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作者: 里奇.卡爾加德 
書城編號: 1588344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先覺
出版日期: 2019/09/01
頁數: 304頁
ISBN: 9789861343471

商品簡介


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發行人里奇.卡爾加德,引領話題的必讀之作
成功不在乎年齡,本書帶你活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紐約郵報》《環球郵報》《哈佛商業評論》《富比士》等財經刊物強力推薦
★華頓商學院網路週刊Knowledge@Wharton、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官網、學習網站Big Think等網路媒體專題報導
★TED演講激勵無數讀者,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紐約公共電台、芝加哥全美有線頻道等視聽媒體競相採訪
★權威商業書評網800-CEO-READ編輯選書

當孩子在起跑點就落居人後,身為家長的你,是追加更多重擔,或允許其放慢腳步?
當他人平步青雲、年輕有為,原地踏步的你,是真的技不如人,或只是大器晚成?

放眼望去,社會上的名人多半年紀輕輕即功成名就,於是家長費盡心思要讓孩子「踏出成功的第一步」,職場也充滿拚死競爭──成功還不夠,還要比誰更早、更快!

然而,研究與事實證明,大部分人都需要更多時間探索人生和興趣,永無止境地學習和競爭,反而揠苗助長,欲速而不達。儘管祖克柏、比爾.蓋茲、賈伯斯不到21歲就創業有成,但若沒有經過挫折和時間的淬鍊,J. K. 羅琳和李安也不會為這個世界帶來動人的故事與想像。

本書作者里奇.卡爾加德,自小就無法寫出通順的文章,學生時期是個不學無術的魯蛇,僥倖取得史丹佛學位後便直墜人生的谷底,如今他卻成為《富比士》雜誌的發行人,儼然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是什麼樣的關鍵轉折,徹底激發了他的潛能?其中隱藏了哪些值得我們借鏡的思維?

從自己不堪回首的經歷出發,卡爾加德帶讀者展開一場精采的探索旅程。書中除了剖析過度重視各種考試所付出的代價,還揭露了各界大器晚成者獨特的生命軌跡,並援引科學研究,配合不同年齡的認知發展與心理特質,為讀者提供實用的指引:

◎善用「放棄」的力量,重新釋放寶貴的意志力與決心
◎苦練不如耐心等待,「恆毅力」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
◎練習「自言自語」和「自我質疑」,提升成長效能
◎大膽決定「轉換環境」,開創發光發熱的契機
◎讓「年齡」成為優勢,時間將讓你更聰明、更有創意

其實,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在任何人生階段都能有不同的發揮,獲得各式各樣的成就。誰說成功要趁早,又只能有一次?

名人推薦

【教育文化界推薦】
詹志禹│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作家
崴爺│斜槓大叔
陶德.羅斯│Todd Rose,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智、大腦與教育計畫主任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艾瑞克.瓦爾│Erik Wahl,行為藝術家與知名演講者
布魯斯.培理│Bruce Perry,西北大學芬伯格醫學院教授
黛安娜.塔文納│Diane Tavenner,頂峰公立學校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丹尼爾.史楚帕│Daniel Struppa,美國查普曼大學校長

【企業界推薦】
湯姆.凱利│Tom Kelley,IDEO設計公司合夥人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史丹佛生命設計實驗室與美商藝電共同創辦人
史帝夫.富比士│Steve Forbes,富比士媒體集團總裁暨總編
亞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創辦人兼執行長
羅蘋.沃蘭娜│Robin Wolaner,《親子》雜誌創辦人
羅伯.沃科特│Robert C. Wolcott,TWIN Global共同創辦人兼總裁
泰德.汀特史密斯│Ted Dintersmith,創投企業家
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科技風險投資家


大器晚成的人永遠不為自己的故事下定結局,永遠保持好奇。
當代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首先要鼓勵個人發現自己的天賦、潛能與熱情,尊重個人對於投入領域的選擇,提倡文化多元的價值觀,形成社會異質互補的合作結構;其次要容許個別差異的學習步調,承認領域差異的學習策略,欣賞速率迥異的人生發展軌跡,並耐心等待每一個善良的靈魂。
無論是等待或被等待的人,我們的故事都還沒有完結!─詹志禹

少年得志需要幾分幸運,但大部分的人並沒有那份幸運;看著自己年歲徒長,坐三奔四,變成無體力、無動力、無熱情的「三無中年」,要如何自處?我是過來人,經歷過一事無成的中年恐慌期,但我發現,有資格判你出局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與其怨嘆錯過的青春,不如用耐心去磨練自己,等待「再起」的時機。─崴爺

儘管《伊索寓言》已經警告過我們了,還是沒有人想當故事中的烏龜。我們貶低那些無法贏在起跑點的人,並蔑視那些花時間尋找自己步調的人。但這卻是個嚴重的錯誤。卡爾加德在這本重量級的新書中告訴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淬鍊,才會擁有智慧、堅韌與沉著等達致成功所必備的條件。本書將會改變美國社會對成功的論述。─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這本書早就應該要出現了!卡爾加德在本書提出了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案例,說明所謂的神童典範並不足取,大器晚成的人往往才能獲得最為卓越的成就。如果你身邊或你自己就是那個被低估的人,你就會立即意識到本書的重要。本書讀來令人暢快淋漓!─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

當主流文化喜歡年輕「神童」無比厲害的成功故事,卡爾加德卻娓娓道出有些人是怎麼展現韌性、洞見與智慧的力量,在較有年紀之後取得非凡成就。卡爾加德把「大器晚成」從無力的恭維,變成榮譽的勳章,讓你能以自己的步調自由尋找成功之道。他令「大器晚成」成為一種驕傲。─湯姆.凱利(Tom Kelley,IDEO設計公司合夥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執行研究員,《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共同作者)

卡爾加德在本書中對當代的文化解毒,簡直幫了社會一個大忙!就算你四十歲以後才知道二十或三十歲時就「應該」知道的事又如何?深呼吸,這沒什麼大不了。趕快翻開本書,了解大器晚成的人是如何充分享受快樂的。─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史丹佛生命設計實驗室與美商藝電共同創辦人,《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共同作者)

這本書是個瑰麗珍寶。人類的一大特質就是我們會受周遭他人的情緒、想法和行為所「感染」。這有時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例如我們的文化竟可笑地把及早成功看得太重。卡爾加德在本書正面處理此一議題。對於社會上的這份狂熱,他就像是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那個小孩,提出擲地有聲的精采論述,娓娓道出育兒和教育該看重的耐性、經驗和智慧。─布魯斯.培理(Bruce Perry,西北大學芬伯格醫學院教授,《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作者)

卡爾加德道盡個人發展的真相。我們全都很有天分,只要有耐心與良機,就可以發光發熱。─陶德.羅斯(Todd Rose,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智、大腦與教育計畫主任,《黑馬思維》共同作者)

本書揭示了一個我們迫切需要的真相:無論我們是年少得志或是大器晚成,每個人都能展現天賦,把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他所述,人生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趟旅程。」─亞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創辦人兼執行長)

身為兩個千禧世界小孩的母親,以及許多年輕畢業生(我朋友與同事的孩子)的輔導老師,本書使我獲益良多。本書以真實案例為論述基礎,對身處焦慮的人來說,它就像是一本振奮人心的大補丸,讓我們全都能夠冷靜下來。─羅蘋.沃蘭娜(Robin Wolaner,《親子》雜誌創辦人)

《大器晚成》如同一個帶來希望的訊息,鼓勵我們解析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而不是任由世界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艾瑞克.瓦爾(Erik Wahl,行為藝術家與知名演講者,《創意就是這麼簡單》作者)

本書是本極為重要的著作,能深深改善千百萬個孩子、家長、嬰兒潮世代──也就是我們所有人──的人生。─史帝夫.富比士(Steve Forbes,富比士媒體集團總裁暨總編)

卡爾加德打破了種種限制住我們的迷思。如果你想實現卓越,無分年齡和領域,那就讀這本書吧!─羅伯.沃科特(Robert C. Wolcott,TWIN Global共同創辦人兼總裁,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

謝謝你,卡爾加德,你揭露了這個社會對及早成功的執迷。謝謝你替所有的大器晚成者出聲辯護,而且提醒每一個人:我們全都擁有不可思議的潛能、旅程和目的地。─丹尼爾.史楚帕(Daniel Struppa,美國查普曼大學校長)

卡爾加德讓我們看見,大器晚成者只是與過度強調及早成功的社會有著不同的步調,其實一點也不嫌晚。本書不僅對大器晚成的人很重要,對自認將大器晚成的人很重要,也對他們的家長、老師、伴侶和雇主很重要。─傑佛瑞.普萊特(Jeffrey Prater,家族系統治療臨床心理師)

本書說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如果每個獨特的個體無法走上各自的人生之路,我們的社會將會因此付出代價。─黛安娜.塔文納(Diane Tavenner,頂峰公立學校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美好旅程,我們都需要有一段尋找專屬自己路程的時光。這本書有許多精采故事、科學實證、警世案例,以及作者自己柳暗花明的成功之路,會讓你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泰德.汀特史密斯(Ted Dintersmith,創投企業家,《教育扭轉未來》作者,得獎紀錄片《極有可能成功》製作人)

在本書中,卡爾加德分析了一個美國社會最有影響力的迷思:考試成績和早期成就是追求成功的最佳指標。對成為早慧英才的不懈追求不僅有礙孩子的發展,也讓我們忽略了那些依循正常的道路所得以發展的非凡天賦。任何父母與管理人士必讀!─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科技風險投資家)

人生需要多點耐心,讓大家依自己的步調發光發熱。卡爾加德的《大器晚成》寫得精妙,引人入勝,提出我們迫切所需的提醒。但願能有數百萬人展讀本書,好好思索消化。─約翰.歐特堡(John Ortberg,門羅公園長老教會主任牧師,《心靈守護者》作者)

本書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追尋成功的能力從不枯竭,發掘潛能永遠不嫌太遲。在軍中,年輕軍官常向軍階較低但卻身經百戰的士官尋求建議。成功與失敗的界線,常常只在於能否善用經驗。─史丹利.麥克克里斯托(Stanley A. McChrystal,退役美國陸軍上將,最後任務是在阿富汗擔任美國及所有盟軍的總指揮官,《美軍四星上將教你打造黃金團隊》作者)

我們的文化推崇年輕早慧,但是潛能卻往往要藉由經驗淬鍊過的智慧才得以蓬勃發展。…任何組織與機構都應該關注本書所提出的論點。─《華爾街日報》

編輯推薦


你到哪裡去了,大器晚成的英雄?
(文/先覺出版編輯部)


這是個關注神童,獎勵英雄出少年的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絞盡腦汁、用盡心機;職場中也充滿相互比較,拚死競爭,只為了能比別人早那麼一點看到成功的曙光。

不知不覺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標準,像是「大器晚成」或「黑馬」這樣的詞語,聽起來反倒成為帶有負面語氣的安慰用詞。

不妨設想一個場景:久未碰面的鄰居或親戚相遇時,彼此問候:「孩子多大啦?在做什麼?一個月賺多少錢?」

如果對方的回答在標準線以上,那麼回應可能會是:「這麼年輕就這麼成功?真是英雄出少年,年少有成。」如果對方的回答在標準線以下,那麼回應大概會是:「沒關係啦,某某人也是這樣,他們都是『大器晚成』嘛!」

當特例變成了常態……

在矽谷,有8間頂尖公司員工平均不到32歲,其中Google平均29歲,臉書平均28歲。而諸如比爾.蓋茲、貝佐斯、祖克伯等人,更是年紀輕輕就被認定為天才,創業後用人也都以自己為典範,每個員工進來自己的高智商工廠,都拉高了徵人的標準。

那其他人呢?超過特定年紀沒有表現的人就要被丟下來,這輩子就沒有機會了嗎?

有別於這樣的社會標準,本書試圖解放普遍的年齡焦慮,對所謂的「成功」提出不同的論述。作者是誰?他憑什麼、又為什麼寫出這本書?

你的大腦還沒準備好發光發熱

本書作者里奇.卡爾加德是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的發行人。他從小就無法寫出通順的文章,成績普普通通,雖然體育成績還算突出,也稱不上是頂尖的運動選手。由於一場誤會讓里奇錄取了史丹佛大學後,他卻沒有把握大好機會,盡選營養學分、修最容易過關的課。僥倖畢業後,依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只好當洗碗工、夜間警衛、臨時打字員等度日。可能他好好做的話還是可以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給做好,但他偏偏做事不上心,不僅工作時恍神、偷懶,跟同事起莫名的爭執,還會趁在酒鋪值夜班時偷酒喝,過著荒誕不經的生活。

某個漫漫長夜,里奇正在夜間輪值警衛工作。當他獨自巡視四周時,忽然聽到隔壁伐木場傳來一陣狗叫聲。他好奇地過去一探,才發現:隔壁工廠根本沒有請保全,他們用的是一條狗;牠不僅不需要薪水,可能比他還稱職!而同年齡的賈伯斯,都已經準備讓蘋果上市了。

忽然間,整個世界在他眼前打開了。到了26歲,里奇腦袋終於「開機」,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29歲創立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34歲創辦矽谷第一份商業雜誌;44歲打破當時論資排輩的傳統媒體文化,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46歲學會開飛機,3年後甚至以自己的飛行探險為題,寫出暢銷著作。

從各方面看來,里奇根本就是一個超級人生勝利組,可能還是金字塔頂端的那1%。這樣的人寫一本講「大器晚成」的書,有什麼說服力呢?

但恰恰相反。對我們來說,里奇是年經輕輕「就」有所成;但在他眼中,他卻是年紀一大把「才」有所成。26歲找到人生道路的里奇,正是在社會崇尚年少得志的壓力下,一度覺得自己是個自卑的魯蛇──如果祖克柏19歲就創辦了臉書,比爾.蓋茲21歲就創立了微軟,賈伯斯21歲創立蘋果、25歲就讓公司公開上市;26歲才堅定志向、找到人生的方向,又有什麼了不起?

崇尚少年得志的訊息,比多數人想像得更加危險

當特例變成了常態,天平就危險地嚴重傾斜了。當我們在讚頌毅力與堅持的時候,青年學子所得到的榜樣就是這樣,於是15、16歲就被迫非努力拿到滿級分不可。但是社會有必要逼他們那麼早就做出人生的決定嗎?我們不僅很有可能在別人(父母、老師)的限制下,過早為自己的人生做了決斷,走上一條根本不屬於我們自己的路;也很有可能自我束縛,對他人、對自己都造成傷害。

2016年,Theranos血液檢測公司總裁伊莉莎白.霍姆斯的醜聞,震撼了創投界,全世界都認為她是壞人。但里奇覺得,她更像是陷落在自己創造出的少年得志故事裡,而鼓吹這個故事的,正是我們的社會;大器晚成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社會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里奇自己體驗到了這個苦果,於是他寫下這本書,希望藉由公開自己不堪回首的真實歷程,佐以各界精采故事、科學實證和實用指引,證明無論在任何年紀、任何人生階段,只要找到專屬自己的步調,都有辦法發光發熱。

成功沒有期限,未來的故事可以改變

當里奇與許多名人討論到本書的想法時,大家幾乎都回顧起年輕時的挫折以及自己遲來的成功。這讓他感到很納悶:明明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鼓勵成功要趁早,但怎麼到處都是大器晚成的人?或許大器晚成才是常態?又或許,當我們多認識、推廣這樣的觀念,就可以重新找回價值感,以自己真正的樣子面對社會,將這個世界推往更好的方向。

其實,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在任何人生階段都能有不同的發揮,獲得各式各樣的成就。誰說成功要趁早,又只能有一次?

作者

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

美國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發行人

暢銷作家、演講家,曾獲1997年度安永企業家獎。

卡爾加德從小就無法寫出通順文章,只有體育成績突出。意外錄取史丹佛大學後,盡量選擇營養學分、修最容易過關的課。僥倖畢業後,依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只好當洗碗工、夜間警衛、臨時打字員等,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他會在工作時恍神、偷懶,跟同事起莫名的爭執,還會趁在酒鋪值夜班時偷酒喝。

26歲時腦袋終於「開機」,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29歲創立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34歲創辦矽谷第一份商業雜誌;44歲打破當時論資排輩的傳統媒體文化,成為《富比士》雜誌的發行人;46歲學會開飛機,3年後甚至以自己的飛行探險為題,寫出暢銷著作。卡爾加德在世界各地一年演講超過50場,還在各大財經節目擔任評論員,以幽默睿智的風格聞名。

著有《人生2.0》《軟優勢:卓越企業的永續之道》,並合著有《團隊天才》。

譯者簡介
林力敏

專職譯者,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

譯有《原力思辨》《人生問題的有益答案》《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真確》《黑馬思維》等(皆為先覺出版)。

目錄

前 言 這不是我們的錯
第一章 我們對英雄出少年的執迷
第二章 以能力為衡量標準的殘酷謬誤
第三章 個人發展的多元步調
第四章 等待是值得的:大器晚成者的六大優勢
第五章 創造你自己的健康文化
第六章 放棄!給大器晚成者的顛覆建議
第七章 自我懷疑是你的超能力
第八章 成長緩慢?讓自己轉換到更好的環境吧!
第九章 大器晚成者:成功沒有期限
結 語 說出你自己的故事
致 謝

序/導讀

推薦序
我們的故事都還沒有完結
詹志禹

你認為自己是年少得志還是大器晚成的人?在二選一的情況下,我猜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大器晚成!」就算年少得志的人,他如何知道自己往後的人生不會再創高峰?就算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的人,他如何知道自己的人生故事何時結束?大器晚成的人永遠不為自己的故事下定結局,永遠保持好奇:「如果我再多跑一點點,將會遇到什麼不一樣的人生風景呢?我的人生故事可能還有轉折嗎?」

六大優勢、三大建議助你大器晚成

本書指出大器晚成的人,擁有好奇心、同情心、韌性、沉著、洞見和智慧等六大優勢,其中多數來自年齡的淬鍊。我覺得其中智慧最為重要,因為,本書在這六大優勢之外,還對讀者做出了三大建議:第一,在察覺自己耗損過多意志力卻一事無成的時候應該選擇放棄;第二,在成功的時候要擅於使用自我懷疑來對抗自滿並追求進步;第三,在察覺所處環境充塞太多嫉妒、虛偽、剝削、妨礙進步或向下沉淪的氛圍時,換個環境吧!而且要如同植物換盆,連根拔起,徹底移植。這三大建議,都需要某種智慧的判斷與矛盾的平衡,例如:既要懂得放棄,又要有恆毅力,如何判斷放棄的時機?既要自我懷疑,又要有自我效能,如何拿捏懷疑的分寸?既要換到對的地方,又要不逃避環境的挑戰,如何適度堅持?這一切都需要智慧的判斷與複雜的平衡。

雖然大器晚成有其優點,但我們的社會和本書所描寫的美國社會一樣,欣羨英雄出少年。當我在寫本篇序言的時候,身旁一份報紙的頭版正在報導「台灣小神童於日本國際心算大賽奪冠」的故事。媒體喜歡報導年少得志的故事,可能是因為這類故事很少見,比較可能成為吸引注意力的新聞,但這不就意味著:大器晚成是較常見的現象,不足以成為新聞?如此看來,大器晚成的人,才是這個社會當中隱形的大眾。

年少得志有許多風險,因為,身心成熟度不足時,得志比較容易陷入志得意滿;如果得志伴隨得名,則往往難以應付名聲所帶來的期望、壓力、誘惑、陷阱、刻板印象、患得患失、利益糾葛與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國內外有頗多童星(包括歌星、影星或運動明星等),長大後並不順遂,過著平凡的生活已算是幸福,有些不幸者甚至落入黑暗困境、難以自拔。

顛峰成就的年齡因人因領域而異

年少得志或大器晚成的年齡界定必須因人而異,且因領域而不同。例如,廿五歲成為頂尖數學家也許不會過早,但承擔總統職位卻可能過早。總統職位所面臨的國際局勢、理念拉扯、領導統御、人民期望、權力遊戲、派系平衡、金錢誘惑和政治算計,遠超過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所能處理的情境。對某些人來說,五十歲當總統都還可能過早,因為結晶緩慢的人生智慧跟不上累積快速的成功經驗,很容易被權力的滋味引入歧途,當上總統反而成為一件不幸的事,如果再晚幾年才選上總統,也許公、私決策皆大為不同,後果與命運也將大為不同。

創造力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符號領域對應不同的認知能力,並在不同的年齡層達到高峰。一般來說,結構越清晰緊密的領域,越容易出現神童,例如圍棋、數學和古典音樂等領域最常出現神童或天才青年,但在結構越曖昧鬆散的領域,就越不可能;例如,一個人想在物理、化學或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達到高峰成就,其年齡通常晚於在數學領域;想在歷史、政治或哲學等人文領域達到高峰成就,其年齡通常又晚於在自然科學,這就是我們沒有聽過「歷史學神童」或「政治神童」的緣故。

本書第三章提倡「容許個人以多元步調發展自我」,其實這也就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首先要鼓勵個人發現自己的天賦、潛能與熱情,尊重個人對於投入領域的選擇,提倡文化多元的價值觀,形成社會異質互補的合作結構;其次要容許個別差異的學習步調,承認領域差異的學習策略,欣賞速率迥異的人生發展軌跡,並耐心等待每一個善良的靈魂。
最後別忘了:無論是等待或被等待的人,我們的故事都還沒有完結!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試閱

前言 這不是我們的錯

這不是我們的錯。
這全都不是我們的錯:沒有所有科目全都拿A、沒有在大學入學考試得到絕佳成績、沒有進入心目中第一志願的大學;或是沒有在二十一歲走上人生的正道,因而錯失拿到完全符合自己天分和興趣的迷人職業的第一張門票;或是沒有在二十二歲賺進數百萬美元,在三十歲前賺進數十億美元,登上《富比士》的封面;或是沒有在三十五歲前終結瘧疾、沒有解決中東的紛爭、沒有擔任總統的顧問、沒有贏得第三座奧斯卡獎。
這些都不是我們的錯。即使我們沒有一開始就發光發熱,也不表示就失敗了。然而,二十一世紀初的社會卻形同共謀般讓我們有這種感覺——怎麼自己竟然沒有像奧運短跑選手那樣,從起點就拔腿猛衝,早早就獲得成功?我在這裡用了「共謀」二字,但並不是指有些壞傢伙在神祕的小房間裡密謀操控經濟,讓社會和金融體系對年少得志者格外有利。這共謀確實存在,但不邪惡,而且我們都參與其中。我的意思是,家長、學校、企業、媒體和閱聽大眾如今簡直是瘋了,過度把早早嶄露頭角視為至高、甚至是唯一算數的成就。
但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

◆◆◆◆◆

現年五十三歲的喬安是個大器晚成的人。她的少女時期充滿波折,過得並不快樂。她的母親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父親賺的錢雖然還夠維持家計,但性情冰冷,對妻子的病情漠不關心,喬安和他幾乎說不上幾句話。
在學校,喬安很不起眼,她的成績中上,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老師回憶說,喬安還算聰明,但沒什麼特別的。此外,喬安個性內向,沒讓同學留下什麼印象。她申請心儀的學校,未獲錄取,只考上備胎的大學。在大學裡,她繼續展現差強人意的平凡,成績不至於被當,但也僅止於此。某個教授說,她對學業興趣缺缺,倒熱中另類搖滾,一整天搖頭晃腦地聽上好幾個小時。
在畢業之際,喬安就像很多表現還行但缺乏目標的畢業生,模模糊糊想著或許可以讀個英語教學研究所。然而她的第一份全職工作卻很普通,只是低階的行政人員,在當地商會當了一陣子的祕書。
出於無聊與好玩,喬安衝動地跟一個男子結婚,兩人育有一女。然而他們的性情南轅北轍,喬安被動又愛幻想,丈夫易怒又有暴力傾向,所以雖然有孩子,但兩年不到婚姻就吹了,兩人在家暴陰影下離婚。
此時喬安將近三十歲,覺得自己走上了死路,不僅失業在家,還有個女兒得養。或許不令人意外,她的情況開始每況愈下。她罹患了憂鬱症,有時會很想自殺,因此沒辦法做多少工作賺錢,家中經濟跌到谷底。據她所說:「我一貧如洗,只差沒有流落街頭。」雪上加霜的是,前夫開始尾隨她和他們的女兒,逼得她不得不申請禁制令。
然而喬安並非一無所有,她有個沒人知道的獨特天賦;先前的教育沒有發現,師長沒有看見,同學一無所知,但這天賦始終都在,靜候發掘。在家中經濟落入谷底的幾個月裡,她靠著領社會救濟金養活女兒,像是在逃避般躲回自己童年的奇想。社會會說她這樣做很不負責任,但湊巧的是,這卻讓她接近了她的天賦。當她放手任由想像力恣意馳騁時,天賦才開始沛然湧現。
現年六十八歲的肯恩,是另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在家中三個孩子裡,他排行老么,小名叫波可,是西班牙文「小」的意思。他大哥是明星球員,是老師眼中的寶,很受歡迎,長相俊俏,能言善道,還贏得洛克菲勒獎學金,錄取史丹佛大學。然而肯恩卻沒有英雄出少年,他在學校表現平平,並開始相信自己的小名是指「渺小」。
肯恩在加州讀完中學,考進地方上的專科學校,沒多久就被退學。他聳著肩說:「我漫無目標。」後來他振作起來,重修被當的科目,順利畢業,轉到洪堡州立大學,主修山林管理。但是當他發覺這主要是在做文書工作,而不是在森林裡跋山涉水,不禁感到幻滅。
肯恩的父親是全國知名的財務顧問,肯恩開始跟著他工作,但兩人處得並不好。他說:「我爸在今天可能會被診斷出患有亞斯伯格症。他這人常感焦躁不安,會來回踱步,手指忍不住東敲西叩,而且無法揣摩別人的感受。雖然他其實不是個殘酷的人,但卻會說出很殘忍的話。」
九個月後,肯恩離開父親的公司,自己在外當起財務顧問。但他沒有多少客戶,而且幾年後大多數都跑了,他成天沒事做,只好到工地打工賺錢,甚至在酒吧彈滑音管吉他賣藝。不過多數時間他都在讀書。他說:「好幾年來,我都在讀商管的書,一個月也許會讀上三十本商業雜誌。在那十年間,我想出了一個有別於傳統的評估企業價值的理論。」
肯恩的父親患有亞斯伯格症,在帶人方面並不是一個好榜樣。肯恩的第一個兼職祕書工作九個月就辭職不幹,還說肯恩是個跋扈又糟糕的老闆。如今他承認:「我大概真的就是那個樣子。」
肯恩二十多歲時,財務顧問的工作始終做得沒什麼起色。但他靠著那套理論得到一點創投基金,甚至當上臨時的執行長,這讓他燃起一股壯志,賣力投入工作。
肯恩到三十歲才開始發掘他的潛能。
你發覺這兩位大器晚成的人是誰了嗎?給點提示:喬安和肯恩都靠自己的力量成為億萬富翁,時常登上《富比士》全球富豪榜。喬安.凱瑟琳.羅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就是J. K. 羅琳,她是《哈利波特》的作者;肯恩.費雪(Ken Fisher)創辦了費雪投資公司(Fisher Investments),替全球五萬多個客戶管理一千億美元的股票和債券。
「你到哪裡去了,喬.狄馬喬?」美國民謠搖滾樂團賽門與葛芬柯在一九六○年代暢銷金曲〈羅賓遜先生〉裡唱道。寫出這首歌的保羅.賽門明白,一九六○年代是個狂亂的時代,社會不再像一九四○和一九五○年代崇尚不愛出風頭的沉默英雄,把他們當成文化象徵。新的英雄要青春不羈,掌握潮流。
在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我們會問:你到哪裡去了,大器晚成的英雄?
我會這樣問的原因在於,羅琳和費雪年少不得志,緩緩走過人生路,很晚才發跡,然後繳出驚人的成績,但他們的故事卻與今日社群媒體的文化脫節。現在羅琳五十多歲、費雪六十多歲,我們不禁想問:如今振奮人心的大器晚成者在哪裡呢?美國、英國、西歐和急起直追的亞洲日益富裕,大器晚成的例子是不是比先前少了?還是有其他理由?難道今日社會高度競爭、強調資料分析、充滿高度壓力,不適合大器晚成的人以緩慢步調尋找自己的天賦?
我認為大器晚成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人類與社會也因此付出了代價,所以我決定研究這個主題,進而寫出這本書。我相信,如今我們比過去更迫切需要這些大器晚成的故事。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