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歷史地圖散步
 
作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書城編號: 1524347

原價: HK$140.00
現售: HK$133 節省: HK$7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 2019/02
頁數: 212
尺寸: 18.2x25.7
ISBN: 9789860577792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十三幅珍貴古地圖.近兩百張歷史老照片
第一本搭配行動APP的臺南導覽書
漫遊探索府城深度歷史
徜徉品味浪漫古都!

某種現實與想像的交錯,多少年來不停引領我回到新的臺南與舊的臺南,我們正在共同見習一門叫做想像臺南的學問。──《花甲男孩》作者 楊富閔 專文推薦

臺南歷史地圖散步重磅登場!

◆城門城門雞蛋糕,臺南府城城門竟高達十四座?
◆驅瘟除祟、代天巡狩,西來庵抗日事件,原來與王爺信仰有關?
◆新町遊廓暗藏藝妲風華與淚水;老戲院地圖,拼湊臺日庶民娛樂
◆臺菜酒樓、日式料亭、摩登珈琲店,一窺日治府城多姿多采的飲饌生活,探訪巷仔內庶民餐桌,走進古都歷史中的美味!

本書為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製作出版的新型態歷史導覽書,精選13幀橫跨清朝到戰後的珍貴古地圖,搭配逾200張昔今照片,古今交映,讀取城市歷史。

此外,還可搭配「臺南歷史地圖」免費APP,掃描書中景點所附二維條碼,即可連結前往APP地圖該地點,立即對照老照片與今日街景,宛如穿越時空親臨現場。

以關懷臺南這片土地為出發點,邀請多位專家以通俗易懂的筆觸,透過坊間少見的厚實題材,娓娓道出臺南不同面貌。時間橫越清朝到戰後,議題涵蓋三百多年來,臺南的地理水文變化、歷史人文脈絡、美食娛樂生活等。對照昔今地圖與照片,翔實呈現歷史切片,踏訪景點時,昔日時空栩栩如生,更添閱讀、體驗與想像的趣味。

本書收錄六大主題,一起散步到「裡臺南」:

「從頭說起」
臺江內海水域消逝,西拉雅族原生文化信仰,清朝到戰後,臺南成為縱貫南北道路集中地的歷程,數百年來,在自然與人為作用交錯之下,臺南舊城區雛形已定,逐漸發展。
「外來政權‧交織地景」
從荷蘭時期,安平國際貿易頻繁,清朝時始建城,府城三郊開創五條港貿易,日治時期都市改正之下,圓環取代城牆,臺南蛻變成近代化城市,展示不同風貌。
「文化記憶‧城市櫥窗」
歷史悠久的臺南,不但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還有「全臺首學」孔廟,文風底蘊深厚之下,孕育出無數知名的文學家,書寫臺灣本土地景。
「宗教信仰‧縈繞人心」
熱鬧隆重的送王儀式,長老教會施醫興學,民間廟宇的聯境制度互相扶持,不論是民間信仰或異國宗教,都能撫慰人心,帶來祥和的氣息。
「珍饈百味‧吃遍四方」
糖業、鹽業的發達帶來臺南獨有的美食滋味,無論是27秒快炒鱔魚,費工處理的香腸熟肉等小吃,都值得邁開步履,親自嚐嚐。
「舞榭歌樓‧摩登劇場」
酒樓、珈琲店、喫茶店、西洋料理店、戲院為府城注入新時尚,透過葉石濤筆下的小說,窺探新町遊廓女子不為外人道的淒涼及無奈。

另闢「大事記」,一網打盡臺南機場的前世今生、日治時期起事之中規模最大、死傷人數最多的西來庵事件,臺灣最重要水利工程—嘉南大圳的開發等重大歷史事件,配合相應地圖與照片,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


作者簡介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縱橫數位與人文、技術與內容;保存、傳播與創造文化。
結合典藏資源與國內新銳漫畫創作者,推出CCC創作集。
2016年結合手機與旅行導覽,推出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目前已出版《臺北歷史地圖散步》、《臺中歷史地圖散步》。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與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中心合作,精選13幀歷史古地圖,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與現代地圖整合比對,按圖索驥依今尋古。
▲結合免費APP「臺南歷史地圖」,掃描書中景點所附二維條碼,老照片與現代街景立即對照。
▲跳脫臺南舊城範圍,擴大視野,論及大臺南區域的昔與今。


書籍目錄


推薦序
想像臺南的方法╱楊富閔

第一章:從頭說起
順水而生,滄海桑田:臺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吳建昇
我們一直都在:西拉雅族文化復振與正名認同之路╱段洪坤(Alak Akatuang)
南北通衢集中地:條條大路通府城╱陳秀琍

第二章:外來政權 交織地景
重回王城:追尋熱蘭遮城全貌╱李佩蓁
悠遊古城:臺南市區歷史溯源╱蔡侑樺、鄭安佑
舊城再生之路:從五條港到海安路╱鄭道聰
流轉城市:臺南市區改正╱嚴婉玲
【大事記】
翱翔青空下:臺南飛行場多重的身分轉換╱曾令毅

第三章:文化記憶 城市櫥窗
整座城市就是歷史:臺南博物館巡禮╱蘇?楠
迢迢上學路:臺南囝仔的求學之道╱郭怡棻
最好的城市導覽者:府城文學行跡圖像╱林佩蓉

第四章:宗教信仰 縈繞人心
驅瘟除祟,代天巡狩:臺南地區王爺信仰╱謝國興
看見身心靈的需要:長老教會在臺南的傳布與服務╱盧啟明
患難與共好交情:臺南府城聯境╱謝奇峰
【大事記】
王爺公無保庇(bô-pó-pì):談西來庵事件始末╱謝國興

第五章:珍饈百味 吃遍四方
臺南人都喝全糖?淺談臺南製糖史╱黃微芬
凝結時光的結晶:臺南晒鹽歲月╱張麗芬
城市歷史好味道:府城巷仔內美食錄╱謝仕淵
【大事記】
撼天動地:八田與一和嘉南大圳的開發╱陳鴻圖

第六章:舞榭歌樓 摩登劇場
城市餐館裡的時代記憶:酒樓料亭的飲饌文化╱陳曉怡
少年葉石濤的府城春夢:再探臺南新町遊廓╱梁秋虹
庶民娛樂採昔:日治時期臺南市的戲院風華╱賴品蓉

專訪
地理是歷史的舞臺;地圖是地理的語言╱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研究副技師 廖泫銘 專訪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想像臺南的方法 文╱楊富閔

前陣子在一所大學的地理系進行文學講座,說著突然想到我讀國民小學六年級左右,有次自然課的回家作業是要同學嘗試做出一座等高線地形圖,記得那時老師告訴我們:不如就以自身生長的故鄉臺南作為你的對象,想像它的等高線該是疏密還是緩急,學習將從小生活的臺南變得超級立體,一層一層向上疊上去。這作業果然引起熱議,大家覺得相當有趣,老師還說就拿資源回收的紙批當成材料,聽起來彷彿非常容易。
我念的是迷你小學,學校有個動靜時,常一下就傳在鄉間,很快我就聽到小學生四處瘋找紙箱的消息。有人跑去小報攤說要買瓦楞紙,然鄉下書店沒有此物;有人跑去果菜市場要紙箱,不少家長因而驅車前去;紙張回收平日就有固定回收,我家附近的阿婆,因為小學生瘋搶紙箱的緣故,一夜之間她成了最大的受災戶,記得有個同學跑去跟她要,並且向她解釋目的是為了作業。同學還說:阿婆妳放心啦!做完之後我再把全班作業通通送給妳回收。

關於蒐集各種孩童想像臺南的等高線作業,這像是可以發展成為一篇短篇小說了,這小說應該是關於文學的,也是關於地理的,更重要的是關於生命的。換言之小學生作業中的臺南會是一樣的造像嗎?是否也有因著不同的觀看視角,形成了不同的起伏。當年那位在路邊跟阿婆漫天說著、東西比畫的同學,其實就是小學六年級的我,只是後來有沒有把作業送給阿婆?不如讓我放在心中當成永遠的秘密。

從小,我對於向內探索故鄉文史發展懷抱巨大的興趣,然而身居曾文溪邊臺南山區的農村大內,對於出去外界的渴望也是一樣驚人。時常單車就往故鄉山林奔去:往往是曲溪與頭社;也時常搭乘興南客運駛向古都府城,然後在北門路遊蕩一個下午。我的童年恰恰也是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臺灣各地文化局開始系統性的建構與出版地方知識與學問,那時我就常在尚未合併的大內鄉圖書館,借出一本又一本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磚紅色的外觀,寫的全是我腳下這塊土地的身世。我又特別喜歡地名與廟宇的故事,一個人抱著書本在客廳專注讀了起來。這些知識對我來說十分可親,我常一邊朗誦地名,一邊邀請正在客廳歇息的祖母與我共讀,幾次某個漢字地名從我嘴巴脫口而出,不知道發的臺語標不標準,而祖母像是回到丘陵地帶聽聲辨位,觸碰到了某塊記憶神經,驚訝地像是想要告訴我,你怎麼會去過這個地方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去過。某種現實與想像的交錯,多少年來不停引領我回到新的臺南與舊的臺南,而我在其中反覆穿越、指認、述說屬於自己的臺南故事。我想起同樣就讀國民小學的年代,我們一家四口每逢假日都要出遊,那時父親剛買了一臺墨綠色的小轎車,喜歡開到哪裡就停到哪裡,車上有本臺南縣的旅遊指南,清楚記錄著當時最受歡迎的南瀛熱點,那本指南在車上被我翻到脫頁,最後雖然不知下落何處,?頭寫得什麼赤山龍湖巖、南化烏山臺灣獼猴、九層嶺風景區、珊瑚潭水庫,是我去過,並在紙上做過記號的;旅途中我們也會在車上玩起一種接龍遊戲,就是默背昔日臺南縣的三十一鄉鎮市的名稱,每次先是父親起個頭,大哥、母親與我陸續喊聲:善化、官田、六甲、左鎮、山上、大內……一塊塊地圖般的把臺南的樣子拼湊起來,此車廂一時之間,就像是座移動在臺南境內的文史教室,而我們正在共同見習一門叫做想像臺南的學問。


文章試閱


順水而生,滄海桑田
臺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
文╱吳建昇

曾經遼闊的臺江內海
「臺江內海」,或稱為大員港、大海灣(groote bay)或「't Walvis Been」(即海翁堀),這是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沿海的大潟湖,在荷鄭時期以前臺江水域面積十分寬闊、可容納許多舟帆停泊,在潟湖周圍則有大小濱外沙洲圍繞,這些沙洲將內海層層包圍,甚至部分地圖更將諸沙洲連接至陸地成為狹長半島(地岬),使內海更顯得緊密封閉,易守難攻。最初臺江內海與外界僅有兩處港道連接,主要港道位於大員與北線尾之間(即後來的大港),次要港道則在北線尾北端的鹿耳門峽(即後來的鹿耳門港)。當時臺江內海水深約六公尺左右,大小帆船多可航行其間,甚至大型軍艦亦能夠自由出入。至於其水域範圍,大抵在北自歐汪溪口(將軍山子腳西邊),南抵二層行溪口之間,包含今日的臺南市安南區、安平區全部,以及部分的將軍、七股、西港、安定、新市、永康、北區、中西區、南區和高雄市茄萣區等,一直到十八世紀文獻仍記載臺江內海「汪洋浩瀚、可泊千艘」,可見臺江內海水域空間的寬廣遼闊。

有關荷鄭時期臺江內海的遺跡不多,其中已被列為市定古蹟的「大井頭」,在清初以前一直是府治與安平往來的主要渡口;又,德慶溪注入臺江內海之處,有「水仔尾」之稱(今臺南市中西區自強街南段),因此鄭氏時期興建的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廟),有「水仔尾媽祖廟」之稱,而清初在臺修造戰船的工廠(軍工道廠前身),最早也設置在水仔尾一帶;至於康熙初期著名的「臺灣八景-赤崁夕照」,也讓人想見當時赤崁樓濱臨臺江海岸的美景。

在自然與人為的堆積作用之下
然而,由於長久以來受到河川輸沙與海浪漂沙的影響,臺江內海水域空間早在十七世紀荷鄭時期逐漸被泥沙所填塞。而在清初以後,隨著漢人流向近山地區開墾,在過度開發山坡地、又缺乏水土保育觀念下,遂不斷釀成土石流及山洪暴發,也加速了下游溪流堆積作用的形成,讓臺江內海面積更為縮小。十八世紀中葉以後,臺江內海已處處浮沙漸起,海底遍佈著堅硬沙石,船隻有觸礁擱淺的危機,因此當時在主要進出港口-鹿耳門港道,商船往往必須依賴「盪纓」、「招子」等旗幟標示工具,或得藉由「招船」引領出入,至於大商船更僅能停泊在鹿耳門港外海水深之處,再透過內海渡船以接力方式,將旅客、貨品運送至鹿耳門及府城五條港之間。
由於臺江內海周緣的逐漸淤覆,使乾隆以後的海岸線有逐漸西移的情況。清初在大井頭附近的渡口,此時已西移到南河港安瀾橋附近,當時官府在此設置接官亭,以迎待來自大陸的清朝官員;而當時海岸在水仙宮一帶,形成一個灣頭地形,此為船舶輻輳之地,當時執府城商業牛耳的「三郊」總部「三益堂」,就設於水仙宮旁;又前述修造戰船的工廠(後正式稱為軍工道廠,此時也由水仔尾改移至小北門外的臺江沿岸(廠口約在今南市成功路與海安路交會處)。

至於臺江周圍鹽場的遷移,更直接與臺江沿海泥沙堆積,造成鹽田遭沖坍損毀而被迫遷移,例如著名的北門「井仔腳鹽田」(瀨東場),最初是在臺江南岸的瀨口周圍,之後遷移至臺江北岸的佳里外渡頭,最後又因風雨損毀鹽田,才落腳至北門嶼今址。而在此一時間,臺江沿岸各地陸續出現有浮覆海埔,造成附近豪族居民侵佔爭墾,甚至形成訴訟或械鬥衝突的情況,之後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嚴禁霸佔海坪示告碑〉等告示,都標誌著這段過去的歷史。

臺江水域的消失與二次移民開發
道光三(一八二三)年七月,臺灣西南地方連日豪雨成災,造成古曾文溪(灣裡溪)上游因山洪暴發、溪流改道,溪水在蘇厝甲(安定蘇厝)一帶沖潰堤岸、直入臺江內海,滾滾洪流挾帶大量泥沙、土石,加速了臺江內海堆積作用的形成,臺江內海原來已緩慢淤塞的水域空間,頓時因泥沙淤積而縮減、僅殘留下部份狹小水域,如四草湖、水晶湖及鯤鯓湖等,之後再加上後續移民築塭入墾的影響,逐漸形成一大片的海埔新生地,也就是今日臺南市安南區大部分的土地。

曾是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早已物換星移,不見波光,逐漸走入歷史
當時官府及商人為了減少臺江浮覆對商業或軍事造成影響,曾經在臺江浮覆地上開鑿了數條大小運河,包含連接國聖港與安平港間人貨運輸的「竹筏港水道」、提供軍工道廠修造戰船出入的「哨船港水道」等。至於曾經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至此水淹土塞、波光不見,逐漸走入了歷史之中。
在臺江內海浮覆成為陸地以後,最初這片新生海埔地被稱之為「菅仔埔」,當時浮覆地上泥沙石礫堆積,且土地鹽份過高;加以海埔地勢低窪,河流縱橫、水塘遍佈,容易受到天災水患的影響,甚至發生傳染疾病的問題,因此在臺江浮覆初期不太容易進行土地開發。然而,在臺江浮覆的隔年,也就是道光四(一八二四)年就有移民在浮覆地上搭寮築塭,可見即使生存環境險惡、天災人禍不斷,仍能吸引各地移民前來臺江浮覆地拓墾,特別是鄰近在今北門、學甲、將軍、佳里一帶的百姓居民。這些移民在來到臺江浮覆地之後,開發墾地、圈地築塭,胼手胝足、辛酸拓墾,在開發有成之後,即在此地安身立命、落地生根,於是在「菅仔埔」的土地上,陸續出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聚落,包含日後著名的「臺江十六寮」,至今仍有耆老傳唱歌謠:(按編:整段楷體,排列整齊)
安身立命起草寮,地號出名十六寮
中洲五塊公親寮,和順南路陳卿寮
總理府衙溪頂寮,草湖布袋嘴新寮
總兵鎮守總頭寮,學甲溪南溪心寮
鹽田官衙本淵寮,大道公廟海尾寮
臺江浮覆地的開發,可以說是臺灣史上最典型的「二次移民」開發史。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作者作品表

臺南歷史地圖散步

臺中歷史地圖散步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