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悠悠美麗島:我所經歷與珍藏的時代
 
作者: 唐香燕 
書城編號: 1588289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春山
出版日期: 2019/09
頁數: 336
ISBN: 9789869804219

商品簡介


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的時光隧道

「天地合謀根除過去的一切,使它們化為灰塵。只有夢想家,在清醒時做夢的人,會喚回過去的陰影,會拿未紡的紗編織未結的網。」

——以撒‧辛格

如果不想讓天地合謀根除過去的一切

我們,朋友,你和我

就要合力喚回過去的陰影

還要紡紗,還要結網

這是一個女性的生命經歷與臺灣史的對話。

唐香燕是個遷臺的「海派家庭」裡長大的孩子。身為外省家庭的么女,一路在父母與兄長的保護下順遂長大。一九七九年,年輕的她初為人妻,丈夫陳忠信即因《美麗島》雜誌編輯的身分被捕入獄。從此,她的生命就與對臺灣政治影響甚深的美麗島事件深刻交纏。

即便擁有細膩的書寫能力,曾經的她無法為自己看過的一切寫下隻字片語。然而,行過中年,做為傳承與見證,也為個人生命尋求解放與自由,她終能提筆,為自己活過與珍藏的時代留下記憶。

她描寫了那些過往啟蒙臺灣出版、學術、社會以及政治的精采事件與人物;有些是近身相處、學習、互動與工作的記憶,有些則是偶然相逢的吉光片羽,這些並非詳細的歷史紀錄,而是個人層次上的經驗與記憶片段,卻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更能生動地看見時代氛圍以及人物各自的風采與特質。

本書共分成兩卷。卷一為時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講述的是她從小成長的經歷、家庭及性格養成。卷二為她所看見那個的時代:書寫了她在美麗島事件前後所看見的人事物:包括美麗島事件受刑人的辯護律師,《美麗島》雜誌的重要成員蔡有全、魏廷朝,《夏潮》雜誌總編輯蘇慶黎和她的媽媽蕭不纏;以及對臺灣出版及本土意識影響甚深的《漢聲》雜誌與其編輯群。透過這些記憶中登場的人物,他們的一點一滴,我們彷彿再次看見距今四十年的美麗島時代,時光並不久遠。

本書特色

#文字典雅,層次豐富,饒有古風,是現在少見的散文書寫。回顧個人成長歷程的部分,有如《城南舊事》般淳厚雋永。
#作者在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站在了一個特別的位置,以個人角度書寫歷史,可以讓現今讀者從不一樣的角度,理解美麗島事件及相關時代氛圍。

作者

唐香燕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中學國文教師、《漢聲》雜誌社編輯、格林出版社編輯,擔任過《中國時報》開卷評審、新聞局小太陽獎評審。
創作出版:《阿牛與我》(張老師出版),《貓先生的女友和貓小姐的男友》、《彩虹紋面》、《草地郎入神仙府》(遠流出版),以及《長歌行過美麗島》(無限出版)等。
愛貓,愛植物,珍視過去與現在的生活點滴,緩步前行,不求度越,相關文章和照片發表於部落格:mylightning.blogspot.com

目錄

【書序】 想前事悠悠

卷一 時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妳叫明珠

大樹下的原點

公主時代

雛鳥之聲

從前在東海——懷念兩位老師

我的學藝生涯

曹雪芹不賣拉麵

報紙之為物也

燒餅和肉圓的故事

燒飯記

三十三年前的那個夏天

百鬼夜行

大哥遠行

紀念冊:The Days 1999-2008

回去,離去

卷二 她所看見的那個時代

丹妮爾的旅程

單寫一枝花

錢新祖在臺北

月光之路——試寫鄧麗君

那一段Linda帶我走入的編輯歲月——《漢聲》記憶 之一

九蒸九曬的青春——《漢聲》記憶 之二

青春無嫌猜的年代——回憶蘇慶黎和蘇媽媽蕭不纏 之一

早革命不如晚革命——回憶蘇慶黎和蘇媽媽蕭不纏 之二

心內彈琵琶——回憶蘇慶黎和蘇媽媽蕭不纏 之三

狡兔有三窟

兒子,你要不要去日本?

在解嚴後戒嚴

──想起「澎湖去來」舊稿

曾經年輕

人間律法

走在路上

【後記】書成致謝

序/導讀

書序

想前事悠悠

這本書裡收有三十篇文章,以縱貫文章的時間來說,幾乎是從我初始有記憶開始,直到現在此刻。整理文稿時,不斷出現的是時間,需要考證的是時間。

那件事真的發生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嗎?怎麼我覺得好像只是十來年前的事?原來過去那麼久了?

那個人走過我身邊,又寂然離世,是真的嗎?怎麼我覺得不是那樣的,那音容笑貌怎麼時在眼前,沒有消失?可是是真的,那個人真的在三年前,二十年前,或更早以前走過去了。

於是整理每一篇文章,都在跟時間糾纏。時間,時間,時間,我不放心的查了又查,生怕寫錯了時間。

我是極散漫的人,做事慢吞吞,反應慢半拍,講話速度不快,時間感不準,歷史感薄弱,宗教感也欠缺。但屬於美麗島世代的我置身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身上確實發生了一些事,我用我慢速的時間攝影機攝下了一些影像。同時代,走在或走過我身邊的人,身上也確實發生了一些事,我慢悠悠的也朝向他們錄下了角度偏斜或失焦的一些畫面。如果看到那些畫面後,覺得我刻劃失準,渲染過頭,亦是沒法的事。

另外卻有朋友看到我寫的斷續章節後說:你怎麼記得這個?你記性真好!還有那個,你怎麼會看見!

我聽了都很高興,覺得受到褒獎。

雖然我看見我記得的常是碎布零頭,片面側影,縹渺氣息,空中遺音,不很重要的事情,那不是完整的大時代,也不是整部頭的大歷史,但我也就不想太多,慢慢一點一點的描繪下來。

芳草年年,前事悠悠,我所經歷與珍藏的人、事、物,寫下來後,竟可成書,書名《時光悠悠美麗島——我所經歷與珍藏的時代》。

大樹下的原點

一.

在臺鋁一村,我一邊受寵長大,一邊知覺到我生活的場域跟很多同學的環境不一樣。同樣是被圍牆圈包起來的社區,但我們這裡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和一村隔壁急就章的君毅里眷村不一樣,和我後來去過的臺北同學住的眷村也不一樣。

我曾經以為臺北人的住居環境一定都很好,去過住眷村的臺北同學家,才知道不一定。我家有洗澡間。洗澡間很大,在一格格霧玻璃拉門裡面,比屋裡其他地方低一階,窗下有水泥砌的大洗臺可以洗頭洗衣物,洗過澡,把大洗澡盆一翻,水就嘩嘩朝大洗臺底下的漏水口奔去,不虞積水。眷村同學家洗澡是在水泥地吃飯間,洗澡時要盡量小心別潑溼桌椅家具。同學媽媽叫我洗完澡別管洗澡盆裡的水,她會處理。

我家還有廁所。那時候我還沒見過抽水馬桶,我以為廁所多半都是像我家那樣的。我家的廁所分二進,打開門進去的外間,臨窗設有小便斗,再走進去開開內間的門,裡面有蹲式廁所。不過我爸不習慣蹲著上廁所,我媽說因為我爸的小腿比大腿短些,蹲著不舒服。那可怎麼辦?我爸的辦法是找人做了個挖洞的木頭座放在蹲坑上,讓他,還有我們,都可以穩穩坐著上廁所。

大概我爸是讀工科的,所以有這巧思,解決了原設計者日本人沒想到會有的問題。

臺北眷村的同學家沒有廁所。我想上廁所時,她帶我出門走過幾條巷弄口,到臨靠村子圍牆的一處公共廁所去。公共廁所很臭,又不太乾淨,如果住在家裡,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就得在光天化日下或黑天黑地裡跑這很臭又不太乾淨的公共廁所好幾次。肚子痛,急著要上的時候,就得捂著肚子在路上急奔。不然就是要在家裡準備小馬桶,上過幾次快滿後再端去公共廁所倒。一個村裡那麼多人,早上起來都要上廁所,那大概還要排隊吧?

我那時候在驚訝之餘也很高興,知道同學邀我去她家住,真的是跟我好,不見外。我的另外一個感覺是,怎麼我有點像是貴族?那個時候沒有「高級外省人」這個詞,如果有的話,我可能會想一想自己算不算是。

我以為像我家人那樣進洗澡間,進廁所是理所當然的事,只因為我出生就住在日本人於一九三年代新蓋的房子。日本人認為洗澡、上廁所是生活要事,不可輕忽,好好的安排了污水通路,又在地底下挖了很深的糞坑。定期會有載著深大木製糞尿桶的牛車來到我家門前的煤渣巷停下,工人持長柄杓和一擔兩桶進入側院,打開糞坑蓋,一杓杓淘起坑裡屎尿,倒進桶子,然後一肩擔雙桶,出側院,上牛車,嘩啦啦倒入比我小人高好多的大糞尿桶。

日本人認為上廁所當然是在家裡上好,早上起來,在家做好種種私密事多簡便爽快,所以一開始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就規劃好不同等次、格局的每一家的糞坑位置,和挑糞出入的通道。這樣開挖打造當然比較費工麻煩,不比在村子裡單設一座公共廁所,開挖什麼的都在一小塊方地上,那真是太容易了。只是全村都去一處上廁所,不符合日本人的生活美學和合理精神,他們選擇開頭施工麻煩,日後生活方便的作法。而且他們是要長久佔有臺灣之地,不是只來一兩年就走的,眼光大概望向一百年後,凡事有計畫,有藍圖,連水溝都挖得又深又闊,砌得平平整整,南臺灣的暴雨下落地時,路上的流水總是很快就由水溝排走。

帶著大批軍民同胞潰逃來臺的國民黨政府想的是要反攻大陸,臺灣彈丸之地只是暫時落落腳,大家總有一天要扔下這裡回家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先讓大家有地方住,至於廁所,有的上就好,水溝這種小事,且不去管他。

種種小事不掛懷了大概二十年有,很多喝黨國奶水長大的孩子,二十歲了,回家還是要上公共廁所。

我住的日本式社區,公共設施一應俱全,差別規格一絲不苟。那是個差別等序絕對嚴明的住宅區,什麼職等身分的人,住什麼規格大小的房子,沒有例外。臺鋁承接日鋁後,公司管理的法則學到多少我不知道,倒是順理成章承接了這一套差別等序嚴明的公司文化。

住一村、二村的是高職等的人,房子大,帶圍牆,有院子,但這裡的房子也不是全部一般大,以一村來說,從大門進去,越往裡走,房子越大,院子當然也比較大,花木更加繽紛多樣。大樹在一村中段的位置,中段前後的房子,大小規格有明顯的差異。中段之後的房子也有差異,越靠近裡面的籃球場、招待所,房子、院子越大,玄關軒敞,側院或還附有佣人房小屋。

以前住一村、二村的,無疑都是日本人,臺灣人住三村、四村......臺灣光復,臺鋁接手日鋁後,這種情形基本上沒有變化,臺灣人還是住三村、四村......,住一村、二村的好像都是外省人,因為外省人職等高,臺灣人升不上來。

懂事眼睛會看,又靜靜聽父親跟母親說的一些話以後,這些狀況不用問就知道了。

狀況不是不會改變,但得有人推動。父親由科長升處長後,科長缺有很多人爭取,但父親別有所見,力薦一位高層沒有想到的本省人陳伯伯,父親說那位陳伯伯敦厚認真努力負責,絕對是最適任的人選,他如果做不好,我唐某人負責。職缺發表,跌破大家眼鏡,升科長的竟是陳伯伯,父親非常高興,說這就對了。

這些事,我都是聽父親跟母親說的。我的耳朵,常常黏在他們身上,他們都不曉得。

多年後,父親過世,那時候母親已去,故舊也少,出殯送父親到郊野墓園時,我看見壯實敦厚的陳伯伯不辭路遠,相送至墓前。儀式結束,他過來叫我一聲妹妹,訥訥沒有別的話。我眼淚掉下,叫聲陳伯伯,別的話也說不出,心裡感激他記得父親。

事情會改變,但得有人像父親那樣來推動,在完全沒有人推動的時候來推動。
這件事,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在一村那個家裡,在父母親跟前跟後,懂了許多事。

我家,是在過了大樹以後的後段區域,房子不是最大等級,但有前後院和側院,我家房子前面是煤渣巷子,巷子對面隔了道朱槿花籬,花籬裡面是塊三角形地,不適合蓋房子,就種了羊蹄甲、椰子、芭樂等許多花樹植物,所以我家前面沒有房子,靜中取靜,地點獨特,那塊三角花園幾乎像是我專屬的園地。

我會在三角花園裡跑來跑去,有小朋友說在裡面撿到過蛇蛋,真可怕,幸好我沒看過。但我多半不想這些,還是悶頭鑽過比大人都高的朱槿花籬,到三角花園去。我最喜歡在裡面一直跑,跑到三角尖端那頭,爬上高高堆疊起的大水泥塊,攀牆探看牆外。我會看到一村隔鄰君毅里的外牆,他們的外牆和我們的外牆外頭是一大片大概一人高的紅土,紅土上面一片空無,什麼都沒有,好像熱得在冒煙,鳥都不來落地站站。紅土,應該是用鋁礬土煉鋁後產生的殘渣,有毒,但那時候不曉得,只覺得莫名的怪異,那片紅土高原像是熾熱的世界盡頭,我在任何電影裡都沒有看過的世界的盡頭,但在圍牆的這邊,卻是綠意燦然,生機滿滿。怪異就在這裡:世界是可以這樣被隔斷的嗎?

所以我要一再一再的跑到三角尖端那頭,爬上水泥塊,攀著牆頭,確認再確認我的疑惑還在,還在。

現在沒有一村,沒有臺鋁,也沒有紅土了。失去也有值得慶幸之處。二哥二嫂帶我去看大樹那天,我在大樹下眺望著從前紅土高原的方向,大概就是掛著「大船入港」廣告牌大樓再過去的紅樓房那一帶吧?(未完待續)

唐香燕 作者作品表

時光悠悠美麗島:我所經歷與珍藏的時代

紅樓夢:大觀園的青春年華

長歌行過美麗島:寫給年輕的你

貓先生的女友和貓小姐的男友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