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耳朵借給了畫筆
 
作者: 林瑋萱 
書城編號: 1591185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19/10
頁數: 296
ISBN: 9789864439324

商品簡介
「一個沒辦法抓住聲音的人,那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朋友提出很有意思的問題:
「如果有一種神奇的藥會讓你聽得見聲音,你會吃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
我在創作上找到了自己的天賦,它把我的想法傳送出去,讓每個人都看得見。
因為愛,愛給了我很大的支撐與信念。

「關於我耳朵聽力上的殘缺,它不完美,但我享受它給我現在的人生。我能聽見搖滾音樂的節奏、垃圾車低沉的聲音,但聽不見小鳥高頻的叫聲和人們說話的聲音。
小時候,父母親帶我上了三年的口語訓練,奠定了我說話發聲的基礎,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卻深深影響我至今。我能輕鬆自如與聽人交談、開玩笑,有些人聽到我的口音會誤以為我是住在國外的華僑,常問我是從哪個國家來的。
少了外在聲音直接的連結,生理與心理之間的不協調,導致自己與自己之間有著些微的落差、障礙與限制,無法順利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自從與藝術相遇後,透過繪畫創作的過程,使我加深與內在自我的聯繫。透過身體的勞動、色彩的治療,幾何線條紓解了我個人的情感,找到了專屬傾聽自己的出口,包容我大量的傾訴和緩慢的聲音。」

她享受不完整帶來的生命體驗,
帶著眼睛和第二個耳朵,優游於這個世界的無聲勝有聲;
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及聲音的模樣都幻化成畫布上跳耀的線條色彩,
帶領身處嘈雜世界的我們,跟她一起穿越聲波,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發聲!

本書特色

★作者是一位重度聽障者,透過書寫她聽不見的故事、分享成長及學習藝術創作的過程,很有助於我們了解聽障朋友在想些什麼、他們人生中所面對的困難和心思。

★聽障從來就不是人生的問題,每個人都相同地在地球上努力生活,這是特質而非缺陷,如何跳脫身體的限制,了解自己的狀態並高度接受自己的狀態才是人生重要的事。

★聽不聽得見到底是不是困擾?透過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既定的思維,幫助我們不再帶著同情、比較的眼光,並懂得以平常心與他們共處。

★書中有故事、有繪畫、有詩、有生活、有旅行、有滿滿的愛,還有創作者的真誠心靈以及獨特的觀察視角,跟著作者打開身體所有的感知,一起重新看見聲音、聆聽這個世界!

名人推薦

陳建北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所退休助理教授
張麗莉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
黃子佼 跨界王
劉詩亮 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薛保瑕 國立台灣美術館前館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
謝鴻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

林瑋萱

出生於山城的苗栗縣南庄,生長於新竹。
喜愛藝術、動物和大自然的一切,熱愛繪畫。
作品網站:https://www.weihsuanart.com/

目錄

好友序
前言 用自己的方式發聲

1.消失的85%分貝
1-1我家的柏拉圖洞穴
- 繞著我轉呀轉的母親
- 航海家父親
- 「吾愛」航空信與巧克力
- 國外的玩具
- 弟弟妹妹的出生
- 餐桌家人
- 媽媽不在家的日子
- 回家的路
1-2洋式style的惠美教育
- 移動的風景
- 視覺至上——用眼睛去學說話
- 惠美
- 搶位子
1-3第二個耳朵
- 遲到的聲音——助聽器
- 不安分的音符
- 聽到色彩在畫布上跳舞
1-4說不出來的話
- 無聲勝有聲

2.我把耳朵借給了畫筆
2-1聽藍色在說話
2-2佛蒙特的綠山
- 小飛俠
- 摯友如家人
- 紅屋甜點 Red Mill
- 為鳥兒造一個房子
- 圓弧線
- 綠山的河流
- 小王子的工作室
- 展覽——Life in VT
- 祕密基地
- Moose駝鹿
- Vermont寫生
- 藝評《生成的風景:關於林瑋萱的生命感知》
2-3一切從牆上開始的展覽
- 原生藝術
- 銀色小鎮——美山町
- 咖哩與咖啡
- 夢幻的蘋果派
- 所有形式的展覽
2-4探險家
- 灰色時期
- 原色期
- 繼續畫吧
- 找回自己
- 想像的未來

3.通往色彩的大山大海
3-1遠行
- 皺巴巴的沙皮
- 鼠兔一家親
- 搖滾的太陽鳥
- 黃金大頭
- 黑色海嘯颳來龍捲風
3-2我把風景留給了你
- 出走的風景
- 鐵窗台
- 從「寫生」到「寫生命」
3-3山中有路
- 向山,山轉
- 石鹿的崩毀
3-4通往色彩的大山和大海
- 萬里.飛翔
- 太平洋上的獨木舟

4.傾聽聲音之外
4-1 獨特的調調
- 我是外國人
- 隆師傅的鹽酥雞
4-2 母語
- 啟聰班和普通班
- 聆聽的眼睛——享受手語的視聽
- 手語翻譯暨聽打服務
4-3 穿越聲波
- 「聲價」有多高?
- 看見神的話語
- 聾人協會
- 「導航」
4-4 顛覆人生
- 人的延伸——人工電子耳/助聽器
- 時間是一條逆流的河
- 宣告自己的身分,化解不必要的摩擦
- 講自己的作品,說自己的故事
- 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對待
- 顛覆人生

後記

試閱

Chapter1 消失的85%分貝

1-1 我家的柏拉圖洞穴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一個洞穴的比喻,這是一個關於追求真知的比喻,故事是這樣的:有一群囚犯在洞穴裡,每一個人的雙手和雙腳都被縛,背對著洞穴出口,只能往前面看。前方有座牆壁,而在他們後面有枝蠟燭,映射出來的光源投在牆上,出現了影子。但因為每個人都被束縛著無法回頭,久而久之竟然以為牆上投射出的影子是真實的世界。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囚犯掙脫了,回頭一看,走出洞穴接觸到陽光。

這個故事令我想到的是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形成的安全洞穴,讓我們在生活上無憂無慮,不被外界真實的現實樣貌影響,生活太封閉也是會欺騙我們對外面的認知,這讓我對所謂的「真實」世界感到好奇,也許柏拉圖有他想闡述的理型世界,但對我來說,縱使身在洞穴內,我也不害怕,更不想麻痺自己的感官,因為尋找自己和家人,擁有真實的接觸,就必須先走出封閉的狀態。

︱繞著我轉呀轉的母親︱

媽媽是一個對婚姻和家庭充滿憧憬的女孩,正值青春年華的二十歲, 與爸爸相識戀愛進而結婚, 住在苗栗縣南庄鄉的大家庭。我,是爺爺家的第一個孫女,整個大家庭非常開心,我也備受呵護。在一歲時,家人發現我安靜不語,直到醫生宣告我聽不見的消息,更讓全家人深受打擊,媽媽問醫生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我們家族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例子。有好長一段時間,媽媽不斷地自責與愧疚,一直回想懷孕過程有沒有忽略任何該注意的細節,但仍找不出原因。在醫療資訊尚未精密化的年代,爸媽努力去打聽資源,尋求更積極的做法,甚至求神問卜,盡一切補救我的聽力。聽說「穿耳洞」就可以聽得見聲音,彷彿找到一線希望,抱著試試看的祈求心情,帶我去穿耳洞。但依舊聽不見,卻多了金圓形的耳環,看起來很美,卻又是沉重的失望! 記得那時的我很討厭戴耳環,想盡辦法要把耳環弄掉,媽媽看起來很生氣,被臭罵了一頓。小小的我卻不知道原來是有原因的,不知道家人為什麼會如此地生氣。

父母真真切切愛的聲音,無情的在空氣中消失。

之後,弟弟妹妹相繼出生。爸爸因為在海上工作,正值壯年的生命連接的是世界上各大貿易港口。媽媽都是一個人照顧我們四個小孩,一邊持家、一邊等待爸爸的歸來,是心力強大的女人。

打從有記憶以來,除了與母親相依偎,身邊總有許多親人照顧我、陪我玩,姑姑、表哥、表姊、堂姐等,唯獨爸爸,也許當時的他正在巴拿馬運河的某處,或是正在模里西斯的港口補給,所以小時候對爸爸的回憶一直很模糊。爸爸帶來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在生活上卻是遙遠的距離,少少參與我的世界,但回憶爸爸卻是很快樂的,因為和各種舶來品相連結。

在生活上,媽媽不僅要扮演父親嚴厲的角色,更要適時溫柔地安撫孩子,這對一個先生不在身邊,獨立養育孩子的母親來說,的確很不容易。每次想起媽媽一個人在生活上面對我們四個孩子的辛勞與照顧,十分揪心,充滿疼惜與感激。在醫療資訊尚未發達的年代,沒有人告訴我的父母,該怎樣養育一個聽障孩子? 要怎麼知道我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 要怎麼知道我半夜哭又或是那裡不舒服呢? 還有要怎麼告訴我,我是爸媽的寶貝呢? 這對父母來說是多麼艱難的功課,無法想像,在照顧我的這段歲月裡,又是怎麼樣堅持的信念,一路養育我到長大。爸媽緊緊地擁著我,我雖聽不見愛的呢喃,但在爸媽臉上那真切的疼惜,便深刻地表現出對我的愛,這就是「擁抱的語言」,讓我感受到在父母的懷抱裡是多麼地溫暖,得到無比的安全感。而我從小與媽媽非常親密,常常撫觸媽媽的聲帶,感受聲音的振幅,閱讀嘴唇,想像字型。蔣勳說:「身體的記憶,影響於無形,卻久遠而深刻。」

︱航海家父親︱

從小到大一直覺得爸爸的工作很酷, 很羨慕他可以環遊世界。在世界知名海運公司擔任輪機長,走環球航線,常年都在海外, 一年回國一、兩次, 若有放長假就會回來家裡待上幾個星期。有時,工作繁多忙碌而無法下船回家,媽媽就會帶著我們去基隆港或者高雄港,到港埠與父親相見。一整列的貨櫃以及正在吊卸的起重機場景在我面前展開,我最喜歡看機台把綠色長方形的貨櫃移動組合、排列, 像在堆樂高玩具般, 堆疊得高高的。爸爸帶著我們走上細細長長的舷梯到甲板上的白色正方形建築物裡,讓我們一探艙內,裡頭有分層,最上面的是駕駛艙,另外還有機艙的控制室、廚房和餐廳等等。艙裡空間的走廊既狹窄又彎曲,每一間的門又長得很像,小小的我們深怕會迷路,一路緊緊地跟著爸爸到房間。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