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氣象科學是日新月異的,氣象工作必須是國際合作的,早在第一個地球物理極年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IPY, 1882~1883),透過12個國家合作分別在北極和南極建立了15個觀測站,從事地磁學、天電、海洋學、冰川學和空氣樣品採集等工作。WMO延續了這種精神,例如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Programme (GARP)、World Weather Watch (WWW)、Global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of Systems (GEOSS) 等均為全球觀測計劃的代表。WMO秘書長Michel Jarraud在2008年世界氣象日更指出WMO將迎接永續發展需求,減少與天氣、氣候和水相關的自然災害所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以及現在及後代人類保護環境和全球氣候所衝擊的挑戰。目前大氣科學研究委員會 (Commission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進行中的重要計畫有The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WCRP) 和他的子計畫GEWEC、CLIVAR、SPARC;The World Weather Research Programme (WWRP) 及The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Programme on Air Chemistry (GAW) 等。2009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Weather, Climate and the Air We Breathe,以及2009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瑞士Geneva所舉行的第三次世界氣候會議主題Better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a Better Future,均顯示氣象工作者於增進全體人類生活環境的維護與努力。
本次修訂再版,除了資料更新外,更補充了日本及香港氣象單位介紹、常用大氣運動方程(梯度風、旋轉風)、氣象電碼內容、測站填圖作業、天氣圖分析、預報方程式、天氣預報中的降雨機率及舒適度指數、台灣重要大型觀測實驗計畫台灣地區中尺度實驗計畫 (TAMEX)、追風計畫 (DOTSTAR)、西南氣流實驗計畫 (SoWMEX)、氣象傳真圖中的圖名標題說明、及全球暖化等。冀望能提供讀者更完整的氣象科學習內容,也更加豐富了氣象專業知識,雖經校訂及修改補充,難免仍有誤漏之處,敬請各界專家不吝指正;同時要感謝林忠仁先生、王天胤先生、鄭月娥女士、謝明昌先生、丘堯先生協助資料的蒐集,謹此致謝。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 鄭師中 謹識
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運研究中心
第三版序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在Doha, Qatar所舉行的UNFCCC/COP18; CMP8在大會主席Abdullahbin Hamad al-Attiyah主持下完成杜哈氣候途徑 (Doha Climate Gateway) 的協議,延長Tokyo Procotol (1997~2012) 效期至2020年。預期在2015年5月提出新的取代方案,持續有效控制各國溫室氣體的排放。
溯自1980年代,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成為人類討論的話題,因此世界氣候會議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 WCC) 在日內瓦 (Geneva) 共開了三次大會 (1979, 1990, 2009)。WCC-1的主題是氣候預測和提供未來訊息 (Climate Predic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Precision-Making),在當時已有越來越多證據氣候的變化 (Varibility) 與變遷 (Change)造成廣泛的影響,呼籲各國共同推動因應目前 (Current) 與未來 (Future) 可能發生劇烈的變化。成立四個工作小組,分別是氣候資料 (Climate Data);氣候鑑定 (Identification of Climate Topics);綜合影響 (Integrated Impact Studies) 與氣候變化與變遷。1988年由UNEP與WMO共同組成IPCC是WCC-1的另一項重要成果。WCC-2重點之一是審查IPCC/1AR (1990) 所提出的第一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依據相關資料證明,許多科學家認為氣候變遷的風險將嚴重影響地球環境,因而發表了措辭強烈的聲明與部長宣言 (Ministerial Declaration)。也因此有了UNFCCC (1992);Kyoto Protocol (1997);全球氣候觀測系統 (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GCOS) 等。WCC-3 (2009) 以Better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Better Future為主題,成立了兵庫行動架構以減少災害風險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持續推動國際氣候合作;氣候調適基金 (Adaptation Fcund);碳關稅 (Carbon Tariff) 以及啟動全球氣候服務架構 (Glof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Service, GFCS/2012) 等。
2012年3月23日的世界氣象日主題Power Our Future With Water, Climate and Water,WMO秘書長Michel Jarrand指出2011年的第16次氣候大會建議將減災風險 (Disaster Risk Reduction);水 (Water);健康 (Health) 與糧食安全 (Food Security) 列為GFCS四大優先重點。事實上回顧過去50年,百分之九十的災害都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這也是WMO長期關注的焦點。WMO也關懷低開發國家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小島嶼地區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和其他脆弱國家 (Vulnerable Developing Countries)。為了因應全球暖化,節能減碳,一些綠技術 (Green Technologies),例如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的推廣。以風力發電為例,至2010年底發電功率已達200 Gigawatts,相當於全球電力需求的2.5%。WMO設立於Davos, Switzer land的世界輻射中心 (World Radiation Centre, WRC) 與Saint Petersburg的世界輻射資料中心 (World Radiation Data Centre, WRDC) 等都是重要的基礎研究中心。儘管如此努力,氣候變遷依舊,自1997年以來已出現13個暖年 (Warmest Years),其中2011年全球氣溫更高於以往任何一個具有降溫作用 (Cooling Influence) 的反聖嬰年 (La Nina),導致2011年達到歷史最高的氣溫紀錄,是年夏天北極海冰覆蓋紀錄是倒數第二,海冰總量則是最低,極端氣候(天氣)屢屢出現,再再顯示問題的嚴重性。此外WMO於1963年推動全球天氣守視計畫 (World Weather Watch Programme, WWWP) 以及1970年以後GOS、GTS、GDPFS、WWWDM、OIS、IMOP、ERA、WMOAA等相關計畫,一直持續到今日,其重點即在促進國際氣象合作,加強世界天氣監測網與氣象觀測,充實氣象研究的基礎。
修訂三版除了資料更新外,更加強本國資料的例證。第九章災變天氣與氣候變遷也因應國際趨勢及國家考試做了一些補充,特別是台灣地區的氣候變遷與災變天氣也有一些描述,期望對讀者有所協助。感謝周和平教授、張哲明教授、王天胤教授、許勝程教授、林忠仁先生、謝明昌先生、劉玉龍先生、丘堯先生、鄭月娥女士等指導與協助。最後,本書疏漏之處難免,尚祈方家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