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
 
作者: 彭宇薰 
書城編號: 18673798


售價: $173.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 2020/11
頁數: 256
ISBN: 9789862822531

商品簡介


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是戰後西方極具影響力的精神領袖,深受東方禪學影響的他,不僅以「反藝術」創作為音樂界帶來驚人的突破,更跨足其他藝術領域,催生出各種後現代的多元性狀態。除了為東西文化交流留下值得後人推崇的豐碩成果,面對現今情慾價值觀混亂時代,相對於文學與視覺藝術,作者也聚焦於情慾在音樂符號形塑時所產生的結構化能量更具有豐富的潛能。

 

本書將介紹凱吉與編舞家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 1919-2009)之間耐人尋味的生存與創作態度,帶領讀者從社會、文化與宗教的角度,一步步解讀凱吉音樂與視覺藝術作品中的禪學思想與酷兒性,搭配人類學與心理學面向,看見跳脫制式社會思考框架,藉由跨域交織出璀璨成果的酷兒凱吉。

 

本書特色

 

美國傳奇作曲家約翰.凱吉的酷兒感性與禪學哲思。

 

作者

彭宇薰

 

臺灣新竹人。早先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紐約曼哈頓音樂院學習,又至紐約市立大學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始得以建立以西方音樂為主的文化視野;而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接受視覺藝術之啟蒙後,開啟日後藝術跨領域的研究契機。對她而言,彈鋼琴較多時候是為獨善其身,尋求動能與身心情感的合一,然寫作是一種更廣闊的分享,亦嘗試從跨界的角度認識世界。

 

出版著作:《相互性的迴盪:表現主義繪畫、音樂與舞蹈》、《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逆境激流:林惺嶽傳》,與《音樂、文化、跨界觀點:史特拉汶斯基啟示錄》等,《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獲入圍文化部第三十六屆藝術生活類圖書金鼎獎。

 

現任臺中靜宜大學資傳系與通識中心專任教授、靜宜藝術中心主任。

 

目錄

推薦序 文/王美珠……………… 4
自序:覺然的幸福……………… 7
壹、導論……………… 11

貳、約翰.凱吉小傳……………… 29

參、從寂境到動能世界:凱吉與東方禪……………… 49
一、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49
(一)東方禪.西方禪.凱吉禪……………… 50
(二)「寂靜」與「空」……………… 54
(三)修行與公案的操演?……………… 57
(四)擬象的虛妄與修正:緣起性空的轉譯……………… 60
(五)回返寂靜與觀照內在……………… 64
(六)總評:真謬如如觀……………… 71
二、見山又是山:凱吉視覺藝術中的禪意解讀……………… 76
(一)禪宗美學與視覺藝術審美……………… 80
(二)「見山不是山」:凱吉向杜象與梭羅的致敬……………… 88
(三)靜心習禪:龍安寺系列……………… 96
(四)「見山又是山」:四元素整合之作……………… 102
(五)結論:觀者近禪可親之路……………… 121
三、無所為而為的舞動:由「凱吉禪」探看康寧漢的「身體景觀」……………… 124
(一)凱吉與康寧漢早期舞蹈事業的關係……………… 126
(二)動靜均衡中的客觀旨趣與寧靜……………… 130
(三)日常與非日常.現代與後現代……………… 136
(四)康寧漢作品的「表現性」以及與音樂的關係……………… 140
(五)大自然的身體景觀……………… 145
(六)結論:無所為而為的動能世界……………… 156

肆、是情非情.是悟非悟:
音樂學酷兒研究脈絡中的凱吉……………… 161
一、酷兒研究.音樂學.凱吉……………… 161
(一)西方文藝界與美國的酷兒概況……………… 164
(二)音樂學酷兒研究起源背景……………… 168
(三)音樂學酷兒研究概要、評論與延伸議題……………… 172
(四)二戰前後美西與紐約的音樂酷兒圈……………… 182
(五)凱吉的感情生活……………… 190
二、凱吉\康寧漢創作與藝術理念的酷兒性解讀……………… 196
(一)凱吉\康寧漢事業發展初期的酷兒感性……………… 199
(二)酷兒情感解讀:從美麗的私事到不幸的家庭……………… 204
(三)是悟非悟:擁抱禪宗旨意的調解之道……………… 211
(四)是情非情:「情」之誤解與誤用……………… 217
(五)結論:聲音與動作優先於情感的高貴性……………… 225
附錄:中、日禪宗繪畫概述……………… 228
參考文獻……………… 248

序/導讀

推薦序

 

宇薰老師的新書《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即將出版,它不是偶然,也絕非隨機,它是作者一貫的堅持與努力耕耘的成果!

 

十多年來持續致力於音樂、視覺藝術與舞蹈跨域議題思索的宇薰老師,除了於學術期刊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積極發表持續性與系列性有關音樂、視覺藝術與舞蹈跨域議題的研究成果外,也將其論述與文化詮釋集結成專書出版,分享給所有對藝術跨界與人文思考有興趣的人。

 

2004年,宇薰老師的〈西方音樂中之情慾書寫──《陰性終止》之省思〉一文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的《藝術評論》發表(第15期,頁1-26)讓我印象深刻。文中以女性主義音樂學者Susan McClary在《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張馨濤譯,台北:商周出版,民92年)一書呈現的音樂情慾書寫觀點為出發點,並嘗試列舉西方古典音樂書寫情慾的作品為例,檢視其表現的模式與樣態,最後提出如下的省思:「整體說來,音樂中情慾意象的認識還有待開發,但從本文舉出之數例中,可知其豐富之論述表現未讓文學或視覺藝術領域之成果專美於前。面對現今情慾價值觀混亂時代,浮濫之情慾表現比比皆是,但情慾既是人類存在的自主性體驗,古典音樂界自不會也不該迴避此議題。」(頁22)相對於文學與視覺藝術,音樂更具備豐富論述表現的能量,這是音樂存有的本質特殊性使然。情慾作為人類生存本能,它在音樂符號形塑時所產生的結構化能量更無法視而不見。宇薰老師沒有迴避此議題,這本《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專書就是重要例証。作者除了從社會、文化與宗教的面向解讀酷兒凱吉的音樂與視覺藝術作品之禪佛意識外,也從人類學與心理學面向論述作曲家凱吉與編舞家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 1919-2009)之間耐人尋味的生存與創作態度,並進行交錯配置的跨域思考。

 

西方藝術界深具影響力的美國作曲家凱吉不只具有音樂天分,在視覺藝術與文學方面也才華洋溢。1940年代與備受稱譽的編舞家康寧漢的戀情,在當時同性戀社會禁忌的氛圍與壓力下,引導他走入東方的禪佛世界。禪佛理念不只形塑了凱吉個人複雜的美學觀,也對康寧漢的生活態度與創作有顯著影響。

 

在本書〈導論〉與〈約翰.凱吉小傳〉兩部分後,作者除了試圖在第參部分〈從寂境到動能世界:凱吉與東方禪〉第一、二篇中,分別探究凱吉音樂「真謬之間如如觀」與視覺藝術作品「見山又是山」的藝術精神,並旁徵博引釐清與解讀其多元藝術脈絡中極少被學者關注的「禪意」;為此,作者又費心整理的本書附錄〈中、日禪宗繪畫概述〉,對於讀者了解東方禪文化有極大助益。至於凱吉如何「以其堅定的禪佛理念,引領康寧漢走出一條舞蹈的康莊大道……,讓觀者於即刻的領會裡,進入一種無所為而為、無目的性的動能世界」(頁159),則在接下來的第三篇「無所為而為的舞動:由『凱吉禪』探看康寧漢的『身體景觀』」中有關鍵性與極具說服力的論述。

 

本書第肆部分以凱吉與音樂學的酷兒研究為主軸的內容,關注音樂學界至今仍然很少碰觸與討論的議題:同志問題。在梳理同志運動的歷史、回顧音樂學酷兒研究文獻資料,並提出性別研究相關評論與延伸思考的第一篇後,作者再提出第二篇論述「凱吉\康寧漢創作與藝術理念的酷兒性解讀」。關於此,作者在第壹部分〈導讀〉中已有一段簡潔易懂的提示:「基本上,他們的作品可以被視為酷兒藝術,也可以跳脫這樣的視野。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回到作為一個人的存在狀態來看,瞭解凱吉和康寧漢面對生命的基本態度與終極性關懷:誠然,酷兒性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關鍵議題,但絕不是最終命題。」(頁24)關於此,本書文末呼應兩人的禪佛藝術精神,進一步做了如下的註解:「禪的哲學觀點,要求我們尊重並恢復『本質的完美境界』──對於某些人來說,生命自己會找出口,當同志們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當酷兒問題不再是問題時,生命本身自有其他更值得探索的面向。凱吉與康寧漢作為人生伴侶的五十年間,整個大環境對同志的態度雖有些許改善,但嚴峻的情勢不減;然無論世局如何演變,他們應該都會維持緘默的對應模式──這是一種對生命態度的選擇,對藝術理念的堅持。」(頁227)是的,酷兒所以是問題,起因於所處社會文化的制式思考,藝術的酷兒性詮釋與解讀也往往囿于這樣社會環境的思考框架中。若可以跳脫這樣的視野,關注生命的基本態度與終極性關懷,人類生命的生存本能受到尊重,兩位當代西方藝術界舉足輕重精神領袖凱吉與康寧漢的作品是否是酷兒性藝術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了。酷兒凱吉如何禪機藝語,值得一窺究竟!
 

王美珠(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

彭宇薰 作者作品表

行彩.謳歌.倪朝龍(附DVD)

心韻.象徵.李元亨(附DVD)

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

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示錄:藝術‧文化‧跨界觀點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