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看影片,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更獨立的思維方式?
本書教你如何透過影像(影片)閱讀,引導孩子思考社會現象、政治生態,甚至是生命的議題。
這是一位老師最私密的告白。
孩子,我跟你說:
在離開課堂後的人生裡,我跟你一樣都是學生,而且一輩子都是學生。今天教給你的每項人生課題,也都是我的回家功課。你的回家功課我會幫你看,可是我的回家功課,通常沒有人告訴我答案,也通常沒有答案。
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資格教你這些,但至少我可以說我在教你時,對這些問題也是做了功課,這些文章,讓你知道我面對這些問題,有著怎樣的觀點。我想,這樣子來教你,應該會比連想都不想的老師來的好那麼一點點……
本書作者從事教學十幾年,關心兒童的整體發展,有感於社會發展脈動快速,念茲在茲如何讓新世代孩童具備哲學思維的能力,在其學習新知的同時,也能有自己看待宇宙生命的觀點,因此希望能夠透過電影所涵蓋的哲學議題,對應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來與孩子們談談一些關於生命的議題,除了讓孩子們透過閱讀影片更具同理心之外,並創造可以思考議題的空間。
名人推薦
范聖韜 (國立臺灣師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暨學士學位學程專任副教授)
洪瓊君(兒童文學博士、紀錄片導演、作家)
楊鎮宇(前《人本教育札記》主編、現任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
劉英台(國立空大生科系兼任講師、電影讀書會帶領人、佳音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誠摯推薦
作者
李威使
1977年生。
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所碩士。
小學教師,學生叫他小威老師。
在學校負責把閱讀帶進學生的生命裡,得過教育部閱讀推手,也得過幾次桃園市兒童文學獎和鍾肇政文學獎。愛看電影及故事,曾幫雜誌社寫過數十篇影評、書評。現在才開始要認真寫故事。
曾出版少年哲學小說集;《海上漂來一間房》。
目錄
推薦序 當藝術成為教學的媒介
推薦序 影像,讓我們了解世界
推薦序 面對教學,李老師的方法是這樣的,那你呢?
推薦序 電影導讀,擴張生活的領域;開拓心靈的視野。
自序 我的回家功課
前言 閱讀本書的問與答
關於電影……
第1部《石頭夢》
如果人生是條蜿蜒的河流,
夢是載著記憶的河水
第2部《台北幾米》
美麗的童話背後,
有多少苦勞與汗水
第3部《樂生劫運》
拆掉的不只是建築,
是一磚一瓦用生命搭起來的記憶
第4部《送信到哥本哈根》
好人與壞人不是一條清楚的線,
而是一種情境、一種脈絡
第5部《當部落遇到國家》
我們想像的,
是同一個共同體嗎?
第6部《我的左派老師》
只能用愛來換愛,
用信任來換信任
第7部《私角落》
不同語言,不同性向,
我們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愛情
第8部《x戰警:第一戰》
無知之幕已經不會落下,
只能選擇開戰或接納
第9部《歧視的一課》
事實上,
我們從沒正視過「歧視」
第10部《不能沒有你》
當追捧的法理,
變成阻卻人性的理性疏離
第11部《我和我的小鬼們》
歡迎來到真實的教育現場
第12部《名媛教育》
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第13部《嫌疑犯X的獻身》
知道真相與蒙在鼓裡,
哪一個幸福?
第14部《海角七號》
當第二次機會來的時候,
你要不要抓住?
第15部《百萬殺人實驗》
藉由不斷的分工,把責任分攤出去,
我們就不是加害者嗎?
第16部《最遙遠的愛》
如果維繫婚姻的不是愛,
而是枷鎖
第17部《魔球》
你有勇氣對抗典範嗎?
第18部《落葉歸根》
受人點滴,
而報以湧泉的姿態
第19部《投名狀》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V.S「人無信就是畜生!」
第20部《東京奏鳴曲》
日常生活的展演與斷裂
第21部《後勁:王建民》
巔峰過後,
追求的未來是什麼?
後記
序/導讀
推薦序
面對教學,李老師的方法是這樣的,那你呢?
楊鎮宇(前《人本教育札記》主編、現任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
寫這篇推薦文很像疊積木,而且是第四層積木。第一層是人生,第二層是二十一部電影,第三層是李威使老師寫的二十一篇影評。我疊的這層積木,目的跟李老師一樣,面對人生種種課題,大人要怎麼培養小孩具備「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
對李老師來說,看電影、寫影評不是目的,而是種教學準備。他以電影為題材,先整理自己的觀影心得,然後問學生,那你們呢?
這種教學手法以討論型態為主,針對一主題(像是某部電影),老師事先準備觀點A,然後詢問學生們的觀點、C、D、E、F、G…。李老師形容這種教法是他「美好的教學原型」:「不必應付家長對成績的要求、不必應對體制種種的規範,就純粹與學生像為了求知識、愛思考而來的互動。」
可是,討論像天女散花一樣四散怎麼辦?遇到像瘟疫傳染般的沉默時怎麼辦?教學進度跟不上怎麼辦?家長或校方會不會施壓?
會!
一九八七年四月,台灣還沒解嚴,社會動盪,政府為穩定時局,要求全國學校發一篇中央研究院院士丁邦新寫的文章〈一個中國人的想法〉給所有學生看。台中私立立人高中歷史老師石文傑發另一篇文章給學生看,他帶學生討論何懷碩寫的〈另一個中國人的想法〉,跟前一篇比對討論,並且讓學生寫閱讀心得。
石文傑老師的教學手法跟李老師一樣。面對一主題(時局)、觀點A(政府發一篇文章)、觀點B(石文傑發的另一篇文章),然後石文傑問學生:那你們怎麼看呢?
後來,石文傑被解聘了。
一九九四年,台北蘭雅國中,一個學生因遲到、抗拒老師剪他頭髮等情況,與老師發生扭打,最後被校方用手銬銬在窗外鐵條上。這學生的班導黃美月認為校方處理過當,替學生抱不平,反遭校方批評此舉為「抹黑學校」。
如果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小孩具備「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那麼當教育者用(手銬)暴力解決問題時,根本談不上什麼「美好的教學原型」了。
後來,黃美月持續堅持她的教育理念直到退休。
在這種威權教育遺緒中,還是有許多教育現場的老師,身體力行追求「美好的教學原型」,跟學生討論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就像李威使老師一樣。
透過電影,李老師跟他的學生們討論的儘是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像是為什麼會有國共鬥爭?為什麼蓋華麗的 一○一大樓的工人自己卻沒有好住所?捷運預定蓋在古蹟上,怎麼辦?惡法也是法嗎?怎麼樣算是歧視?善跟惡怎麼區分?人需要遵守誠信嗎?努力後還是失敗怎麼辦?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學?
天啊!這些問題要怎麼討論呀?是的,李老師就這樣帶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堅持了十多年,對他來說,鍛鍊思考方式比找到標準答案還重要,而且他很強調,跟小孩討論電影,重點不是要找出什麼偉大的價值,而是「聊一聊、想一想的過程」。
跟學生聊一聊、想一想的代價是,小學開學不久,家長到校抱怨為什麼還沒教國字?帶小孩討論電影,學生成績退步,家長認為是他教學有問題,要求換班!帶小孩讀課外文章,家長說:「夠了!李老師請乖乖回去上課。」光是在這本書中,李老師就提到三次他的教學被家長抗議的事,更不用說真實教育現場中,他遇到多大的阻力。
他曾以為他是好好老師,學生歡迎,家長喜愛,學校輕鬆!但後來他發現他不是,他有原則(聽起來多麼討人厭!),他內心有一把尺,他認為原則飄忽「是鄉愿,也是媚俗」,他相信人仍要堅持原則,「不能因為這原則討人厭就放棄。」
他也知道他的原則滿顧人怨的,畢業典禮上可能連學生都不想送他鮮花跟禮物,但是他對學生說:「對的事情就該做下去,我還是會一直做下去,希望你們畢業後,也能有一把自己堅持的尺,完畢。珍重,再見。」
面對一個主題(像是一部電影),摸索自己的見解(李老師說這是他給自己的回家功課),探詢學生的感受跟觀點。就像面對人生,確立自己的見解跟對策,理解他人的經驗跟生存之道。這種直面問題的態度,吃力又不討好,但教學能閃躲這些根本課題嗎?
李老師寫的這本書,就是他的回答。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