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迷茫【經典暢銷新版】
 
作者: 劉同 
書城編號: 1589250


售價: $117.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 2019/09
頁數: 448
尺寸: 14.8x21x2.2
ISBN: 9789865100193

商品簡介
成長中的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
◆◆◆
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你覺得無助就對了,你覺得迷茫就對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
◆◆◆
───經典暢銷新版───
增訂2015-2018日記──前往美國學習語言、首度來台灣參加國際書展的見聞點滴。

■ 《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銷量突破1000萬本
■ 青春校園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原著
■ 中國作家榜「年度最佳勵志書」、亞馬遜年度十大好書、當當年度非虛構類TOP 1


今天永遠對明天充滿幻想,才有堅定的信念活到後天
劉同,為了心中的夢想,從偏遠小鄉鎮來到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從懵懂青年到中國最大電影公司副總裁。面對職場、未來的各種迷茫,他利用寫日誌停下思考,再舉步向前。他的不安,你也有;他的困惑,你也有,每一篇日誌,都切中即使是大人卻依舊迷網的自己。

橫跨2004-2018年,不同時區、不同崗位、不同夥伴,
處於期盼未來,掙脫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

寫給所有年輕的你的心靈指南,更是送給所有同齡人的成長禮物。作者站在30歲的位置,總結、感悟及思考過往十年的歲月,在時間和空間交錯之中,一個字,一樁心事;一個符號,一個結局。

你隨時可將自己的青春帶入,可以看到每一年的成長、改變、反覆,還有那些不願面對的弱點。這些片段沒有華麗的文藻鋪陳,更多是一部真實、尷尬,千瘡百孔的成長史。

低頭,不是對現實屈服,而是思考從哪裡而起的倔強。
仰望,是難得一次喘氣的機會,剛好回憶過去,偶爾發現未來。

給青春長存於心的你──
無論世事如何動盪和變遷,保持最內心的那份無知、單純、善良,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我們。

給職場上咬牙和血吞的你──
「我很好」是告訴他們,你越來越能接受現實,而不是越來越現實。

給世界只剩下一人的你──
孤獨像一顆鑽石,由無數反射面組合而成的珍貴,伴你走過許多不堪的歲月,也能反射光芒照亮昏暗的內心,不懼任何磨難。

給對未來不知所措的你──
世界不過是左眼到右手的距離,用手掌的紋理丈量陽光。

───|青春推薦|───
如果,你和我也都這樣每天記錄著青春成長的細節,時刻凝視自己的成長,現在的我們會不會不太一樣?
──十五年成長見證者 何炅


作者簡介


劉同
青年作家,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光線影業副總裁。被譽為當下「最懂年輕人的作家」。
代表作《誰的青春不迷茫》被評價為「影響了85後、90後,甚至00後」,同系列作品另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最新出版《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

寫於2018年5月──
我叫劉同,今年37歲,依然還在寫作。一晃那麼多年過去,我對於自己的人生似乎了解得更清楚了一點兒,努力去做好一件事,比同時做十件事情有意義得多。我覺得一個男人的人生顛峰應該是42歲,我還有五年的時間可以努力。

著作|《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
Instagram|請搜尋liutongdeins
微信公眾號|劉同的素色咦院


書籍目錄


寫給台灣的讀者|寫給20歲的自己

2004
青春是什麼╱因為年輕,所以沒有選擇╱用一朵花開的時間來聽╱把人生也投遞了出去╱趁一切還來得及╱一個靠理想生活的人

2005
永遠的青春,永遠的朋友╱「我沒事」的幸福╱閒情是最奢侈的╱一生只被嘉年華騙一次╱喜歡就立刻做╱命和認命

2006
能讓人記住的就是個性╱25歲的自問自答╱能鼓勵你的人只有自己╱電視理想,亙古不變╱不發言誰也不知道誰丟臉╱走遠了,一心想回去╱不再委屈自己

2007
26 歲的失語人生╱遇見另一個自己╱這一生,下一世╱縱使記憶抹不去╱即使不能揚名立萬╱沒有那麼多因為所以╱人生的一碗麵╱流淚也要有資格

2008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他終於想起了他的初戀╱關於人生很多疑惑的詞(一)╱關於人生很多疑惑的詞(二)╱活在自己的年齡裡╱愛情存在的五種形式

2009
一不抱怨二不解釋╱思考和分享是一種逐漸消失的美德╱季節╱火柴的奇妙力量╱曾經的我,現在的你

2010
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矯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無論你走了多遠╱賤狗人生╱跟你借的回憶╱你的青春在哪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爸爸╱你別走到一半,就不走了╱「大家加油!」╱把每一秒當成一輩子來過╱仇人讓我活得更帶勁╱過程是風景,結果是明信片╱瞭解自己才會有好人緣

2011
就當人生又多走了幾步╱讓別人為衝動買單╱時間面前,一切都無能為力╱在該綻放的時候盡情怒放╱你簡單,世界就很簡單╱愛的最高境界是等待╱好在我們還能繼續走╱路的盡頭究竟還能走向哪裡╱世道雖窄,但世界寬闊╱原來我也曾經走到那麼遠╱那件青蔥且瘋狂的小事叫愛情╱所有的藉口都是騙自己的理由╱狂熱是什麼

2012
用力拍拍才有光╱有信仰的人,總是積極的╱ 20歲的我多少能猜想到30歲的自己╱生活怎麼有那麼多目標╱總是有種寂寞感╱給這十年的你,旁觀下一個十年的我

2013
給你一台時光機╱致那些十萬個為什麼的年輕人╱愛需盡興激情

2014
有些苦,不値得抱怨╱每個人的孤獨都是他的鑽石╱這不是告別╱認真的33 歲

2015
寫給我的34歲╱其實,一個人也能做很多事

2016
35歲教會了我什麼?╱有原則的人,才不怕拒絕別人╱我是個很在意排名的人,也沒什麼丟人╱我相信你,所以願意為你改變╱這些年,以為自己只是懶,其實只是因為怕

2017
每座山升起的炊煙,都是因為來了新客人╱過了今天12點,我就36歲了╱有幾個朋友,有些再也沒有遇上

2018
想對17歲的自己說╱今天,我37歲了╱這件事情,你可以為自己,就不要為別人

不完全鑑定報告|不完全偏好歌單|後記


推薦序/導讀/自序


寫在最最最前面

差不多六年前,我31歲那年,出版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在這之前,我已經出版了八九部作品,從出版社的角度,我無論如何算不上暢銷作者,我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並不覺得《誰的青春不迷茫》與之前的作品有什麼不同,如果硬要說不同,那就是之前的作品都是刻意為之的作品,而《誰的青春不迷茫》是我十年間每一天寫下的日記,被出版社精選出來。我在每一篇日記之後做了一個十年之後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僅此而已。

這些日記不是能發表出來的作品,無論是文筆、措辭、立意,都與「正常」二字相差甚遠。但恰恰是因為它們的「不正常」,讓編輯看到了一個北漂少年每天奇奇怪怪的心理活動。
那些無法在檯面上說的話,那些完全為了安慰自己的阿Q精神和莫名其妙的想法,居然成了這本書最大的生命力。我寫「如果有一天我當皇帝了,我一定要給幫助過我的人加官晉爵……」我寫「如果我會四種語言,我就應該用這四種語言輪流跟在機場遇見的那個說英文的潑婦大吵一架……」我還寫「為什麼面對愛情的時候,永遠都是備胎的心情呢……我有那麼醜嗎?我為什麼會那麼醜呢?」
看看那些日記,心裡好羞愧啊,但又很感動,以前的我居然是一個那麼敢面對自己的人。雖然我早已忘記自己為何要寫下這些,但我知道,那個22歲帶著行李走出北京西站開始北漂的少年,心裡有很多很多話無法與人訴說,所以寫成日記,就當是個發洩而已。

那就出版吧。然後,我的人生便因這本書開始微妙的改變了。

喜歡這本書的讀者,他們說:「原來你也是這樣的,我還以為自己有病呢。原來這麼想很正常。」或者說:「啊,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奇怪,原來我們一樣奇怪,那我就不擔心了。」所謂「誰的青春不迷茫」,每個人的青春都是迷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式困惑,可當我們一旦表現出一丁點困惑或迷茫時,就會被貼上「為賦新辭強說愁」「矯情」「幼稚」的標籤。
迷茫不是罪,假裝自己不迷茫才是。
有迷茫,承認它,接納它,再克服它,才是這一路上我們結伴同行的意義。
說來奇怪,因為這本書,我突然發現──展示出自己的弱點,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誰都有弱點,不展示並不代表你沒有,展示了反而證明你不怕被傷害,那也是另一種強大。

正因為如此,我31歲之後的人生似乎一下子開闊了起來。以前總害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吐槽,很想向外界展示一個「完美的自己」。可問題是,我都活了三十一年了,依然千瘡百孔,難道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展示一個完美的自己嗎?不,我應該活出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所謂真實,就是不再怕別人的評價了,好是我,壞也是我,橫豎都是我。因為我比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別人批評得對時,我並不生氣;別人批評失之偏頗時,我也能一笑了之。
在這樣的改變中,我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寫了自己成長中的種種孤獨。在《向著光亮那方》中記錄了過往人生中感動我的人和事。

有趣的是,二○一二年,當我準備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茫》時,我看到了自己在二○一○年寫的日記,於是在後面寫下了這麼一句話:
「直到今日,我仍喜歡偶爾在平靜敘述之後,加上自己的肯定(就是那種──我是這麼認為的,對!)。無法四處獲得他人的讚許,只能想辦法讓自己支持自己,以至於在看過去文字的時候,我常常會冒出一個略微穩重的男孩撫摸略為頑劣男孩額頭的畫面,然後前者總能用他的方法搞定後者。那是一直存在於我成長中的畫面,只有等到這個人變得穩重之後,這兩個男孩才會成為一個人。但我想,那一天也許永遠都不會來。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兩個我?一個年輕的,一個年長的,如果他們倆真的見面了,他們會欣賞彼此嗎?會喜歡對方嗎,還是相互嫌棄呢?不得而知。可正是因為這種不得而知,兩年前我寫了一本「年長的我」遇見「年幼的我」的長篇小說,取名為《我在未來等你》。當看著小說,再對比自己幾年前寫的這段話,這種感覺真是妙死了。怎麼說呢?就是自己能完成自己心裡的所想,自己能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不是靠別人,就很妙,
這六年,因為《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我改變了很多。我知道,有很多讀者因為這本書也改變了很多。所以,如果今天你是第一次拿起這本書,希望你也能有所得。這不是一本文學書,這是我真實的、尷尬的、千瘡百孔的成長史。
二○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於湖南郴州家中


文章試閱


每座山升起的炊煙,都是因為來了新客人

當我經過臺北國際書展主題廣場的時候,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還有一個小時就要輪到我上臺分享了,而此時某個作者的分享會,臺下稀稀疏疏坐著十幾位讀者。
我問臺灣出版社的同事:「難道所有的分享會都是這樣的場面嗎?」他們告訴我,週末的人潮比較多,但由於今天是週一,又是下午工作時間,所以來的人少也正常。
他們一定不知道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我只是想為自己接下來的分享會找一個臺階下。
輪到我的時候,同事欣喜地跑過來告訴我,臺下已經坐滿了讀者。
我站在臺上的時候,放眼望去,有些讀者可能是看過我的書,有些讀者來自大陸,還有一些是逛書展逛累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沒事,就當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一個人認識你,也沒有一個人讀過你的書,你要做的就是好像到了一個新的學校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就是這麼對自己說的。這麼想之後,居然一點兒都不緊張了。
介紹自己的名字,介紹自己的職業,介紹光線這家公司做過的電影,介紹自己因為最近在臺灣出版了《向著光亮那方》得以被邀請來分享。
參加臺北國際書展,至此,《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的三本散文集均出版了繁體中文版。介紹自己的寫作經歷,以及成長過程中,臺灣作家、臺灣音樂和臺灣電視節目對於自己的影響。
  我說,我接觸的第一個作家是劉墉先生。大學看完了白先勇先生的所有作品,畢業論文寫的也是白先勇先生。喜歡看吳念真老師的作品。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也彌漫著臺灣天氣的味道……
我聽豐華唱片,對滾石和維京唱片如數家珍,還喜歡友善的狗。吳名慧、錦繡二重唱、無印良品、林曉培、侯湘婷、江美琪、何欣穗、何嘉文、黃小楨、坣娜……年我都聽他們的歌。
我說,去年第一次接受阿雅採訪的時候,她坐在我對面,她說著說著,我就走神了。她問我為什麼不專注,我說我腦子裡全是二十年前那首《銼冰進行曲》,沒想到當年我百看不厭的那個人居然會在二十年之後問我一些問題。阿雅不信,我就只能把《銼冰進行曲》當著她的面唱了一遍,然後她信了。我們都眼泛淚光。說完這件事,我長舒了一口氣,好像到臺灣還了一個願。
然後我發現,現場不僅坐滿了人,四周也全是站著的讀者,他們應該不是來休息的……
我看他們會笑,感動的時候會流淚,有人拿著本子做筆記,結束後有人過來分享自己剛才的感受。他們很認真,在聽我說每一個字每一句話。謝謝你們。
我剛下飛機的時候,臺灣出版社的同事接到我往外走,一個特別乾淨的女孩跑過來問:「你是不是劉同,我能跟你合照嗎?」我問:「妳也剛到臺灣?」她說她是交換生。
合照完之後,她很有禮貌地說再見。臺灣出版社的同事說:「哇,遇見了讀者。」我好想追回那個女孩,給她兩百塊錢,謝謝她為臺灣出版社的同事製造了一個我很紅的假像。(簡直就是個優質臨演!)其實我更驕傲的是,這個女讀者超級有禮貌的。

晚上去了一家叫青鳥的獨立書店。店主瑞珊之前也是媒體人,30歲那年辭職開了書店。書店的門臉小小的,在外面很難發現裡面的天地。那晚,我們一起和坐著的、站著的讀者聊天,請讀者喝酒順道檢查他們的身分證是不是成年了。
臺灣的讀者問了我一些問題。
有說自己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後來學會了獨處,整個世界就亮堂了起來。也有人說不知道自己考不考得上中國傳媒大學。其實,大陸很多大學對於臺灣考生要求都不算太高,如果這都考不上,那就是活該考不上了。
我也是這麼回答的,然後讀者笑了,笑了就沒事了。
你看很多問題,我們需要的並不一定是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需要一個發洩情緒的出口。
除此之外,接受了《商業週刊》《明鏡》《旺報》《遠見》等媒體的專訪,感謝他們做了很多功課,而我真正想寫的是以下部分。

在臺灣的幾天裡,我去了好多地方。
每次都是決定要去一個地方,然後開車出臺北,沒過十幾分鐘就到了另一個地方,然後因為或如潑墨的霧氣,或因透明的海洋,或因上色的青山,或因鐵軌與公路並行綿延的風景,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嘴裡一直大聲喊著「啊啊啊啊啊啊」。
美好而安靜。
稀疏又游離。
「喀嚓」一張照片,就是臺灣獨有的人文氣。在去九份路上,突然餓了,路邊有一家特別、特別不起眼的雜貨店,我買了三個粽子,店裡的老爺爺遞給我一個袋子。上車之後,發現老爺爺給的袋子裡有一個空袋子用來給我們裝垃圾,除此之外還有三包蘸料,以及三包小小的擦手濕紙巾。我很詫異。當地的朋友說:「怕你半路吃了,手會弄髒不方便。」
我當然知道老爺爺的用意,只是一個路邊那麼不起眼,一天接待不了一兩個客人的小店,居然會把給客人的東西準備得這麼細緻。

因為重感冒要買藥,走到一家百貨公司的服務台諮詢。店員很抱歉地說這家百貨公司沒有藥店,而我們正準備要離開時,她立刻拿出一張整整齊齊的街區建築規劃圖,告訴我們現在在哪裡,要怎麼走,走多久,就能到另一個百貨公司,裡面的哪家店有我們需要的藥。連我都覺得太麻煩她了,她最後還問我們要不要一份地圖。
後來到了一家診所,認真的翁醫生問了很多症狀,說是重感冒導致了咽炎,咽炎又導致了低燒,然後讓我去藥房取藥。
他們把每一天每一次我需要吃的藥全部分好裝進小袋子裡,五顏六色的。然後說,如果吃了藥感覺不舒服,那麼可以吃這一包。如果吃了藥,頭暈暈的有低燒,那就吃另一包。如果沒有這些症狀的話,那就不用吃這兩包。
藥房醫師在說的時候,我很難聽進去。當時已經被病情折磨得心情焦慮,身處外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當拿到醫師給的十幾小包藥時,發現每個小包上都貼心地蓋了章,寫好每一袋應該什麼時候吃。
那一刻,溫暖就頂在嗓子眼。後來我不敢隨便問他們問題了,因為每次問問題,都覺得是一種打擾和麻煩。
我問朋友:「為什麼我遇見的每一個臺灣人都那麼熱情好客,好像大家都沒有自己的事,全都在等著我們求助?」
本地朋友說:「臺灣以前有一首歌叫《出外人》,大概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是出門在外的人,加上臺灣是個港口,很多人來了又走,人與人相遇總感覺像是最後一次,所以盡力幫助別人,像是告別,也像是別人在幫助外出的自己。」

經過汐止時看見路邊有座斜塔。離近了才發現,斜塔身上有很多細細的鋼筋。聽朋友說,九二一大地震,這座塔倒了,二○一四年重建,故意做成傾斜狀,用鋼筋把它固定住,提醒著來往的人。
之前,我從未來過臺灣,但近年來身邊多了很多臺灣朋友。曾經有說法,因為臺灣小,所以做出來的很多東西格局也小。以前不懂,覺得這個理由聽起來就很對,總是格局小小地做文章,一點兒不大氣。
這一次到了臺灣,才對這個說法有所反省。
我覺得更準確的解釋是,因為各種因素,所以臺灣才能把心思都做得細細的,能考慮得到自己的每一點心思,能照顧到其他人每一點的立場。路邊的一家小小魯肉飯,能寫出很長很長的準備工序和製作工序,因為地方小,稍微做不好就盡人皆知,所以只能做深,做扎實,做出一點樣子,像個匠人,才能活下去。
媒體採訪的時候問我,現在臺灣很多年輕人都在追求一種「小確幸」的生活,聽起來很安逸、很幸福,但也是一種對於殘酷現實的逃避,問我怎麼看。
我說不怕一個人小確幸,只怕一個人是為了逃避現實而選擇小確幸。如果每個人真的能沉浸於此,找到自己的快樂,那又未嘗不可。在臺灣的這些天,我遇見了臺灣的一些九○後,他們聽說我從北京來,都很好奇我們的生活。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決定畢了業去廣州、去北京、去上海闖闖,說不上為什麼,就覺得好像機會更多,也更不一樣。
在基隆夜市,一位賣烤玉米的大姐聽說我們是從北京來的,感嘆了一句:「現在大陸的發展真的是好快,很羨慕你們這些年輕人。」
最好的事情就是,我喜歡你,我發現其實你也喜歡我。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是陰雨天。我們開著車進山。這些天,我們都從南港出發,經過了翡翠灣、野柳,去了金山靠北過日子和沒有名字的咖啡館,到了暖暖,去了侯硐(猴硐)貓村,從侯硐(猴硐)車站前往望古車站,經過了十分,還臨時停在了雙溪,沿著北海岸,轉回九份,到美豔山漁港。每個地方都有很美的名字,以及配得上名字的風景。
最後那天,濛濛的霧氣裡,山中偶爾升起一股裊裊炊煙。朋友說:「每次一看到這股煙氣,就覺得溫暖。」這就意味著山中的某戶人家覺得冷了,要燒柴取暖。
也許,是家裡有老人。
也許,是家裡來了客人。

劉同 作者作品表

想為你的深夜放一束煙火

我在未來等你

一個人就一個人

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願你逆風而行,不要失去方向

誰的青春不迷茫【經典暢銷新版】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只要我們還能站在這裡,就該值得驕傲

向著光亮那方【限量雙書衣版】:與其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只要我們還能站在這裡,就該值得驕傲

誰的青春不迷茫: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

成功90%靠說話

《不搶當老大的為二哲學》45個不被判出局的應對高招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