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誰在洞裡啊?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步步
|
出版日期: |
2019/10 |
頁數: |
48 |
尺寸: |
25.5x27x1 |
ISBN: |
9789579380454 |
|
商品簡介 |
走進洞裡,認識台灣最珍貴的寶物!
這天下午,黑熊在森林裡找尋蜂蜜時,發現了枯木的樹皮上有被爪子抓過的痕跡,牠再仔細看一看,四周竟然有好幾個洞,而且還留下一些奇怪的掌痕……好奇的黑熊於是展開偵查,想看看到底是誰在洞裡……
《是誰在洞裡啊?》以不會挖洞,但卻很會利用大自然裡的樹洞、岩洞做為自己家的黑熊為主角,藉由牠在自然中的探索,帶領讀者一步步認識書中其他生活在台灣的珍貴野生動物。
作者鄭潔文是一個熱愛生態的創作者,她曾說:「我想把居住在台灣的動物孩子介紹給大家。」在本書中的每一個動物生態,每一幅畫面的表現,她都仔細請教過相關的專家,書末更詳細的介紹很會挖洞與利用自然洞穴生活的生物們,讓讀者能更進一步的獲得相關知識。
全書以簡單輕快的文字,色彩優美又藏有豐富圖像的圖畫,讀來彷彿跟著黑熊的腳步,一同在森林裡經歷一場刺激的冒險,不僅看到這些生活在自然中的珍貴動物,也體會到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豐富的生物、精采的生態,值得我們共同來守護。
作者簡介
鄭潔文
喜歡和故事裡的角色嘀嘀咕咕,
腦袋五顏六色的繪本創作者。
作品:
《是誰躲在草叢裡》 (第74梯次好書大家讀、文化部Books form Taiwan Issue 8 Summer 2018)
《看見》 (好書大家讀、斯洛伐克出版台灣兒童文學作家及插畫家選集)
《地震牛》、《親愛的姐姐》等。
個人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iski42000
推薦序/導讀/自序
有從形的洞到無形的洞
文/鄭潔文
洞是一個帶點神祕色彩的未知,
它令人好奇、令人想探索、
卻也令人緊張甚至帶點恐懼。
洞只存在於自然界裡?
還是也存在於人與人相處之間?
也存在於求新知的過程?
書裡的洞設定很單純,就是穿山甲的居住洞。
主人翁是大大的黑熊,他進不去小小的洞裡,
所以他憑藉著動物的五感,去探索、去挖掘,
嗯.......雖然過程中他有搞砸了一些事情啦,
但他不逃避的態度,也讓他認識了一個,
看似和他完全不同,但卻一樣會挖掘、會爬樹、
甚至還會游泳的新朋友。
那面對生活裡的洞呢?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書裡的黑熊一般,
用樸質的真誠去面對?
我認為是可以的,
所以我開始著手繪製這一本書,
但排山倒海的問題馬上就出現了,
穿山甲的洞長什麼樣子啊?
牠為什麼要挖洞、在哪裡挖洞?
好多的問號,是在網路上找不到答案的,
所以我特別感謝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和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老師,
他們提供了我很多生態上的資訊,
讓我更進一步的發現,
動物的每個行為,其實和人非常的相似,
例如:
穿山甲會更換洞裡用來當床墊的葉子,
因為葉子用久了會發霉。
這不是和我們要清洗被單是一樣的道理嗎?
動物很有趣!
只是由於物種的不同,
使人和動物之間產生了一個洞。
如果這本書能讓那個洞,
稍微變小一點,那就真是太好了。
推薦文:
走入林子裡,重拾赤子之心
文/黃美秀(黑熊媽媽、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位居亞熱帶的台灣,生物多樣性豐富,蓊鬱的森林是很多野生動物的家。相較於開放地區的環境,森林性的動物一般多隱密而羞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是,看似安靜的森林卻從不會人們的忽略或未察覺而沉靜。俯身而視,瞧瞧那地上、樹上、草叢裡和空氣中,那麼多蛛絲馬跡和線索,因為動物走過必留下痕跡。舉凡腳印、排遺、食痕、巢穴、爪痕等等,都是追蹤動物出沒的線索。無怪乎有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ck)「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名句。
在台灣山林裡,最安靜的大型動物非穿山甲莫屬。台灣穿山甲又稱台灣鯪鯉,主要分布於較低海拔的淺山地區的森林、灌叢等環境。加上牠們主要夜行活動,偶或白日可見,善於挖掘洞穴覓食或休息,行蹤就更成謎了。直到近年來較多的野外研究和觀察,才逐漸為人所熟知。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有角質鱗片的的哺乳動物。這看似強壯的保護盔甲下,牠們卻行蹤隱蔽而羞怯,行為獨特,不僅是天生的挖洞高手,也具有長而黏的舌頭,可輕鬆地舔食螞蟻或白蟻,並在受到威脅時蜷縮成球形避敵。
台灣穿山甲是屬於中華穿山甲,是全世界分布於亞洲在非洲各地的八種穿山甲之一。在保育上,穿山甲都是受威脅的動物,中華穿山甲在世界紅皮書名單上更是屬於極度瀕危的等級,需加強保護的必要自是不言而喻。
只不過這種非同尋常的動物,對於日益劣化和減少的棲息地的威脅,穿山甲不僅完全沒有任何招架之力,還面臨被廣泛獵殺的威脅。牠們是地球是受商業性非法狩獵威脅最嚴重的物種之一,也是目前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類動物,被人類作為食物及傳統藥物的使用,尤其是華人市場。
在生態環境日益崩解的今日,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和關係越來越薄弱,然而環境破壞的後果最終將由人類承擔。人類與自然的對話和和解顯然是必要的,也是化解這衝突的一把關鍵鑰匙。走入林子裡去感受去體驗,重拾並保有赤子之心,或許是最簡單的方法。林子裡有甚麼,又是誰在洞裡? 親自走入林一探究竟方知。
到底是誰在洞裡啊?
文/孫敬閔(野生穿山甲研究員)
身為穿山甲研究員,一看到潔文的作品感到十分佩服,插畫中的場景色調、筆觸、動物、特色、氣味、連穿山甲細長舌頭這樣的細節都可以在繪本中清楚見到,深深感受到潔文的獨特的觀點跟溫度,讓整本書充滿了神秘的探險與溫暖的氣息。
身為穿山甲「聞屎」工作者的我看完覺得感動到哭哭,因為研究過程難以完全擺脫紀實特質,洞穴、排遺、氣味、食性,在我手中只能是中性的寫實。但在潔文的筆下,一切居然一塌糊塗得可愛了起來,「是誰在洞裡啊?」「抓抓、抓抓」這些話還偷偷提醒我們,這個幸福的家園還有穿地鼠、白蟻、黑熊、食蟹獴好多好多動物的存在!到底「是誰在洞裡啊?」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動物們的安全庇護所──奇妙的洞穴
文/裴家騏(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小時候在田間、海邊玩耍的時候,常看見地上有稀稀落落的泥土洞穴,小的連小拇指都塞不進去、大的洞口比手掌張開還大。除非很明確的知道是誰的洞,否則是不敢輕易把手伸進去的,因為大人總是說手臂粗以上的洞裡面會有蛇。其實,就算是小洞,裡面住的如果是螃蟹,手指伸進去也是會被大螯夾得痛不欲生。那時候,不確定的話就會到附近拔一根牛筋草,用長長的桿子戳進去探一探,以防萬一。小時候對自然界的洞穴是充滿好奇又害怕。
長大以後,知識多了一些,尤其是大學畢業後,因為專業上的需求,開始常常到山區進行研究和調查,見到的洞穴形式就更多了,有土洞、石穴、樹洞……,不一而足。也可能是專做野生動物研究的職業病作祟,會特別注意到的也都是比較大的洞穴。對動物而言,洞穴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常常有學生問我,這些洞穴都是專屬的嗎?其實,大多數的洞穴都不是只有一種動物在用,尤其是尺寸很大的山洞。更常見的是,創造洞穴的動物不用了,其他動物跟著用,也算是一種回收再利用的概念,例如:啄木鳥開挖的樹洞,就常被其他鳥類和飛鼠再利用。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洞穴裡面都有動物住著?當然不是,事實上,空洞穴的數量是比較多的。舉例來說,穿山甲很會挖地洞,通常會深達好幾公尺,但大家在野外發現的穿山甲洞穴有95%以上都不是用來住的,而是為了要挖白蟻窩找食物。這麼多穿山甲的覓食洞穴,有時候會有烏龜住在裡面,但大部分都是空著的,直到土崩塌陷、不再成形。還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隻穿山甲可能有好幾十個居住洞穴,就像一個人有好幾十棟房子一樣,常常換著住,夏天甚至每天都換房子睡覺;更有趣的是,居住在同一片樹林內的穿山甲,即使日常生活都是獨來獨往的,但有些洞穴會有好幾隻常去用,就像一棟房子有好幾位屋主,只不過同時有兩隻睡在一起的情形極為罕見。
自然界中很多洞穴是動物開挖出來的,但也有不少的洞穴是天然存在,動物只是稍微的去整理、修飾一下,就可以使用了。常見的天然洞穴有岩洞、石頭縫、枯立木、枯倒木和空心樹幹。當然,人類也在自然環境中增加了不少洞穴,例如,空心的水泥電線桿和路燈的圓管支架常被鳥類利用來做窩,在擋土牆上排水用的PVC水管也常被兩棲爬蟲類動物所佔用,而人類創造的山洞則是蝙蝠、金絲燕愛用的居所。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野生動物對環境中新物件的適應性有多高了,這也增加了野外觀察的趣味性。
你也想知道是誰在洞裡嗎?讓我們跟著小熊去看看吧!
認識我們的動物鄰居,與牠們在這塊土地上和諧生存
文/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野生動物為了在地球上的各種環境生存和繁衍後代,無所不用其極的尋找食物和適合居住的棲所。經過了千百萬年來的演化,造就了今天形形色色能夠飛天、遁地、爬樹、潛水的野生動物,各憑本事地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過日子。
其中,在地洞或土壤中生活的生物,非常不容易觀察,即便是野生動物的研究人員,對牠們的了解也有限。一般來說,這些動物多數時間在土壤中生活,在地表活動時,也常常是在漆黑的夜晚。我有一位研究過穿山甲的前輩,在翡翠水庫地區四處尋找穿山甲的洞穴、地下通道和活動痕跡,花費了不少時間心力,但是這兩年期間,卻也無緣與穿山甲見上一面。
《是誰在洞裡啊?》之所以值得一讀,在於作者用輕鬆有趣的故事與引人目光的圖畫,讓大家能對這些在地底下或洞穴中生活的動物有初步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書中的動物都是臺灣原生野生動物,作者做了相當充分的功課,來為各位介紹我們生活的土地「裡」生活的野生動物,的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特色。
然而,也因為洞穴中的動物不容易觀察的關係,研究人員很難掌握牠們的數量變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