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孔河畔的沈思
 
作者: 施正鋒 
書城編號: 1670666


售價: $187.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翰蘆圖書
出版日期: 2020/04
頁數: 464
ISBN: 9789868809949

商品簡介
本書涵蓋2013年九月政爭、到2020年大選前的政治發展,主題包括九月政爭的政治制度思考、台灣政黨政治的前景、民主轉型的回顧及深化的期待、總統直選與台灣政治發展、九合一選舉的觀察、蔡英文第一任政府的觀察、民進黨的總統初選、國會改革觀察、台灣憲政改造的觀察、以及台獨學者從政百日。基本上,這是當代政治的忠實紀錄,有觀察、有分析、也有針砭、更有建議,換句話說,這不止是照妖鏡,也是作為知識份子的自我期待。問題是,不管是無知、無良、還是無膽,儘管看到病徵、知道病理,掌有權力的人未必願意服藥。經過六年半的沈思,已經沒有其他選擇,求人不如求己,必須直接參與,破釜沈舟、義無反顧,只能當過河卒子了。

作者

施正鋒

現職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學歷
.Ohio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系博士
.Iowa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系碩士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

經歷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任

服務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長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總編輯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台北市台中一中校友會文教基金會董事
.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喜樂島聯盟副主席兼發言人

專長
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族群政治

研究
和平研究、民族主義、政黨政治、選舉制度、經濟發展

目錄

代序-有心的人,不發瘋是很難的
 今晚,決定不要麻醉自己
 良知是不能出賣的
 卑微地苟活著
 熱炒一百跟五柳枝
 人類大腦的形狀像青蛙
 不要拿鴿子來跟斑鳩交配,不要把張俊雄當作張俊宏
 阿倫沃茨
 有關政治制度運作的一些錯誤認知
 
九月政爭的政治制度思考-不要當赤腳醫生,不管是學者、媒體、還是國會觀察者
 壹、行政協定的審查
 貳、憲法中的政黨:私人俱樂部、還是公共個體?
 參、國會議長的定位:不偏不倚、還是沒有政黨立場?
 肆、結語
 
台灣政黨政治的前景
 壹、台灣的政黨板塊是否凍結了
 貳、當前政黨體系發展的觀察
 參、綠營人士的2016大選焦慮
 肆、嘗試理解「新公民運動」
 伍、太陽花學生運動對於政黨體系的衝擊
 陸、結語
 
民主轉型的回顧、民主鞏固的挑戰、及深化民主的期待
 壹、前言
 貳、民主轉型的回顧
 參、民主鞏固的挑戰
 肆、民主深化的期待
 伍、結語
 
總統直選與台灣政治發展
 壹、前言
 貳、李登輝政府─由德川家康到本龍馬
 參、陳水扁政府─自詡王莽的鴨母王
 肆、馬英九政府─bumbler的王子復仇
 伍、蔡英文政府─霸氣卻又優柔寡斷
 陸、結語
 附錄1:政權轉移與民主鞏固的見證
 附錄2:陳水扁王朝興亡錄
 附錄3:由統治的本質看國民黨
 附錄4:由小龍女到太平公主
 附錄5:後國民黨時代的記憶重建─失禮,我們跟你是不一樣的
 
九合一選舉的觀察
 民進黨在南部的影響力正在流失中
 蔡英文政府的期中選舉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辯論之後
 新北市長選舉開打
 白頭宮女話當年
 英賴菊三人組與年底選舉
 蔡英文如果真的不偏心、不應連選舉都外包
 中央執政不力是最大的負面外溢
 柯文哲是台灣政局的鬼牌
 民進黨高層的失敗主義
 陳菊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張牌
 民進黨政府坐困愁城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
 不穩定戰略三角中的台北市長選局
 台南市長選情的新局勢
 民進黨年底選情低迷
 當球團老闆四年來跟對手眉來眼去
 梟雄的崛起
 詭異的柯文哲現象
 政治是一時的,做人是永遠的
 民進黨在宜蘭選得很辛苦
 九合一選舉的意義
 民進黨大挫的原因
 九合一選舉後的政局
 九合一選舉的檢討
 民進黨政府並非敗在經濟
 民進黨依然不知如何輸掉選舉
 
蔡英文第一任政府的觀察
 新政府內閣人事初探
 由蔡英文的人事佈局看領導風格
 蔡英文新政府的觀察
 由「蔡依林」到「林依晨」的背後
 蔡英文的三個三角習題
 由華航罷工事件看新政府的用人哲學
 由雄三飛彈誤射看新政府的危機處理安排
 朝野政黨異位,政策立場錯亂
 錯亂政黨政治的新政府用人方式
 民進黨政府遇強則弱的決策模式
 蔡英文總統「有你真好」的國慶演講
 探討蔡英文政府的民調
 新政府的政策雜亂無章
 再霸道,總統府也不過是溥儀的小朝廷
 民進黨還在學習如何執政
 擁有權力的政府就是事主
 蔡英文政府的回顧與展望
 林全內閣小幅改組
 遇強則弱、死鴨硬嘴巴、打死不退的政府
 窮到只剩下權力的傲慢
 小英政府的重大警訊
 小英政府到底是笨、懶、壞、還是狠?
 小英施政毫無章法的背後
 陽剛的賴清德與陰柔的蔡英文
 民進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下滑的警訊
 令人失望卻覺醒的一年
 詭譎的內閣改組
 蔡英文的執政困境
 畫虎類犬的所謂改革
 總統才是年薪最高的見習生
 蔡英文政府的戰鬥內閣
 半調子的改革
 令人無感的蔡英文總統國慶談話
 自欺欺人的背後就是民選皇帝的權力傲慢
 德才不備
 政府自我感覺良好是瞧不起老百
 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夢魘
 政府選前大灑銀子是夭壽骨
 
民進黨的總統初選
 對比式、還是互比式民調
 民進黨總統初選要有風度,不要屁面
 民進黨總統初選延長賽?
 民進黨總統延後初選的荒謬劇
 宛如抱著玩具不放的小孩
 在美國,優先提名現任被法院判定是違憲的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茶壺風暴
 由仿初選民調看藍白綠的競逐
 今天要求手機民調,明天是否要加網路?
 平議手機民調的爭議
 手機民調初體驗─得不償失
 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產生
 民進黨的集體沈淪
 鳩佔鵲巢
 兩大黨初選的前景
 民進黨初選民調納入手機的問題
 蔡英文總統的執政優勢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的科學性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出爐
 詭異的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
 
國會改革觀察
 國會質詢總統就是監督行政?
 政黨票與國會的局勢
 如何觀察國會改革
 國會改革的虛與實
 民進黨的議長中立說是打假球
 美國總統如何與國會議員博感情
 國會議場是莊嚴的場所
 國會調查權與人民的權利
 立委個人提案的意義與整合
 小心舌頭被貓咬掉
 誰來監督國會的監督者?
 黨團協商是否開放全程直播及媒體採訪
 肉粽串的討好是不智的立法方式
 由推拖拉扯到耍流氓的立法過程
 政治改革必須由國會改革開始
 到底公聽會是什麼?
 總統兼任黨主席是必要的
 令人納悶的蔡英文政黨政府
 總統的軍令狀破壞國會的制衡
 強勢行政下的立法院
 國民黨必須積極扮演反對黨的角色
 解嚴三十年,台灣民主沒有進步、只有倒退
 全面執政下的總統如何看待國會的自主性
 民意代表與公家機關的關係
 
台灣憲政改造的觀察
 沒有憲政改造就沒有憲政共識
 台灣憲政改造論壇芻議
 憲改病痾必須對症下藥
 憲政改造的思考
 對症下藥的憲改
 不更動憲法文本的憲改途徑?
 看來,還是搭白牌車的憲改
 回到初衷的憲政改造努力
 馬靴不能當雨鞋、蓑衣不能當大衣,更何況脖子上的刀
 朱立倫的政治制度知識
 政治精算師的憲政體制想像
 總統尊重國會了嗎?
 百日新政微恙的病理分析及處方
 「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觀察─與其修憲,不如制憲
 總統並沒有皇帝的權力
 大家都錯怪林全了
 小英的憲改是在打迷糊戰
 小英的憲改思維
 憲政改革調整為內閣制的想像
 憲改走向內閣制?
 憲政改革的可能走向
 面對政治制度,台灣人究竟是麻木不仁、還是樂天知命
 
台獨學者從政百日
 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
 淚流已乾,怎會含淚投票?
 蔡英文政府閹割了台灣人的公投權
 誰來當台派的石磨仔心?
 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可不要作法自斃
 我的台獨夢
 台灣派的整合與團結
 真正能讓我掉眼淚的是台獨聯盟
 台獨聯盟的政黨經驗
 歡喜快樂來去投票
 明智的父母不應「挺囡仔邊」(護短)
 我加入喜樂島聯盟的原委
 由政治觀察家到政治參與者
 取信於社會是大家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知易行難的政治整合
 新政黨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的可能
 族群政策的參與─不要抹黑我是民進黨御用學者
 組黨參選是人民最基本的政治自由
 兩度擔任魯仲連的紀實
 不應該把政治交給沒品的政客或政黨
 獨立之道、路迢迢,建國之夢、夜漫漫
 
代跋-政治未來學的逃兵:「預言」與「預測」的區別
 附錄1:大選十個禮拜前的觀察
 附錄2:大選前一個月的觀察
 
後記

序/導讀

代序
有心的人,不發瘋是很難的

今晚,決定不要麻醉自己

作為蛋頭學者,有關於政治制度設計,今天的討論是徹底失敗的,很令人失望。我問到底是駕駛的技術不好、車子有問題、天候不佳、還是路況很差?收到的答案是太抽象。其實,我有一個問題鯁在喉裡沒有說出口:到底你想要去哪裡?

社會科學的基本課題,就是先看問題在哪裡,接著作病理分析,最後才開藥方。哪有先決定要開刀,只不過直覺很危急、必須採取行動,那是急病亂投醫。

我認為,這裡至少有三個場域,包括學者之間的研究跟論述、學者與政治人物的對話、以及政治人物如何說服百姓。都不是簡單工作,必須用相當大的心力。

就第三波民主化的研究,政治學界有相當的鑽研,可惜,國內還停留在初級。再來,如果政治人物不肯傾聽,又如何消化?最後,又如何讓選民覺得有改弦更張的必要?花了一千萬買豪華進口跑車,結果只是當上下班用,沒有必要吧!

包裝、品牌、直銷都很重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品質。可惜,沒有幾個人有興趣作信用的。急功、近利,這是台灣人的缺點,「好管不好教」,這是日本人的評價。

表面上說是要給消費者選擇,即使是百貨公司,逛了一圈、買了不少東西,終究,還是浪費。看到型錄甚麼都有,買空賣空、騙來騙去,這就是台灣的民主。

社會的進步,應該是專業分工。學者的責任就是提供生產,不可能要求去作銷售,更不可能要求去動員臨時演員來捧場,又不是作老鼠會的、或吃飽沒事幹。

是的,「學生可以去佔領立法院,為何你們學者沒有能力?」問得好,蛋頭學者,即使鞠躬盡瘁,不知如何回答,也只能這樣接受羞辱了。

良知是不能出賣的

二十年前,我參加的一個團體(台灣教授協會)要我作國會觀察,重點是兩岸條例的過程以及立場稍微納悶。法律的會員很多,為何找上我?不過,既然在美國唸書時,跟指導教授做過國會議員在外交委員投票行為會的研究,所以,也就當仁不讓了。

這個計畫很辛苦,沒有電子檔,沒有網際網路、或是資料庫,因此,是立法院的記錄一本一本地翻,影印回來作內容分析,這是國內極少數作的國會觀察研究。

千辛萬苦,把報告交出去了。年底(1992)剛好是立委選舉,會長(林逢慶)說要把立委的表現跟選民交代,打算開記者會,要我準備。時間、地點都敲定了,在最後一刻卻取消了。到目前,沒有人跟我說明為甚麼,可想而知,是政治不正確,擔心影響選情。

把這份報告整理出一篇論文〈國會議員的政治立場與其立法參與-以兩岸條例為例〉,登在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上的《法政學報》(1994.07,2期,頁145-65),並收在1999年出版的論文集《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的最後一章,雖是沒有能力對抗,也有交代了。

當然,從此被同路人打壓,那是沒有想到的慘烈。
二十年來,台灣的民主政治似乎進步不多。

卑微地苟活著

這一年半來,與其說是肢體的不便,倒不如說是想不透:「難道學者一定要從政,中了狀元一般,才叫出人頭地嗎?」因此,儘管生氣,卻只能頭低低的、卑微地苟活著。

回國以來,由於能力有限,只能忙著運動需要的理念及知識,雖是寂寞,倒也心安理得。當然,我們也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讓我們碰的(指國科會、研討會、公聽會),還好,運動圈的朋友看得起,不時會分配沒有人要做的。反正,能溜回台灣已經是謝天謝地,也就沒有必要說什麼先齊身、才能治國平天下;說穿了,就是比較會算,先佔個好位置、寫幾篇有I的國內外論文,升等以後,就可以學而優則仕。

然而,去年,有人強烈質疑,為何你們教授不帶頭衝鐵絲網?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就好像好久以前,有人說,你們為什麼不學學鄭南榕?我想,自己的能力、膽量,就只有這樣了,能做多少算多少。最後,只能自我解嘲說,不好意思啦,天主教徒不能自殺,否則會下地獄,不像佛教徒有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

社會的進步,端賴分工,不像在原始的社會,一個人什麼都要做,既沒有效率、又很難進步,宛如魯賓孫一樣。說真的,我已經很努力「不務正業」了,至少就精神上而言,迄今,已經比很多人多活了一倍以上,所以,自我調侃是米蟲,卻是很認真的米蟲,至少沒有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然而,就知識的產業而言,既要我生產沒有人要做的,又要包裝改寫通俗,還要當街叫賣演講,甚至於必須動員,就只差沒有要求直銷給親友。(話又說回來,朋友沒有走避,看到年輕人捨我其誰,很高興)

熱炒一百跟五柳枝

以下是半睡半醒中、會議結束前,被點名發言後的胡言亂語:
一、由於習慣穿短褲,只能穿涼鞋,所以,要給我穿小鞋沒有用。
二、越是想封殺我,越難達到目的。

三、這是一個很廉價的社會(指對於知識而言,特別是政治學)。
報告完畢。

朋友問:「怎麼啦?」
也沒什麼,只是想說熱炒一百跟五柳枝(紅燒魚)的差別:前者多半不過是蔥薑蒜,卻往往比較受歡迎,至少就按讚而言;後者稍微比較麻煩,未必受青睞。

話又說回來,付費打電話去電視節目、甚至於扣應進去,未必代表母體的看法。真正重要的,要看是否有知識性的影響,即使只有一個人看懂,畢竟要看是否有緣人。

正如學生的評鑑本來的用意是好的,卻可能被拿來當作鬥爭的工具,點閱、或是按讚的人數,當然也可以被拿來大做文章。在文化霸權下,我們就是想盡辦法掙脫制約,講好一聽一點,就是看有沒有緣分作交陪。

所以,政治人物儘管可以訕笑,你們辦的研討會沒有人要去、媒體不會報導,有什麼用?你們出的書有誰要看?對於這種勢利眼、投機者的看法,不值一哂,畢竟,我們還有很多同心的人,默默地相互打氣、扶持,為了一個相同的目標在努力,沒有那麼寂寞。

人類大腦的形狀像青蛙

昨天聽到國民黨一名政治人物(當年的國大)說,1997年修憲,民進黨主張法國雙首長制;這種似是而非,現場沒有來賓指正,反正不會有人記得,也不會有人負責。今天,也有學者有類似的說法,應該是選擇性的記憶、或是道聽塗說。

比較正確的說法是,當年的黨主席許信良崇拜戴高樂,而李登輝為了抗拒國民黨保守派的掣肘,拿掉國會的閣揆同意權,未必是真的青睞雙首長制。

然而,此後對這一段歷史,大家有不同的解讀。特別是在2000年,連戰輸掉總統選舉、國民黨仍掌有國會優勢,因此堅持以法國的所謂「自動換軌」,要求陳水扁交出組閣權,那當然是強人所難。連戰如果贏了總統選舉,當然會自行組閣;輸了大選,卻也要求組閣,選來選去都是他在玩,未免欺騙社會。

有回去八德路上電視當砲灰,眾人除了痛罵李登輝,把砲火指向我,彷彿我是民進黨的御用學者。其實,當時代表民進黨去草山談判修憲的是陳文西,而台教會的朋友主張總統制,水火不容,不要把帳算在我身上。下了節目,在電梯中,這位花中畢業的名嘴說,不好意思,他的角色就是這樣。所以,讀到所謂「民進黨策士」,覺得應該具體一點,不該張冠李戴,以免讓人產生全稱式想像。

小時候,父親告誡我們,如果怕忘記,就用一條繩子綁在手指上。可惜,大家的記憶不太好,可能是因為人類大腦的形狀像青蛙(雙關語brain fog與frog brain)。

不要拿鴿子來跟斑鳩交配,不要把張俊雄當作張俊宏

一個學生問我,高中公民老師說,「我們的憲政體制是雙首長制,因為同時有總統、又有行政院長」。我反問:德國跟以色列都有總統跟總理,豈不也是雙首長制?當然不是,他們的憲政體制是如假包換的內閣制。

所謂的雙首長制,就是有一個民選的首長,同時又有一個由國會產生的總理。所以,不管是政客還是媒體,還在舉憲法文本說,我們目前是雙首長制,應該是忘了1997年的修憲,老早已經把國會的閣揆同意權拿掉了。同樣地,如果拿大法官會議釋憲喋喋不休,那是1997年以前的事了。

看到學者接受訪問,舉法國跟芬蘭的作法,要我們依樣畫葫蘆,就有點硬是要拿鴿子來跟斑鳩交配。退一百步,即使台灣目前是雙首長制,光譜上也有三大類,為何一定要依據法國的慣例?

最好笑的是,政客名嘴竟然把挪威(內閣制)當作芬蘭,就好像把張俊雄當作張俊宏。同樣地,青瞑牛不罵死,看到記者寫到,「多數黨組閣在國際上有許多國家的經驗可以參考」,也是道聽塗說:如果是內閣制,那是原本就是這樣的,如果是總統制,就是朝小野大;如果是雙首長制,要看國情。很多東西都可以討論,然而,裝神弄鬼、道貌岸然,好像很有學問的樣子,很討厭。

阿倫沃茨
英國哲學家阿倫沃茨(Alan Watts, 1915-73)說:「傻子的立場是所有的社會制度都是遊戲,他看這個世界是在玩遊戲。這也是為什麼當人們煞有介事地在完遊戲之際,傻子只會在一旁傻笑,畢竟,這一切也不過是一場遊戲。」獻給昨晚在凱道原轉教室、以及沒有機會前來的朋友們。

有關政治制度運作的一些錯誤認知

一般而言,影響民主的因素大致上可以歸納為文化、結構、及制度。人民及政治人物的民主文化素養需要時間培養,並非一蹴可及,尤其是彼此是否願意相互傾聽說服的傳統;至於經濟結構(譬如階級)、或是社會結構(譬如族群),也是短期恐難改變,只能企盼舒緩之道、或是不要惡化既有的分歧;政治制度包含憲政體制(中央政府體制、中央與地方關係)、選舉制度、及政黨體系,彼此環環相扣,卻是相對上比較能立竿見影,關鍵在於變革的動力。

政治改革猶如醫療,必須先有正確的問診,經過合理的病理分析,最後才可能提出有效的藥方。暫且不提修憲vs. 制憲的糾結、或是國家的統獨定位,至少就當下政治運作順暢與否,坊間提出來的病痾主要集中在所謂的「權責不符」,也就是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另外,老百姓對於藍綠兩黨長期對立漸感不煩。至於解決之道,議者所開出來的藥方是否能對症下藥、宛如OK繃、或是頭痛醫頭、甚至於頭痛醫腳,還是必須有通盤的理解。

我們打個比方,假設我們一群人想要從台北到墾丁國家公園出遊,感覺上不是那麼順暢,究竟是天候不佳(中國威脅)、路況不順(國民黨黨產)、車子將就(憲法借殼)、公司信譽(政黨輪替)、車型選擇(政治制度)、自排手排(憲政體制)、駕駛技術(國家領導)、司機vs. 導遊(閣揆vs. 總統)、還是乘客素質(文化)或齟齬(社會經濟結構)?

事實上,老爺車只要保養好,通勤應該不是問題;話又說回來,儘管平日勤於保養,忽然拿來上山下海,甚至於想要台灣走透透、全島歡樂遊,遲早要拋錨的。相對地,買新車子還是要看用途,超跑、雙B雖然拉風,在市區未必比銅管仔車好開,至於開家庭房車上下班,光是停車就頭疼,自找麻煩。如果有人只是希望有Ubike可以騎就好,卻是大談是否自排,那是撈過界。

就政治制度設計來看,因果關係最清楚的是選舉制度會影響政黨體系,具體而言,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有利於兩黨制的發展、政黨比例代表制則傾向於多黨制;至於混合制,還要看單一選區與政黨比例席次的相對比率,一般是不希望後者不要超過半數,以免國會過於零碎化、法案不好整合。目前不分區立委34席,佔國會總數113席的三分之一,尚難說小黨沒有生存的空間。

憲政體制也會左右政黨體系的發展,基本上,在總統制(或偏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下,相對多數有利於兩黨制(譬如美國),絕對多數則有利於兩大陣營(譬如法國)。換句話說,憲政體制會中介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的關係,也就是強化單一選區收斂有效政黨數目、弱化比例代表制的國會零碎化傾向。其實,政治學者的「臨床」實證,發現比例代表制與總統制不太相容,亦即法案整合在相對上比較困難。台灣有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及全面執政的經驗,孰優孰劣?

其實,即使是在內閣制之下,究竟全國性政黨體系是兩黨制(譬如英國)、還是多黨制(譬如荷蘭、以色列、德國)比較好,各有千秋。多黨制並非天生不好,只是萬一碰到政黨相互傾軋,聯合內閣的組成曠日廢時,政府又很可能老是面對不信任案倒閣而必須改選,譬如戰後法國第四共和國,甚至於是醞釀威權主義的溫床,譬如戰前的德國威瑪共和國,殷鑑不遠。

施正鋒 作者作品表

柬埔寨:發展現況與展望

緬甸:發展現況與展望

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蒙古

盧比孔河畔的沈思

轉型正義、基督宗教、解殖民

快速發展中的墨西哥

各國原住民族的礦權

原住民族的權利與轉型正義

歐盟的新發展:張維邦教授八十歲冥誕紀念

人民的權利與轉型正義

思考台灣外交大戰略

加拿大原住民權利保障

加禮宛戰役

加拿大Metis原住民族

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 之研究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