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近年來在中、小學課程強化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元素,培育學生的創意,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香港過去是以金融和商業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單一模式,而在社會的創新和競爭力,相對主要競爭對手嚴重落後,教育局以STEM作為充實和改革教育內涵的方向,並提升科技發展,這是促進國家和社會競爭力的重要道路。中國最近常以為發展國家的主軸,作者認為現在是時候讓香港把握時機,以STEM為主導來革新教育政策及課程規劃,以配合新紀元的發展。
陳永康教授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他在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時,多次組織系內教職員的團隊,為教育局提供中學化學老師的持續專業培訓,近年又多次為提供科學課程,供香港的資優中學生修讀。2015年又接受香港創新科技署的任命,設計了一套中、英文,並多次為中學老師組織工作坊,使老師有能力和信心將教材在學校使用。
陳教授以一位化學專業學者的背景,寫了這本涉獵了環境、食物、藥物等跨領域的書籍,分享很多健康和綠色生活的體會,值得讀者思考和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其他重要科學範圍如能源、大數據應用和人工智能等範疇,也值得其他學者細閱及參考使用,以豐富STEM教育的題材,為培育學生科學素養(Science Literacy)提供更多的教本。
此書選材合理,因清潔空氣、淨水、食物和藥物的課題,都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持續發展的要素,值得大眾關心。陳教授行文深入淺出,書中還涵蓋了一些科學前沿發展的述,他又將Google Science Fair的一些得獎作品引入書中四個主題之內,為老師推動STEM專案研究提供了極佳的示範。另一方面中西藥物的研發都是浸會大學中醫藥和理學院研究的重點,在中,有多篇文章介紹(Nanomedicine)和(Biologic drug)等新型藥物的研發原理,反映了學者們的創新思維。
科技對人類生活的關係,正視人類文明可以繼續發展所面對的挑戰,並以四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即空氣、淨水、食物和藥物)為骨架,完成了九十多篇的短文配以彩色的插圖,內容適合高中、大學的科學通識課程使用,更可成為中、小學老師的參考材料,為他們推動STEM教育提供參考材料。
作者簡介:
陳教授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服務浸會大學三十多年,於教學、研究與行政都有出色的表現。陳教授在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時,多次組織系內教職員的團隊,為教育局提供中學化學老師的持續專業培訓,近年又多次為提供科學課程,供香港的資優中學生修讀。2015年又接受香港創新科技署的任命,設計了一套中、英文,並多次為中學老師組織工作坊,使老師有能力和信心將教材在學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