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十五歲的華羅庚對數學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且勤奮好學。少年華羅庚從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和一本從老師那兒摘抄來的只有五十頁的《微積分》開始,踏上了通往數學勝境的崎嶇道路。
一九三○年,華羅庚的一篇數學論文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清華大學算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正好看到了這篇文章,「不拘一格」的把只有初中畢業文憑的華羅庚從江南小鎮聘請到了清華大學。後來熊慶來又選送他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數年後,也就是在一九三八年,華羅庚學成回國,任西南聯大教授,當時年僅二十八歲。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華羅庚畢生以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獻身於國家和人類的科學事業。
目錄
出版說明 002
導讀 004
閣樓上的燈光 010
爸爸的雜貨鋪 014
幸運的遇見 022
恩師 028
獨立與挫折 036
困頓的日子 041
父愛無聲 048
人生第一課 054
偉大的伯樂 060
數學界的新星 063
再見,康橋 073
艱難歲月 081
數學與幼童 089
摯友 096
群星閃耀 102
歸來 109
工作著是美麗的 115
慧眼識英才 122
「天才」的祕訣 128
崇高的理想 135
巨星的光焰 140
序/導讀
出版說明
在文字出現以前,知識的傳遞方式主要就是語言,靠口耳相傳的方式記錄歷史與情感表達。人類的生活經歷、生命情感也依靠著「說故事」來「記錄」。是即人們口中常說的「傳說時代」。然而文字的出現讓「故事」不僅能夠分享,還能記錄,還能更好、更廣泛地保留、積累和傳承。
《史記》「紀傳體」這個體裁的出現,讓「信史」有了依託,讓「故事」有了新的準則:文詞精鍊,詞彙豐富,語言精切淺白;豐富的思想內容,不虛美、不隱惡。選擇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對事件的細節描寫烘托人物的情感表現,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表現人物的神情態度、愛好取捨。生動、雋永而又情味盎然。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從來就是人類的「熱門話題」。她是茶餘飯後的趣味談資,是小說家的鮮活素材,是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研究依據和事實佐證。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人物眾多,事件繁複,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並存,正史與野史交錯互映,頭緒繁多,內容龐雜,可謂浩如煙海、精彩紛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讓「故事」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呈現,怎樣傳承,使之重光,無疑成為《嗨!有趣的故事》出版的緣起與意趣。
《嗨!有趣的故事》秉持典籍史料所承載的歷史精神,力圖反映歷史的精彩與真實。深入淺出的文字使「故事」更為生動,更為循循善誘、發人深思。
《嗨!有趣的故事》以蘊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歷史現場,以對古往今來無數先賢英烈的思想、事蹟和他們事業成就的鮮活呈現,於協助讀者不斷豐富歷史視域和深度思考的同時,不斷獲得人生啟迪和現實思考、並從中汲取力量,豐富精神世界,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和彰顯時代精神的大道上,毅勇精進,不斷提升。
導讀
華羅庚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華羅庚小時候家境貧寒,初中剛讀完就不再上學,在家幫助父親打理小雜貨鋪。
剛剛十五歲的華羅庚對數學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且勤奮好學。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講述少年華羅庚從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和一本從老師那兒摘抄來的只有五十頁的《微積分》開始,踏上了通往數學勝境的崎嶇道路。
為了抽出時間學習,他每天聞雞起舞,早早起來溫習數學。當隔壁鄰居家剛剛響起早晨磨豆腐的聲音的時候,華羅庚已經就著油燈看書多時了。
這段日子,父親時常會發現,華羅庚看書看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接待來店舖買東西的客人。這樣的事多了,父親就很生氣,有幾次氣得把華羅庚演算用的紙丟進了火爐裏,燒了。
曾有記者問華羅庚,當初為什麼選擇數學自修之路,他說:「我別無選擇。學別的東西要到處跑,或者還要一些設備條件,這些我都不可能擁有。我選定自修數學,是因為它只需要一枝筆、一沓紙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設備。」
一九三○年,華羅庚的一篇數學論文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著名的數學大師、清華大學算學系系主任熊慶來先生正好看到了這篇文章。熊慶來不愧為目光如炬的教育家和科學家,他一眼就看出了這篇論文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和奇光異彩,而且「不拘一格」,把只有初中畢業文憑的華羅庚從江南小鎮聘請到了清華大學,讓他擔任了算學系助理員,負責收發信函、打字、保管圖書資料等工作,空閒時可以跟各年級的學生一起去教室聽課。這樣,華羅庚一邊工作,一邊繼續自學。
在數學大師身邊耳濡目染,加上華羅庚自己一直有一股勤勉、專注的毅力,他就像魚兒游進了大海一樣,天賦的才華和渾身的力量都得到了釋放。
他進步很快,僅僅兩年後,就被破格提升為助教,繼而又升為講師。後來,善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熊慶來,又選送他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數年後,也就是在一九三八年,華羅庚學成回國,任西南聯大教授,當時年僅二十八歲。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建政。正在美國講學、進行科學研究的華羅庚,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回到中國。
華羅庚對自己的親人說:「美國再富裕,科學再先進,終究是美國的。中國雖然貧窮,但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要和全國人民一起艱苦奮鬥,使國家富強起來。」
美國方面千方百計阻撓華羅庚回國。隔年,華羅庚終於衝破了重重阻礙,繞道香港,毅然回到了中國。
華羅庚是一位富有家國情懷的知識份子,也是一位為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數學大師。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國際上以華羅庚的姓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和「華氏不等式」等。他和數學家王元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也被命名為「華—王方法」。
華羅庚畢生以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獻身於國家和人類的科學事業。
那麼,就讓我們從他少年時代的那個小小雜貨鋪和那個閃耀著橘黃色燈光的小閣樓說起吧……