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歲月,他們種下的樹,已長成了一番風骨
★三萬公里的追尋,大歷史的最佳見證
★百張親繪插圖+詩文,人文風采滿溢
★書法大師董陽孜親筆封面題字
一場壯遊,走遍大江南北,只為了心中的一棵哲學樹!
從河北到山西,從河南到山東,從周朝到清朝,王浩一出入千年古城,走進歷史扉頁,輕觸眼前的千年老樹,思索著,誰種下了它們?這些先賢哲人所種植的古樹,為何顏色依舊?撫樹思哲人,也許有部分的想像,但更多的是未曾看清的歷史曾經!
我在古樹旅行之中,觀賞了它們,撫觸了它們,也讚歎了它們。我知道它們不僅是很神奇的古樹,也是不容易說清楚的「較寬廣視野的歷史」。學院裡的歷史討論往往過於細緻繁瑣,我只是在旅行中輕鬆地走入歷史,以那些哲人們所種植的古樹,當是歷史現象背後千絲萬縷的「線頭」。——王浩一
【叔虞 X 太原晉祠 X 臥龍柏】
只見舊事成了凝固的斜影
英雄的腳印已在野塚之外
遊客喧囂,我是唯一的孤獨
【李世民 X 西安古觀音禪寺 X 銀杏】
終南山下的古禪寺,千年前有英雄繫馬
千年後,在寺前卸了鞍
我來磨劍
編織一個鏗鏘的唐朝夢
【白居易 X 洛陽嵩陽書院 X 將軍柏】
他們數著樹幹的虯紋
數著月影下的皺紋
樹上的是千年青翠與蒼勁
樹下的,卻是花甲白髮與蹣跚
【六祖惠能 X 嵩山初祖庵 X 古柏】
那村酒有些桂香
那件袈裟顯得老舊
那株古柏獨然孤寂
那座初祖庵,只有雲作伴
【歐陽脩 X 滁州醉翁亭 X 古梅】
有一處文學山亭
醉臥在北宋群山與南宋眾水之間
閒走著年輕的綠和傴僂著歲月的灰
【孔子 X 曲阜孔廟 X 古檜】
一位朝謁的小小旅人,已隱了來路
不能再東,這裡就是起點
二千五百年的歷史
從這裡足跡森森
【蘇東坡 X 常州藤花舊館 X 紫藤】
在惠州,老松林葬了朝雲,酒酹花退殘紅
在儋州,冬無炭夏無泉,無藥無友也無酒
在海上,舉杯遙敬入夢的乘鶴韓琦,預言北歸中原
在常州,人生無處不青山,乾杯!
【皇太極 X 瀋陽昭陵 X 榆樹】
八旗飛揚,風沙飛揚
藍天之下的英雄夢更亮麗了
號角如響雷,鬍渣曬得黑沉
鼓鳴如松濤,刀馬閃得晶明
作者
王浩一
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
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
目錄
自序 以旅行走入歷史
序旅 石家莊隆興寺之旅:范仲淹 X 宋槐
旅程一 太原晉祠之旅:叔虞 X 臥龍柏
旅程二 西安古觀音禪寺之旅:李世民 X 銀杏
旅程三 洛陽嵩陽書院之旅:白居易 X 將軍柏
旅程四 嵩山初祖庵之旅:六祖惠能 X 古柏
旅程五 滁州醉翁亭之旅:歐陽脩 X 古梅
旅程六 曲阜孔廟之旅:孔子 X 古檜
旅程七 常州藤花舊館之旅:蘇東坡 X 紫藤
旅程八 瀋陽昭陵之旅:皇太極 X 榆樹
序/導讀
自序
以旅行走入歷史
這本書有九個篇章,寫了十一萬個旅行文字。文字工作之後,開始動手繪製文字之間的插畫,如果貪圖方便有大量照片隨時可以恣意採用,但是「展現誠意」的念頭萌發,試圖以工筆手繪傳達旅行中的觀察與感動。結果,前後投入太多時間一針一線創作,過程中屢屢興起「何苦來哉」,卻又「自我催眠」拿出抄經的毅力自勉。於是,一幀幀插畫完成後的「自戀」,成了我的「勞務報酬」。
九個篇章,即是九趟旅行,九株古樹。其實在書寫之初,去哪裡?找什麼樹?沒有太多規劃,一切都是隨著「有啥古樹資訊,就前去探究」,時間前後四年。書寫完畢之後開始歸納這九趟旅行,試圖找出所有景點之間的大數據。赫然發現「北魏與北宋」竟然是古樹旅遊的雙主軸,於是開始整理這兩組「歷史的輪廓」。
去了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那是北魏開鑿的佛教藝術之地。
去了河北洛陽的龍門石窟,那是北魏開鑿的佛教藝術之地。
去了河南少林寺,那是北魏時期創立的佛寺。
去了山西懸空寺,那也是北魏時期創立的佛寺。
去了山西五臺山的清涼寺,那是北魏時期所建的皇家佛寺。
這五個佛教重要的景點,「北魏」不僅是共同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更是關鍵,這讓我太驚喜了,也讓我回頭凝視南北朝的歷史,尤其是專注在孝文帝,他是誰?在什麼背景下有如此佛教心思?一連串的好奇與驚豔發現,我「以旅行走入北魏歷史」。
二○一九年五月中旬,以一○二歲高壽去世的傳奇建築師貝聿銘,他曾經說過:「如果要從旅行中獲益,就必須先學好歷史。」這是他的旅行心思,也是我在這本書寫畢之後最大的心得。
魏晉南北朝,是大家熟悉的大分裂時代,我的歷史課印象停留在胡族的戰亂黑暗、野蠻血腥。也因為如此,對它的了解,除了三國那一段之外,求學時期顯然是沒有多大興趣。簡單地說,「北魏」是陌生的,我必須重新梳理南北朝的天下風雲。
話說,西元三八三年,北方前秦對南方東晉發動淝水之戰,卻在失敗後迅速瓦解。三年後,十六歲年輕的鮮卑族新領袖拓跋珪,回到先人舊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建立北魏,再兩年後遷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積極征戰,擴張疆土。他同步「漢化運動」,也設立太學,祭祀孔子。拓跋珪三十九歲時宮廷政變,他遇刺身亡。十八歲的長子拓跋嗣繼位,史書對他讚譽「兼資文武」。拓跋嗣漢化甚深,他在位十五年期間堪稱承平歲月。而南方的爭戰奪權,四二○年,北府軍團將領劉裕結束南方的東晉國祚,建立國號「宋」的新王朝。這一年史家稱呼「南北朝」開始!南朝,是劉裕的永初元年。北朝即是拓跋嗣的泰常五年。
「一代明君」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任皇帝,五歲登基,而在他登基前、登基後,他的祖母馮太后是長達二十五年北魏的實際統治者,她是長樂信都漢人,出身世家大族。孝文帝親自掌權親政,則是太和十四年(四九○),祖母去世——那年他二十四歲。對於駕馭皇權,雖然他年紀還輕,但是已在祖母身邊實習了十九年。等到實際掌政之際,宛如出閘老虎,醞釀多年的國家整體發展策略、經濟與文化策略,一一端出:遷都、漢化、南征,並且義無反顧地全力推動。
四九三年七月啟動遷都洛陽計畫。遷都之後,四年內他親自率軍南征三次,同時「不留退路的極端漢化」。孝文帝受到父親獻文帝影響,仍然採取提倡佛教、優禮僧人的政策。在平城時期,他禮敬來自印度的高僧跋陀,為他開鑿雲岡石窟,遷都洛陽之後再為他開鑿龍門石窟,甚至於太和十九年(四九五),為了跋陀僧在嵩山創建少林寺。至於山西懸空寺則是太和十五年(四九一),孝文帝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自此。
孝文帝甚至大力扶持五臺山,他是第一位到五臺山巡幸的皇帝,「曾至五臺山避暑,往復宿此」北臺,又遊行於中臺。延興二年(四七二),他下令在此創建清涼寺。如此作為,也讓我明白了金庸小說《鹿鼎記》裡,作者為何安排「將詐死的順治皇帝在此出家」了……神奇的是,冥冥之中,本書裡的尋樹旅行期間,這五個孝文帝景點都走遍了。
至於這本書另一大主軸線「以旅行走入北宋歷史」,我的景點則是:
去了河北正定古城的隆興寺。
去了歐陽脩筆下〈醉翁亭記〉的滁州琅琊山。
去了蘇東坡臨終的常州和埋骨之地汝州。
去了山西太原晉祠建築群的聖母殿。
去了河南少林寺建築群裡的初祖庵。
去了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
如果要說此北宋旅行有什麼關鍵字,應該是「宋仁宗」吧!歐陽脩與蘇東坡是宋仁宗提拔的名臣與文學家,隆興寺「摩尼殿」是他創建的,晉祠「聖母殿」建築是他改建而成的,此二建築保存至今成了建築史的瑰寶。「嵩陽書院」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四八四)所創建的「嵩陽寺」,到了隋煬帝時成了道教的「嵩陽觀」,宋仁宗再改設為儒教學堂,自此成了著名的「古代四大書院」。
如果繼續爬梳「古代十大寺院」,也是有了驚喜的結果,我沾沾自樂。寺廟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庫,也是歷史悠久的象徵,它保存了歷朝歷代的歷史文物,成了「歷史文物博物館」。我們來看看這十大的名單:
一、洛陽白馬寺
二、西藏拉薩大昭寺
三、陝西法門寺
四、山西關帝廟
五、山西晉祠
六、山東曲阜孔廟
七、甘肅拉卜楞寺
八、河南少林寺
九、青海西寧塔爾寺
十、山西恆山懸空寺
盤點這份名單,我是驚喜的,因為這本書裡的旅行,我走訪了其中五個寺廟……這讓人太有成就感了。嗯,未來的旅行,似乎可以把未完成的五座寺廟列入走訪計畫……這樣可以稱之「壯遊」嗎?
歸納了這九趟旅行的歷史區塊,企圖整理總結想法。讓我想起了曾經閱讀過龍應台在二○一七年底之際,她在台灣大學法學院的演講,講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人文素養?〉內容中,她說若以「文學」、「哲學」、「史學」來說明人文,「文學」讓你看見水裡白楊樹的倒影,「哲學」是使你在思想的迷宮裡認識星座,那麼「史學」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明白「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的存在」。
我津津有味地讀著她所說的「沙漠玫瑰」比喻。有朋友從以色列帶給她一蓬稱之「沙漠玫瑰」的乾草,朋友交代她把它整個泡在水裡八天,它就完全復活。她用大碗盛著清水浸泡了甘草,果然一天比一天顯得綠意、舒展,甚至有了玫瑰形的圖案。直到第八天,她與兩位兒子大聲歡呼眼前「完整的、豐潤飽滿、復活的沙漠玫瑰」。然而突然拜訪他們的鄰居,也同時目睹眼前的這一把雜草。「你們幹嘛呀?」完全無法理解「一朵盡情開放地、濃綠的沙漠玫瑰」的快樂。
鄰居所看到的是地衣,而非玫瑰,他所看到的是「一把挺難看、氣味潮濕的低等植物,擱在一個大碗裡」。鄰居所看到的是「現象的本身,所定在那個的時刻,是孤立的」,而龍應台與兩個兒子所看到是「現象,和現象背後一點一滴的線索,輾轉曲折、千絲萬縷的來歷」。
《哲學樹之旅》裡的九株古樹,有柏、檜、槐、梅、榆、銀杏和紫藤。種植的時間有夏朝、西周、春秋、唐宋、清朝。我在古樹旅行之中,觀賞了它們,撫觸了它們,也讚歎了它們。我知道它們不僅是很神奇的古樹,也是不容易說清楚的「較寬廣視野的歷史」。學院裡的歷史討論往往過於細緻繁瑣,我只是在旅行中輕鬆地走入歷史,以那些哲人們所種植的古樹,當是歷史現象背後千絲萬縷的「線頭」。
我拉著線頭,在歷史之河的流動之中,找到或浮或潛的現象,理解原來遙遠的歷史竟離我們如此地近。北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是質樸直爽的樣貌,北宋「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那是自適怡然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