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疊的《師師令》雖有傳統崑曲劇本嚴格格律形式的束縛,卻有濃厚的當代自由思維與多面性的歷史觀照,以李師師與李清照的相知相遇創造鏡像對照,透過歷史情境中女性的遭遇,回觀了主體自我的體悟。
鄧世昌的《一縷香絕》以「蟑螂」為喻,探索一脈香煙不能絕的家族使命與宿命,一方面形式上頗有卡夫卡《蛻變》的驚悚趣味和黑色幽默,一方面思維上,卻牢繫著華人社會中家族血脈,乃至於傳統延續的永久命題,或者,更見仁見智地延伸至更大的政治寓言與時代隱憂,這也是這個形式雖然簡樸,全以語言表現為主的劇本,令人低迴不已的地方。
李憶銖的《落人之語》則是透過「講古」的外在敘事形式,在虛實交錯的歷史情境中對話古今,迸發出多族群、多語言、多元面貌的許多奇想與繆思,引我們進入敘述與扮演自由進出轉換的劇場時空。
在這個劇本集中,三位劇作家年歲都不大,但似乎骨子裡都有著沉鬱幽思的老靈魂,爬梳歷史與傳說、檢視家族與國族、也都在表面的政治膚淺之中挖掘深層的靈魂對話,創造出當代視野之下的新劇作,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閱讀。
作者
《師師令》/胡疊
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現任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副教授。兼戲劇研究及戲劇創作。論文《翁偶虹的當代意義》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
《一縷香絕》/鄧世昌
黑目鳥劇團(香港)創團人及藝術總監。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藝術學士學位(主修表演)、藝術碩士研究生 (主修編劇)。憑《三子》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及《下一秒我就憎你》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 (喜/鬧劇)」。
《落人之語》/李憶銖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劇本創作組畢業。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劇本創作組畢業。曾獲第十七屆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首獎。
目錄
序文
8│陰霾下的曙光能見─【劇本農場】第六年 /王友輝
劇本集
12│01、《師師令》---胡疊
52│02、《一縷香絕》---鄧世昌 (粵語版/華語版)
204│03、《落人之語》---李憶銖
劇照選
314 │1994年國際劇本寫作計畫
316 │劇本農場VI 嘉義小旅行
318 │劇本農場VI 劇本大綱五地連線會議
319 │劇本農場VI 劇本初稿台東行
320 │劇本農場VI 內部讀劇
321 │《師師令》讀劇演出劇照
322 │《一縷香絕》讀劇演出劇照
323 │《落人之語》讀劇演出劇照
序/導讀
序文
陰霾下的曙光能見—【劇本農場】第六年
王友輝
第五年的【劇本農場】邁出單純舞臺劇劇本創作的範圍,誕生了第一個歌仔戲劇本,第六年又有了不同的變化,劇作家的邀約不但將觸角延伸出臺灣,跨海請了來自北京的胡疊與來自香港的鄧世昌,配搭最年輕卻已得過劇本文學大獎—來自臺北的李憶銖,劇本形式上除了現代舞臺劇劇本,更誕生了第一本崑曲劇本。因應空間的擴大,和劇作家們的共同討論地點,除了讓兩位劇作家飄洋過海匯聚嘉義或是臺北之外,過程中首度啟用了視訊,手工業式的劇本寫作,搭上了當代網路通訊科技,想來也是有趣的經驗。但誰也沒有料到,我們竟然提早預習了從2019年底延燒至今,一場瘟疫迫臨所改變的工作、學習的常態,令人無限感慨,莫非劇作家的創作情境,也如同作品一般諭示著未來?
胡疊的《師師令》雖有傳統崑曲劇本嚴格格律形式的束縛,卻有濃厚的當代自由思維與多面性的歷史觀照,以李師師與李清照的相知相遇創造鏡像對照,透過歷史情境中女性的遭遇,回觀了主體自我的體悟。胡疊深厚的文學底蘊形塑了當代崑曲創作的精緻劇場性,遣詞用句跌宕在理性思維與感性情感之中,創意翅膀更如蝴蝶翩翩以及劇中如雪鸚鵡一般,引人驚艷入勝。而命題的顯示,劇作家刻意打破女性角色在劇本中往往以愛情為主的傳統慣習,拉高了創作的視野,呼應著劇中兩位女性的獨特性。好消息是,這一兩年之間,當有機會和專業崑曲團隊合作而粉墨登場,令人期待。
鄧世昌的《一縷香絕》以「蟑螂」為喻,探索一脈香煙不能絕的家族使命與宿命,一方面形式上頗有卡夫卡《蛻變》的驚悚趣味和黑色幽默,一方面思維上,卻牢繫著華人社會中家族血脈,乃至於傳統延續的永久命題,或者,更見仁見智地延伸至更大的政治寓言與時代隱憂,這也是這個形式雖然簡樸,全以語言表現為主的劇本,令人低迴不已的地方。更特別的是,《一縷香絕》的創作,世昌以其母語書寫,經由香港劇場人林嘉寶小姐的轉譯,成為我們熟悉的華語文本,讓不懂粵語的我們不至於被完全阻隔在劇中的玄妙語境之外,當然,除了閱讀,更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在香港以粵語讀劇,甚至演出。
李憶銖的《落人之語》則是透過「講古」的外在敘事形式,在虛實交錯的歷史情境中對話古今,迸發出多族群、多語言、多元面貌的許多奇想與繆思,引我們進入敘述與扮演自由進出轉換的劇場時空。年輕的創作者筆下甚無顧忌,顛覆性的角色塑造帶來不僅僅是莞爾的劇場效果,其實更引發我們進一步思考常規習式乃至於主流觀點的局限與霸道。這個劇本同樣幾經修改,其實每次也多半重寫,或許今日所見的文本與劇作家最早的創作初心已大不相同,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一個持續行進中的劇本將會更加迷人,也讓人好奇搬上舞臺的可能面貌。
在這個劇本集中,三位劇作家年歲都不大,但似乎骨子裡都有著沉鬱幽思的老靈魂,爬梳歷史與傳說、檢視家族與國族、也都在表面的政治膚淺之中挖掘深層的靈魂對話,創造出當代視野之下的新劇作,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閱讀。
《落人之語》在嘉義讀劇時,因為溝通上的誤差與行政上的疏失,在社群媒體上與人際之間,延燒了不少的誤會論爭與情緒波濤,也導致劇作家和劇團相關人員彼此心靈上的受傷與折磨,對此我雖始終未曾對外發聲,但其實深深自責與不安,或許我在當下的處置建議並不是最理想的,因而引發了後續的種種,就在當時的時間點中,曾一度沮喪地想結束【劇本農場】的繼續運作,轉念之間的幽微心境在大家彼此的鼓勵與支持之下,竟也有了不同的體悟。「陪伴、提醒與鼓勵」這個【劇本農場】的溫柔手勢,多少提點了自己,將種種的負面轉化為更加堅定的力量,祈望在失誤中學習與調整,為十年一期的承諾繼續努力,這,未嘗不是過往歷史所彰顯的意義?是啊,陰霾之下,曙光始終能得見的。
最後,仍不能免俗地再一次感謝遠景出版社與葉小姐,在此特別艱困的時節仍然願意支持【劇本農場】的出版,點點滴滴永遠銘記在心。今年,我正式踏入人生一甲子的六十耳順之年,恰巧也是【劇本農場】第六屆出版之際,祝願我們大家都秉持初心,持續努力打造一個讓創作無慮的天地。同時,在不知疫情何時真正能解的等待中,大家都能日日健康平安!
寫於2020.06.07
新冠庚子之疫,臺灣解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