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 40+萬學員訂閱
企業戰略顧問劉潤最完整的商學課程
含金量最高的商戰邏輯思維
第四冊《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進階》將帶你理解63則商戰思維,從企業創新到企業擴張,從風險投資到經營模式,從產品策略到商場應用工具,劉潤老師明白告訴我們:成功不可複製,但成功的原因可以!
創業是九十九死一生的遊戲,找風險投資替失敗買單
十個投資人都不看好你,可能是他們沒眼光,但更可能是你不可靠。
→創業者有最瘋狂的心,投資人有最冷靜的腦。
管理顧問公司多不勝數,埃森哲為何能進世界五百強?
把對企業管理的知識變成軟體,從「服務」變成「產品」。
→以產品槓桿脫離對人類時間的依賴,才有不受限制的發展空間。
顧客對產品讚不絕口,出現競爭品牌卻說走就走
忠誠度來自背叛成本太高,受到的誘惑大於背叛的代價
→顧客忠誠度是企業的護城河,讓轉換成本高於誘惑籌碼,把人留住。
嗅到新趨勢即將崛起,應該先聲奪人或後發制人?
小米想做智慧手錶,卻等蘋果發布iWatch之後才跟進,靠後發優勢穩坐銷量第一。
→「智豬賽局」理論說明,小豬具有等待優勢,搭便車策略是最好選擇。
《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進階》深入淺出,學習架構層次分明,每個人都能即學即用、得心應手!
本書特色
1.作者的商管學習資歷,以及在商業界豐厚完整的實戰經驗,不僅每一章節清晰說明商業邏輯與定律,更針對商業定論皆有輕巧剖析的案例。
2.作者敘述口吻平易近人,將枯燥的商業理論,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字字珠璣、簡明扼要,每篇幅閱讀都輕鬆無負擔,幾分鐘內即可融會貫通。
3.每節商業專有名詞皆有由深入淺的引導,提供使用本書的人自行操作深入延伸式的思考過程與紀錄。
一致好評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頻道創始人
施典志/資深編輯、科技評論者、譯者、社群經營者
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雷軍/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劉奕酉/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羅振宇/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
劉潤
南京大學理學學士,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潤米諮詢董事長,中國著名商業顧問、網際網路轉型專家,40萬學員《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
1999年以工程師身分加入微軟,繼而擔任專案經理,2010年被任命為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離職後創立上海潤米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利用多年在IT、網際網路業的經驗,透過培訓、諮詢、投資等方式,致力於幫助傳統企業跟上潮流、抓住趨勢紅利,順利在經濟寒冬中找到突圍之道。
目前服務的機構有:著名香港企業家李家傑先生私人顧問、海爾集團戰略顧問、中遠國際高級戰略顧問、百度高級戰略顧問、著名風險投資機構晨興資本高級顧問、康寶萊戰略顧問、拍拍貸戰略顧問等。每年另受多家企業邀請講授課程,評價極高。
除了工作、公益,也愛好旅行。著有暢銷書《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從微軟到北極點》、《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在踢門》、《網際網路+:戰略篇 | 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在踢門》、《網際網路+:小米案例篇》、《趨勢紅利》、《5分鐘商學院商業篇》、《5分鐘商學院管理篇》、《5分鐘商學院個人篇》、《5分鐘商學院工具篇》,《新零售狂潮》、《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基礎》、《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實戰》上下二冊。
目錄
Part 1 創新
第1章 共享經濟
01變買為租-共享經濟為何行得通
02劃時多工-提高資產使用率
03超級租售比-共享充電寶是共享經濟嗎?
04閒置使用權-共享經濟的新機會在哪裡
第2章 新零售
01新零售-零售真有新舊之分嗎?
02數據賦能-夫妻店能挑戰7-11嗎?
03坪效革命-小米怎做到線上線下價格一樣
04短路經濟-讓售價比對手的出廠價還低
05無人商業-信任成本如何控制
06品牌體驗店-「只試不買」的線下零售店
07通路服務化-資訊不對稱的生意將被抹平
08 用戶代言人-淘寶成功的原因是支付寶
第3章 融資
01風險投資-為何替創業失敗買單
02遞進投資-風投如何規避風險
03人命關天-為什你沒拿到投資
04馬相伯樂-創業者如何找到合適的錢
PART 2 做大做強
第4章 複製做大
01槓桿理論-成功不可複製,但成功的原因可以
02團隊槓桿-為什麥肯錫如此成功
03產品槓桿-為什埃森哲能進世界500強
04資本槓桿-貝恩模式是怎運作的
05地頭蛇生意-強龍為何難壓地頭蛇
06流程化-靠不住的個人,靠得住的流程
07戰略勢能-以強打弱,以高打低,以快打慢
08指數級增長-樊登讀書會為何獲得裂變式增長
09加盟模式-為何麥當勞門市數不到肯德基一半
10直營模式-順豐的擴張模式為何與眾不同
11直管模式-海瀾之家是如何做大做強的
12 群眾募資模式-如何招募既能投資又能消費的老闆
第5章 護城河理論
01無形資產-企業護城河的三支水軍
02轉換成本-忠誠度來自背叛成本太高
03成本優勢-愈便宜反而愈賺錢
04網路效應-用戶愈多,價值愈大
PART 3 戰略
第6章 戰略用藥指南
01爆品vs組合-對症下藥,選擇最合適的產品戰略
02先發vs後發-企業面對新趨勢該怎辦
03藍海vs競爭-規避競爭也能開拓新市場
04顛覆vs延續-創新可以很簡單
第7章 戰略工具
01商業模式圖-商業模式就是「怎掙錢」嗎?
02 SWOT分析-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追到女神
03 五力分析-分析有效競爭戰略
04 BCG矩陣-如何管理複雜業務
05 GE矩陣-狹路相逢怎玩
06 常態分布和冪次分布-你的行業屬於哪種類型
07 PEST模型-仰視微觀之前,先俯視宏觀
第8章 切換模式
01切換戰略-遠見、執行力和勇氣缺一不可
02善用對手-把競爭關係變為競合關係
03揮別舊成績-不要讓過去的成功綁住你
04內部孵化-用組織的方式,解決戰略的問題
05模式與趨勢-商業模式也要「順勢而為」
06模式與能力-根據自身優勢尋找商業模式
07模式與運氣-運氣也能被管理
第9章 商業禁區
01龐氏騙局-金融界的萬騙之祖
02裂變式傳銷-從如癡如醉到血本無歸
03非法集資-真有穩賺不賠的商業模式嗎?
試閱
人命關天:為什你沒拿到投資
很多創業者到處約見投資人,然後回去等消息,結果往往是再也沒了音信,怎辦?
其實,很多創業者並不清楚,到底什樣的計畫才符合風險投資的「投資理念」。
我採訪了原子創投的創始合夥人馮一名,他把投資人常說的「看人,看計畫」細化為具體的四點,即人、命、關、天。
第一點,人,即團隊。
創業失敗,百分之九十都是人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五類:
第一類,能力和經驗。從一個人過去做的事、培養的能力,可以判斷他是否適合做這件事。比如,一個人過去做技術,而這件事是以銷售為導向的;或者一個人過去在大公司工作,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而這件事需要全力拚命,那他就極有可能不適合做這件事。
第二類,團隊是怎認識的。創始團隊如果彼此認識很久,尤其是同鄉、同學、同事,感情基礎扎實,遇到分歧就不容易拆夥。而剛認識不久就搭夥創業的團隊,有更大的投資風險。
第三類,股權分配。股權代表話語權,股權平均分配意味著團隊裡沒有靈魂人物。如果從南面和北面都可以爬上山,那話語權均分的團隊只會在山下爭吵;而股權分配差距過大的話,團隊又容易拆夥。
第四類,激情和渴望。孫正義說:「我投楊致遠,是因為他的每個細胞都在顫抖;我投馬雲,是因為他的眼睛裡充滿了火焰。」沒有這種激情甚至是渴望,在舉步維艱的創業路上是撐不過去的。
第五類,兼職的不投。一切兼職創業都是「耍流氓」,他們隨時可以撤退,還能分享創業公司增長的收益,這會讓全職創業者積累不滿。計畫愈成功,團隊愈不穩定,愈容易出問題。
第二點,命,即使命。
命,就是創業者心中有沒有遠大的使命。
風險投資人期待的不是三倍、五倍的回報,而是三十倍、五十倍的回報。創業者是不是在做一件足夠大的事情?如果是,即便短期不賺錢也沒關係,因為很多足夠大的事情在短期內都不賺錢,但一旦優勢形成,就能賺大錢。
此外,在奔向這個使命的過程中,創業者有沒有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有沒有能力從技術壁壘、品牌價值、規模效應等方面阻擋追隨者?
第三點,關,即節點。
創業就是闖關,先是團隊關,然後是產品關、市場關、商業模式關。闖過所有的關,創業才能成功。好的創業者,應該具備良好的闖關節奏感。比如,在產品被用戶接受之前,要盡可能少花錢,要慢;產品一旦被驗證可行,要瘋狂地搶占市場,要快。因此,對節點的理解和對節奏的把握,是評價創始人的重要標準。
第四點,天,即風口。
很多機會,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在美國,蘋果、微軟等一批公司都是在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六年左右創立的;在中國,新浪、網易、搜狐、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批公司,都是在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左右創立的。如果時機不對,早了被餓死,晚了被踩死。踏準行業大趨勢的創業公司,更容易成功。
顛覆 vs 延續:創新可以很簡單
Y是一家電器公司的老板,他讀了克萊頓.M.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的「顛覆式創新」理論後,腦洞大開,一心想做一款顛覆式的電飯煲。怎顛覆?用太陽能?可廚房怎獲得太陽能呢?做個隨身電飯煲?在辦公室吃自己現煮的米飯?那為什不點個外賣呢?Y找不到顛覆點,非常苦惱。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很多人為顛覆而顛覆。
最近幾年,「顛覆式創新」席卷全球。但顛覆式創新的起點,是破壞性的技術。比如,柯達面臨的數碼相機,諾基亞面臨的智能手機。而電飯煲的破壞性技術是什?是太陽能嗎?是移動互聯網嗎?
戰略是藥,是藥三分毒。顛覆式創新也不是「大力丸」。如果找不到破壞性技術,Y不如先從「延續性創新」做起。
具體怎做?
舉個例子,假設你每天18:00下班,想一回到家就能吃上剛煮好的、熱氣騰騰的米飯,怎辦?可以定時。那定幾點鐘呢?
大部分人會這樣想:我希望米飯在18:30煮好,煮飯大約需要45分鐘,那就定時,從17:45開始煮飯吧。仔細想想,這個過程其實非常反人性——用戶只關心幾點開始吃飯,為什要讓用戶反推從幾點開始煮飯?所以,一個好的電飯煲,沒有任何理由讓用戶定幾點開始煮飯。商家只要重新設計一款電飯煲,改為設定幾點煮好飯,這就是了不起的延續性創新。
與之類似的延續性創新,其實數不勝數。比如,蘋果公司的第一代手機是顛覆式創新,而其後的iPhone 3、iPhone 4、iPhone 5……都是延續性創新。
顛覆式創新是突發的,延續性創新是常態的。
那,如何實現延續性創新?這裡有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立允許犯錯的文化。
創新從來都不是一個褒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因為創新不一定會帶來好結果,創新也經常會失敗。如果不允許犯錯,只把必然成功的創新叫作創新,那員工就不會真正地創新。
第二個,掌握系統創新思維。
創新並不是拍腦袋,而是有系統方法論的。商家可以用「減法」,去掉洗滌劑裡的有效成分,做成衣物清新劑;也可以用「除法」,除去冰箱的冷櫃,把它放在廚房抽屜裡,變成分體式冰箱;還可以用「乘法」,把空氣清新劑的濃度加倍,變為提神清心劑,等等。
第三個,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做得更好是創新,做得更便宜也是創新。但是,做得更好更便宜會越來越難,做得不同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新之源。
比如,一杯咖啡、一勺鮮奶、一塊方糖,再加一塊餅幹,是很多人的下午茶。怎才能做得更好?咖啡更好喝?餅幹更好吃?也許可以換個思路,用餅幹做杯子,在其內壁塗滿糖奶,然後倒上咖啡,非常別致。用戶可以喝一口咖啡、咬一口杯子,等到咖啡喝完了,杯子也吃完了。這就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