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十世紀中國女性遇到媒體
 
作者: 游鑑明 
書城編號: 1676256

原價: HK$207.00
現售: HK$196.65 節省: HK$10.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7 天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7/07
頁數: 536
ISBN: 9789571192383

商品簡介
  長久以來,傳統女性給人的印象多半是無聲的、順從的、不輕易拋頭露面的。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女性的思想與成就漸漸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獨身女性」、「女球員」,這些過去難以想像會出現在女性身上的角色開始形成,並衝擊社會的觀感。報刊媒體除了將這群新女性的一舉一動捕捉下來,呈現在大眾面前,也大量報導了多方立場的言論。   此外,二十世紀的中國媒體不只報導、評論女性,同時還扮演指導女性的角色,像是透過當時的《婦女雜誌》、《豐年》等刊物,向女性傳遞家政知識。女性開始接觸到傳統道德規範以外的生活與科學知識,論述者也由原先以男性為主,轉變為女性亦能參與其中。   雖然在這樣的轉變下,女性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為被塑造、被評論、被消費的對象,傳統觀念加諸在女性身上的限制也尚未能完全解放,但從這些矛盾與衝擊之中,女性發展的可能性確實也有所擴展。藉由對這些現象的探討,使我們得以建構更完整的概念。 二十世紀的女性,開始呈現了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風貌 隨著近代報刊媒體的興起與社會關注 有關新女性的思想及言行皆不斷受到捕捉 本書透過多元蒐集的報刊史料與不同角度的言論文章 將當時大眾眼中的女性形象再現於今日的讀者眼前

※推薦文
臺海兩岸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學者對近代中國性別史的研究,約始於1970年前後,此後漸成風氣,投入研究者以女性學者為多。研究之初,以婦女史為名,研究的主題偏重於婦女教育、婦女放足、婦女職業、婦女動員、婦女參政等方面。游鑑明女士即是在1980年代開始投入婦女史研究的,以研究女子教育為入手之方,算來已有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來,鑑明女士側身於研究性別史的學者群中,與同道之間有共同開拓的地方,亦有自己的苦心孤詣。這本《當二十世紀中國女性遇到媒體》,就是鑑明女士苦心孤詣的成果。
     臺海兩岸的性別史研究,受三種因素的影響:一、西方史學界的研究動向,二、臺海兩岸的政治環境,三、誰來帶動研究風氣。臺海兩岸的性別史研究動向,像許多其他史學研究議題一樣,部分是受了西方學者的影響。大致說來,性別史研究初期,其重點是如何為女人爭取男女平等,並看何時爭到那一種與男人同等的權利,譬如受教育的權利、就業的權利、參政的權利、繼承的權利等。到女人爭得所有權利,與男人平等以後,研究的重點轉向強調女性的特徵,譬如女性的妝扮、女性的生活方式、女性的身體保護等,並看男性是否對這些特性尊重。史學研究不僅受世界學術動向的影響,也受本國政治環境的影響。就臺海兩岸的性別史研究而論,在1970年代前後的研究,有相當多的議題注重婦女工作或婦女動員,因為當時革命史觀流行,一切要為革命、一切要為國家,將個人從家庭解放之後,又投入比家庭對個人制約更大的國家或民族之中。大概到1990年代及以後,由於臺海兩岸在學術上漸獲自由,史學界才漸能擺脫革命史觀,把國民當作個人來研究,從而檢討新女性在歷史進程中,如何與男性建立平等的社會互動關係,臺灣學者更能在這一方面開拓新議題、帶動新風氣。鑑明女士這本書,對近代中國男女互動關係的逐漸建立,有非常細密而動人的描寫,這是值得讀者注意的嘗試。
     近代中國婦女與男性建立社會互動關係,始於來自不同社區或地區的女生進入同一學校。如果此學校為女校,幾十百千的女生形成一個新社會,需要建立互動關係;如果此學校為男女同校,除女生與女生建立互動關係外,女生與男生也會建立比較自然的互動關係。鑑明女士這本新書,有專章以女球員為例,探討女球員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與學校眾多同學以及與校外社會大眾建立互動關係。在鑑明女士看來,她們的身體、她們的球技、她們的風采,都會吸引男女觀眾;女子球賽成為社會上引人興趣的新活動,經報刊特意報導,更成為轟動社會的新聞。在二十世紀初期的保守社會裡,無論女學生的一般活動,還是女球隊的活動,都會引起人們的興趣,自然成為媒體捕捉的對象。當時記者以男性為多,寫來更有不同的風趣。女球員活動只是女子教育發展中的一種現象,另一種更重要的現象是:女子受了教育,有謀生能力,會具有獨立的人格,不一定依靠家庭,也不一定需要組織家庭,這就會使新女性有選擇獨身的可能,社會也會對新女性有是否選擇獨身的聯想。這是新社會中的新議題,媒體樂於炒作,增加了社會對此一議題的關懷。鑑明女士在書中對此一議題有專章討論。
     除了女學生和女球員與社會的互動外,鑑明女士在書中還探討了1949年前後,臺海兩岸的男性和女性的大量互動。這種互動,是因戰亂帶來大量移民所造成的。1949年前後從大陸地區來臺的移民以男性為多,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投注到活躍於各學校、各職場、各角落的女性身上。同樣的,本地的女性,也會投注到外來的男性身上。她們與他們之間,在不同場合建立了同學關係、同事關係和一般社會關係。風俗習慣的差異、語言的隔閡,以及心理的捉摸不清,彼此的來往,難免需要許多調適。其中會產生許多不尋常的故事,也會產生許多問題,經媒體發掘,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懷。媒體發掘到了什麼?應該會引起讀者興趣的。
     從媒體的反應來看近代中國的性別史,能使讀者了解兩性在不同場合、不同地區如何建立互動關係。但若從媒體對新女性的期盼來看近代中國的性別史,則會有不同方向的發現。大體說來,無論是一般媒體還是專業性的女性期刊,都很少鼓勵女性去追逐時髦,或做一些光怪陸離的事,而是將不同的資訊傳達給女性,希望她們成為好學生、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好國民,並能不斷追求新知,使自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關於此點,鑑明女士分別從《婦女雜誌》、《豐年》半月刊和《婦友》月刊的內容,來看它們如何希望能塑造新時代的理想女性。
     鑑明女士在性別史的研究上,建立了她的獨特風格,此一風格能使性別史的研究在多樣中有系統,比專門研究婦女放足、婦女教育、婦女留學、婦女職業、婦女從政等為活潑。這能不能創造出一種新的研究方向,有待專研究性別史的學者在未來數年內作整體觀察。
──張玉法


游鑑明

現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研究領域
近代中國與臺灣婦女史、女性口述學史

著作
《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
《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
《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
《躍動的女性身影: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

主編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年刊
《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
《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
《中國婦女史論集》等期刊與專書
張序
導論

第一部分:媒體論述中的女性
第一章 千山我獨行?近代中國有關女性獨身言論(一九○○-一九四○年代)
第二章 近代華東地區的女球員(一九二七-一九三七):以報刊雜誌為主的討論
第三章 當外省人遇到臺灣女性:戰後臺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第二部分:媒體,知識建構與女性
第四章 《婦女雜誌》(一九一五-一九三一)對近代家政知識的建構:以食衣住為例
第五章 從《豐年》的家政圖像看戰後臺灣家庭生活的建構
第六章 是為黨國抑或是婦女?一九五○年代的《婦友》月刊

徵引書目
圖像來源
索引

游鑑明 作者作品表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

當二十世紀中國女性遇到媒體

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2版)

躍動的女性身影: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

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

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平裝)

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精裝)

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