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集》
一手握相機攝影,一手握筆寫詩的蘇紹連老師
多年來深入人群在街頭從事攝影及書寫
以他敏銳的觀察力,在寫實與批判間
犀利地透析影像裡詩人所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累積許多優質的街頭攝影作品以及街頭詩創作
本書收錄街頭攝影作品60幅,小詩120首,
忠實呈現蘇紹連多年來攝影與詩的創作模式,
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列,以攝影和詩的合集展現。
「我走在你們看不見的街頭/我自己就是光/留下黑暗微末/往前走」
他親身走出書房,走入雨中,走向街頭
創意在剎那間落入詩人鏡頭裡的影像
視覺所見,攝像入心,心隨筆走,流竄成詩
一次擁有攝影集及詩集,
體驗街頭攝影帶來的衝擊,
體驗詩人在街頭為我們帶來澎湃的感動
蘇紹連用雙腳走過的土地,以鏡頭看透的人文風景,
你未細見的巷弄一角,你輕忽的生活小時光,
全都鉅細靡遺的蒐羅在這冊值得珍藏的詩攝影集中。
作者top
作者介紹
蘇紹連
1949年生,1965年開始寫詩,參與創立「後浪詩社」、「龍族詩社」、「臺灣詩學季刊社」等三個詩社。其思維嚴謹,作品豐沛,全心致力於散文詩、超文本詩、無意象詩的創作,並於2005年起醉於攝影,思索詩與攝影的關係。著有《驚心散文詩》、《隱形或者變形》、《童話遊行》、《少年詩人夢》、《時間的零件》、《鏡頭回眸—詩與影像的思維》、《無意象之城》等十多種著作。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年度詩選詩人獎等獎項,是台灣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曾任《吹鼓吹詩論壇》主編,策劃眾多詩創作重要的議題專輯。蘇紹連的創作求新求變,開拓不同的領域,長期居於前鋒尖端而努力不懈。
目錄 top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集-目錄導覽說明
自序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 ‧010
時光 攝影的時候可能看見的異象 ‧014
靈魂隨時可以張開翅膀回來 ‧015
慢板 現在已經成為過去的例子 ‧016
下一站是哪裡的警示意義 ‧017
過往 詩意不必在坐定中悟出的 ‧018
人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思與言 ‧019
等候 老詩人總有一些徵兆奇蹟 ‧020
宅就是宅的一台電腦 ‧021
想望 思想的脫逃者 ‧022
出現廣告以及跳過廣告的心理嘀咕 ‧023
歇息 柳營笑談:沒有前線的老兵和小兵 ‧024
這是一個什麼詩的世界 ‧025
觀望 一個期待成熟卻不知危險的寫作者 ‧026
作家,你從來不知政壇是什麼海 ‧027
巡迴 祝福一路好走到你的位置 ‧028
書房和月亮的親密關係 ‧029
假威 在街頭試著用手走路 ‧030
媽,我在夢中是什麼動物? ‧031
移動 話語權:一個大嘴吃小嘴的世界 ‧032
怎麼來就怎麼去 ‧033
中古 日子,仍舊是日子 ‧034
陌生並非全是一種搔擾 ‧035
生活 每天在書房裡思考著橫書與直書的文字 ‧036
你是假日裡的臉書文青到處趕場 ‧037
空茫 寫作者的命運如投稿 ‧038
乾旱的春天之政策告別式 ‧039
圍道 這樣論寫詩者也太不近人情了 ‧040
有白目詩人就有白目讀者 ‧041
有求 自戀靠自己的自畫像 ‧042
流浪的人一定要把家吃在肚子裡 ‧043
暗角 一滴汗水的意象是絕對動人的 ‧044
那就睜一隻眼,閉另一隻眼吧 ‧045
自縛 永遠的悲哀:被消失的鄉愁 ‧046
我不要再寫很厲害的詩了 ‧047
毀棄 你也曾是馬桶酸民 ‧048
你需要聽這首歌嗎 ‧049
出入 守不住大世界就守住小世界 ‧050
時代的河裡,誰沒被流走 ‧051
用電 截然──在書房裡論截句 ‧052
碰壁是不懂得選邊站 ‧053
訪求 書房裡的詩人寫過勞詩是這麼一回事 ‧054
不飛的鴿子就是象徵和平嗎 ‧055
召喚 當你到了下半生就知道為什麼要拍照 ‧056
黑粉 ‧057
佇立 無盼的日子至為落寞與傷心 ‧058
書房主人的電腦玩伴 ‧059
縫隙 緊張焦慮擔憂煩躁時不要變成拳頭 ‧060
閱讀列車的自助旅行 ‧061
掩映 生活在懸崖之下的街頭人們 ‧062
街頭的熱以及熱的意象 ‧063
屏蔽 春去也/調色板上混雜的色彩都灰了 ‧064
所有的名詞粒粒皆辛苦 ‧065
悵然 過勞──請政府看看 ‧066
要上街頭,自卑是不必要的事 ‧067
中途 無奈時就換個方式來按捺 ‧068
分享是這種現象:靠過來吧 ‧069
坎坷 書房裡的思春者對春天的呼喚 ‧070
街頭人生如過橋 ‧071
無禁 走上街頭的過程和結尾的不確定論 ‧072
街頭行動者怎麼看待人生的里程碑 ‧073
背影 如何抉擇一個決定人生的場域 ‧074
烏龜哲學 ‧075
入口 在街頭遇見一片落葉悟得永生的方法 ‧076
冷鋒之戀 ‧077
獨覽 想寫詩的時候會選擇什麼方式去寫 ‧078
十歲小女孩寫給總統的一封短訊 ‧079
勿入 在臉書貼文卻沒人按讚就像擺攤子 ‧080
你敢變成我嗎──致抄襲者 ‧081
吾國 數大就是美,這是同一回事 ‧082
街頭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線條 ‧083
辦桌 猶豫不決的人都是這樣的大頭照 ‧0864
另一種白色恐怖──冬雪過後 ‧085
凝視 錯身而過的背叛者 ‧086
文學的容貌能青春長駐者幾希
序/導讀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top
自序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
我在雨中的書房裡,寫下這篇文章。但是這篇文章的構思,是我走過不少街頭才體會出來的。知識的雨下著,每個文字都是雨滴,落在屋頂,落在窗口,落在書籍扉頁。
我年輕的時候,一直服膺於「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以為知識的來源,主要是在於書籍,所以頻繁進出圖書館借書和閱讀報章雜誌,或是到書局裡挑選買書,或是在舊書攤上尋寶找書,成為我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起初有如飢不擇食,不管什麼類別的書都會涉獵,及至漸以興趣為主,終有自己藏書的書房,讓我花大量時間浸淫在書房裡,培養把知識轉化為我文學創作的力量。
用前人的知識來培養自己的文學創作,似乎是許多歷經文學院教育的作者們共同的方法,在深諳文學寫作的竅門之後,寫起文章既擅於引經據典,又能合乎體例,自是得心應手。但我知道要成為一個有特色的作者,跨到非文學的領域截獲知識是需要的,比如跨到歷史、科技、生態、人文、藝術……等等,若能具備那方面的知識,當會使文學創作的內容添加不少材料,拓展出寬廣的創作領土。
我寫詩,有時也想放進各個領域的知識,或藉由知識構想而產生詩作,若要寫得繁複深入,必然得先閱讀並了解所有要運用的知識,甚或是更為專業的知識,它們絕對有益於創作內容的籌劃和創作能力的提升。書給我的知識,讓足不出戶的我能安然據守書房,利用知識來想像和省思,從知識裡長出翅膀,翱翔於詩的天空,而不求於其他就能寫出一首首詩來。
只是時日久了,當詩成為一種利用書本知識做為想像和省思的產物,是否這樣寫出的就是所謂「知性」的詩?我不太能確定,也有些憂慮,看見許多學院或是象牙塔的詩人,是因為社會生活經驗的不足,所以躲在書房內用閱讀書籍知識為滿足,以書中知識製造想像、編織夢境。這樣好嗎?當然寫詩要始於知識,終於知識,那也無不可,但就我後來漸漸走向街頭體認民間生活的心意傾向,是不能夠僅以書房為詩創作的空間。縱使書房裡的礦石產量是那麼豐富、琢磨之後那麼晶瑩剔透,讓我掘之不盡,我卻還是覺得缺少什麼。對了,是缺少了世間裡活生生的人事物,那是有溫度有血肉的,而非冰冷的礦石。
我走向街頭,散步或者騎著單車,讓我能親睹各個城市或鄉村的巷弄風貌,發現我個人生命過程中未曾經歷卻又能契合當下的真實世界,原來就在我生活的土地上,而不是在書本上。這一發現,我無法在第一時間以文字寫下,遂帶著數位相機,以影像逐一紀錄每一次出門到街頭的所見所聞。回家後在書房裡不是閱讀書本文字,而是急著把記憶卡放進電腦裡讀取相片檔案,在電腦螢幕裡檢視所拍得的相片,進行篩選和修整,讓相片成為完美的影像作品。
我從單一的愛好詩創作的身份,增加了一個愛好街頭攝影的身份,同時創作詩篇和影像的作品。原本我只是書房裡的知識探索者,卻在街頭上多了攝影的拍攝體驗,並累積每日所思所為的筆記,故而有了《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這本書。許多時候,我會將寫詩和街頭攝影這兩件事進行比較,到底我是否仍舊僅以書本知識為創作之源嗎?答案:否定。就以攝影來說,在透過相機觀景器的當下,看見的是實物實景,決定的是畫面構圖,而非是知識。知識在鏡頭裡起不了作用,攝影者要面對的是真實的客體,以體驗和感受來跟隨客體而改變攝影的視角。
知識可以在寫詩時轉變為想像的元素,但在街頭攝影時,我不可能用知識做為想像元素,來拍攝出想像的畫面。畫面內容是實際的景物,而非虛撰的想像。雖然我能相當接近做到,是拍攝時對客體進行詩意的語言描述,讓影像也反過來接近我的詩意主題和意象,只不過,這是一種提升影像內涵質地的方法,也決非是把攝影變成是知識的想像工具。街頭攝影作品不該僅僅是現實的記錄,但也不是把想像放進來就可以虛擬的影像。
對於知識在詩創作上的利用,我必然的反思是:重新定位知識在詩創作中的角色。當詩作內容減少知識,不被知識的概念掌控時,詩會怎樣?我知道詩的內涵不是只有知識啊,尚有:情感事件、生活紀錄、心情感懷、智慧哲思。雖然知識可以產生智慧和想像,或許也可產生情感。但是有些智慧、想像和情感並不是由知識提供的,真能提供者,倒是人的生活體驗和生命經歷,無須依靠書籍資訊的知識。當一個書讀得不多、知識不豐富的人,他若生活得實實在在,忙著工作、忙著張羅家務、忙著社會關懷,卻無多餘時間讀書以增進知識,但你能說他不能寫出生活中精彩的酸甜苦辣而感人的作品嗎?
若說一個人完全沒知識或沒受知識左右是不太可能的,其實生活中也充滿一般的知識,故而我認為應是這樣:生活是詩的胎,寫詩是對胎的形塑,知識是對詩的打磨及修整。但走在街頭上的時間久了,更能體認生活才是詩的土壤,與人與事與物的直接對話就是詩的內容,這時已不是用概念的知識在寫詩、或得用知識的元素在激發想像。知識不是創作的首要元素,我不用知識也能寫詩,就像人們不用知識也能拿著相機拍攝自己想要的影像。街頭攝影的創作,是由知識創作嗎?不是。每一幅影像作品,決不是知識的產品。創作者沉湎於書本裡的知識裡,想要從過去式翻轉出一個未來式的創作能量,這是可以理解及接受的事,不過,這也是捨本逐末的事,創作者應追求的創作能量是在現實生活才對。
知識的雨下著,下在生活的土壤上,知識的力量之強大可以讓整個世界都是知識。生活的土壤全被淹沒,但沒有知識,無法適應文明的生活,沒有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更無法創造新的文明。當詩也是知識決定的產品時,產品則有一套製作的規格,用來包裝知識,而成為制式化的詩。在實用上,知識雖是生活的說明書,然而,詩不是說明書。文學作品,尤其是劇本,或是小說,不能只有由知識寫成。街頭攝影的創作,每一幅影像作品,也決不是知識的產品。
在街頭閱覽人事物,是直接經驗;在書房閱讀書籍,是間接經驗。我走出書房,在雨中的街頭佇立,注視著一顆顆生活的雨滴從上空降落下來,雨滴裡映現人事物的光影,觸發我用文字寫起一首首詩,詩意也在剎那間落入一幀幀鏡頭裡的影像。這時候,我只是走在街頭體驗生活況味,不是關在書房裡用知識想像的詩人。所有的創作,都在知識的雨中,也在生活的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