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臺灣人,你怎麼能不瞭解地震?
第一本融合臺灣觀點、扣連新課綱與防災教育的地震百科
從100個有趣的地震問題
學習基礎地球科學、物理、化學及防災知識
地震專家馬國鳳 X 科普作家潘昌志 X「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
聯手為青少年與兒童量身打造臺灣本位地震知識書!
從人們常見的地震與地質現象出發,
透過提問、解惑、思辨、討論及實驗動手做,
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臺灣這個地球科學的天然實驗室,
進而認識影響全球的重大地殼變動事件。
◎本書5大特色
特色1 地震專家馬國鳳與科普作家潘昌志聯手打造最實用也最具代表性的地震百科
特色2 由淺入深,涵括地球科學與臺灣地震最有趣也最重要的六大主題。
特色3 真實照片+幽默插畫+化繁為簡資訊圖表,輕鬆破解抽象難懂的地科祕密。
特色4 書中設計能重建現場的地科小實驗與有趣小故事,讓知識應用更生活化。
特色5 內容扣合十二年國教自然課綱,是課本知識之外的最佳閱讀補給品。
★為什麼地球上的陸地會移動呢?
★「斷層」究竟是什麼?
★下一次大地震最有可能在哪裡發生呢?
★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也有地震嗎?
★為什麼火山有分「活的」和「死的」?
★為什麼臺灣地震很多,卻很少發生海嘯呢?
★臺灣一年會發生幾次地震、通常發生在哪裡?
★要怎麼找出地震發生地點?
★發生地震時我該怎麼應變呢?
★我們有辦法提前預測地震發生嗎?
身處在地震頻繁的臺灣,你是不是也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
你是否也曾這麼想──如果能了解多一點,地震來臨時就不用那麼害怕了?
市面上雖然有許多關於地震知識的書籍,但大多若不是闡述深奧的地科理論而讓人卻步,就是偏重防災步驟,較少提及地震成因與測量原理。然而,地震總是突如其來擾動大家的生活,如果不能從成因到預防災害──各方面真正「有感」了解地震及自己能做到的應對,對孩子而言,地震仍然會是不可掌握的怪獸。
又恰恰是因為地震常常降臨、影響我們的日常,從感受現象、探究背景因素到充實防災知識,地震正是能讓孩子利用經驗、跨領域學習的一個關鍵主題。本書匯整一百個融入日常生活、扣合學習內容的地震問題,由專業地震團隊執筆,配合文字簡答、豐富圖照、幽默具設計感的插畫與圖表,以及趣味實驗和小故事,引導孩子學習融會不同領域的資訊,輕鬆破解關於地震與地球科學的疑難雜症。這些深入淺出的帶領,能具體化孩子對地震的印象、了解可能的損害以及控制程度,以及越來越進步的地震觀測技術。破除孩子因為不了解地震而產生的迷思與懼怕,同時收穫滿滿的閱讀與探究樂趣!
◎本系列目前共2冊
1.《天氣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氣象祕密》
2.《地震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本書關鍵字:
◎無注音,5-8歲親子共讀、9-15歲自己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海洋、環境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幼兒學習指標:無
名人推薦
【地球科學領域、科學教育專家一致好評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米蘭老師 YouTube自然科網紅教師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許樹坤 中央大學地科學院院長暨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陳國昌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彭啟明 氣象達人、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
黃世建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鍾孫霖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
「臺灣地處太平洋火環帶,由於地質構造的因素,造成臺灣地區的地震頻繁,對於人民的生命財產也產生極大的威脅。但一般民眾對於地震的了解,其實相當有限,對於如何在地震發生時,爭取有限的時間,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以減少受損傷的機率,也多一知半解,所以地震防災的教育,才會顯得極其重要。
親子天下所出版的《地震100問》,其內容豐富、資料準確,章節經過精心的安排,由淺入深、環環相扣,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有艱澀的感覺,而且每個問題解答都附上簡單易懂的綱要,很容易讓讀者過目而不忘。最重要的是,該書不像一般的教科書或工具書文字繁瑣令人生畏,而是以活潑易懂的圖畫,來描述多數人不易了解的科學問題。
這是一本親子都真正能輕易閱讀的科學書籍,而在傳遞科學中,亦帶入地震防災教育,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加強本身對於震災來臨時的迅速反應,提高保護自己或家人的安全意識。這是一本好書,我極力推薦!」──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陳國昌
「矗立於婆娑之洋的美麗島臺灣,其出生係由板塊相互擠壓而得,因此具有雄偉的高山,但也有可怕的地震。而生活於其中的臺灣子民,應有與地震共同生活之準備,所以必須厚植地震防災的意識與知識。本書對地震之成因、伴隨災害、地震測報乃至地震當下如何自處等,傳達精確但又淺顯易懂的說明。全書以問答與活潑角色插畫形式,輔以圖解及照片說明,更特別的是還有地科小實驗,可以透過實作增加了解。
本書是非常優良的科普書籍,可供家庭親子閱讀,也適合學校做課堂教材用。書中對地震災害之成因、特性以及防災都有完整論述,又有系統地以問答互動拆解為各自獨立的不同單元,隨手翻閱均有驚喜可觀之內容,實為難得之出版品,故極力推薦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黃世建
作者
潘昌志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上班族兼科普作家,在網路與平面媒體專欄撰寫科普文章超過百餘篇。喜歡自然科學、想當地球科學家是小時候的夢想,長大後又發現了說故事的興趣,合起來就是以地球科學為主的科普寫作,希望用知識傳播多給社會正向力量。在氣象局服研發替代役時吸取了滿滿的地震科學實務,之後便與馬國鳳教授合作《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為大家帶來深入淺出的地震知識,並用故事串起科學和社會的連結。
馬國鳳 (總監修)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現任臺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暨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榮獲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教育部學術獎並獲選為國家講座教授、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組織臺灣地震模型團隊,將科學研究實用化,使學術成果普及大眾,降低地震災害損失。在此推廣的同時,深覺一般大眾對於相關地震資訊的理解,仍有一段距離。因此結合科普作家潘昌志先生,共同建立「震識」網路平臺。希望透過科普的語言,提供大眾對地震危害潛勢資訊的理解,以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
繪者簡介
陳彥伶
畢業於美國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取得視覺傳達設計碩士。
喜歡老鼠、喜歡書、更喜歡假日悠閒的午後。
繪製這本地震百科時,還做了一個大地震的惡夢,所幸夢中的我成功地逃生了。只能說,地震真的好可怕呀!
作品曾獲得兒童文學牧笛獎、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系列前作《天氣100問》榮獲第43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入圍2019臺北國際書展大獎與2019義大利波隆那書展臺灣館選書。
FB:老鼠愛說話(mouse.chit.chat)
目錄
作者序 2
怎麼使用這本書? 8
藏在地球的祕密 Q01 → Q18
Q1 我們現在住的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呢? 12
Q2 地球現在到底幾歲了呢? 13
Q3 為什麼地球是圓的呢? 14
Q4 其他星球也都是圓的嗎? 15
Q5 地球的內部藏著什麼呢? 16
Q6 如果我們一直往地下挖,可以到達地球另一端嗎? 17
Q7 指北針會一直指向北方,是因為地球裡面有磁鐵嗎? 18
Q8 聽說地磁的位置還會跑來跑去,這是真的嗎? 19
Q9 為什麼地球上會有海洋? 20
Q10 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陸地? 21
Q11 被海水填滿的海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22
Q12 地球上的陸地會不斷移動,還是固定不變的呢? 23
Q13 為什麼地球上的陸地會移動呢? 24
Q14 為什麼地球上的板塊會「運動」呢? 25
Q15 地球的板塊會怎麼「運動」? 26
Q16 臺灣島的形成也跟板塊運動有關嗎? 28
Q17 其他國家的高山也跟板塊運動有關嗎? 29
Q18 為什麼我無法察覺到陸地上的板塊有在運動呢? 29
藏在火山的祕密 Q19 → Q30
Q19 火山就是會噴火的山嗎? 32
Q20 火山通常會在哪裡出現呢? 33
Q21 為什麼火山會爆發呢? 34
Q22 火山噴發有哪些方式呢? 35
Q23 聽說火山有分成「活的」和「死的」,為什麼呢? 36
Q24 岩漿冷卻後會變成什麼呢? 37
Q25 火山爆發時會造成什麼災害呢? 38
Q26 「火山灰」是什麼呢? 39
Q27 火山只有可怕的災害,完全沒有益處嗎? 40
Q28 臺灣也有活火山嗎? 40
Q29 火山那麼燙,科學家要怎麼研究它呢? 41
Q30 火山爆發有辦法提前知道嗎? 41
可怕的地震與海嘯 Q31→ Q63
Q31 地震好可怕,為什麼會有地震呢? 44
Q32 除了自然界的因素以外,人類也可能製造出地震嗎? 45
Q33 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也有地震嗎? 45
Q34 世界上有哪些地方特別容易發生地震? 46
Q35 哪個國家的地震最多呢? 46
Q36 發生地震的位置究竟是「震源」還是「震央」呢? 47
Q37 為什麼地震發生時,常會讓人覺得地面在晃動呢? 48
Q38 為什麼比較大的地震發生時,常會先上下、後左右搖晃呢? 48
Q39 新聞常以「地震規模」形容地震,那是什麼意思呢? 49
Q40 「地震震度」又是什麼意思呢? 50
Q41 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有發生地震,我們卻感覺不到? 52
Q42 為什麼發生地震時,各地震度都不一樣呢? 52
Q43 為什麼有時候會連續好幾天都有地震呢? 53
Q44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究竟有多大呢? 53
Q45 聽說小地震能幫助釋放能量、減少大地震發生,是真的嗎? 54
Q46 常在地震報導中提到的「斷層」究竟是什麼呢? 54
Q47 斷層會怎麼活動呢? 55
Q48 為什麼地震經常與斷層有關呢? 56
Q49 臺灣也有活動斷層嗎? 56
Q50 發生地震與斷層活動後,陸地的位置也會跟著變嗎? 57
Q51 地震會帶來哪些災害呢? 58
Q52 新聞常說地震有可能引起「土壤液化」,非常危險,為什麼呢? 60
Q53 什麼是海嘯呢? 61
Q54 海嘯和海浪有什麼不一樣? 61
Q55 為什麼有些地震會引發海嘯? 62
Q56 海嘯來臨前,海水真的會大倒退嗎? 63
Q57 海嘯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64
Q58 海嘯傳播的範圍有多遠? 65
Q59 海嘯波浪多高會有危險? 66
Q60 海嘯會帶來什麼災害呢? 67
Q61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海嘯? 68
Q62 萬一真的有海嘯來襲,到底該怎麼避難呢? 68
Q63 海嘯這麼恐怖,可以提前預測嗎? 69
臺灣地震有夠多 Q64 → Q76
Q64 為什麼臺灣常常會發生地震呢? 72
Q65 為什麼臺灣人常形容地震是「地牛翻身」呢? 73
Q66 臺灣一年會發生幾次地震呢? 74
Q67 臺灣有感地震的規模通常有多大呢? 74
Q68 臺灣的地震通常都發生在哪裡呢? 75
Q69 為什麼西部的地震明明比較少,災害卻往往比較嚴重呢? 76
Q70 臺灣哪一個縣市的地震最多呢? 77
Q71 為什麼每次地震,臺北的震度常比其他地方大呢? 77
Q72 臺北也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嗎? 78
Q73 過去臺灣曾經出現哪些嚴重的大地震呢? 79
Q74 為什麼臺灣地震很多,卻少有海嘯呢? 80
Q75 常聽大家說「百年會有一次大地震」,這是真的嗎? 80
Q76 聽說臺灣有些特別的地景跟地震有關,那是什麼呢? 81
地震測報怎麼做? Q77 → Q86
Q77 地震要怎麼樣觀測? 84
Q78 地震儀通常都放在哪裡? 86
Q79 要怎麼找出地震發生地點? 87
Q80 氣象局會怎麼發布地震消息給大家呢? 88
Q81 什麼樣的地震會發布強震即時警報呢? 88
Q82 為什麼我們能提前收到地震警報呢? 89
Q83 鄰近震源的「預警盲區」又有什麼方法來接收地震警報呢? 90
Q84 聽說日本的地震預警系統很厲害,跟臺灣有何不同呢? 91
Q85 我們有辦法提前預測地震發生嗎? 92
Q86 動物行為可以預測地震嗎? 93
地震來了怎麼辦? Q87 → Q100
Q87 如果我感覺到好像有地震發生了,應該怎麼辦呢? 96
Q88 地震發生時,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96
Q89 聽說躲在「生命三角」的位置最安全,這是真的嗎? 97
Q90 地震時如果我人在家中,該怎麼避難較安全呢? 97
Q91 地震時如果我在住家以外的地方,該怎麼避難較安全呢? 98
Q92 地震時如果我人在郊區,該怎麼避難較安全呢? 99
Q93 大地震停歇後我該怎麼辦呢? 100
Q94 大地震過後,我到底該待在屋裡還是疏散到戶外呢? 100
Q95 為什麼地震後有時會建議大家「就地避難」呢? 101
Q96 什麼是「緊急避難包」呢? 101
Q97 如果需要疏散到其他地方避難,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102
Q98 人們通常會到什麼地方避難呢? 103
Q99 地震後如果不小心受困該怎麼辦呢? 103
Q100 平常我可以做哪些準備來因應突如其來的地震危機呢? 104
附錄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學習內容對應表 106
附錄2:索引、參考資料 109
序/導讀
【自序】
第一本融合臺灣觀點與防災教育的地震百科
文/馬國鳳(臺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研院地科所特聘研究員)、
潘昌志(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識的震事」部落格共同創辦人暨副總編輯)
地震是臺灣影響最深遠的天然災害:地震議題也是許多民眾相當關心,卻也相對「沒那麼了解」的領域。雖然,基於人類趨吉避凶的本能,每個人都想知道「臺灣哪一條斷層最危險?」「我家的房子會不會面臨土壤液化危機?」「下一次的大地震又會在哪裡發生?」可是,地震知識的門檻一點也不低,例如,想看懂「土壤液化潛勢圖」,得先認識「土壤液化」是什麼,以及它與地震究竟有什麼關係……如果沒有正確理解,很容易受到許多斷簡殘編的偽科學或假消息所影響。
為了從頭開始,一點一滴幫助大家累積地震知識。「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與社群專頁,在2017年誕生,至今仍持續在網路上分享地震科普、解惑各種地震知識與迷思。雖說這個部落格聚集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地科與地震領域專家學者,又有眾多科普作家的參與,照理說可以得心應手的兼具專業與普及,但是實際上──「要把事情說得簡單,一點都不簡單」。我們也才在科普路上慢慢學習,隨著與網友們的互動、來自各界的支持,並透過不同類型文章鼓勵討論,試圖從社群回饋中得到大家的喜好興趣,以創造更多關於地震的話題,才逐漸凝聚了許多忠實讀者。
讓孩子也能懂的科普傳播一點都不簡單
然而在經營部落格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由於中小學的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又有升學壓力,體制內的教育,僅能將部分最重要的地震知識列入課本。可是,在面對真實的地震災害風險議題,需要更深入的瞭解、更多的反思,但離開課本,市面上針對中小學生撰寫的地球科學與地震科普書籍,不僅屈指可數,還多為國外譯作。
正好,親子天下童書與天氣風險公司彭啟明博士合作,出版了《天氣100問》一書,獲得極高的迴響,在彭博士的穿針引線下,讓我們認識親子天下童書知識線的編輯團隊,雙方都很希望能為臺灣的孩子編著一本「融合本土與國際觀點的地震百科書」,理念一拍即合,自此展開近兩年的著書編輯工作。
不過,寫慣研究論文和成人科普文章的我們,跨足童書領域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另一個難度完全不同的專業,光要找出「孩子有興趣又能梳理出學習脈絡」的一百個問題,就花了很長的時間。著書過程中,我們大量利用新聞時事,以及各種環環相扣的問題,並與身邊家中有國中、國小學童的親朋好友訪談,以確認書中的問題既不難、又有趣,如同進行田野調查與研究一般。這個過程又再次驗證:科普真的不簡單!
在親子天下童書編輯團隊副總監林欣靜、副主編戴淳雅,以及繪者陳彥伶的協力下,這本國內獨一無二的「臺灣本位地震百科」,一點一滴的逐步完成,校稿看到成書雛形時相當感動,因為若沒有經過編輯與童書繪畫專業的協助,我們也不可能將深奧的地震知識,簡化普及到小學生也能理解的層級。而且,在大家的腦力激盪下,書中有各式各樣有趣的圖解與圖表,還設計了可讀性很高的「地科小故事」、「地科小知識」專欄,甚至還有可以讓大家試著「重建地科現象」的「地科小實驗」,也讓內容更加活潑,更親近孩子。
用知識增進素養,正視地震風險
就過去傳播地震知識的經驗,我們也發現,真正在乎地震的威脅與風險的,有許多是年長的大朋友們,但過去的地科教材比起現在還更少,所以本書中提到的許多問答,也適合親子共讀,一起認識各種關於地科的知識。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開始啟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特別重視「素養」的表現,而地震科學的素養,不僅僅在於了解知識層面,更需親力親為,才能在急難來臨時做好最適切的應對。本書中最後一章「地震來了怎麼辦」所提到的防災準備,有不少是需要經過理解、思考後,和家人共同討論決定的。除了希望大家可以正視地震風險,也希望能融合課程綱要中「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期許這本地震百科,能帶給孩子們重要的課外知識,也能成為培養新一代公民素養的最佳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