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從路易十四、邱吉爾到歐盟(上、下冊不分售)
 
作者: 羅伯特.圖姆斯 
書城編號: 1632038

原價: HK$400.00
現售: HK$380 節省: HK$20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衛城
出版日期: 2019/12
頁數: 1200
ISBN: 9789869716598

商品簡介


是敵,是友?海洋島國與大陸強國的糾葛歷史,
如何形塑彼此,牽動近代歐洲與世界局勢?
水火不容下仍暗通款曲,攜手合作時又勾心鬥角
釐清英法關係史的第一本書

拿破崙:天意授予我地上霸權,卻讓對手主宰波濤。
英國巨鯨與法國大象的對決,從未如此精彩!
相異且相鄰:一部橫亙三百年的英、法競爭史,認識兩國眼中的彼此
兩國競爭領土、王位、制度、全球霸權、美食與運動,也競爭人們眼中的民族形象
變動中的英、法關係,持續改變兩國身處的世界
美國革命、歐洲均勢、兩次大戰、非洲疆界、中東戰局、歐盟成立…都有英法競合的影子

★BBC、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各界媒體一致推薦
★收錄超過100幅兩國歷史插圖、地圖與表格

英國與法國是近代歐洲史上最矛盾對立的兩個國家,三百年來兩國關係除了誤解、猜疑、憎恨與衝突,還伴隨嫉妒、欣羨、友好與愛慕。兩國長年競爭與合作,不只塑造了雙方認同,奠定我們認識歐洲的基礎,更改變了現代世界的樣貌:十八世紀北美洲與印度,十九、二十世紀非洲、中東與東南亞,乃至當代歐洲局勢,皆深受兩國互動影響。

本書不是英、法全史,而是兩國如何互相影響、改變世界的歷史。故事始於一六八八年英國光榮革命與法國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野心,一路講到兩國在兩次大戰攜手合作,以及戰後至今對歐洲聯盟與伊拉克戰爭的歧見。故事裡不只有戰爭與和平,還囊括兩國在科學、美食、時尚、體育、文學、音樂、性文化上的異同;登場角色除了路易十四、拿破崙、邱吉爾、柴契爾等君王將相,還少不了莎士比亞、伏爾泰、狄更斯、莫內、王爾德、拜倫、狄德羅……等形色要角。本書援引豐富史料,舉凡外交檔案、警方報告、哲學著作、坊間小報、回憶錄、旅遊指南、電影等,細數英國與法國三百年來的愛恨情仇,梳理一段我者與他者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歷史。

本書作者羅伯特與伊莎貝爾分別來自英、法兩國,這對史家夫妻檔走筆寫過海峽兩岸三百年來的生死貧富、勝敗興衰,字裡行間結合英式幽默與法式瀟灑。書中不只有兩人共識的結晶,還能不時看到相左的歧見。無論您是專業歷史研究者,還是好奇兩國文化的讀者看客,都能在本書找到知識與樂趣,乃至對自身所處世界的啟示。

本書特色

★市面第一本聚焦英、法互動如何改變歷史的專書
★何謂英國特色?幽默、紳士、海洋國度?什麼又是法國特色?瀟灑、浪漫的時尚國度?改寫你對英法的認知,豐富你對世界的看法
★領土、王位、霸權、語言、足球、無一不較量的兩國,爭的是彼此在世界的位置!
★從島國與歐陸強鄰三百年情仇史,看台灣在世界的位置

名人推薦

林美香 政大歷史系特聘教授
秦曼儀 台大歷史系副教授
盧省言 「安妮的午茶八卦時間」專欄作者

這套壯闊鉅著不僅詮釋了一段形塑歐洲樣貌的重要關係,更是一場趣味橫生、迂迴曲折的文化之旅。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結合機智與學問之作。《甜蜜的世仇》捕捉到英、法關係之間那微妙且持久的矛盾心態:一股深層的情感暗流。
──泰晤士報(The Times)

寫得好、插圖恰當、有趣且充滿魅力。
──英國廣播公司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

精心編寫與細緻研究,俯拾皆是歷史細節與掌故。
──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兩位作者對流亡、體育、美食、文學與其他不同領域的兩相交流上,有許多驚人且洞見觀瞻的故事要說,即便是那些自認已熟悉英、法兩國一切的讀者也能享受其中。閱讀本書宛如一場智識饗宴。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史詩般深具啟發與引人入勝的著作,足供楷模。《甜蜜的敵人》是英法關係史中的《戰爭與和平》。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新意非凡、深具格調、直言大膽之作,也是近年來最迷人新鮮的國際關係史作品。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敘事宏大與細節詳盡相互輝映之作。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在兩位作者(一位英國人與一位法國人)合力下,才能寫出這本簡明扼要與不偏不倚的著作。兩人皆有絕佳幽默感,十分明智。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妙趣橫生的豐富研究。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卓越研究與優美文筆的結合,兼具學術與可讀性。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寫作精良且研究透徹,本書是你能找到描寫十八世紀英法敵對關係與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的最佳著作。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這本宏偉之書理當擠滿了戰爭、外交、政治、條約、革命和叛亂,加上十足的生命力和豐富的事件。
──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其所描繪的景象如此遼闊,包含數不勝數的論論起源……細節和博學令人印象深刻,破解許許多多的陳詞濫調和誤解。
──倫敦石板週刊(The Tablet)

清晰明瞭且沉著鎮靜的闡述模範……既精巧又明智……細節豐富……令人著迷。
──英國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絕對精采且富有啟示性!
──衛報(The Guardian)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英、法關係史。筆法簡明扼要,載滿豐富史實,還配有諷刺畫插圖……兩位作者……成功地呈現英法關係如何塑造了現代世界
──格拉斯哥先驅報(Glasgow Herald)

作者

羅伯特.圖姆斯

英法關係史泰斗,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歷史學教授。代表作有《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與太太伊莎貝爾合著)與《英格蘭與他們的歷史》(中譯本預計2020年出版)。出生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赴法,於巴黎第四大學完成法國史博士學位。2016年退休,與太太伊莎貝爾現居劍橋。

伊莎貝爾.圖姆斯

出生於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畢業後赴英,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完成英國史博士學位。與羅伯特合著《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一書,現於英國外交部從事法語教學。


譯者簡介
馮奕達

專職譯者。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大人的地圖史》、《全球史的再思考》、《帝國與料理》、《帝國城市》、《不曾結束的一戰》、《殖民之後?》、《獻給國王的世界》、《職人新經濟》等書,以及若干談二戰戰後殖民地戰犯與日本去帝國化的論文。

目錄

上冊

引言

第一部 鬥爭
第一章 英倫入歐
歐洲心臟英國1688-1748
法蘭西與小騎士1744-1746
終末之始
錢啊:拿黃金打仗
英國:「拿金幣破窗」
法蘭西:破產地主
第二章 所思、所悅、所見
探索知性之旅
旅人故事
感受力流行:帕梅拉與茱莉的年代
愛恨糾葛
法人與莎翁:伏爾泰時代
第三章 世界之權柄
糖與奴隸
印度諸地之富
幾畝的雪地
七年戰爭1756-1763
皮特與舒瓦瑟爾
勝利年代1757-1763
佔領全球
第四章 復仇者的悲劇
舒瓦瑟爾復仇記
拿掉「英國」的「大」:第二次美洲戰爭1776-1783
現世報1783-1790
第五章:理念與刺刀
至福之晨
光榮之日
內傷
從無法得勝的戰爭到不穩的和平
文化之戰
第六章 令世界改頭換面
拿破崙的願景
地表最佳希望?英國的抵抗1803-1805
巨鯨與大象
大陸封鎖對決聖喬治金騎
從塔古斯河到別列津納河1807-1812
入侵1813-1814
百年戰爭結束1815
第一部 結論與異見
插曲 聖赫倫那觀點:1815.10-1821.05

第二部 共存
第七章 摘下和平果實
我們的敵國友人
浪漫相遇
棉花國王與絲綢女王
愁雲慘霧
是盟友,還是「敵法國」?
第八章 不成戰爭的戰爭
美夢:第一次友好協定1841-1846
「天佑這道狹窄的海」:從革命到帝國1848-1852
「這般忠實的盟友」1853-1866
雙城記
隔岸觀火1870-1871
第九章 衰頹與重生
下入深淵
重生:權力與帝國
讓法人有點血色
食物與文明
臨淵1898-1902
離淵:邁向新《摯誠協定》1902-1904
第二部 結論與異見
插曲:各種觀感

下冊

第三部 生存
第十章 止戰之戰
從協定到同盟1904-1914
英國人與法國防務1914
湯米大兵與法國人
僵局與屠戮1915-1917
慘勝之路1918
悼念
第十一章 失去和平
巴黎與凡爾賽:失望悲劇1918-1919
疏遠1919-1925
五味雜陳1919-1939
通往黝暗深淵1929-1939
第十二章 輝煌時刻,慘澹年代
「假戰」1939.09-1940.05
大難臨頭1940.05-1940.06
邱吉爾與戴高樂
扛起洛林十字
添柴加薪
解放1943-1944
第三部 結論與異見
插曲:法國人跟莎士比亞──另一場法國大革命

第四部 重振
第十三章 尋求定位的失落帝國
歐洲遠景1945-1955
帝國潰敗1956
歐洲的復仇1958-1979
尊大自滿與墮落之樂
第十四章 分道更揚鑣
法國的歐洲?英國的歐洲?拿破崙對上亞當.斯密
咫尺天涯
大小很重要
歐洲戰鬥民族
二五年:似曾相似又一回
第四部 結論與異見

後記 抽絲剝繭
致謝

序/導讀

出版緣起

◎衛城出版編輯部
英國與法國是歐洲的代表國家,也是今天許多臺灣讀者認識歐洲歷史、歐洲文化的重要起點。兩國各自都有著令人著迷的悠久歷史:聖女貞德、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征服歐洲的野望、盧梭與伏爾泰等啟蒙哲士、莎士比亞與狄更斯的曠世鉅作、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日不落帝國,乃至邱吉爾、戴高樂與兩次世界大戰的種種事蹟,更不用提兩國豐富的美食、藝術、體育、時尚,文化上的軟實力影響至今。單看任何一國,都已有說不完的傳奇故事;若能把兩國歷史巧妙結合,不知又會呈現一幅怎麼樣的精采光景?
這正是本書作者羅伯特.圖姆斯(Robert Tombs)與伊莎貝爾.圖姆斯(Isabelle Tombs)的大膽嘗試。他們注意到在英、法兩國長遠的歷史中,幾乎總是少不了對方的參與:要談法國史,就不得不談英國史;反之亦然。兩國相異又相鄰,彼此密不可分。於是,在這對史家夫妻檔筆下,首次將兩國歷史上的恩怨情仇串連在一塊,以脈絡清楚、清晰易懂的敘事,既描繪兩國歷史上最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梳理兩國最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勾勒出兩國建構自我認同、獨特文化的軌跡。讀者將會看到,兩國是如何扮演彼此歷史與自我定位中最不可或缺、卻又最愛恨交織的角色。
英國與法國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思量對方?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兩國關係的確是從長達數百年的競爭與對抗開始。從本書起點的一六八八年,英國被迫捲入對抗法王路易十四的戰爭,到本書終點的歐洲聯盟,雙方時常代表彼此價值的反面。雖然兩國偶爾攜手合作,兩國人民有時會相互表露愛慕與敬意,但彼此仍總是把對方當成比較的對象,即使合作時也不忘競爭。王位、領土、霸權、語言、足球,無一不較量的兩國,爭的是彼此在世界的位置。
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兩國關係幾經翻轉,從兵戎相見到共同陣線,再到對歐盟願景的歧見。但無論關係如何改變,兩國以彼此為座標來確定自我的方式,從未改變,這是英、法關係的變與不變。英、法既是世交,也是勁敵,它們是甜蜜的世仇。
談世仇的故事聽起來很沉重,但這並不是一本需要正襟危坐才能閱讀的書。正好相反,兩位作者將各自的英式幽默與法式瀟灑融入本書,不時加上夫妻間拌嘴般的爭論,讓本書無論是美食、服裝與運動,還是政治、社會與軍事外交,讀來每每都能讓人會心一笑。這是一本知性與樂趣兼具的豐富作品,讀者不只能認識一段海洋島國與大陸強國的糾葛關係,理解這段關係所牽動的世界局勢,也能用全新角度看待仍在寫下歷史新頁的英國與法國。相信讀者都能在這段近代史上最獨一無二的關係中,找到新的收穫。就像作者在本書中所寫的:「歷史的根本教訓是,未來永遠會超乎我們預料。」


邱吉爾與戴高樂

在我看來,我的使命既突然、清晰而又可怖。此刻,也就是法蘭西歷史上最糟的時刻,輪到我擔起她的重擔了。
──夏爾.戴高樂
我曉得他不是英格蘭的朋友。但我總能在他身上認出「法蘭西」的精神,以及遍覽史頁中該詞所代表的觀念。我一方面對他的傲慢舉止感到憤怒,一方面卻也理解、欽佩他……。德國人已經征服了他的國家。無論何處,他都沒有真正的立錐之地。但沒差,反正他目空一切。
──溫斯頓.邱吉爾
從這些粉碎西方世界的事件中,邱吉爾先生和我至少都能得出這點共識,甚至可說是最終的結論: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大不列顛還是座島,法國還是某個大陸上的海角,而美國則仍是另一個世界。
──夏爾.戴高樂


邱吉爾與戴高樂各自的同胞皆視兩人為該國最偉大的歷史人物,彼此之間火花迸裂的親密關係,便體現了法國與英國歷史緊密交織的程度。兩人都是作家,也都是行動者,憑藉其言語的力量為不勝負荷的民族帶來生氣。兩人都訴諸於歷史、戲劇、詩詞與愛國心。兩人皆深諳公開演說的戲劇效果,其雄渾甚至不會因為廣播電波的親切友好而削弱。他們喚起過去,配上千秋萬世、命中註定與浪漫的意象,以挫敗希特勒與墨索里尼所勾勒的末世未來。「感性上,我傾向於把法國想像成童話故事裡的公主......註定有崇高而不群的命運。」「我們必須把接下來幾週的重要性,與西班牙艦隊逼近英吉利海峽、德雷克(Drake)打完滾球比賽 ,或是納爾遜擋在我們和拿破崙大軍團之間的時刻相提並論......只不過現在發生的一切......對於世人的生活與未來影響深遠得多。」
他倆何以有信心,為大難臨頭的國家發聲?兩人自孩提時便幻想自己是命定之人。兩人甚至也都真說出口過。五月十日就職這天,邱吉爾感覺「彷彿我與命運同行,我過往的生命都是為這一刻所做的準備」。戴高樂在六月十八日廣播演說:「那些一出口便收不回去的言詞自顧自流瀉而出,我深深感到自己有某種生活結束了......我走上冒險之途,就像個被命運扔出自己權責範圍之外的人。」這種自命不凡雖令人惱怒、懷疑,但也帶來忠誠與崇拜。邱吉爾清楚知道自己系出馬爾博羅公爵,他是那一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呼籲他重回內閣的呼聲早自一九三八年便與日俱增,而且他掌握了合法政府的力量與威望,隆重上位,執掌獨一無二的權力。戴高樂則是里爾一位學校老師的兒子,他是位沒沒無名的中階陸軍軍官,從未躋身當權派,對祖國的救世主 來說是個叛徒。他只能像拿破崙一樣,順著亂世的發展崛起。曾經有人以或挖苦、或歌頌的方式,把戴高樂比作路易十四或聖女貞德。但他既沒有路易十四的王室血統,也沒有聖女貞德所受到的天啟,那是什麼讓他如此厚顏無恥,去「擔起法蘭西的重擔」?身為天主教徒、共和分子與軍人,他將法國認同中最強大、卻經常互相衝突的元素集於一身,但也因此有凝聚廣泛支持的潛力。身為穿著軍服的作家(就像拿破崙),他的靈感不僅來自法國高雅文化,也來自過去流亡英格蘭的愛國知識分子:勒內.德.夏多布里昂與維克多.雨果──他欽佩他倆,也引述他們的話來用。

邱吉爾與戴高樂皆是從事後證明的正確而獲得道德高度。邱吉爾過去以反對裁軍和綏靖聞名,只是沒有後來的史書所指陳的那麼早、那麼直接(部分也是他自己編的)。「我過去六年來的警告......如今大大證明我的看法不容反駁。」戴高樂生來帶刺、桀驁不馴,此前他批評最高指揮部的保守,提倡新式、機械化的陸軍,並預言若非如此,德國人將「在三週內從阿登推進到巴約訥」。他受到以貝當為首的軍界上層所抵制。當後者把法國戰敗歸咎於根深柢固的民族病時,戴高樂卻反駁,表示真正的原因是貝當這類人的盲目。邱吉爾與戴高樂都瞭解,他們打的是一場長期的世界大戰。想體認這個事實,在島上會比在「某個大陸上的海角」來得容易。魏剛曾在六月八日對戴高樂說:「至於世界,要是我在這兒打敗仗,英格蘭等不到一星期就會和談。」戴高樂不相信魏剛的話,證明他確有遠見。戴高樂一待獲命成為國防次長,便立即召開發布會。據一位目擊者說,他正在準備寫法國的「復活神話」,自己就是彌賽亞。但他想顯靈的話,還得靠別人──尤其是邱吉爾。兩人在六月九日一早見面──一位法國史家稱之為「世紀會面」。一位資深的戴高樂主義者把兩人的關係總結為:「一見鍾情,接著衝動訂婚、急就章的婚禮和一段動盪不安的婚姻,最後成了一對因過往而永遠相連的老夫老妻。」戴高樂從波爾多出逃一事,是由史畢爾斯所安排,後者在六月十七日時是真用拉的把他拉下英國籍的飛機。隔天,他便獲准發表他那歷史性的廣播演說,回覆貝當三十小時前的停戰訊息。
外交部抱怨,說邱吉爾把「世界上每一個怪胎」都招募過來。對於領導一國抗戰來說,他顯得太沒名氣。原本的打算是集結一批更有分量的人物,只讓戴高樂負責指揮在英國的法軍部隊。更有資格的人──例如雷諾或布魯姆,若非選擇不來,就是來不了。喬治.門德爾(Georges Mandel)──克里蒙梭堅毅無畏的前助手、邱吉爾欽佩的友人──原本是英國人的首選,但他的躊躇太要命:他是猶太人,知道反猶太分子會指控他逃跑。這一猶豫就太遲了。為防他離境前往英格蘭,他遭到逮捕、下獄,最後被法國法西斯主義者殺害。
邱吉爾一輩子親法。自從童年時幾度到訪巴黎以來,他在法國的時間加起來將近有四年。他對法國軍事榮耀讚賞有加(「融合佩吉與拿破崙於一爐」),可以回溯至一九○七年參加陸軍演習時。一九一六年獻身戰壕時,他戴的是頂法軍頭盔。他崇拜克里蒙梭。他和尋常愛德華時代人有一樣的享受──法國景點、品味與陽光,而且定期到蔚藍海岸過冬。一九四五年七月,他在比亞里茨度過戰後的第一個假日。他喜歡講一口「古怪,有時難以理解」的法語。「他講得非常流利,但懂的人不多。」他這麼做,多少是為了符合約翰牛的形象:「要是我講得太完美,他們可不會太開心。」一九三○年代晚期,他和「親蛙小子」與有志一同、反對綏靖的人培養政治友誼,包括雷諾與門德爾。但此舉代表的是改變方針,而非一貫的先見之明。不過幾年前,他還大力支持讓法國「自食惡果」,而且傾向一紙包括德國在內的三邊協議,而非單獨與法國結盟。一九二○年代時,他和一般人同樣有與德國和解、避免參與歐陸事務的渴望。只有他對裁減軍備表現的不耐,以及堅持唯有己方立場強勢時才綏靖對手的做法上與主流有異。他在一九三三年講了句有名的喟嘆──「感謝老天,有法軍!」他的意思不是呼籲建立同盟,而是支持由法國遏阻德國,英國則「作壁上觀」。這根本是作夢。直到一九三八年,他才力陳看待「兩國的國防需求時,要當作它們是同個國家」。
對於英國,戴高樂沒有相應的浪漫情感。他在愛國氛圍中長大,對「英格蘭」的憤恨不下於對德國的恨:他記憶中的法紹達是孩提時的悲劇,對莫里斯.巴雷斯(Maurice Barrs)與夏爾.佩吉歌頌法蘭西土地、天主教、聖女貞德、拿破崙的愛國作品讚賞有加。他的法軍歷史裡略去了滑鐵盧。在這些人的圈子裡,懷疑英國──「拿破崙所嘲笑的那個寡頭政權」是第二天性,他也仍然保有之。戴高樂對英格蘭民族性格的看法相當傳統:他認為「這群人有著壓抑的天性,不時想粉碎一切藩籬」,凱比爾港的舉動「就是其中一回惡毒的迸發」。他對英語文學知之甚微,只讀過一些莎士比亞與吉卜林的譯本。他不大會講英語,就算講也很不情願。一九四○年以前,他從未到過英國。他貶低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貢獻,認為一九四○年的災難多半是英國的錯。一九四○年後,他得仰賴邱吉爾才能得到地位和一切行動所需:辦公空間、錢、部隊、武器,以及最重要的──跟法國的聯繫。「他從未假裝自己喜歡英格蘭人。但像個乞丐有求於他們,祖國的慘狀烙印在他的額頭和心中,這實在難以承受。」一位認識他的人記得:「他對英格蘭與英格蘭人的批評經常尖酸刻薄......不下於對法國的批評,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理所當然,但他也是經過思考,才認為咄咄逼人是跟英國人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你得拍桌,」他對屬下說:「他們才會退讓。」至於這種做法是不是萬靈丹,恐怕有待商榷:咄咄逼人反而讓盟軍解放法國海外帝國領土時,將戴高樂排除在外。但是,對這位把「英格蘭人」(les Anglais)視為冷酷、無情、欺瞞成性的人而言,遭受這種待遇並不出他的意料。一九四○年時,他認為「掌握實權的是區區幾百名貴族、大商人與銀行家」。他關在自己的總部,由法籍隨員團團圍繞,縮在自己的偏見硬殼中,跟外界切斷聯繫,因此錯過了歷史上純屬平民自發的抵抗運動裡最重大的其中一次行動。這不禁讓人想到多塞特公爵試圖靠一場板球賽阻止法國大革命的舉動。
人們經常以邱吉爾與戴高樂作為各自民族性的代表。其實,他們反而大大改變了這些看法:過去在整個歐洲,一板一眼、帶把雨傘的張伯倫和短小精幹的雷諾才是眾人心目中的民族形象典範。邱吉爾和戴高樂反而體現了公認是另一方民族的許多特色。這位高大的法國人個性冷淡、少話、尖酸、拘謹、只會一種語言、舉止傲慢,活像從《布蘭博上校》書裡走出來的人物。那位體型福泰的英格蘭人卻個性奔放、情感豐富、愛好藝術、崇尚享樂、能言善道,跟西哈諾 一定會相處愉快。這或許多少能解釋他們何以能這麼理解彼此的國家。

羅伯特.圖姆斯 作者作品表

英格蘭的史詩:務實.法治.傳統.中庸,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認同(全套三冊不分售)

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從路易十四、邱吉爾到歐盟(上、下冊不分售)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