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作者: 陳添壽 
書城編號: 1634174

原價: HK$130.00
現售: HK$123.5 節省: HK$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方集
出版日期: 2020/01
頁數: 288
ISBN: 9789864712656

商品簡介


作者自 16 歲起離開了臺南後壁的安溪寮老家,開始在外地求學、成家、立業,迄今已整整超過了半個世紀,之後就未曾再能有過年少以前的鄉居生活。隨著年歲的增長,對自己家鄉的情懷卻是愈來愈深。

本書紀錄了作者的親情與鄉情、歷史與人物所交織而成的澎拜思緒。內容孕育了豐富的家鄉情感, 也同時側面紀錄並呈現了臺灣臺南這個歷史古城的發展風貌。

本書特色

紀錄了作者的親情與鄉情、歷史與人物所交織而成的澎拜思緒。
內容孕育了豐富的家鄉情感,
同時側面紀錄並呈現了臺灣臺南這個歷史古城的發展風貌。

作者

陳添壽(筆名陳天授)

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

簡歷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研究委員
國家發展研究院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企業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
中華國土安全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理事
臺灣日報、臺灣新生報專欄撰述
中央廣播電台知識寶庫節目主持人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董事
先後任教於臺北商業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空中大學、警察大學等校

現任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著作
《為有源頭活水來》
《臺灣政經發展策略》
《臺灣經濟發展史略》
《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
《臺灣經濟發展史》
《臺灣創意產業與策略管理》
《臺灣治安制度史──警察與政治經濟的對話》
《臺灣治安史研究──警察與政經體制關係的演變》《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
《警察與國家發展──臺灣治安史的結構與變遷》
《文學、文獻與文創──陳天授65作品自選集》
《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近代名人文化紀事》(電子書)
《文創漫談》(電子書)
《生活隨筆》(電子書)
《生命筆記》(電子書)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資本主義與市場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二):威權主義與警政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三):自由主義與民主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
《臺灣治安史略》

目錄

自 序
卷首語

第一部分 鄉居記憶
夏日草蓆的妙用
中元普渡與安溪福安宮
《輔大圖書館學刊》創刊號
我構思撰寫《近代學人著作書目提要》
無米樂與池上米
荷蘭海盜舞
科學資料中心的實習經歷
余光中、漢寶德、齊邦媛的連環想
新年、新書與新運
烏樹林糖廠日式宿舍印象記
從鍾肇政得獎的感言談起
崑濱伯無米樂的省思
學甲虱目魚記憶
後壁安溪寮派出所印象記
割稻仔飯的回味
世界書香日與文化休閒
怎忍家鄉變故鄉
曬書、書櫥與送書
一串香蕉串起的回味
遯齋主人蘇雪林的啟發
嘉南平原的綠豆特產
《東京家族》電影觀後感
史提芬史匹柏的幸運符
參加「永遠的異鄉人」活動有感
後壁老家祖厝的滄桑歲月
我的文學夢裡夢外
施金輝與林志玲的藝文之光
羅蘭的廣播文學

第二部分 地方文誌
兩岸的中華文化底蘊
喜見李榮春文學館
臺南縣長的贈書
蟾蜍山的文化願景
百年城牆百年希望
臺南市與丹東市的聯想
余阿勳的《日本文壇散記》
大師風範難尋
關渡平原的臺北夜景
余英時的文化風雅
記結緣媽祖關渡宮
《農村曲》與在地文化產業
洪炎秋的《廢人廢話》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
嘉南平原的米糖文化情感
鐵道文化
蔣經國圖書館的在地化
臺南天仁工商職校的盛與衰
媽祖文化節的彰顯臺灣工藝
古建築的鄉土文化價值
微型城市的文化園區
舊居、故居、紀念館的歷史變遷
文學家楊逵的故居地
林語堂故居的潤餅文化節
《後壁鄉志》補遺
《南瀛文獻》與《臺南縣志稿》
文學家吳新榮與臺南縣參議員
讀〈記小雅園琅山房主人〉有感
葉石濤的《從府城到舊城》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聯想
楊逵的土地之愛
《嘉中青年》與我的書寫啟蒙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遇刺?
林豪的《東瀛紀事》
下茄苳與劉的起事考
下茄苳堡張丙與沈知起事的反思
店仔口吳志高與白水溪教案事件
安溪寮陂、嘉南大圳、白河水庫
嘉南平原大地震話白河記憶
林獻堂與黃朝琴的家族史
《KANO》與「吧哖事件」
下茄苳泰安宮與吳志高的卒年考
讀《臺南縣志》筆記(一)
讀《臺南縣志》筆記(二)
讀《臺南縣志》筆記(三)
讀《臺南縣志》筆記(四)
讀《臺南縣志》筆記(五)
讀《臺南縣志》筆記(六)
朱一貴夜遁下茄苳與徐朱家族考
吳球是東山區聖賢里人?
下茄苳堡媽祖文創園區之芻議
陂圳文化與白河木棉道景觀
獨好下茄苳堡
古城遺跡的滄桑與悲歌
輔大學園一隅記述
我的下茄苳堡書寫
陳立勳墾業與下茄苳開發
陳政三與《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
《金水嬸》與臺灣鄉土文學
臺南市東山區吉貝耍踏查
「鹽水港廳哆囉嘓西堡番社街」釋疑
古城與府城的歷史記憶

第三部分 文創新意
城市治理與地方產業
變了色的臺灣長白山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申遺
沈從文與金城武的產業效應
煙火美景不美
明華園與童聲合唱團
土溝里藝術農村的生活美學
鼓藝社與民俗藝術
《雨夜花》與流行音樂學程
試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新解
簡樸孫運璿故居
圖書館的文創角色
研討會與「文創產業學」
也談《文化與文創》
文資保存與文創產業
兩岸的媽祖信俗文化
文化部的第一里路
城市區域化的文創思維
村上春樹的小確幸生活觀
文化的經濟因素之外
建構臺灣生活一日圈
借鏡韓國影視產業
繁體漢字的鮮明視覺特色
創意創業與文創
中影文化城的電影產業
倪再沁的臺灣美術主體性
郎靜山攝影藝術
木村拓哉的《華麗一族》影集
福建行的安溪側記
後壁長安社區的創意鄉村旅遊
後壁區的從茄芷袋到台客包

第四部分 歷史檔案
記《輔大新聞》被改組的切身事
《蔣中正日記》在臺灣
「牡丹社事件」釋疑
《臺灣新生報》與臺灣新生
張道藩與蔣碧薇
西川滿的皇民文學
監獄文學與臺北刑務所
《博物館法》與蚊子館之譏
《文訊》史料數位化的歷史意義
設置城市檔案館芻議
成立總統圖書館之我見
《昭和天皇實錄》與《康熙朝實錄》
曹永和的臺灣海島史觀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讀後
張學良幽禁歲月
張故居與蔣中正圖書館
《文獻人生》與文創產業
檔案公開化的呼籲
兩岸百年的百位大師典範
殖民史觀的國家檔案館省思
文學題材的電影文創
故宮南院的在地化範例
書法藝術的文字視覺之美
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
白先勇紀錄片的歷史意義
《藝術家》雜誌的歷史文化長河
李友邦蘆洲家族的歷史記憶

卷尾語

序/導讀

自序

這本書是我繼2013年《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2016年《文學、文獻與文創》二書之後,再整理出版自述性的散文書。前述二書的部分內容,是收錄了我近年來藉赴各城市參加會議,分別踏查了天津、廈、漳、泉、青島、寧波、上海、哈爾濱、東京、首爾等城市的文化記述。

我在書寫了這些城市的文化記述之後,自覺卻未書寫對自己生長的臺南故鄉,實感有所虧欠,而且這遺憾的感覺有越來越強烈的趨勢,一再激發我應該對育我長我的臺南府城有所回饋。

於是我開始實現書寫臺南城市文化記述的構想,決定先寫,然後在臉書(face book)發表。主題就圍繞我臺南後壁的安溪寮老家「拙耕園」,臉書就名稱為《拙耕園瑣記》的一系列雜記。

「拙耕園」意涵,是當今向晚之年,我有陶淵明〈歸去來辭〉的「田園蕪,胡不歸」感受。記得大學時代,我曾到中文系選修詩詞的課程,汪中老師還介紹了這位田園大師的另一首〈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共五首,而其中的第一首:「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 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 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裡 復得返自然」。其中我又獨愛「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 」。

亦誠如我在《拙耕園瑣記》的〈卷首語〉所寫的,「拙」是笨拙,亦有代表自己笨於文學創作;「耕」則有要求自己不忘出身臺南的勤於農事,爾後因為受教育和工作,倖有機會養成自己閱讀與書寫的幸福園地。

所以,《拙耕園瑣記》是我努力以「臺南人、府城事、家鄉情」的在地文化記述,發表對臺灣這塊土地「所讀、所見、所聞、所思、所評」的關懷,我嘗試學習林語堂「無(五)所不談」的書寫境界,雜記下來自己的觀察與感想。

猶記得1970年4月12日我在臺南南一書局,買了一套胡適寫的《胡適留學日記》(4冊),那是在我正為7月準備考大學前的幾個月,現在回想起自己當時,是多麼的狂熱和放縱。

我狂熱的,是自己仰慕胡適在美國留學階段,從1910年至1917年的持續書寫日記,堅持他的求學與學術研究精神;我放縱的,是羨煞胡適異國浪漫情懷,而不顧自己面臨大學聯考的逼近,堅持自己喜歡的閱讀,買了這一套「閒書」。

《胡適留學日記》原書名為《藏暉室劄記》,是民國28年(1939)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民國36年(1947)轉由商務印書館印行,書名改稱《胡適留學日記》,196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二版發行。

在我當年考上輔仁大學圖書館系,負笈北上之後,這套書我都一直帶在身邊翻閱,隨時調適自己在異鄉的大學生活。縱使碰到寒暑假,我仍然放進包包,帶回臺南老家。迄今,我都還將它放在書房的架上,它一直深深影響到我今天的閱讀與書寫。

還有一套高拜石寫的《古春風樓瑣記》(32冊),主要內容是以近百年來的國事、家事、天下事為題材,無所不談的書寫入這一套的瑣記中。回溯1970年代末期,我因工作關係,時與《臺灣新生報》的友人有所往來。每當《古春風樓瑣記》的專欄文字,在該報登載後,即輯單行本出版。我有幸承蒙好友贈送其中本書,若再遇有缺集,我就自己設法購買閱讀,並滿足愛好蒐藏圖書的那一份感受。

胡適在我《胡適留學日記》的自序中說:「要使你所得印象變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紀錄或表現成文章。」(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s)。我敬佩胡適不斷地閱讀與書寫,並以做提要、劄記、寫信、談話、演說、作文的方式,來建構他的完整思想體系;我也欣賞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的書寫風格,我深受他們二位的影響至今,也培養我日後喜歡閱讀與書寫的習慣。

我書寫《拙耕園瑣記》的起訖時間,開始於2014年7月5日的〈卷首語〉,結束於2017年3月7日的〈卷尾語〉,我大略計算了一下,總共發表近300篇,我也效法梁實秋與老舍的書寫要求,每篇約700字,總計20萬字左右。

閱讀梁實秋在1982年發表一篇〈關於老舍〉的文章,裡面寫道:「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語堂先生所有的一棟小洋房的樓上靠近樓梯的一小間房屋,房間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獨自一人,以寫作自遣。有一次我問他寫小說進度如何,他說每天寫上七百字,不多寫。…他寫作的態度十分謹嚴,一天七百字不是隨便寫出來的。他後來自己說:『什麼字都要想好久。』……。」

我就是受到老舍一天七百字的鼓舞,才自不量力的想學學老舍的功夫。雖然我不是如老舍每天寫,但屈指算來,我的《拙耕園瑣記》也已寫有2年6個月的光景。

現在我已從《拙耕園瑣記》中,分別整理出我母親與「拙耕園」有關的記述部分,於2017年6月彙集出版了《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至於,我在中央廣播電臺主持【知識寶庫】節目的廣播稿,和在臺灣日報撰寫專欄【側寫女性人物】的文字稿,彙編成的《近代名人文化記述》,刻亦由出版社排版中。這兩本書的催生,是我在書寫《拙耕園瑣記》過程中的始料未及作品,感覺格外具有自己閱讀與書寫人生的歷史意義。

《拙耕園瑣記》所累積的文字,經過我的上述梳理後,相形之下當更能凸顯我對臺南府城的文字意義。於是我決定將其內容,加以審修,並加以分類為鄉居記憶、地方文誌、文創新意、歷史檔案等四部份。我非常樂意以《臺南府城文化記述》的書名來出版,也希望有助於大家對我故鄉臺南府城的歷史文化,和臺灣文創產業發展有進一步的認識,因而喜歡上獨有的臺南風土民情。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元華文創公司蔡佩玲總經理、陳欣欣主編和她們的編輯團隊,她們大膽地接受,將我發表在臉書的《拙耕園瑣記》,分別編輯成《臺南府城文化記述》、《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和《近代名人文化記述》等三本書。
2017年6月紙本的《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已經出版,《臺南府城文化記述》電子版於2017年7月發行,值此2019年歲末再發行《臺南府城文化記述》紙本圖書,深感欣慰歡喜。在此,誠摯希望讀者會喜歡我的書寫風格,更盼望各界給予不吝雅教。

陳添壽 作者作品表

臺灣警政治安史論述稿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八):文創產業與法政篇

紀事下茄苳堡:臺南府城歷史情懷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七):政治經濟學與本土篇

稻浪嘉南平原︰拙耕園瑣記系列之肆

流轉的時光:臺南府城文化風華

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六):人文主義與文化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五):臺灣治安史略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三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二)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警察與國家發展:臺灣治安史的結構與變遷

台灣治安制度史:警察與政治經濟的對話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