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
作者: |
松浦彌太郎
|
譯者: |
張富玲 |
書城編號: |
1534256 |
原價:
HK$87.00
現售:
HK$82.65
節省:
HK$4.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麥田
|
出版日期: |
2019/04 |
頁數: |
168 |
尺寸: |
13x19 |
ISBN: |
9789863446408 |
|
商品簡介 |
商品簡介
今年夏天,我要藉由喝下無色無味的清水,
試著不要活得太用力。
嶄新的「理所當然」是新的夢想,使今日的我們幸福的寶石,
去感受在看似什麼都沒有的事物中存在的價值吧。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
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累人的生活了。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如何發現、用心創造以及意識到新價值觀念」,並為此拿出勇氣。
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將成為你的生活與工作上的重要種子。
◎相信自己的答案很重要,但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擁有很多並不太表幸福,就算什麼都沒有,也用不著失望;
◎為了與他人從容相對,去排出可以獨處的時間;
◎「開心」和「心獲得滿足」是不一樣的事,試著想想看,什麼才能真正填滿你的心呢?
◎在一張紙上寫下朋友的名字,朋友這面鏡子會映照出自己真正的模樣……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理所當然」應該這麼做的事。去思考那些「理所當然」是什麼,也就是對自己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心境和行事方法抱持關心。當各種新觀念便一個一個湧現時,對任何事自然能抱持高度興趣,投入愛情打理,並以勇氣實踐。
要發現新的「理所當然」,誰都辦得到。
作者簡介
姓名:松浦彌太郎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未畢業,即隻身遠赴美國等地遊歷闖蕩,體驗最純粹的生活。回國後,便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實現他開設書店的夢想,現任「Oishi kenko Inc.」董事,同時也是書商、作家。
1992年 成立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1994年 於赤?「Huckleberry」內設置書店;1997年將店面遷移至中目黑。
2000年 創立以兩噸重貨車為載具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的創辦人暨設計師小林節正於中目黑共同開設「COW BOOKS」。
2003年 於南青山Dragonfly CAFE開設「COW BOOKS」二號店。
2007年 接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
2015年 4月加入Cookpad團隊。
2016年成立「生活的基本」網站,擔任CEO;2017年起接任「Oishi kenko Inc.」董事迄今。
著有《本業失格》、《口哨目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旅行的所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嶄新的理所當然》、《謝謝你》、《給40歲的嶄新開始》等作品。
相關著作:《給40歲的嶄新開始(新版)》《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新版)》《給40歲的嶄新開始》《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嶄新的理所當然》
譯者簡介
姓名:張富玲
台大日文系畢,曾於翻譯公司、出版社任職,現為文字工作者。譯有《松浦彌太郎.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筆記三部曲》、《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等書。
書籍目錄
前言 發現「理所當然」的方法
第1章 期待明天:去發現新鮮事
.心中的桌子
.約定真正的意義
.朋友這面鏡子
.茶與功德
.看著對方眼睛說話
.特別的咖哩飯
.麻煩的樂趣
.與其躺一下,不如去睡覺
.選擇辛苦的道路
.花與雜草
.時時刻刻暢談夢想
.商業眼光這種能力
.來談談「大義名分」
第2章 快樂過今天:花點小心思,讓每天的生活變好玩
.水的顏色和水的味道
.簡樸的信紙
.鋼筆推薦
.在下雨的日子買花
.未雨綢繆
.為肚子留下「空間」
.親身接觸這件事
.優美的說話方式
.逗人發笑
.反向思考
.在平凡日子的禮物
.擺脫「窮酸性格」
.讓雙腳發光
.「今天的飯糰」是什麼口味?
第3章 不拘泥於昨天:拋去無謂的「堅持」
.找尋不需要的東西
.物品無法填滿人心
.履行每一個小約定
.說人壞話等於吃毒藥
.打破防護膠囊
.旅行的行李
.先自己想一想
.你不是一個人
.別太多嘴
.不要背對對岸的人
.試著捨棄
.不否定奇妙的事
.遺忘的恩惠
.沮喪的時候就……
第4章 恰恰好的每一天:找出自己的步調、原則與平衡點
.煞車的使用方法
.慢慢走路
.美妙的平衡
.自己心中的翹翹板
.打掃心中的房間
.更新心的度量衡
.爬樓梯的規定
.深挖同一個坑
.思考的開關
.心平氣和的生活
.自己的腳下
.不可或缺的五十個人
.珍惜家人
.想當農夫
◎後記 理所當然的本質
推薦序/導讀/自序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心的成長」。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也是在踏上「心的成長」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物、風景和事件,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我們找到幸福,擁抱喜悅,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學到什麼?從今日的邂逅當中,又學到什麼?在今天一天,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不管是好事或壞事,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面對吧。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便去探究到底。不滿足於間接關係,除非自己走訪當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聞,才肯心服。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疑問即是迷惘,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我想這便是芸芸眾生要學習的一步。
對我們而言,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
有個字眼叫「典座」。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據說在坐禪、誦經等活動當中,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簡而言之,發生於家庭主婦的工作場所,也就是存在於廚房、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便是最重要的修行。做菜、打掃、洗衣,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充滿了許多有益於「心的成長」、「認識自己」,值得學習的事情。典座所示的訓誡裡,有一則是「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我大受感動,心想:「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
現在對自己而言最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意即,你心中「嶄新的理所當然」是什麼?每一天的探究之心,將會引領你找到這個答案。
經常去重新衡量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繼續學習,還有就是,希望自己常保新鮮。
松浦彌太郎
文章試閱
沮喪的時候就……
「怎麼無精打采的啊。」
有時候,會忍不住這麼對自己說。
口角。
工作上的失敗。
不順利的這件事和那件事。
某人的一句話一直掛記在心上,宛如一根細小但拔不去的刺。
令人沮喪的事出乎意料的多。
這種時候我會到廚房去,然後從冰箱裡拿出……雞蛋。
打破光澤十足的白色圓滾滾雞蛋,橙色的蛋黃被滑溜溜的透明蛋白包裹著,滑落而出。
憑感覺隨意加進鹽和砂糖,攪拌均勻。
在平底鍋加點油,輕輕倒進蛋液。
沮喪的時候,我常會默默埋頭做煎蛋卷。
用筷子捲起蛋皮,調整形狀,小心不燒焦,做好了就移到盤子裡。我的父母平日都有工作,所以小時候我常自己做煎蛋卷來代替點心。
長大之後每當感到沮喪我就會做煎蛋卷,然後大口大口吃下去,好吃的話,就會恢復一點自信。
「啊啊,沒問題的,這不是做得很好嗎?」
心裡覺得洩氣的時候,就算是小事也沒關係,試著做些自己喜歡又拿手的事情吧。不是煎蛋卷也無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拿手的事情。
除了做菜,我還有一項專長。就像在垃圾堆挖出寶石,我能在舊書鋪子找到珍貴的書籍。所以,除了為我經營的二手書店進貨,偶爾我也會私下去舊書鋪子挖寶,因為就和煎蛋卷一樣,這也是我「走出低潮的戰術」之一。
喂,那邊那位垂頭喪氣的朋友,你也來做點什麼吧?
○沮喪的時候,就做些自己拿手的事情吧。
○你的拿手事是什麼?
煞車的使用方法
如果在從前,這一定會被當成魔法吧。
今天寄出的宅急便,在明天中午以前就會送到遠方的朋友手上;搭上新幹線,只要兩個半小時就能從東京到大阪。
在一百年前的人看來,這簡直是奇蹟了。即便是在三十年前,這種事也很教人吃驚。
然而,我們已經把追求速度視作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在不知不覺間,竟忘了這是魔法。
「快一點,快一點」,我們已經太習慣加速,開始害怕停下來。
速度是種快樂,我們可能中毒了也不一定。
便利也是種快樂,我們沉溺其中了也不一定。
畢竟從幼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學習以「前進」為原則的「人生駕駛」。
踩油門,會怎麼發動;打方向盤,會如何轉向。
總覺得,我們從很小就在學習這兩件事。隨時保持全速前進,無論何時都搶在別人前面。有很多人一直在磨練這些技術。
可是開車需要的技術不只有兩項。
最重要的是第三個技術──踩煞車。
有人可能會嘲笑說「那可簡單了,有什麼好學的」,但事實上,踩煞車是件很困難的事。
為什麼?因為停下來需要勇氣。
不管是與人交往還是工作,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一股腦地加速,勇往直前,一下子要你停下來,當然會猶豫。
停下來的那瞬間,自己頓時不知所措,一方面也擔心周圍的人會責難自己,「為什麼不照一直以來的步調前進」。
但是即便如此,我仍是隨時都做好踩煞車的準備。
因為我想保持在最剛好的步調。
速度太快的時候,我想給自己暫停的權利。我這麼做了決定。理由很簡單──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我這部車很可能會發生車禍或毀損。
一個人要活下去,就像在山路兜風,得在複雜的彎道上不停地操作方向盤。
複雜的不只是路線,可能會有野鹿親子突然從樹叢後跳出來,也可能突然起霧讓你看不見前方。
這種時候如果不踩煞車,很可能會發生車禍。
不僅是自己這部車會撞得支離破碎,還可能會連累路上的行人或生物。
生活中和工作上遇到的麻煩狀況,大部分都是因為衝得太快的結果。儘管如此,卻仍是堅持認定「速度第一」,這是很可怕的事。
最理想的感情步調。最剛好的程序節奏。
並非快就是好。如果無視理想的速度,一個人衝得太快,你原本或許是想幫忙,但最後很可能只是一個人衝錯了路。
因此,我希望隨時能夠踩煞車,停下來,以維持「自己的步調」。
踩下煞車後,便看得見原本只是飛馳而過的窗外景色;暫時停下車,你也能看清這條路是該直直往前開好,還是該轉彎。
特別是當你要開始一件新的事情,更是要以隨時能夠踩煞車的緩慢速度起動;要轉彎的時候,就算看似安全,也先停下確認吧。踩煞車,也就是謹慎思考。
我曾聽別人說,頂尖的F1賽車手厲害之處不在踩油門的方式,而是踩煞車的方式。所以,應該要停下,還是放慢速度,或是採用宅急便或新幹線的快速,每一回都視情況決定選用吧。這才算是恰恰好的生活不是嗎?
○你是否把速度當成第一要件呢?
○有時「停下腳步」和「放慢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事。
慢慢走路
真的有那麼多「非搭上不可的電車」嗎?如果不趕在交通號誌閃爍的時間穿越斑馬線,會被捲進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嗎?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們回過神來總是用很快的速度在走路,趕路似乎已經成了我們的習慣。
但事實上,即便我們動作再急也不能賺取太多時間。既然如此,何不慢慢走路呢?
有人在等紅燈時會焦躁不安。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等待時間不過是一分鐘,長一點也頂多三分鐘吧。早三分鐘過馬路能賺到的東西,根本算不了什麼。
當然,走路方式是個人自由,或許有些人會想「要怎麼走路是我的事」。不過如果他們知道了慢慢走路的妙用,態度一定會改變的。
性急的我常一不小心就會走得飛快。如果只是走路速度的問題還好,但如果放任下去,就連我的心也會開始跟著高速運轉。
一面走路一面沉浸在思緒之中,但想到的每件事都宛如形狀不定的雲,片段零碎。快步走到公司後,自然而然也會以性急浮躁的方式工作。
這樣的日子大抵不管精神還是身體都是騷動不已,等到晚上就寢時往往已是筋疲力盡。
「如果光是走路的速度,就能改變時間的流速,那麼就有意識地慢慢走路吧。」
有一天我如此下定決心,在那以後,我總是對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腿說「用心走,慢慢來」,開始一步一步穩穩地走。
做起來只是小事,但這與愛惜自己的時間密切相關。
○你是否總是性急浮躁呢?
○慢慢走路,心態也會改變。
後記──「 理所當然」 的本質
「重要的不是你在看什麼,而是你看見了什麼。」
這句話是美國詩人兼作家亨利.大衛.梭羅留下的,我很喜歡。梭羅告訴我們無論是什麼事首先要看出本質,為了做到這點,每一種事物都要仔細觀察。
我以梭羅的這句話做為訣竅,總是在工作或生活上探求新的「理所當然」,希望能夠和許許多多的人分享幸福而生。
另外,梭羅還曾說過一句話,「什麼都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們。」
而這句話也意謂著:為了保持不變,改變是很重要的。
不改變,也就是經常保持自己的本色。但為了保持自己的本色,我們不得不成長。也就是說,要一直變化。
就算眼前所見的事物改變了,但世界和社會的本質一點也沒變。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經常以自己的方式更新自己。梭羅說,我們應該拿出勇氣成長。
我身為《生活手帖》的總編輯,當我被問到「決定企畫內容的基準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此時此刻,我覺得是理當如此的新價值觀」。不管是美食消息,還是手工藝報導、旅行記事,甚至是對工作的想法、進行方式、手法等所有的事,對我而言都是「嶄新的理所當然」的提案。
在我經營的小書店COW BOOKS也是一樣,從商品採購、店內裝潢、待客方法,同樣的,還有對工作的想法、進行方式、手法等,全都是「嶄新的理所當然」的提案。就算是放到寫作工作上來看,一切也都沒什麼不同。
「理所當然」不是規定,「理所當然」的本質是夢與希望。「嶄新的理所當然」也就是指新的夢想。新的夢想,正是使我們的今天過得幸福的寶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