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地方耆老口述、貼布畫看日治時期未竟殖民村——豐田村的前世今生。動人心魄的百年敘事,花蓮的地方誌,臺灣的歷史註腳之一。
口述、貼布畫
土地與人的生命故事,
豐田村的前世今生,
臺灣族群的足跡。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兩代社區工作者結晶。
「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那裡的人必定對它充滿感情;年輕人會透過這些故事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我是誰?將來或許有一天,他們為種種原因離開花蓮、離開東部、離開台灣……但是他們不會迷路,需要回家的時候,會知道方向。」
2018年的Unknown Asia Art Exchange OSAKA展覽,評審在216個亞洲各國的藝術參展者中,將「Kanoknuch Sillapawisawakul賞」頒發給來自台灣東部的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獎勵二十年來由兩代社區工作者,引領東部超過40個村落、近千名長輩用他們止不住顫抖的雙手,捏著小小塊的二手衣物碎布,沾著糨糊,一片一片創作自己的生命故事。關於戰爭的恐懼、貧困的滋味、女性處境、遷徙的足跡,以及對家人的思念、往者的追憶……一幅幅畫面,也凝固了東部各個時期的生活圖像。
豐田村曾是日本「未竟的殖民村」,加上後來的新移民,說豐田村是個不斷移出移入的聚落,一點也不為過,而透過這些「個人」生命經驗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集體」的豐田村誌,以及台灣東部發展史。
本書由貼布畫出發,配合長者的口述,將圍繞在豐田以及鄰近所發生的故事串連,顯現百年來人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樣貌與發展。不僅是地方誌,也是台灣史的註腳之一。
「或許,許多故事、許多豐田乃至臺灣的歷史之謎,終究還是會為歷史淹沒,永遠消失。但那都是我們這一片土地的前世。台灣的前世,比我們想像的還悠久,而臺灣這一片土地的今生,就從你認識她的此刻開始」
名人推薦
推薦——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須文蔚(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楊翠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劉克襄(作家)
劉秀美(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以姓氏筆畫為序)
講好花蓮故事,由豐田開始——
斑斕的工藝,素樸的文字,編織、縫合後山百年故事。
藝術事,鄉土情懷,歷史記憶,民間智慧,田野調查,庶民文學。
這是一本奇特而動人的地方誌,生命史。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看到書名的「村誌」二字,或許令部分讀者卻步,以為地方誌會充滿古奧難懂的歷史文獻、或是讀來枯澀無味,但《後山來去──豐田村誌》卻是一本打破上述刻板印象的作品。牛犁協會透過「藝術敘說」的方式,不只讓長輩們的口述歷史有了可供著力的起點,也讓記憶得以被視覺化,凝結在既繽紛又樸拙的「貼布畫」中。故事太多,無法一一盡錄,因此本書選擇透過幾位主要敘事者的經歷,串連起以豐田為圓心的歷史,再穿插若干結合貼布畫的簡短口述,相互交疊出這個「未竟的殖民村」的前世今生。它是關於一個村子的故事,也是關於戰爭、歷史、族群、女性、移動、婚姻、地方經濟……的故事。而這些動人的口述史所帶給我們的,毋寧是一個更重要的訊息:人的身分與認同,從來無法被化約在單一的符碼裡。
事實上,以貼布畫進行敘說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提醒。一個畫面,可以是一段經歷、一種身分、一個地點、一些物件;有些故事貫串了一輩子,有的則始終停格在某個時間點──畢竟,人們記憶與解釋歷史的方式各有不同,有自己面對及度過磨難的態度。看似明亮的用色,描述的可能是令人心驚的轟炸與創傷,較為黯淡的,也可能是雲淡風輕版的「我這樣過了一生」。若單憑視覺印象貼上標籤,就會忘了敘說的意義正在於圖文未必要相符,而是相互補充與「再發現」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若將一幅畫視為整體,湊近凝視,就會發現每個細節都來自不同的布料,有著殊異的紋理,任何單一元素,都無法充分呈現內裡的複雜性。《後山來去》的本身,無疑也是這樣一幅以豐田為主題的大型貼布畫,既反映出高度的時代共性,也訴說了獨一無二的生命敘事。
——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楊富民是個固執的青年,從讀高中開始,他就守在一方小村,為長輩記錄故事,帶動阿公和阿媽製作貼布畫,從一個一個生命故事中,還原臺灣人流離、遷徙與苦難的歲月。透過他的努力,花蓮的長者參與了國際的畫展,有自己的三媽藝術節,製作專屬銀髮族的「山海襪」,召喚了一大批的青年朋友,建構花蓮社區創生的奇蹟。現在楊富民透過口述與貼布畫,完整還原了村頭的歷史,把記憶的詮釋權從官方奪回,交給創造時代的人們和土地,讀來令人震動!
——須文蔚(詩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兩代社區工作者,行腳超過二十年,以藝術說故事,透過文字與貼布畫,多線敘事,多音交響。
從土地母體出發,循著地誌水文,以一則則生命故事,編織成一帖島嶼身世簿。二戰時期美軍空襲、家族鄰里合力蓋屋、發現寶玉的喜悅、女性在婚姻家庭與自我生命間的盤桓追索……所有故事,都與離家與返鄉的永恆辯證有關。
我們心中都有一處田水豐美的家園。這本書,是一張地圖,是一部導覽手冊,也是一個熱情的領航員,帶領我們返回自己的鄉土。
——楊翠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緣自豐田小村鎮的交會,我和牛犁(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兩代工作者都是多年老友,在許多社區事物也有多方的交流和切磋。上一代以自己在第一線實務操作的寶貴經驗,以及執著精神,經常補足我在偏遠鄉鎮的疏離。下一代則以年輕人的熱情和浪漫,創造諸多有趣的生活可能,拉近我跟鄉鎮青年的距離。
關心社造多年,有此巧合機運自是相當珍惜。在我的認知裡,牛犁本身的學習和摸索無疑也是許多臺灣社區的典範。本書的出現讓我隱隱感覺,那是他們積累許多豐沛經驗,渾然成熟的作品。透過長時田野的調查內涵,我們不只看到了豐田村的歷史,也更加清楚這個社區協會多年的努力,既從容又完整展現的斐然成績。
——劉克襄(作家)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大轟炸、流徙、豐田玉,
他鄉還是故鄉。
苦難與美好共譜一世紀的豐田故事,
這是一本地方耆老以生命記憶拼貼的豐田,
是地方,是人,是情感,也是歷史!
花蓮因《後山來去》而耀眼,
豐田因它而飽滿。
走入時光隧道,
豐田歲月層層疊疊。
是那動人心魄的百年敘事。
——劉秀美(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作者
楊富民
1992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所碩士班,社區工作者,專職社區營造與輔導、地方發展、青年培力以及地方文化與藝術工作。
目錄
一、 大轟炸
空襲警報
米軍的大鳥
二、 流徙
米棧村的養女
溝仔尾的香妹
本願寺銅鐘
不動明王
阿玉的綁腿布
三、 豐田玉
發現寶玉
失玉之後
四、 他鄉、故鄉
船過黑水溝
離家出走
想家
回「家」
新住民
序/導讀
前言
這座島嶼過去漫長的一段時間,被國家、家國、國族意識以及和中國對抗的情境綁架,舉凡認同、歷史、族群、人民,幾乎都在為一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服務。直到這一代,我們才恍然想起這麼一個問題──臺灣是什麼?誰是臺灣人?
自荷鄭時代以降,臺灣長期處於各種政治目的底下:荷蘭時代的航海據點,是大航海時代的前哨站;鄭氏王朝的反清復明基地,以對抗另一個國族;施琅的《恭陳台灣棄留疏》,期望臺灣成為大清領土的海外屏障;日本時代的「大東亞共榮圈」,為日本帝國主義開展;近代則是一九四九年之後「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以及進入解嚴,貌似成為當代美中關係下的無煙戰場。
將近五百年,臺灣已然成為一個為他國、他權存在的島嶼。雖然我們不斷宣稱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看似如此,真實的情況又如何?我們有「權」嗎?我們的「主體」又是什麼呢?這樣曖昧不明的臺灣,會是那個反共剿匪的臺灣嗎?還是更應該追溯到原住民文化的南島語族文明?又或者追索《馬關條約》?探詢日本投降的《終戰詔書》與《舊金山和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解答,每個人都能夠宣稱自己是臺灣人。這樣一個紛雜且眾聲喧嘩的島,正好是這五百年來結下的「果」。
然而,臺灣到底是什麼?答案看起來明確,臺灣就是臺灣,不是過去任何時期的臺灣,是當下、此刻,我們所居住的島嶼。不過這樣的回答仍然讓人心虛,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這才發現,我們竟然沒有能力為這座島嶼詮釋;我們這才發現,我們並沒有真正明白臺灣是什麼,甚至都不能夠肯定誰是臺灣人。
這本書試圖藉著微觀臺灣人的故事,讓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臺灣是什麼、誰是臺灣人。坦白的說,這本書並不會給任何一個人解答,因為臺灣也不會是這一本書,又或者一個東部足以代表。
故事來自於花蓮東部,一個名為豐田的小村莊。這一座小村莊,它除了是我這輩子的家,我至今未曾離開過的地方之外,它在整個臺灣史裡還有著特殊的一面。某個時間點、某種程度上,它純然是個移民村。這座小村在一九一三年由日本政府建立,近百年來,各地遷徙到此的人們,經歷了戰爭、天災、疾病,有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最後重新出發,終於在這一片土地落地生根,成「家」、成「鄉」。
從這樣的一個小村宏觀整個臺灣社會,你會發現它其實就是整個臺灣的縮影。人們不斷在島內外移動,甚至在南島語族文化中、原住民的歷史中,也是不斷的移動,尋找新的故鄉,建立新的家園。
這本書的故事,是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兩代的社區工作者們,花費近二十年的時間,從一九九六年開始蒐集,並以單純的口述歷史、史料調查和近期發掘的藝術敘說方式,擴大更多村民投入。它是一個由村民大家集結起來的村史、村誌。
口述的方式與過往有所不同,在於所謂的「藝術敘說」這一部分。它最早的起源,是我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耆老雖然擁有故事,卻缺乏敘說能力,因此協會藉由藝術創作方式,刺激他們以圖像「描繪」個人的生命經驗,將過去的記憶用拼貼畫面呈現。於是這些豐田村的長輩們,用他們止不住顫抖的雙手,捏著小塊、碎片的二手衣物,沾著糨糊,一片一片黏貼在畫板上──也是接下來你會在書中看到的那些可愛、稚氣、樸拙的插圖。
截至今年(二一九),牛犁協會前前後後跑過了東部四十個社區,蒐集近千幅生命故事的「貼布畫」,有關於戰爭的恐懼、貧困的滋味、女性的為難、遷徙的足跡,以及對家人的思戀、往者的悼念……這些個人的血淚史,集結起來卻也是整個族群的遷移史與生命史。
這麼龐大的故事資料,到了撰寫成書的階段,難免面臨諸多取捨。令人感動的是,長輩們完全諒解我們的無奈,甚至認為他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件事情。他們渴望自己曾經走過的歲月,不會因此消失;渴望告訴後代,在同一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渴望被人記得,生命被不同的方式流傳。
他們甚至渴望告訴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臺灣人──這座島嶼是你們、是他們、是我們的家。
這也是我從小在這座村莊感受很深刻的一件事情:客家族群、閩南族群、原住民族群、外省族群,他們是我的朋友、是我在這片土地上的家人。我們許多時候並未真的細分他們是原住民、客家人,又或者如我是外省家庭。雖然知道,彼此會在習俗、信仰,略顯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同樣在這片土地上,互相照顧,與深愛對方。
與其說我希望藉這一本書,寫我們的村、寫我們的「臺灣」;倒不如說是這些長輩促使這件事情發生。他們知道,世代早該交替:過去因為社會環境、因為政治氛圍,許多未能說的事情,他們想趁還有餘力時告訴我們,這座島是如何成為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