵谷也臨摹了不少次。一八五○年的這幅作品,將平凡的農夫以宛如英雄的手法呈現,曾使許多人深受衝擊。農夫身穿的服裝,巧合而神奇地與法國大革命後的國旗配色相符,藍色褲子、白色背包、紅色襯衫,身著象徵法國國旗「自由、平等、博愛」色彩的農夫,彷如是一名邁步播種的天使。

在庶民階層心中,米勒的畫作是如同啟蒙運動海報一般的存在,打開世人面對現實世界的雙眼,使平凡的農民成為填滿畫布的主角、英雄。對於米勒這幅作品感觸良多的梵谷,決定以自己獨有的色彩與表現手法重新創作。

不同於米勒的《播種者》瀰漫嚴謹、肅穆的氛圍,梵谷的《播種者》散發較為明亮、熱情且年輕的氣息。梵谷於一八八八年寫信給畫家艾米爾.伯納德時提及,「我寄了《播種者》的素描給你,你看見一望無際的平原漫溢著鮮明的青紫色吧?成熟的麥田,呈現出帶點土色的粉紅。為了將土地塗成黃色融合紫色的中性色調,我可是用了不少黃色顏料。其實,我根本不在意土地是什麼顏色,只是想畫一幅能在舊月曆上見到的簡樸圖畫罷了……」

【大師之作,是自學的最佳途徑】

恰如此信所言,受米勒畫作激發靈感的梵谷,在臨摹的過程中,努力添加屬於自己的色彩。我們總說「模仿是創作之母」,梵谷正是比任何人都用心實踐這句話的代表。對梵谷來說,米勒是值得尊敬的對象,更是偉大的繆思。

一個值得尊敬的對象,猶如舉目可見的人生指標,眺望著他走過的路,進而開創出屬於自己的路。梵谷能成為不凡畫家的原因之一,或許正是有幸遇見米勒這個不凡的人生指標吧?

美國作家奧斯汀.克隆在《點子都是偷來的》(Steal Like an Artist)一書中曾寫道:「說到已故或遙不可及的大師,有一點很棒:他們不能拒絕你上門自學。你可以在他們身上盡情學習,課程大綱就在他們的作品裡。」

我的人生指標是誰?我尊敬的人又是誰?可以是童年時期閱讀的無數本偉人傳記其中的一位,也可以是素未謀面卻值得成為模範的某人。將擁有過人之處的一位位人生導師放在心中,鑽研、仿效他們各自的優點,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學習過程。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