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1950-2010)
 
作者: 雷碧秀 
書城編號: 1634173


售價: $210.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21 天

 
 
出版社: 元華文創
出版日期: 2020/01
頁數: 488
ISBN: 9789863939269

商品簡介


探討現代臺灣地區出版產業,以具體的出版實例,梳理東西文化在臺灣地區如何碰撞與交流,傳播新知的物質基礎如何發生變化,新式出版如數位出版如何改變人們的認識與知識結構,新知的傳播如何影響了社會階層的變動,從一個新的視角,分析臺灣地區出版文化的變遷。

本書特色

本書梳理歷代臺灣政經與出版大紀事,再借用霍爾的編碼/解碼的文化研究概念,試圖建構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量化指標」,以出版管理、出版理念、出版活動和閱讀活動四個構面二十個元素,分析臺灣出版文化場域和社會變遷之關係。

作者

雷碧秀

現職
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主編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私立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博士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傳播管理學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證書
助理字第142475號助理教授證書
2016年度文創產業中介與經紀人才培育【科技文創組】結訓證書
2016年資策會T3101專業講師培訓結業證書
2018年第七屆故宮學高校教師講習班結業證書

經歷
【學術界】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聯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產業界】
華藝數位公司(資料庫)、藝軒圖書公司(教科書)、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幼兒教育)、綠生活雜誌(園藝)、九歌出版社(文學)

著作
已發表相關出版編輯領域論文數十篇
《現代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1950-2010)》
《出版理論與編輯實務》等。

研究領域
出版史與出版文化、傳播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新媒體與社群研究、健康傳播

目錄

導 論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
第二節 選題研究的物件
第三節 基本概念與研究範圍
第四節 研究綜述及論文創新點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主體架構

第一章 社會背景與出版浪潮
第一節 戒嚴時期與復興中華文化運動
第二節 解嚴後的百家爭鳴與授權時代
第三節 新時代的出版轉型與多元化的讀者導向服務
小 結

第二章 出版的制度變革與編印技術發展
第一節 臺灣出版制度的沿革
第二節 臺灣的編印技術發展史
第三節 出版環境的內在動因與助力
小 結

第三章 運用編碼/解碼分析出版文化元素
第一節 出版理念的構面要素分析
第二節 出版活動的構面要素分析
第三節 出版經營的構面要素分析
第四節 閱讀活動的構面要素分析
小 結

第四章 影響臺灣地區出版產業發展的因素
第一節 臺灣出版公協會早期的作用與影響
第二節 從《出版界》雜誌觀察臺灣出版現況
第三節 臺灣《出版年鑑》之資料的真實性
第四節 對出版專業人才培育的漠視
小 結

第五章 出版文化場域的交流迴圈
第一節 第一階段:讀者變作者、賣書兼出書
第二節 第二階段:文藝政策下催生的文人出版
第三節 第三階段:專業出版人與專職作家興起
第四節 第四階段:文化工業化—暢銷書排行榜趨動大眾文化
第五節 第五階段:後現代主義來臨—閱讀的品味與個性化
小 結

第六章 21 世紀以來臺灣數字出版的進展
第一節 臺灣推動數字出版轉型點火計畫
第二節 具備數位出版的市場還不充足
第三節 數位出版的內容價值決定是否該數位化
第四節 數字出版與著作權的法律問題
小 結

結 語
參考文獻

序/導讀



碧秀是參加我們故宮學高校教師講習班認識的,因為我曾經研究過中國出版文化,邀請我為她即將出版的博士論文《現代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1950 2010)》寫一篇推薦序文。這是大好事,我自然欣然答應。

碧秀的博士導師北京大學肖東發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上個世紀 80 年代後期,我在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工作,後來在中國書籍出版社做編輯、做管理,也做一些圖書出版史、出版管理實務的研究,並且因為出版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而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科學技術進步獎,這對於一個文科生來說是天上掉餡餅的殊榮。東發教授邀請我到北京大學講課,先是做講座,後來是開設課程,並且還合作寫過論文和書。我在大學講課,北京大學是第一站,這對當年沒能考上北大的我來說,也著實自豪過一陣。後來大家都忙著各自的工作,聯繫少了,偶爾我們召開學術研討會,都會邀請對方作為嘉賓參加會議、主持學術討論。

由於政治的原因,我們對於臺灣出版的歷史與現狀,是很不瞭解的。我以前從事出版工作的時候,與臺灣出版界的一些同行有來往,借助出版物及《出版界》等期刊瞭解寶島臺灣出版業的動向,也曾在《出版界》1994 年春季號發表過有關大陸期刊出版發展的文章,向臺灣同行介紹大陸的情況。關於臺灣出版業的書籍,後來才有辛廣偉的《臺灣出版史》, 因而對臺灣出版業的瞭解是很膚淺的。當年我們撰著《當代中國的出版事業》,臺灣地區部分只能付之闕如。

碧秀是臺灣地區的學人,除了來大陸讀學位,一直生活在寶島臺灣,也長期在臺灣的出版媒體工作,因而對臺灣地區的出版歷史有深切的關注,她不滿意《臺灣出版史》「因缺乏對臺灣出版文化的演進與社經環境所造成的因果關係加以說明,使得臺灣出版史研究上有明顯的誤解」,而選擇以現代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自然是非常正確的。或許可以說,碧秀是做這個論題的最合適人選。

碧秀的研究始終圍繞著「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這兩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核心。她在討論出版文化時,參考借鑒了西方書籍史和閱讀史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達恩頓的「交流迴圈」模式和布迪厄的文化場域概念,從出版社、經銷商、作者、讀者等多個維度去考察臺灣地區自 1950 年代以來政經歷史背景的社會變遷,以及各個時期出版紀事的拐點,「縱向以出版業及時代思想的發展為線索,串聯橫向出版文化主要出版者出版理念的發展,包括研究當代個人文化活動經歷、知識結構、在各年代出版策略的主要觀點,從而分析出版者的出版理念與經營模式、出版活動的互動關係。」以出版環境的內在動因與助力,將臺灣出版文化場域分為五個階段,(一)政治力禁錮下的出版環境使讀者變作者,書店變出版人,(二)文藝政策下催生文人出版社,(三)專業的出版人和專業作家形成,(四)文化工業化下產制的暢銷書時代,(五)追求品味和個性化的原創時代。討論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教育等與出版如何互相牽動的現象,依出版歷史演變脈絡,以每個時代的特殊時代情境勾勒出版思潮,呈現各年代的出版現況和代表性出版人以產業鏈的各環節產生了何種變化,出版業如何參與和推動出版活動促使大眾參與出版文化,進而帶動出版思潮和社會變遷的影響,證明出版人對臺灣地區的人文培育塑造的貢獻。由書評的影響和出版政策的鬆綁來觀察出版環境的變遷,由戒嚴時期的禁書相關法令,解嚴前後的思潮牽動社會變遷,出版法的歷程與廢除出版法後民間出版業爆炸性的噴出成長,到著作權保護權立法後出版業步入新的階段,使我們對臺灣出版制度沿革的脈絡更加清晰。

出版是由「人」這個最關鍵的因素來完成的。碧秀的研究「著重在當今臺灣地區資深出版人的多重個案研究」,以 18 家出版社的 18 位工作經歷 30 年以上的出版人做為出版文化的基礎架構,借用霍爾的文本編碼/解碼的文化研究理論,依出版管理、出版理念、出版活動、閱讀文化四大核心二十個元素,從訪查研究案例,考察分析多重個案交叉比對, 並加上現有的出版人自傳或紀念集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梳理出版文化的核心價值,建模臺灣地區出版人的價值體系,以及更深層次的對文化生活和社會變遷的交流影響,試圖建構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量化指標」。這確實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因為「出版文化場域」就是由這些資深出版人所建構,他們經歷「交流迴圈」的出版圈場域的培育,才能建構出版文化,展現臺灣的出版樣貌。

碧秀還採取書目計量分析和內容分析的方法,「分析每個年代所引起關注的出版思潮如禁書書單、「文星叢刊」、「仙人掌文庫」、「新潮文庫」等書目,以及《出版年鑑》歷年的出版社統計,出版總量變化以及出版品類別的分佈,分析歷年圖書出版的特殊性和差異性;用《出版界》雜誌創刊以來的 920 篇文章,以「書目計量分析」和「內容分析」查找臺灣地區出版圈內的產業領袖或者出版業所關注的出版議題,並提煉與主題相符的活動和思想,歸納綜合各階段出版文化和社會變遷,闡述當今出版人和總編輯如何影響出版文化的積極活動,觀察有關出版環境和出版人的活動觀。

在價值層面上,碧秀通過研究發現:出版文化在臺灣地區由單一走向多元的社會變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個地方像臺灣地區這樣在有限的市場下展現出版文化的多元性,出版自由使人可以實現個人的價值,多元價值與和諧社會的構建,人民整體素養的培育,促進了社會的文明前進。

碧秀博士論文的正式出版,肯定會對我們進一步深入瞭解臺灣地區出版業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有理由期待她下一部著作的完成。

 
你可能也會喜歡
明暗(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讚譽日本現代小說新面貌‧出版百年最完整中文譯注版首度問世)
雷碧秀 作者作品表

臺灣國際教育政策與實踐

現代臺灣地區的出版文化與社會變遷(1950-2010)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